教学反思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六单元《建筑的童话》

教学反思

《奇妙的建筑》教学反思

新的美术教育理念更注重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为达到此教学目标,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手段,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巧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精灵国出事(引

入课题)——帮助精灵国(探索设计样式——到探索设计

步骤、方法——作品展示等)——精灵获救了,整节课都

串联在这一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注意

力,也培养学生互助、勇于探索的情感。

2、 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探索学习的机制。把学

生带入环境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教

师不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积极帮助学生体验感受,用

提示、启发等方法去开拓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由他们自己

去做广泛的探索和尝试。

3、 运用课件,欣赏名家作品,观摩世界各地各种奇妙建筑。

开阔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欲望。

4、 多种技能的运用,丰富学生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设计房子”和“贴房子”既展示了学生个人的绘画和创造性思维,又展示了集体合作的成果。不同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解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5、 展示所有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并让让学

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能力。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又发现自己和别人的长处,使学生的主体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

《奇妙的建筑》课例评析

童心·童趣·童画

——在《奇妙的建筑》中和孩子们一起“玩”艺术

刘扬眉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是大文豪的童心童趣。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深埋浅藏着这种天真。

不算年龄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很年轻。也许这是因为自己的人生轨迹基本就是从学校到再进学校,也许是常和孩子打交道,抑或是性格的关系,尽管现在已经是开始奔五的人,却还保持着童真、享受着童趣。和孩子们一起玩艺术,这也成了我美术 教学的主旋律。

今年在的全校教学论坛上执教研讨课《奇妙的建筑》,就让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玩了一场。

一、 课前游戏——玩轻松

这是一节面向全校老师公开的研讨课。八、九十位老师,一百多只眼睛注视着孩子们,连平时最调皮、好动的孩子,也一动不动,伏下休息,等待上课。孩子们太紧张了,怎么办?我想到了游戏,孩子们的最爱,也是最容易投入,最快让大家放松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玩游戏,孩子们的眼睛亮了。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请孩子孩子站起来,跟我一起做动作。 “我就跟你这样做”——孩子们认真地模仿着我,做着简单、夸张、有趣的动作造型。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这时我说:“请你跟我不一样”,孩子们大声地回应着:“我就跟你不一样”,然后兴奋地做着五花八门的动作,调皮的孩子更张扬地展自己的个性,造型各异,富有创意。让我、孩子们和听课的老师们忍俊不禁。

放松的目的达到了,我让孩子们坐下,说道:“其实,在美术课上,在艺术的创作中,老师喜欢你们的与众不同,创新是一切设计、创作的灵魂。”这种玩游戏的铺垫正为这节设计课,打下了基础。

二、 童话情境,玩探究

在导入新课教学环节,我常常设置童话情境。吸引孩子,激发学习兴趣。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奇妙的建筑”。啊!出了什么事?

蓝精灵:救命呀!谁来帮帮我们呀?!(课件声音,精灵消失,留下了一个纸卷。)

师:这是什么?大家一起念:解除魔力的方法;解除魔力的路径??(课件)

师:精灵是专门向我们求救的。我们把这节课设计好的建筑贴在精灵国的图纸上,就可以解除魔力!同学们,我们帮帮精灵们吧!

这个情景的引入,也许我们大人觉得很普通,很幼稚。但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在课的内容上。

接下来,孩子们迫切地想知道,精灵们需要设计怎样的建筑?建筑设计的步骤、方法又是怎样的?,精灵留下的“设计秘笈”更增加了神秘感。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了寻找设计秘笈,也就是学习仿生设计,仿生设计的步骤、方法这一环节。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老师的引导,这节课的重难点在寻找设计秘诀:a设计模式;b设计步骤、方法。——重建精灵国——解救小精灵,环环相扣的故事中,在孩子的全情投入、积极思维中突破了。

三、 注重细节——玩控制

在美术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玩“疯”了,课堂纪律难维持、作业时间短,往往一节课内不能出效果。学生展示作品的时候,不听指挥,致使欣赏评述环节不能有效开展。

所以我注重细节的设计,渲染一种氛围调控课堂,让孩子自觉遵守,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如:

·设计时间:15分钟——督促孩子利索、专注

·设计环境:安静(别吵醒了格格巫)——认真思考,保持安静

的作业环境

·还剩4分钟了!!——提醒孩子完善作业

·重要提示:当“滴滴”声再次响起时,请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迅速回到座位,安静坐好,否则将不能解除魔法。请大家一定要遵守哦!!!!——安定情绪,为欣赏评述创造良好环境

·危险!!!快迅速回到座位,安静!!——再次提醒

这些细节的控制设计,让学生清晰自己每一步该完成什么任务,帮我组织好教学,让我将注意力放在教学上,省心、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要想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自己首先得像个孩子。”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天真的孩子。要想走进儿童的世界,就应该有一颗童心,带着童趣,这样的课堂才会高效。

《奇妙的建筑》教学反思

黄治勇

《奇妙的建筑》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它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重点是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难点是如何设计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以本土资源——中山的建筑图片欣赏导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在看

图激趣;引发思维的环节中通过大量的仿生设计启发学生创造想象的思维。再通过设计师的“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和实物玉米对比分析了解设计师运用的设计方法“夸张、变形、重复”等;从而突破了难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最后通过故事来激发学生强烈的设计欲望。这节课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世界,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以一个“奇”字来展开,用语言来渲染,使学生进入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通过小组之间愉快地合作学生有了很多奇特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本节课已达成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难点。

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后面的作业评价环节显得时间不够,不能让更多学生上来谈谈自己的设计体会。

今后我要吸取教训,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时间等,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锻炼,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更要提高教学质量。

《奇妙的建筑》课例评析

黄治勇

本课的教学教师主要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本土建筑图片导入,给学生创设了富有想象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介绍建筑的人文性、功能性,方面做得较好。摸一摸的游戏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和创编故事的强烈欲望。这节课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进入想象的世界,展开想象的

翅膀,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以一个“奇”字来展开,用语言来渲染,使学生进入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通过小组之间愉快地合作学生有了很多奇特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本节课已达成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解决了难点。

《漂亮的“高楼”》教学反思

廖丹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适合学生发展的呢?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一次次试图在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艺术教育有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

本学期精品课,经科组老师讨论决定完成三年级的一个单元教学,因为不是正在教授的年级,起初很忐忑,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各种各样的教学思路我都尝试在脑海中预演一次。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几点:

一、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满美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每个人都会对其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积极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的状态。在这方面,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故事性的方式来导入课堂,并在这个故事中以玩的心态来促进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效果也不错,也可让学生从中树立自信,发展个性!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在多次课堂尝试中,我发现,越是轻松的课堂,学生参与度越容易被调动起来,因而,在本节课上,我将上课的连接用语进行了修改,就像平时和学生聊天,玩游戏似的,引出一个个问题,把这纪律的组织消弭到学生自己身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自己都不希望自己和同学发出声音来打扰我的教学。这让我感觉很幸福。

课程标准是“新”的,学生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漂亮的“高楼”》课例评析

廖丹

《漂亮的“高楼”》 是岭南版美术教材第5册的第19课。本课是属于设计运用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能够 以纸为主要学习材料制作

简单的建筑模型。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体会美术课程的意义和教学的多元价值,改变原来美术课的专业化倾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本课,为使学习效果更好,我采用了课堂合作与学习、分小组的形式而展开的。但是,怎样让美术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更具有效性呢?以本课为例,重点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从新课标理念入手,突出学生主体性

本课属于“设计 运用”领域,其目的是让学和在尝试活动中各种纸材的质感,在“操作活动”中探讨“剪、镂、贴”的技能,在“摆、拼、组”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安排的示范学习,仅仅是一种工具或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采用分小组合作的方式,真正视全体学生为美术活动的主体,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学生作品制作成功与否,是这堂课教学效果优劣的最好体现,本节课,每位学生绘制完成的成功率很高,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创作的快乐,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讲解自己作品的想法和意图。等学生在凝聚着集体力量的大幅作品展示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对本课进行归纳与总结,学生经过体验后纷纷总结出:通过课堂实践活动,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都有接近艺术本质的能力,为自己充满创造力的创作能力而惊奇。此时,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充分发挥,并再次引领本节课的亮点和高潮。

二、兴趣是学好美术最大的情绪动力

美术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学生的兴趣不仅是促进其喜欢美术,而且是促进其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途径。 舞动色彩,实验绘画的意图,正是启示学生对自身潜在能力的认识,了解趣味的把握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是片刻间发生的觉悟。美术学科的特点,就是在动手制作中得以体现,而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教师应提前做好预设,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辅导。也正是有了老师的及时而到位的辅导,学生才能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我的兴趣。

三、深层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吉尔福说:“迄今人们获得的最有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创造性再也

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地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这句话说明了并不是只有“优等生”才拥有创造能力,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创造的潜力。而要把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作为美术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并要具备艺术的敏感性。本课就是在前一课《奇妙的建筑》一课的基础上,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具,积极地改进、更新和发展新的教学方法,通过绘画学习,让学生领悟到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事物,以提高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而集体拼贴完成整个作品的形式,让每个教学班中的每一学生都能在这个完成的过程中,体验形状的组合规律,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就是小小设计师,每一个人的创造都很重要、它关系到集体的荣誉,缺一不可,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让学生从色彩绘画的成功中寻找到自信与满足,责任和成功。

总之,在美术课堂中,采取合作式学习,教师要放开学生的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做出别人所没做过的东西,使学生真正拥有创造力!

《我们心中的校园》教学反思

王瑜

《我们心中的校园》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20课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简单的平面图表现方式,学习简单的效果图表现方法。收集身边的材料与同学合作完成“未来学校的”模型。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在本课中我尝试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希望通过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增加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在合作过程中能建立友好关系,品尝到美术活动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 当个体的想法不能在集体中创作中实现时,这就会引发矛盾。作为教师,如何避免、减少、化解矛盾的出现,我想这是我这堂课的不足之处。

如何科学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这是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习与探索的方向,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心中的校园》课例评析

王瑜

校园是学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园地,每一处优美的校区环境都能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校园环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对培养儿童心灵起到重要作用。教材以“设计我们心中的校园”为主题,从大的方面讲,这是属于环境设计的课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艺术修养。但对于我们儿童来说,可以按照儿童的年龄段的要求,通过合作探究模式完成课程的学习。

作为学生,他们并不满足现有的校园,他们自有他们心中的校园。我在课程教学注重儿童天性的发展。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充满丰富的

想象力。他们天马行空,超出现实的想象是我们大人无法拥有得,通过欣赏与结合第一节课《奇妙建筑》的设计奇特建筑的方法等刺激学生设计心中的校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各种不同的综合材料构思设计意想不到的校园蓝图。

在作业创作中,不局限于画、手工卡纸等技法与材料的运用。让他们利用身边可以收集的综合材料来设计构思。泡沫、树皮、瓶瓶罐罐,让学生创作有趣的作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第二篇:人教版一下《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一下《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沈杏珍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学生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大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正确书写“是、朵”等六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情感朗读。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体验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的贴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关于夏天的话题

导入:孩子们,夏天的荷塘可漂亮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荷塘边去看一看。(课件:音乐声下的荷塘)

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

1、最吸引你的是颜色。

2、从荷叶的形状来说?

师:带着你们的喜爱来读一读(出示荷叶圆圆的,绿色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还有谁读得更好听呢?

荷叶我们经常看到,可这么圆这么绿的荷叶却很少见到,胡木仁爷爷写了一篇课文叫《荷叶圆圆》,出示课题,齐读。

师: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这圆圆的,这绿绿的荷叶,除了我们,课文中还有很多朋友也喜欢这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谁呢?赶快打开语文书读吧。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检查:1、出示词语 小老师领读。

2、卡片读生字开小火车

(二)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课文,找找有哪些小伙伴喜欢荷叶?

3、你们找到了吗?还有哪些朋友也喜欢荷叶?自由说(你能把它们变成一句话说出来吗?这样说就更明白了。

出示:(1)喜欢荷叶的有( )、( )、( ),还有( )。

(2)( )、( )、( )和( )都喜欢荷叶。(随学生回答出示答案)师: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说法。

师:现在让我们变成文中的小伙伴,去和荷叶亲密接触吧。

三、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师:小水珠在哪里?哪颗小水珠先来说说

生:我想变成小水珠,读小节。

师:那我们就躺在荷叶上摇啊摇,你们觉得怎么样啊?你舒服地来说一说。(指名读)

你觉得还是躺在荷叶上吗?小水珠,荷叶是你的什么?(摇篮。词语出示读一读) 师:你在摇篮里干什么?

师:摇篮让你感觉自由自在,很温暖,小水珠你再来说一说。

齐读

师:多美的画面,看到这一幕谁迫不及待地飞来了?

哪只小蜻蜓来告诉大家,你在荷叶上干什么呀?

你读得真好,请你做一个小蜻蜓飞的动作。

小蜻蜓觉得荷叶是他的什么?(卡片出示“停机坪”,读词语)“坪”字你还在哪里见过?草坪,坪字左边一个土,右边一个平意思是说一大片空地,再来读,读的时候眼前要有一大块平地。再请两只小蜻蜓读读。

哪只小蜻蜓再来说说?。

师:你的翅膀透明透明的,我看见了。

师:读得真美,小蜻蜓真的飞来了。谁再来读。

师:你读的很骄傲,为什么荷叶是你的停机坪呢?你立在上面就叫它停机坪,为什么不叫它停车场呢?

师:你说的真好,小蜻蜓和你想到一块去了,它觉得自己是小飞机,你来读一读。 师: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什么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让我们一起到停机坪上去立一立,飞一飞。你看大诗人也用了一个“立”字。(出示立)

多美的蜻蜓,多美的荷叶啊。你听小青蛙情不自禁唱起歌来了。(出示第四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

师:A、小青蛙荷叶是你的什么呀?

B、你为什么把荷叶当做你的歌台呢?

C、那你来唱一唱吧。(指名读)青蛙唱歌的时候姿势是怎样的?弯着大腿,蹲着唱,所以蹲是足字旁,(卡片出示)

D、多有力的声音,小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呱呱呱,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生:齐读这一部分。

师:小鱼呢?小鱼在荷叶中玩得迷路了,我们下节课再把它找回来,听它说说吧。

四、巩固 练习背诵

1、多么美的小蜻蜓啊,多么美的荷叶啊!吸引了那么多的小伙伴。现在我们知道了吗?荷叶是小水珠的——,荷叶是小蜻蜓的——,荷叶是小青蛙的——出示: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

2、理解“躺、立、蹲”三个动词的用法: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都是在荷叶上,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躺、立、蹲)呢?能不能换一换啊?

3、练习背诵: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小伙伴背背这一段,厉害的孩子可以选择两个或三个背背。

4、反馈

师:你们说得真好,荷塘里还有很多很多伙伴也喜欢荷叶呢!如果你会72变,你会变成谁,荷叶又是你的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四、巩固复习 卡片认读生字

五、指导书写:“是、朵”

【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南湖国际实验学校 沈杏珍

《荷叶圆圆》的课文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盛夏季节,河里那圆圆的荷叶给小动物和小朋友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文章各小节结构相同,想象丰富,充满童趣,读来琅琅上口,学生非常喜爱。结合本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把生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积累词汇,指导学生规范说话说话、想象说话,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利用好教材,积极发掘教材中的“想象点”,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活跃起来,让知识丰实起来,让个性张扬起来。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他们的想象。如:如想象小水珠在荷叶上的感受时,引导:小水珠你躺在荷叶上,一阵微风吹来,荷叶摇啊摇??说说你的滋味你的感觉。想象荷叶为什么是小蜻蜓的停机坪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孩子有了可交流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二、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本节课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朗读的时间充分,朗读的形式多样,通过让孩子体验角色、音乐渲染、想象等手段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又能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学有三度,即:温度、广度、深度。教师教学的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我非常同意窦老师的说法,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的程度是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一边用心地听,一边作出赏识的评价,还不时地拍拍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头,握握孩子的手,把自己完全融入孩子们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同喜同乐。反馈有一定的童趣,比如说他们一会是小青蛙、一会是小蜻蜓、一会是可爱的小水珠。让学生兴高采烈。有了这种情感的介入,教育如春雨般“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陶治着学生的精神,净化着学生的灵魂,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