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片断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片断与反思

龙岗区横岗六约学校殷映清

  加、减法的估算,是学生在学过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一年级的相关内容中,己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本节课,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估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和作用;并能运用估算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片段:

A、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练习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B、教学片段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考考你。出示:21+32= 60-9=
  师:谁能很快估计出算式的得数大约是几十?
  生1:21接近20,32接近30,21加32大约得50。
  生2:9接近10,60减9大约得50。
  师:在数学计算中,有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只要估计出粗略的数据就可以了,这叫做估算。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2、投影仪显示以下问题情境。
  师:赵校长准备和我们学校的部分同学去慰问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二年级有45人,三年级有47人,四年级有46人,五年级有48人,每个级有2位带队的老师,租了4辆车,每辆限坐50人,够坐吗?请大家估算一下。
  老师的问题一出,孩子们的小手便纷纷举起来,学生马上就猜出够坐了。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赵校长去商店买下列的3种生活用品带去希望小学,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
  赵校长带了100元钱,100元够买这三种生活用品吗?
  2、独立思考后,4人小组讨论:帮赵校长估算一下100元到底够不够?
  3、汇报。
  师:哪组小朋友愿意把你们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小朋友,100元钱够吗?你用什么方法?
  生1: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
  生2:买热水瓶和买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水杯够了。
  师:还可以怎样算呢?
  生3:把28、24都看作25,把43看作40,买热水瓶、水杯、热水壶大约一共90元,100元够了。

二、教学反思……
1、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本环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到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2、本节课的教学我还能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经过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

新课程改革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放飞希望的平台,新教材更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游刃有余的空间,那里有孩子们创新的思维、丰富的联想、奇异的发现,让我以及孩子们惊喜不已,尤其是课堂上孩子们超乎寻常的想象,更让我震撼。下面颉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赏析:
    片段一: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统计》一课。
    新课结束之后,学生做课后的“做一做”,要求:统计佳美电器商店一个星期电视机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如下:
    佳美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量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销售量(台) 15    10    20    25   30   50    45 
 
    统计的结果是:星期一到星期五销售量不大,星期六、星期天销售量最大,其中星期二销售量最少,星期六销售量最多。然后学生根据统计表填涂统计图,最后根据统计图解决2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问:哪两天销售量最多?哪天最少?学生顺其自然完成。第二个问题是:你还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分组汇报,更是学生思维的大展示、大比拼。
    生1:我建议:星期一到星期五少进点电视机,因为这期间的销售量不大,人们都在上班,逛商场的顾客较少;星期六到星期日多进点电视机,因为这两天是双休日,逛商场的人比较多。
    生2:我建议:下周二多进点电视机,留到星期六、星期日卖。
    这些建议同学们都表示同意,我也表示赞同。我又问还有其它建议吗?学生摇头没有,正准备按照教案设计进行下一个练习,突然,李晨宇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建议“。我用疑惑的眼光打量了他一下,同学们更是诧异,我稍微停顿了一下,为了照顾他的面子,让他讲,他说我建议:星期一到星期五卖得便宜些,星期六、星期日正常;或者,星期一到星期五便宜得多一些,星期六到星期日便宜得少一些。一语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眼睛一亮,想起了大街上商家为了促销挂出的打折牌子,纷纷表示同意,还向晨宇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的聪明。我问:“你怎么想到这种好方法?”他说:“我随妈妈上大街,在有些商店门口看到的,那个时候还不懂,是妈妈告诉我的。”多么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多么爱学习的孩子!我确实没有想到这一招,也着实为他的棋高一筹的想法高兴,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任务,但我内心是高兴的,高兴自己挽救了一个创新的、跳动的童心,给了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这样,我值得!
    反思:
    看似平常的一节课,似乎普普通通的一个问题,却道出了一个不寻常的道理,课后我细想:倘若我当时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教案设计,随着自己的意愿顺着溜下来,不让李晨宇同学发言,势必就扼杀一颗创新的童心,那样的损失将无可计量,我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一个“刽子手”,更感谢新课程带给我的全新理念,是新课程让我重新诠释了师生关系,体会到了学生的重要地位,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几个数字、了解几个题型、会做几道题等等,更重要的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将来走入社会所着想。
    片段二:
    前几天我布置了一道思考题:用16、17、18、19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算式。
    第二天,我让学生说出自己各自的想法。
    生1:“把16、17、18、19看成6、7、8、9来做,6+9=15 15-7=8,所以我填上16+19-17=18。”
    生2:“我也赞成他的说法,只是我加上符号,看得更加清楚,你看6、7、8、9。这样很明显,中间相加等于头尾相加,16、17、18、19,这样就有好多答案,如16+19-18=17, 16+19-17=18,19+16-18=17, 19+16-17=18”。
    生3:“我知道有8种答案,因为16和19,17和18交换位置都可以。这样16、19在前有四种,17、18在前也有四种,所以共有8种答案。”
    这些我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出现了如下的一幕:
    突然,赵思宇同学站起来:“老师,我的方法最好,最容易做。”我打量了一下她,用怀疑的口头问:“真的?”,同学们也嘀咕开:“她会有更好的方法?”赵思宇同学干脆跑到讲台上,拿起粉笔讲:“我把16、17、18、19看作①、②、③、④,这样,16就成了①,17就成了②,18就是③,19就是④。你看,1+4-2=3,我们没有一个不会,所以16+19-17=18”。顿时,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我也大为感叹。我赶忙说:“这想法太好了,把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是,老师却没想到这么好的方法,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吗?”她大方地答:“我住过医院,里面没有按①、②、③、④排列,而是301、302、303、304,我就把它看成①、②、③、④,这样我就记住了,不会忘记,不会走错。” ……
    反思:
    课后,我反复琢磨这个教学片段,在为学生有着如此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而感叹的同时,更为自己平时没有“蹲下身子”欣赏学生而感到愧疚,为自己平时的主观武断而感到不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克服的办法有哪些?细细想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我们经过长期的工作,已经形成太多的思维定势,以至于难以摆脱自以为是的常规思维的束缚。今后,在教学中,我定不依赖于传统的经验,使自己的思维放开,富于创新,发现创新的苗子,培养创新的苗子。
    二是:要“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平时不能以自身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维,应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学生,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尤其应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试想,若我不让李晨宇、赵思宇同学说出来,那该多可惜啊?
    三是:在今后的课堂中,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出来。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的教学不能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尤其不能爱面子、摆架子,应小心呵护学生的思维,“蹲下身子”欣赏学生的好处,耐心倾听学生的解释,也许牛顿、爱因斯坦就在我们意念的一刹那产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而课堂也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而变得更加精彩。

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片断

创设问题情景,感知比较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知道3.15是一个什么日子吗?最近,市消费者协会会同质量监督局再3.15活动中对我市XX家用电器商场A、B两大系列微波炉的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是这样的.(见表一)

表一

师:如果我想买一台微波炉,你们帮我出出主意,应该买哪种系列呢?为什么?

生1:应该买B系列微波炉,这是因为5﹥2,A系列不合格数﹥B系列不合格数.

师:有些道理.如果抽查的情况师这样的,(出示表二)还买B系列吗?为什么?

表二

生2:现在应该买A系列微波炉,这是因为A系列的不合格率为5÷150=1/30.B系列的不合格率为2÷50=1/25,1/25﹥1/30.

师:你很有见解,我很赞同.

[点评与反思]

利用分块式呈现信息材料,一是渗透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创设不同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逐步体验感悟出:单纯从绝对量的多少(比差)来比较是不够的,还要用相对量(比商)来比较.可以说这一环节设计的匠心之处就在于它扣住了教学新知识 “比”的意义中的实质内涵,把握住了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

片断二:探究比的意义,揭示学习的主题

师:刚才同学运用所学知识从A、B两大系列微波炉中各自不合格台数占抽查台数的分率,比较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请问还可以怎样比?

生3:还可以通过先求出两大系列不合格台数与抽查台数各自间的倍数关系来比:5÷2=2.5,150÷50=3.

生4:还可以用150÷5=30,50÷2=25……

师:请同学们主意观察前面所分析的比较方法,有什么特点?

生1:都是用除法来比较的.

生2:都是运用除法的意义来分析的.

师:其实运用除法去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新的表示形式:比

板书:

5÷150=1/30  A系列不合格台数和抽查台数的比是5比150

2÷50=1/25   B系列不合格台数和抽查台数的比是2比50

5÷2=2.5     A系列不合格台数和B系列不合格台数的比是5比2

150÷50=3……

150÷5=30……

50÷2=25……

师:那么究竟什么叫做比?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

生1: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个数就可写成比.

生2: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两个数也可写成比.

师:你们已经看出了“比”表示的范围,但还未概括出比的意义,再整体观察这一列算式的特点,看谁能有所发现.

生3、4: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师:你们的发现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比的意义(板书)

[点评与反思]

现代课堂教学理念充分体现的关键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观念的重新确立.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要有量和形式的突破,二要跟进质和内容的要求.

这一片断的设计就比较好地实现了学生主题参与地过程:由比较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量间的分率(比较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既有量的积淀,也有形式上的突破,既有比的外延的“范围”,又有比的内涵的体验与感受.不但探究出了比的意义,又经历了知识展开和形成的过程,尤为重要的是在揭示学习主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方法,发展和提升了思维的层次,不失为本片断设计的一大亮点.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集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反思一: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反思二: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比,谁抓的多。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吗?这时候学生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反思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动脑思维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明理动情。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提问: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圆吗?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围一围、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初步感受到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的不同。

反思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各种用品创办小小商店,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购物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反思五:现在教学的例题不再是以往不可捉摸的、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或文字题,已变成了各种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生活情境:买东西、去旅游、做游戏、找规律等等事例;像这样,多方面的提升教材层次,就使得原本抽象的数学就变得生动有趣。我们教师运用起这样好玩的教材教学,自己都能感到特别兴趣。

反思六:教学《元、角、分》,我就结合实际让他们去发表他们的意见,在解决自身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意义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反思七:在分类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应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许多孩子们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们除了按年龄,按性别,有的还按衣着分、按发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亲切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乐于接收。

反思八: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在《位置》中,教学完前后、上下、左右时,我出现了"去火车站"一题,请学生们试着用方位名词告诉叔叔去火车站的路,当一当小小导行员。许多孩子跃跃欲试,不仅说得很详细,还给了建议走哪条路比较近?可见孩子们是非常乐意展现自我的。

反思九 :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老一辈人常常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较聪明,这并不无道理。因为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得多么美丽,也不在于设计得多么新颖,关键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广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在加减法(一)5的加减法一课中,小鸡吃米的数学故事是这样设计的:5只小鸡吃米,有两个盘子都装有米,

同学们猜猜看,小鸡吃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几和几"相比,无疑前者给了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教材的新思想靠拢,在上《前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装扮成不同的小动物,依次是小熊、乌龟、公鸡、兔子、大象、小狗。请他们说说大象现在排在第几?如果我想让大象排在第二,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当然学生们的方法不一定都很好,但是实现了数学课的价值,进行了思维的锻炼。

反思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发现了5+8其实用8+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8,一手比5,重叠的是3,那就是13。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