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之观后感

《喜马拉雅》之观后感

戚春 2007211059 历史文化07级

《喜马拉雅》这部用法语拍摄的影片,取材于信奉印度教的尼泊尔王国。这即使一个平凡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的感人励志故事。

看完这部影片,思绪万千,脑海里浮想联翩。尼泊尔是一个多名族的国家,而却有86.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是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尼泊尔居住着独特而古老的尼泊尔人,他们是为人称道的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他们代表了淳朴和平和。他们也是艺术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哪怕在最贫瘠的乡村,你仍然能看到破旧的房屋上点缀着艺术的符号,这与中国农村统一乏味而造价不菲的水泥房屋(茶色玻璃、铝合金门窗、外墙帖着难看的瓷砖)有着令人汗颜的差别。尼泊尔人的共同点那就是和善与虔诚的宗教信仰。下面我们有必要从社会学层次对这部优秀的影片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须承认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产物。尼泊尔人是虔诚的宗教信仰教徒。从社会自然环境中,他们在莽莽群山崇悟出人性和生命,以大山为天神,听从神的安排与旨意。这是一种对身边恶劣环境的转变,更是尼泊尔人的精神活动,是其创造的所特有的精神产品。一种奇特有自身优势的文化,能够指引和引导本社会,本村社的村民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在影片中,老头人的形象十分深刻。他年轻时曾多次带领村民穿越群山,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先贩卖盐巴回来,再按神的意志挑选吉日出去把盐巴卖掉,换回村民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物品。然而,在一次贸易中,老头人的儿子(也就是继任老头人的头人位置)不幸遇难。可老头人一直认为是另一个随行的村民杀了他儿子,想夺得头人的地位。老头人始终不肯与她合作,而是训练他的孙子,去寺院找回自己的小儿子,一同劝说村民一起出去贸易,课村民都认为自己老了,不肯答应。老头人不为所惧,找到了曾经一起出去的老伙伴,结果他的才诚心打动了村民。而在这之前,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没有听从神的意志和安排,早已率领一部分村民出去了,老头人则是虔诚的等待上天安排的日子的来临。虽然老头人后出发三天,仍追上了先出发的队伍。在途中,老头人利用经验和真心得知暴风雪即将来临,劝说先出发的一同走,可。。。结果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救了晕倒在路上的老头人,整个队伍也最后完成了人物,取得了成功。

在这件成功冒险中,社会文化因素中的宗教因素占着重要的因素。信教的教徒都有这样一种情怀:尊敬天神,定会好报。这是一种强烈的宗教情愫,不是我们不信教的人所能理解的。他们能够从群山悟出人性和生命的意义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独善自己的同时,普善,教化他人同样是生命中每个人应该做的事,并不都像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然“达则兼济天下”是少不了的。

在社会学中,有社会角色的概论。在影片中,老头人有种角色冲突的挣扎,作为老头人,他可以完全退休,让别的村民出去贸易。而当继任自己头人的儿子不幸遇难后,他为了反对年轻小伙子的违背天意的做法,他不得不带领村民,诚心但当起头人的重任。这既有角色内的冲突,也有角色间的冲突。而年轻小伙子,则是扮演着角色不清的角色,他没有权利率领村民贸易,也没有作为头人的经验与资历,结果导致违背天意,没有获得单独的角色成功,也就是个人的角色失败。

在社会群体中,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有组织,有群体,可以衍生社会和自然的各类复杂关系,宗教情结便是其一。虔诚的宗教信仰,指引老头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成功。而不是随便的事情。可见,宗教也是人类的一种深厚情结,净化人类心灵的同时,更指引我们的为人和处事。在这里我并非提倡鼓励大家信教,我想说的是宗教有其深刻的积极作用,这是我们不肯能抹杀得了的!

 

第二篇:海洋观后感

《海洋》 观后感

《海洋》是法国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在《微观的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之后,再一次把深情的目光化作美好的镜头,投向了广袤无垠的大海,花费巨资耗时五年拍摄完成的一部为我们展示了海洋生态的瑰丽画卷的巨作。

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见过海洋的人都会被海的美所折服。无论是风平浪静时,海的柔情,抑或是惊涛骇浪时,海的激昂。甚至在夜晚,黑暗也无法掩盖海洋的美丽,而更显出一番深邃的意境。海洋的浩淼无穷,每一种姿态的美都如此震撼,文字是难以言尽的。甚至当你以不一样的心情去观赏时,海洋所表现的姿态,也是截然不同的。

占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海洋的形象从来都是壮美和神秘的,在它的面前,一切自然的形态和人类文明的痕迹都显得渺小无比。在人类已探知的宇宙范围之内,唯一能孕育生命的就是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而海洋则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

然而在广阔的宇宙中,地球不过是空气中的一粒微尘,鲜活而渺小,海洋就是这个生命体的血脉。海洋中那些色彩斑斓的生命在镜头下蹁跹起舞,互相竞争,述说着生命之强和生命之美。

《海洋》通过诗化的镜头和优美的配乐,为我们展示了大海中各种美丽的生命形态: 那巨大的沙丁鱼群,在鲨鱼的追赶下,疏密有致的排列组合,迅速地变幻出各种状态的美;又如那成千上万的海鸟,如箭雨般扎进海水中捕食的健硕之美;再如那成群结队的海狮,被鲨鱼追赶捕食而后为同伴的阵亡而闭目哀歌的悲凉之美……那些天堂般纯洁的水母群,那些跳出海面欢呼雀跃,在空中翻转舞动的海豚,那身形庞大却游姿优雅的鲸群……每一种生命的美都可以让在陆地居住的人类叹为观止。

大到鲸鱼,小到微生物,从海滨天空到洋底深处,从南极到北极,各种生命形态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合作演示着自然的奇迹,竞争彰显着进化的艰难。奇妙之处,令人意趣盎然,艰难之处让人心生感动。从大到小,从小复大,《海洋》已把生命和自然述说的唯美而动人。

人类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在这里得到了纯生态角度的展示,海洋生物的捕猎与生存的过程甚至比好莱坞故事片还要惊心动魄。正是通过对这种海洋生态的展示,生命的含义从海洋生物延伸到海洋本身。

其实海洋的美丽远不止于此,人们很难全方位观赏到海洋之美。而在《海洋》播放的一百分钟里,我却被轻而易举地带进了海洋的世界,海的唯美、海的灵动、海的柔软、海的深沉。各种姿态,穿过屏幕,透过眼球,传达至我的脑海,竟迟迟难以忘怀。这一切,看在我们的眼中,不过是一个个震撼的画面,而对于海洋生命来说,它们是有着喜怒哀乐的。它们也处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动物们的捕食虽然残忍,但这是它们的生物链,自然之规则不可逆转。我们且悲且叹之,但它们的世界,我们是无权干扰的。正如小海龟与秃鹰的故事一样,游客不忍秃鹰吞食打探敌情的小海龟而出手相助,最后导致一大群小海龟接收到错误的信息而惨遭鹰群吞食。动物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若任性伸出援助之手,终将违背初衷。即便如此,好心做错事犹可饶恕,而有些人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海洋生物痛下杀手。随着人类的入侵,海洋垃圾一再的驱赶着海水中的居民。不仅如此,围猎、杀戮、剖尸、解体……似乎要等那深蓝的海水被染得鲜红,人类才能停下那充满血腥的双手。这将是怎样一种悲哀?导演在影片前段部分缔造的如梦如幻的奇妙世界,在人类狠心地将猎捕的鲨鱼去鳍切尾,然后扔回海底苟延残喘的那一瞬间,支离破碎了。那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啊,人类怎能对它如此残忍!在这强烈的对比下,导演唤醒了人类心底的良知,是的,这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心灵的震撼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严重的污染,气候变暖,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势必导致南北极航线的开辟,而人类足迹所到之处就是海洋生物的灾难,大海中最后的一片净土或许从此不再。想到在自然面前人类如此渺小的存在却可以这样随意的去改变世界的面貌,而那些和我们同样古老的物种却只能任由宰割,它们还没缓过神来,几千上万年的存在就已经被我们改造的面目全非了,影片后面部分那只海豹在昏黄的海水中围着沉在海底的一辆废弃的购物车游来游去的镜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好奇?是无助?还是在控诉?

人类以无与伦比的力量对鲸鱼、鲨鱼和海豚肆意猎杀,一张张冰冷的渔网隔阂了我们善良,一只只锋利的渔叉刺穿了我们良知。被渔网捆着的鱼,无法动弹,静静的等待死亡。被渔叉刺中的鱼,流淌着鲜血,拼命的挣扎。被割掉鱼鳍的鲨鱼被丢进了海里,它努力的想要游走,却慢慢的沉入海底。他们无助的眼神,悲鸣的哀叫。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听见。投下的围网困死了无数生命,也染红了整个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