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教案反思

《物质的密度》教案反思

《物质的密度》教案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发现有很多教法值得我这位去研究去探究。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来表达一下我的感受: 一、目标。: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解决《密度》这个抽象的概念怎么在七年级第一学期中教学,并让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本来在八年级就是很困难的一节课,如何深入浅出地教给七年级学生是我考虑的最大问题。我采取的办法就是不能过于理论化,尽量通过生活和实验,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总结。教学目标的设置因而显得很简单,就是围绕密度的定义来展开,中间穿插公式和单位。上完后感觉比较顺畅,课堂的总体感觉很自然,学生也积极地参与了,问题也能很好地

解决了。至于情感目标和方法,我觉得都体现的很明显,如分组实验、数据分析等。

二、引入。听过很多的课,也看过很多的引入。很多老师一般都会以图片、音乐或者实验来创设一个情景来引入一堂课的主题。密度这堂课很抽象,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社会热点问题来作为情景引入。我特意从学生好胜的心理出发,找到身边的小问题入手,很好地解决了引入的问题,让学生的兴致一下子提了上来。我在引入上下的功夫是我最近经常摸索的,我基本上都没有搞什么的花样和噱头,都是自自然然地,不经意地进入课堂学习。 三、语言。本节课我除了引入之外,特体在语言上下了一番功夫,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怎么样才能是课堂气氛经久不衰,是我课前考虑最多的。在平时的课堂中,特别是很多新教师,往往不去考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或者怎么样说才能培养学生认知的发展。有时候很啰嗦的讲了一大堆,但都是废话。无法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但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很多技巧,比如说在讲密度意义的时候,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下去,采用填空的形式由简单到复杂,有直观到抽象使学生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理解掌握了较难的知识点包括:“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也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等等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再比如说密度概念的提出,似乎没有我的“功劳”,都是由学生自己概括出来。当然在学生自己得出这个结论之前的铺垫是功不可没的,这就需要语言,只有好的课堂语言才能做到。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平时的课,似乎也在这方面思考过,都是不经

意间抛出一句笑话,理论学习中忽然引入一个生活的实际例子,而往往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当然这节课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堂里没有对学生的目标落实加以反馈。我想在以后的课堂当中,应该把有些适合自己的东西用进去,同时应该多去听一些老师的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相信不管是谁,总有自己可以学习的东西。

 

第二篇: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通城县塘湖中学 葛旺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 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②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③ 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初步

体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 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过程。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 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

的精神。

② 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日

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良好品质。

③ 通过对各种物质密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探究日常现

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① 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把

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② 由于本节属于概念教学,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

感性认识,但由于初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其中有些经验的形成是片面或错误的,这会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教学中要注意设法排除前概念(即思维惯性)的干扰,本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③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会利用比较、类比以及“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正确建立

密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㈠ 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来区分、鉴别它们。比如: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问:哪个同学知道这里哪一杯是清水哪一杯是盐水?你是根据什么来鉴别的?

学生回答:可以尝一尝,有咸味的是盐水,根据味道。

教师出示一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问:同学们怎么分辨老师手上拿的哪是铁块哪是铝块?

学生回答:测质量,质量大的是铁块。

教师问:“铁比棉花重”这名话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如果不对,加上什么条件才对? 学生回答:不对,因为它们的体积不同。

这说明:物质除了上面的(颜色、味道、熔点等)这些特性以外,还存在其它的某种特性,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㈡ 新课教学

1:学生预习课本38页图2—17,问:同学们观察了图2—17后有什么发现?

(生: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又不相同)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猜想与假设

鼓励学生对上面的讨论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学生的猜想是多种多样的,千奇百怪的,有些甚至是离谱的,教师要充分给予肯定,将代表性的猜想与假设列在黑板一侧进行归类。 4: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1) 选择研究对象:取水、木块、铝块作为研究对象

(2) 选择器材:实验中应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 实验过程:实验的步骤有哪些?要收集哪些证据?怎样收集?

5:学生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将学生分成九个小组,分别用大小不同的木块、铝块和体积不同的水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通过处理,填写在课本39页的表格中。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测水的质量与体积时是先测体积呢?还是先测质量?怎样才能使测量的误差最小)

6:分析与论证

问:通过实验,是否验证了你的猜想?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还有哪些收获?

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水(木块、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它们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出跟着增大几倍。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水、木块、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即:“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师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这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我们将它命名为——密度。

教师补充:从数学除法的意义可以知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物体单位的质量”,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密度的概念: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师生一起归纳密度的计算公式,单位的来源,读、写及表达的物理意义。

密度=质量/体积

单位:质量的单位有g和kg;体积的单位对应有cm3和m3则密度对应的单位是g/ cm3及kg/ m3。

单位的互换:1 g/ cm3=103 kg/ m3

7:学生观察课本40页密度表。

从密度表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教师总结:

①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②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如:水和冰密度不同。

③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是1.0×103 kg/ m3,表示1 m3的水质量为1.0×103 kg。(这一数据要记忆)

㈢ 自主归纳,评价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

㈣ 板书设计:

探究——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3:单位:g/ cm3及kg/ m3。

4:水的密度及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103 kg/ m3,表示1 m3的水质量为1.0×103 kg。 ㈤ 作业

见课堂作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