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你执教的一次科学教育活动

1.反思你执教的一次科学教育活动?

答:感知干面粉的特征及干面粉变湿面团的过程。

活动重点:感知干面粉的特征。

活动难点:感知干面粉变湿面团的过程。

活动名称:会变的面粉。

活动准备:干面粉、水、勺子、搅拌棒、盆

活动过程:1.出示面团娃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娃娃是用面粉做出来的。

2.感知干面粉的特性(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以及表达自己所看到的。)

3.感知干面粉变湿面团的过程。

4.探讨如何加水。

反思:这次科学活动《会变的面粉》,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科学实践活动,首先幼儿看到了那么多的材料,有水有面有盆有碗,好动的天性就暴漏出来了,兴趣高涨,幼儿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过程中感知了干面粉的特性,通过和面玩面,幼儿亲身感受了干面粉变湿面团的过程,对湿面团的特征更加深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幼儿在加水和面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了水加多了,面粉稀粘住了,水加少了,又团不住,通过亲自实践劳动,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道理。科学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来感知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从中获得知识与快乐。

2.学习本专题,你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答:通过在线观看了、、《比轻重》这三节科学活动,让我感触很深,《饮料瓶变变变》这节课只是我们常见的普通饮料瓶,还有红豆黄豆和绿豆,另外几根线,这些东西让老师运用的惟妙惟肖,而且孩子们学的开心,对知识的掌握也很深刻,真正达到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好玩的陀螺》这节课,材料只是三个平常的陀螺,就能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能够轻松的玩耍,并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比轻重》这节课,老师只是用身边的东西,让幼儿通过看、掂、称几个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加深了课程的难度,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轻松的完成了这些知识,可以说,这三节课老师所用的教具都是我们身边既普通又常见的东西,而他们却把他们加以利用,并且利用的相当好,这三节课看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这之中老师付出了很多,被以上老师加以延伸变成了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但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只能说明我们对课程的内容没有了解透彻,没有真正把自己带进科学这门课程的领域,平时认为没什么可讲的内容从看过这三节课之后,我觉得透彻了解教材了解内容并加以延伸,孩子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以上老师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就是一个全新的认识。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教育活动。

答:科学教育活动是培养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思维和表达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选择,比如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一般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教育内容应该选择相对较简单的课程,中班幼儿能逐步认识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内容选择应增加一定的挑战性,大班则更进一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简单的实验,当然,教师要在组织活动前对本班幼儿进行合理评估,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2.提供合适的活动材料 科学教育活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新颖多样,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提供不同的活动材料,提供给小班孩子的材料要以观察为主,动手为辅,中大班则在动手上适当增加,适合复杂,体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3.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各年龄幼儿的特点选择一种主要的活动方法,比如观察法或实验法等,并采取其他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的补充,才能达到圆满的效果,教师参与指导上也要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

指导方法,小班幼儿参与指导要相对多一些,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更能吸引幼儿的语言,中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以点拨为主,充分展现孩子的自主能力。

4.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存在哪些误区,如何避免这些误区?

答:误区:1.在内容上没有贴近幼儿的生活 要从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身边的小事入手,将活动贯穿于幼儿的生活活动中,而教师往往会脱离生活,追求新颖,选幼儿往往一些不熟悉、不理解的科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2.只注重知识传授,不准备教学目标 幼儿的科学教育要以萌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为主要目标,而我们老师往往得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技能的培养,把他们作为了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3.没有交流,教师讲授过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没有给孩子们思考、提问、交流及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避免误区的方法:以幼儿为本,着眼未来,为每个孩子提供探索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发现并尊重孩子的兴趣,把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和想要探究的内容纳入到科学教育内容中,让孩子们充分动手动脑,脱离传统的科学教育教学思维束缚,多互动,少讲解。

 

第二篇:科学反思

第一单元 《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静电实验。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课前我在实验准备的时候做了尝试,用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纸屑不是很明显,而有机玻璃棒经过丝绸的摩擦在靠近纸屑时吸附现象非常明显,有的纸屑甚至飞舞了起来。于是选择了后者作为学生实验的材料。课上对比实验效果非常好。

2.意外收获。学生在做静电实验的时候,有些同学叫起来:“看,我的袖管也能吸附纸屑。”我一看,果然,他的袖管上吸附着一些纸屑。因为今天学生穿的是校服,衣料是腈纶的,在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也出现了吸附效果。于是,我顺水推舟,和学生探讨起生活中其他的静电现象??

3.细节失算。静电实验需要纸屑,而且是那种撕的很细小的纸屑。虽然再三提醒,下午三节课下来,地上掉了一些纸屑。因为学生起身带起的风也会使得纸屑飘落。我只得让学生下课后把掉在地上的纸屑一一捡起。现在想想,只要在课前准备一些盒子,把纸屑放在盒子里进行实验,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纸屑飘落在地上了。

2、点亮小灯泡

1.通过小组探究获得几种电路连接方式。课堂以两人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很快便得出了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利用导线把小灯泡的一个接点(金属外壳)和电池负极相连,小灯泡的顶端接点与电池正极连接。一种是把电池两极颠倒过来。还有一种方式:灯泡的金属外壳与电池正极接触,灯泡的顶端接点用导线与电池负极连接。而得出后一种方式的小组极少,三个班级只有四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维的惯性使然,一般还是习惯于把灯泡立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把灯泡横卧在电池的正极或负极上则属于“另类思维”。但不管怎样,学生的探究热情非常高涨,很多人也许是第一次亲手点亮小灯泡。课堂上我给足了他们时间,让每个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感受了简单的电路。应该说,这是他们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2.本课的难点是掌握电流在电路里的流向。在认识小灯泡的时候,根据小灯泡的解剖图,学生很容易的就指出了电流从一个接点进入,通过灯丝从另一个接点流出。在组成简单电路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安装成功一个电路,就思考这个电路里电流的流向。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黑板上的示意图学生勉强能说出,但我清楚,能真正理解的学生并不多。这个知识点虽然不是本课的重点,不是一定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但如果这个知识学生理清了,那么对于以后学生组装较为复杂的电路,是有帮助的。课后我想,如果把各种方式的电路连接里的电流流向做成动画课件,那就非常形象直观了,也许这样对于学生的理解会大有帮助的。

3、简单电路

1、为什么学生有了电池盒、小灯座就能正确连接电路呢?

电池盒、小灯座都有现成的导线连接点,学生只要按部就班将导线插到各个连接点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基本没有开启智慧的思维。

2、为什么学生不易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首先,学生很少接触未连接好的电子玩具,没有实践经验。其次,学生对灯泡的内部结构不清楚。最后就是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

3、能否让学生先用电池盒和灯座进行实验呢?

我认为,虽然用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和一节电池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思维中体验电路的意义。所以只要教师悉心指导,给予充分的时间,学生就能够摸索出其中的奥秘。

4、电路出故障了

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存在的故障,并进行排除。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学生小组实验中的电路中的故障都是课前我预先设置的,有的是导线问题,如里面的铜丝断了,接头没有剥掉塑料套;有的是灯座问题,如灯座的接线柱的线

掉了,灯座坏了;有的是灯泡问题,如灯泡坏了,灯泡没有拧紧;有的是连接问题??在教学中,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很多故障学生在一开始实验就发现了,并且很快就排除了,而且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老师故意为他们设置的故障,因此还喊着“我们这组没有故障”,完全不按照我的设想一步一步去检测。

出现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应该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是迁怒于学生打乱教学秩序,没按老师的教学意图走,使得本应充满悬念的实验探究变成了一次平淡无味的动手操作,还是欣喜于学生的聪明?我想,如果从学生角度出发,从教学的实效出发,那毫无疑问应该是后者。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电路中存在的故障,说明了他们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要领,说明了前面几节课的效果不错,或者说明这部分知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掌握。那么,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再花太多的时间去指导。但是,这次探究实验就这样结束了吗?不,还没有,因为如何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学生还没有学会。但是原来电路中的故障已经排除,怎么办呢?于是我就换了种方式,让学生假设“灯座、灯泡、导线”其中一个环节有问题,该如何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这样,学生还是通过动手,掌握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的要领。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一般情况下不导电,但在有些时候,情况会发生变化。比如,一根木棒,干燥时不导电,但是在淋湿了后就会导电。这是本节课应该告诉学生的安全用电知识。开始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由于灵敏度不高,电路检测器的导线两端搭上淋湿的小木棒丝毫没有反应,即使把导线两端浸入水中也是这样。后来黄佩清老师拿来了他自制的“导体、绝缘体检测器”教具。这个教具反应非常灵敏,人的手碰到两个触电,小喇叭就叫了起来,指示灯也亮了起来。把淋湿的小木棒放上去也发出了叫声。课上,我就用这个教具向学生做了演示,使学生很形象地看到了原本不导电的小木棒在淋湿了后就改变了性能,成为了导体。同时也加深了“水是导体,人体是导体”的认识。这个教具演示效果很好,制作也非常简单,成本不高,应该多制作几个,在以后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中使用。

6、做个小开关

学生设计制作、画线路图一般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在真正连接的时候却发现这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第一个班上下来只有2组能把小开关连接到电路中,并用开关控制电路中的红绿灯。由此我反思:老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看线路图,适当指导连接。第二个班经过指导效果就好多了,到最后有两组还没有成功,经其他组帮助获得成功。这样富有挑战的实践活动学生兴趣浓厚,获得成功体验后更能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先引导学生完成电池的串联、并联和灯泡的并联、串联的连接,这样基本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再通过比较得出串联和并联的不同之处:电池串联比并联亮,灯泡并联比串联亮,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基本达成了。

但是本节课实验做得比较多,导致时间比较紧。在教这一课的第一部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时,有一个过程是检测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接线盒里面是怎样接线的。对于检测顺序的问题,在学生对接线盒2检测前,让他们先写出需要检测的对数和顺序,再通过全班的评价,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有规律的检测顺序的科学性,从而在检测时自觉地采用这种方法。

在课前,我还对实验的结果作了充分的预设。例如,在检测结果时,如果全班只推测出一种连接方式怎么办?1和2,1和3,2和3之间都有导线。我计划在组织学生打开接线盒2观察时,启发他们试着拿掉其中一根电线,电路还是连通的吗?各组活动时,肯定拿掉2和3之间的,也会有拿掉1和3之间的,还会有拿掉1和2之间的,甚至每个小组还会试着分别拿掉三根电线的情况。他们会惊喜地发现,拿掉其中任意一根电线,这两个接线柱依然是连通的。完成了对有四个接线柱的接线盒检测后,让学生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相同和不同,在前面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一节课涉及到的实验材料过多,耽误了一些时间,

以后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可以装材料的袋子,如信封、封口的塑料袋,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

这堂课,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推测,较好是体现了科学探究与思维发展的科学教育观。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关注细节,注意习惯培养。课堂常规的养成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所长,一般的实验操作课,学生都很有兴奋,稍不注意,组织不到位,就显得乱糟糟的,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平时就应该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堂常规的养成,做到次序井然,收放自如。

2、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对油菜花的观察以及进一步的解剖中),对学生还不够信任,不敢放手,没有能很好地引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3、控制好材料,一开始观察一棵油菜花,只演示;观察一朵油菜花,讨论完怎么观察,再给学生材料,最后给学生一串油菜花,推测油菜花蕾的发展变化。

由于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解剖观察油菜花,学生的观察细致多了,有价值的发现也增加了,说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合理的控制了材料,教学顺畅了许多。

2、 各种各样的花

1、实验材料的“量”要合适。

在进行一些观察实验时,被观察的对象的“量”千万不能太多,不然学生的注意力就难集中,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对象越多就越容易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只要确定好“精而不少”的数量,让学生能集中地对观察兑现进行有深度的探究活动。例如本节课中每4人小组提供4~6盆花,而卡片就在实物材料是在很少时才提供。

2、小组的合作要到位。

在一些课堂中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师就要营造出合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例如本节课中课室的环境布置就应该分成小组的形式,让小组内的组员围在一起对花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情况也能及时进行谈论、分析;如果是在室外进行教学时(如生物园),就要求尽量小组一起活动,或者解散前组长进行好明确分工,这样就避免重复观察,节约时间。不管怎样,组长要负责好小组的观察活动的有效开展。

3、教师的指导要随时。

有时候一些教师认为在布置好探究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自己在旁观察学生的活动,这样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情况。教师应该融入到学生的小组观察中,充当小组内的“临时组员”,掌握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每位组员的表现,并随时进行指导,让探究活动能顺利开展。不过还要注意指导的“度”要把握好,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花、果实和种子

前准备环节: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找不到明显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在课堂上我只能用课件来取代,也获得了应有的效果,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也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细心观察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我在今后应多给学生准备从分的科学材料,让学生能在他们应有的环境中成长。

在课后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做一个南瓜花授粉和不授粉的对比实验。这个活动时间要持续好几天,由于我在课后没有细心的去留意学生的探究兴趣,当他们的兴趣低弱时,我没有给以适当的引导,使他们兴趣复燃,导致这个活动成功的同学只有一组。因此我们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目标。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先利用多媒体投放出花的剖面图,和学生一起回顾复习花的结构,然后用“雄蕊产生的划分传播到雌蕊柱头上去,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等果实长到一定时候,果实和种子就成熟了”很自然的引导到成熟的果实和

种子方面,并顺势把成熟的山楂图片放给学生看。之后,和学生计算一颗山楂按3颗种子来计算,10颗、100颗山楂分别能产生多少颗种子。这么多的种子如果都落到树下发芽,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导入课题,让学生丝毫不感到突然和做作。

用学生能够见到的山楂代替栗子。对于栗子,学生虽然都吃过,但树、刚刚成熟的果实什么样子就不熟悉了。不过山楂还是见过的,而且,山楂也和栗子一样是靠自身的跳动和滚动来散播种子。

课件做得好。把每一个需要的内容链接到主页上,根据课堂需要随时点击其中的一个,课堂内容不会受到课件的制约。

、种子的萌发

经过学生设计、实验、汇报后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合适的温度和空气。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的实验结果不是这样。我把种子也浸在水里就是说没有空气,但我的种子却发芽了,说明种子的萌发不需要空气。”这下子可热闹了,有一部分同学立即附和,一部分同学竭力反对、还有一部分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你目瞪口呆。 学生的实验设计突出了学生思维的深度,不能不说学生对一些争论的问题已经可以想到用不同的科学实验来解决,说明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科学的知识。所以说不要低估了我们学生,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有差异,但可以互相弥补、有交*,整体来讲学生是有潜能的,把他激发出来就需要老师的策略,所以老师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

有时候真的怪我们的实验条件太差(已经够好了,只是相对于科学家的实验条件来说的。哈哈!)不能让学生用奇怪的方法来证明奇怪的想法。当然也有好处,可以激发学生从现实条件出发设计更为合理的实验方法。

动物的卵

这一课,就是依据教材的安排,提供这次机会让学生充分交流已经知道的动物繁殖活动情况,能亲自去观察、研究动物的卵,从鸟类(家禽)鸡蛋上去获取最多的发现。经历这一探究过程,并在观察的过程上发现一些问题,自己能猜测出其原因。鸡蛋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从身边的事物展开研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而且经常吃鸡蛋的学生对鸡蛋的内部也有感性的认识,用鸡蛋作为研究对象调动学生的以往经验研究起来也比较容易,易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学生在观察前,首先让各组学生讨论,关于鸡蛋你们准备观察什么?想怎么观察?你想怎么打开鸡蛋进行观察?在学生观察中,充分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想法自主观察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给学生们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观察。这样学生就有浓厚的想要成功、想要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现象的愿望,所以探究的热情也就异常的高涨。学生在分组活动时,观察的很仔细,提出了很多我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如“我觉得鸡蛋的营养价值要大些,因为我的妈妈说每天吃两个鸡蛋,一天的营养就够了。”“我的鸡蛋里为什么有两个蛋黄?是双胞胎吗?”“我的鸡蛋黄为什么这么小呢?”“这气室里的一点空气能够小鸡呼吸吗?”每发现一个问题都会很兴奋的告诉我,让我参与到他们当中,在他们发现的问题中有很多没有研究价值的,这时我也没有加以阻拦。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其它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功。40分钟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学生对动物的新生命诞生的探究才刚刚起步,那么如何保证学生们在课外探究活动作为课堂部分的延伸和拓展,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

动物的繁殖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孩子的天真与善良。有的孩子会问,“老师,我们是怎么来的?”有的孩子会回答“我妈妈说我是在大街上检的。”这是我们的老师要及时地纠正“你相信么?”孩子会及时地回答:“不信。”这时我会及时地抓住机会说“为什么?”孩子回答“我小姨,刚生了一个小弟弟,我想我们也是妈妈生的。”“我看到我妈妈的肚子上有一道伤疤,妈妈说那时生我是留下的。”“我们学校的*老师怀孕了,里面有小宝宝”……这时老师要保证科学的科学性,敢于让学生了解真相。可能有很多的家长都会对孩子这样说:你是在大街上检的;

你是在沙土地里抱来的……把真正的事实掩埋了,以为孩子大了自然会明白的,但是我们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如果我们大方的说出来,孩子可能会更能体会做父母的辛苦。

第三单元《食物》

1、一天的食物

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一天的食物,并对我们的食物进行分类。在确定教材中我把分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促使学生发展的切入点。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内涵,更要考虑本节课在单元中的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什么基础作用,理解整个单元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

分类是学生在关注食物中自然而然采用的方法,而本堂课也确实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分类,因此分类的要求不必要太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分类的问题所在,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的确定意义很大,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对我们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以便我们更好的关注我们的食物,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2、食物中的营养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对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对一天的食物已经有了丰富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我们是通过食物获取营养的。但是在生活中,学生们对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认识还相当有限,部分学生甚至一无所知,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必要性。

学生学习本节课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在课前让学生展开课前资料的准备和调查,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一些学生从食品包装袋上找到了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食物中各类营养成分的作用是本课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比较抽象,可以采用图片讲解加打比方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将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比做砖块对房子的作用,形象生动,容易理解

3、营养要均衡

怎样搭配膳食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呢?课本给我们呈现了一幅膳食宝塔图,读懂这幅图的含义,是学生活动的基础。因此,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让孩子们通过看书阅读理解图义,辅以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均衡营养的认识。由于宝塔中营养搭配是一天中食物营养标准,具体到各餐中该怎样搭配呢?在搭配膳食营养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一天中食物搭配与均衡膳食宝塔进行整体比较,关注每一餐是否也注意到各种营养均衡了。比如:早餐很多同学是米粉+肉,通过比较反思,发现营养不均衡,缺少维生素,应补充蔬菜或水果。通过阅读讨论膳食原则,同学们对均衡膳食有了一个新的理解,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改变自己不好的饮食习惯,从小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首先观察买来的一些常见的水果,让学生说说这些食物的名称,答对后把食物奖给说出食物名称的同学吃,这时学生们参与热情就高涨了,最后出示生猪肉,学生回答正确后,将生猪肉给学生吃,学生不敢吃,从而引出课题。

精心准备材料,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考虑到大多数家庭常吃的肉类是猪肉,且猪肉的生熟变化与鸡肉相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就让学生观察比较生、熟猪肉,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时,考虑到食品卫生,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建议中指出不要安排品尝活动,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说明生、熟食物的不同,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对于生马铃薯的味道学生是毫无认识的,而且科学探究应注重事实、尊重事实,如果单凭猜测来得出结论就是伪科学,所以在后续几个班级的教学准备中,我又给每个小组另外准备了一些卫生的、切好的生熟马铃薯及牙签让他们亲自尝一尝两者味道的区别,达到了亲身体验的效果。为了验证生熟马铃薯营养不会变化,但熟马铃薯更易消化吸收,我还为学生准备了碘酒。上述细节上的准备都是学生进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铺垫。

比如在生、熟马铃薯上分别滴碘酒的实验,学生做起来很有热情,但却不能意识到实验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教师就应进行提问性的引导:滴碘酒后生熟马铃薯都变蓝说明了什么,

熟马铃薯很快变蓝,而生马铃薯慢慢变蓝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是学生就会明确本实验的真正目的,都变蓝说明生熟马铃薯的营养是相同的,熟马铃薯变蓝很快说明了熟马铃薯的营养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这堂课值得思考、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教学环节的过渡,如何衔接的更加自然,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探究等,这是我需要不断关注、实践与反思的地方。

5、面包发霉了

在导入的过程中,我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桌上的面包,新鲜的面包和发霉的面包作比较。发霉的面包什么样?学生这时观察的是面包。揭示,面包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霉菌上,我们常见的霉菌是什么样子的?因为霉菌比较小,学生虽然见过,但是对霉菌的描述还是不完整。霉菌是非常小的生物,要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才能看清。

如果我们吃了发霉的食物,就会引发食物中毒。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霉菌生长的条件就会有效的控制霉菌的生长。了解了霉菌对人体的害处,增加了学生研究霉菌生长的兴趣?出示两块发霉的面包,一块是在阳台上发霉的,一块是在洗手间里发霉的,这时在提出霉菌的生长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和出示的面包会猜测出可能和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阳光的照射等因素有关。他们自然就想到了食物的保存方法。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在观察腐败的小鱼的活动前,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观察?”虽然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甚至还不符合实际,但这都是学生在思考后所得出来的,都经历了一个想的过程,对此我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表格,这样学生就会想到综合用感官去进行观察,使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上。这样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处的。这也正是科学课

所追求、所期待的。

在教学中,我力求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物,但是变质的食物吃后对身体是有害的,对于这一点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课件,增强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积极性。课件的演示,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会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此时我

将问题引到本课上来:如何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

在教学中使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产生推测——对自己的推测进行验证(观察、比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将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分析整理来自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是一个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根据教师的板书记录,学生一一分析整理,很快就会发现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是我们选择食品时非常关心的问题,再美味的食品由于超过了保质期都要妥善处理,不能食用了。而后自然引出“为什么有的食品保质期长,有的食品保质期短?”的问题,就此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在本课以讨论为主的教学中,我一直参与学生之中,有时甚至就一个问题不停地追问,生动而又有趣,师生在互动中都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生的讨论是很精彩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有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讲述的有关食品的内容甚至涉及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如“三无”产品等。看来小小的食品包装袋上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当然,这节课也同样给我一些思考: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的开展讨论活动呢?仅仅是参与其中加入讨论吗?显然不够,因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只是作为一名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觉得还应该能更加深入地去引导学生探寻问题,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激励自己一边学习一边探索,相信在新课改的教学道路上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在第一次上《各种各样的岩石》时,由于我没有强调观察要有顺序,所以学生讨论提出观察方法(用眼看岩石上的颜色、花纹、形状、大小、有没有气孔,用手摸岩石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岩石的轻重,用鼻子闻一闻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前后的气味儿、潮湿时干燥时两块岩石敲打或磨擦的气味儿有什么不同,用耳朵听一听敲打岩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把岩石砸开或在地上摔开看看岩石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和猜测可能观测到的现象后,便开始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把岩石放到水槽里观察,还有的用两块岩石敲打闻气味,总之怎样做的都有。造成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不清说不全,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实验现象。第二次上《各种各样的岩石》时,在学生说完观察方法后补充了一问“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这样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观察目的、认识到观察顺序的重要性,然后再按预定的顺序观察、汇报。这样在分组交流观察记录时比第一次上《各种各样的岩石》时,不仅节省了观察时间而且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时说得有条理且说得全面准确。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课堂教学中,就将岩石的颜色观察内容删减了;另外还有一个岩石相互敲击的方法,这是分辨页岩和板岩的主要方法,但是板岩几乎都找不到,(其实自己不大懂)既然主体都没有,方法就不要算了,观察辨别岩石的方法本就很多,不可能一节课上都能够学完,既然如此就把这个也删减了吧。这样的结果是能够将岩石的显著特征,岩石构造和结构能够观察得更细致、深入,虽然丢失了一部分内容但是在这两个观察得让面能够提高水平,不也是挺好。

岩石的组成

课堂上在通过一组精彩的图片导入后便自然进入到对花岗岩的认识中了。在这部分中我给了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并教学生如何使用放大镜及及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同时还让学生适时质疑,以便进一步探究科学知识,培养求真的意识。如在学生粗部观察后,我问学生要想进一步探究花岗岩,仅凭肉眼行吗?学生齐声说不行,说要借用放大镜以便作进一步的观察探究,此时顺势告诉他们如何使用放大镜,培养了他们在探究上上要懂得适当选用、使用器材。器材的适当运用是我们认识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而在学生运用放大镜对花岗岩进行观察、记录后,我再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想知道这些物质到底是什么吗?”之后引入到对云母、长石及石英的观察上来。由此认识到花岗岩是有云母、石英、长石组成的矿物,并类推出岩石是有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

4、观察、描述矿物(一)

在引导观察描述硬度的过程中,我通过指甲、铜钥匙和小起子(原定小刀,为安全起见改为起子)对矿物进行刻划,来通过比较矿物的硬度。在第一课的教学中,发现有的小组的记录表上“铝土矿、云母、石英、黄铜矿”四种矿物都是打了勾,有的在黄铜矿选项中用铜钥匙刻划也打了勾。询问学生,他们都信誓旦旦地说确实有痕迹。难道真有意外?我让这些小组学生再一次操作给我看。经过这么一看,我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原来,学生在用指甲在四种矿物上刻划时,在铝土矿和云母上都留下了清晰的痕迹,然而在石英和黄铜矿上可刻划时,留下的却是指甲的痕迹(或者说是条痕)。而学生却把这当成了刻划的痕迹。根据这个发现,我适时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刚讲过的条痕,结合指甲在黄铜矿上留下的痕迹,进一步理解了条痕和刻划划痕的区别,同时教育学生在实验操作时要仔细观察。后来的两个班,在教学中我都加入了这一内容。应该说,这是一个意外收获。利用这个实例既解除了学生的认识误区,又利用现成的例子对条痕进行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是一举两得。

5、观察、描述矿物(二)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同时,在实验室的四周窗台放置了很多各类的岩石,当学生一走进实验室便感觉来到了一个岩石的天地里,探究岩石的欲望便自然形成。通过简要的一番课前谈话让学生明确了岩石和非岩石的区别,学生的探究就聚焦到岩石上。当学生对岩石充满了好感和好奇,探究的冲动便自然形成。通过教师一句“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岩石?”很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到另一个情景之中,学生也自觉地进入探究的主体角色,放开手脚

去观察、实验和讨论交流,从而对岩石构建了新的认识。课后,让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收集更多的岩石标本研究。如根据岩石的颜色去收集,把不同颜色的岩石收集整理,探究岩石颜色不同的奥秘;根据软硬的不同,去收集软硬不同的岩石进行排序,寻找导致软硬不同的原因等等。

学生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直接反映出他的思维能力。在《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中,主要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观察岩石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可以发现更多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二是观察岩石时,通过研究表格的记录,把发现条理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完整程。三是汇报观察结果时,教师适时指导,及时鼓励和表扬,客观描述观察现象,将观察结果与想像和已有经验区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四是当学生对研究的岩石进行全面的汇报时,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不仅关注到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关注到其他小组的研究。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各不相同,但同时又具有相似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对岩石进行分类,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6、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岩石、矿物和我们

很多同学在课前对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关系认识得不够。认为岩石、矿物都在野外。通过课件让同学们知道岩石、矿物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学生知道了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用的笔,我们的很多生活用品都有岩石和矿物质的成分。从而对岩石和矿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游戏我把同学们熟悉的岩石的特征慢慢报出来。学生知道答案就可以抢答。最后让学生看一些图片,让他们知道这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