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书写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化学方程式书写习题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后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设置的习题课,这节习题课不仅要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更将本书前面几单元所学的化学反应全部融合汇集于此,从而达到了知识的系统性。建构一个知识脉络和框架图,从而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致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至于学习后面就不顾以前所学知识,并将化学学科的特点无处不在的化学反应体现出来。通过一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联并写出每一步的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费学生的科学意识。

而且这节课是承接前节课布置的作业讲的,进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由练习让学生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2) 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复习并建构知识框架

2、过程与方法

(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情感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即培训学生的科学意识

(2)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

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按归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铝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后总结]在强调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时,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查”这一最后环节。即做到:

“写”——化学式要正确。

“配”——要配平。

“注”——条件要注明。

“查”——仔细检查。这也是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思维角度。

[复习]1.最小公倍数法

2.观察法

练习并讲解:上节课作业16个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镁条燃烧:

(3)  木炭燃烧:

(4)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5)  铝丝在空气中燃烧:

(6)  硫磺燃烧:

(7)  汞燃烧:

(8)  氢气燃烧:

(9)  水电解:

(10)氧化汞受热分解:

(11)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12)氯酸钾受热分解:

(13)过氧化氢常温分解制氧气:

(14)将铁钉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15)向苏打(Na2CO3)中加入稀盐酸(HCl):

(16)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 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分析]:象上面第(16)有原子团参加的反应,我们直接数原子团或者根的整体的总个数,然后配平,不用将原子团中的每一种原子分开数。这也是平时学习中的需要掌握的一种方法。

同学们试着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3H8 + 5 O2  ===  3CO2 + 4 H2O

以后如果是某物质燃烧,如反应物中有碳元素、氢元素产物分别写CO2 +  H2O象刚才这样的化学方程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归一法(即待定系数法):

    3.归一法(待定系数1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 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 4NH3+5O2——4NO+6H2O

    如用归一法配平:乙烷燃烧: C2H6 + O2 ==== CO2 + 4 H2O

         A l +  Fe3O4 ==== Fe +  Al2O3

[小结] 配平方法很多种,往往一个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需要几种方法都用,无论是用什么方法配平,都要多练才行。

作业:练习册第107—110页

教学反思

 是在发觉学生学习后面知识将前面的知识忘记的基础上上的这节课,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巩固提高作用。

本节课在学习活动中“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学练结合,学用结合”,“手、脑、口”并用,本课题不能忽略学生口述化学方程式的训练。因为表达非常有利于书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我讲得多,学生练习得很少,因为是前节课作业所以我忽略了这个问题。

 

第二篇: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

溶解度曲线习题课教学设计

隋 红

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

1

2

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

3

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

4

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

5

化学习题课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