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路(前后、左右)教学反思 沪教版

路(前后,左右)

反思:

本课时是一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位置》中的第四个内容,而位置这一内容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也是后继学习的基础,所以学好这一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小区指示牌,平面图等情况。因此,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几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物体的左中右,上中下等位置关系,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会认识平面上前后左右相对位置和描述、设计路径上。把“从同一出发点到目的地设计、记录不同的路径,并会比较,从中选择较合理的路径”作为难点来设法突破。基于此,我从二期课改的理念和“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出发,给本课内容制订了以上的教学目标。

二期课改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习方式,而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本课时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操作活动,如画画路线,圈圈地点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使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学完小巧去游船码头的路线后,老师再设问,如果你是小巧,你还可以怎样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落实“分层教学”思想,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的理念。巩固时确保每位学生设计一种路径,其次才是多多益善。本课时还加入了学生的猜测、验证活动,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新理念特别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节课我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教学设计时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个人经历和经验相联系,提供学习材料,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生活化情境等,这也是我设计本课时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人人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自主地、富有个性地探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本课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1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线段教学反思 沪教版

《线段》教学反思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我在备课前研究了教材,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我也可以这样引入吗?即使真的可以这样引入,在有老师来听课的情况下,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玩毛线,从玩引入,在玩中学。

在利用毛线引导学生认识线段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放在桌上的毛线,然后让学生把毛线拉直,用拉直的毛线和没拉的毛线作比较,让学生理解线段是直的,我做到了。

我在剪毛线时故意剪得有长有短,让学生知道线段有长有短,我也做到了。

在学生拉毛线时,让他们观察别人拉的毛线方向有什么不同,如:斜拉,竖拉,横拉,让学生知道线段不一定就是横的,我也做到了。

通过让学生摸摸拉直的毛线的两头,让学生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并通过板书和跟读来加深印象,我也做到了。

当然这节课也留下了很多遗憾的地方,最遗憾的是没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如我引导学生从实物毛线中抽象出线段,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子的,竟然有学生说线段是毛茸茸的,真是哭笑不得。这个时候如果能用课件从毛线中抽象出线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概念。

再如,我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的时候,学生局限于找教室中的线段,这时候如果能用多媒体辅助一下,学生的视野会更开阔。

还有在指导学生画线段时,老师只是在黑板上示范,下面的学生看不清楚,效果不好,最好是通过实物投影。

原来设计的拓展练习——当尺子断了,0刻度没有了的时候怎样画线段,由于时间的仓促,这个部分没有完成,只是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到课外去探讨完成。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