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颐和园 教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18.颐和园

设计人:李爱云    审核人:姚丽   验收人:刘金菊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单元学习目标相关要求

(1)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3)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2、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还要使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初步的直观形象思维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并能运用归纳、对比等简单的方法叙述自己的见闻,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少,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因此,教学中要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词语。

2、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评价任务:

1、正确读写“长廊 颐和园  柱子”等词语。

2、理清文章写作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

《颐和园》导游词

板书设计

总起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18   颐和园    分述        万寿山顶

                           昆明湖

              总结     美不胜收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18 颐和园 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

18 颐和园

文本简析: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材中配有3幅图片,分别是长廊、佛香阁和十七孔桥,可以使学生形象地感受颐和园的美丽。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学习课文,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丽景色。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叙述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学习第二小节,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丽景色,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自然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长廊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感受颐和园长廊的美丽景色,会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进入学习

同学们,老师听说,爸爸妈妈带你们到过许多地方旅游,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玩玩【课件出示:颐和园图片】,猜猜是哪?【课件出示:颐和园】

同学们,根据老师以往的经验,这个“颐”字【课件出示:颐】很容意出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醒大家记住这个字吗?

同学们,说起颐和园它曾经历尽沧桑。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焚毁了,直到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才重新修建,可是19xx年它又遭到八国联军野蛮地抢掠和破坏,1902 年再次修复。到现在经过百年修复,如今的颐和园是个拥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的魅丽,倾倒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被人们赞誉为人间天堂。

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颐和园有哪些了解?

同学们,自己读书能知道这些真不简单。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为了更好地读好这篇文章,让我们先来解决一下生字这些拦路虎。

【课件出示:

长廊 柱子 横槛

佛香阁 排云殿 画舫 堤岸】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第一行?我们一起读读。 第二行,谁来?

让我们一起读读。

三、朗读感知,理清顺序

同学们,拦路虎解决了,读起课文来就更轻松了。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中告诉我们游览的顺序,游览的路线的句子,书上有很多,比如: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划下来。

同学们,你划下了哪些句子?谁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依次出示: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同学们,咱们再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课件出示: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体会体会作者的游览顺序,自己读读吧!

学生读句子。

同学们,老师请四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想想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

同学们,说说吧,作者都到了哪些地方?【课件出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图文】

四、深入感知,品读第二自然段文本

同学们,现在我们跟随作者先到长廊看看。作者说,【课件出示: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课件出示: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同学们,请用心读读这段话,想想它到为什么有名?

同学们,读完了吗?谁来说说?(长廊因为长而有名。)课本上是怎么说的,能不能读读有关句子?【课件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同学们,他觉得长廊的长让它出了名,你觉得呢?(长廊里的画让它出了名。)

课文里是怎样写的,你能读读吗?【课件出示: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你能告诉大家横槛上画着什么吗?【课件出示:人物、花草、风景】

同学们,每一间的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你们想欣赏欣赏吗?【课件出示:横槛上的图画】

同学们,长廊内还可能画什么?

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能读读吗?【课件出示: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同学们,这么多的画绘在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上,该是怎样的美景啊,谁来读读?

【课件出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透过这个“满”字【课件出示:满】你能感受到什

么?

同学们,我们感受到那里的花栽得密密麻麻,一点儿缝隙也没有。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吧?【课件出示: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同学们,一个“满”字别有韵味,谁再来?

同学们,七百多米的长廊啊,两旁都栽满了花木,可见花真的不少,所以作者说,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同学们,站在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上,看着绿色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头顶着五彩画卷,闻着扑鼻的花香,该是怎样的感受啊,谁能连起来读读?【课件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同学们,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怎样?【课件出示:神清气爽】

随着风吹来的还有什么?(阵阵花香;小草的的气息;泥土的芬芳??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站在这红绿相间,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里,花香一阵阵扑来,你的心情怎样?(神清气爽)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同学们,语言文字就是这么奇妙,读着读着就可以把我们带到那种境界。

同学们,长廊看似平常,但却用它的长,它的画展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美,这就是它的有名所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感受感受长廊的有名所在。

好一个美不胜收的长廊。

五、总结延伸

同学们,仅一条长廊,就吸引着我们,举足不前,那么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将会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游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叙述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课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依次游览了哪几个地方?

【课件出示: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感受感受著名的长廊的美。【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齐读。

二、深入感知,品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文本

1、万寿山

同学们,我们继续游览。【课件出示: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你都看到些什么?【课件出示:佛香阁和排云殿】它们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佛香阁——耸立、闪闪发光;排云殿——金碧辉煌】

“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

2、昆明湖

同学们,我们继续游览。【课件出示:走完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说说吧,你都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葱郁的树丛】

【课件出示: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这是近处的景色。

【课件出示:昆明湖、游船、画舫】

【课件出示: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这是向东远眺看到的景色。

同学们,一起看看我们的正前面,你们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谁来读读这句话?

同学们,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想,在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同学们,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那么轻,那么慢,说明它们在干什么?(慢慢欣

赏景色。)为什么不快点儿呢?(划得快就欣赏不到这么美的景色了。)

谁来读读?

同学们,他感受到他们的想法了,但没那么强烈,谁再来?

同学们,他们滑得那么轻,那么慢,说明不想怎样?(打破了湖面的平静。)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有谁忍心打破它呀,我们一起来读读。

同学们,你们读得很精彩,都是因为课文中哪个字用得好?【课件出示:滑】

同学们,课文里的小泡泡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请大家再用心地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滑”字的用词精妙。

同学们,好一个俊美的昆明湖,难怪乾隆皇帝曾这样称赞它——【课件出示:何处燕山最畅情,无边风月属昆明。】

同学们,这可是一个皇帝在赞美它呀!再读。

3、十七孔桥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昆明湖,去看看它的别样风光,老师想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风光?

【课件出示: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风光吗?

同学们,看!这就是十七孔桥【课件出示:十七孔桥图片】,古老的栏杆,整齐的桥洞,在这座汉白玉石桥上,还有五百四十四只小狮子呢。你们看,【课件出示:小狮子组图】它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几只小狮子,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呢?【课件出示: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谁来读读?

多么可爱的小狮子,让我们一起读读吧。

同学们,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同学们,这里的桥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件出示:式样不同】同学们,知道这里有些什么桥吗?【课件出示:昆明湖湖堤上式样不同的石桥图片】

同学们,这些桥几乎汇集了中国古典桥梁的所有形式,单看桥就这么引人入胜了,更不用说其他景色了,难怪作者会说——【课件出示: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课件出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还是要告诉

我们——【课件出示: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同学们,请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这两个句子在课文的什么位置?(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请再读读这两句话,看看这两句话里都用了一个什么词?【课件出示:美丽】 像这样在文章的开头讲,结尾又讲的方法叫什么?【课件出示:首尾呼应】

同学们,这种方法即可以突出事物特点,又可以加深印象,我们在写作时千万别忘了用它。

四、畅游园林,延伸作业

同学们,颐和园是我国的四大名园之一,知道另三大名园吗些?【课件出示:中国四大名园图片】

同学们,品读着静静的文字,感悟着作者的写法,我们一起游览了颐和园。课下,希望同学们【课件出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抓住自己十一假期里到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

附板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8颐和园公开课教学设计精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