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特长生的教学

高中音乐特长生的教学

内容摘要:整个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也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除原有的几所音乐院校和艺术类院校以外,大多综合院校也开办了音乐专业,高中学生在升学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有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爱好等各种原因投考音乐专业,但考生中除少部分外,大多数并没有“童子功”。如何更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本文从“实用”的“应考”角度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进行初步探讨交流。

关键词:高中音乐特长生音乐素质键盘教学声乐教学融会贯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观念日益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学生及家长对文化教育的理解及要求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形势,相应地,青少年儿童业余艺术教育也呈现出一种红红火火的蓬勃发展的局面。学音乐的孩子多了,各中小学文艺活动开展得多了,相应地对音乐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前些年各地中等师范大办各种音体美的专业班,极为红火。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这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就使得已显严峻的就业压力日趋突出,以前优秀初中毕业生上中专,毕业后“端铁饭碗”的局面已是“落日黄花”,风光不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相应地,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又红火起来。

一、学生情况

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中生的升学压力也不断增加,不上好的学校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已是目前高中学生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且不说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的各种升学任务指标,仅就学生自身的需要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在面临升学压力的时候,在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考入一般院校的艺术以外专业无望的时候,把目光盯住了音体美这“小三门”,这是在一般地区的普通高中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报考音乐类的学生中只有极少数是因为喜欢音乐等原因而学了几年音乐的(以学一种乐器为多),其他绝大多数是属于前文所述的情况——为了升学。

这些学生,文化成绩一般偏于中下,究其原因,往往也是平时表现相对不是太好,缺乏良好的学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从其思想观念上改变以往一贯拖沓懒散的作风,让学生知道是“他要学”而不是“要他学”,除进行基本的专业方面的摸底测试选拔外,还得进行其他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其命运转变的机会,此机会来之不易,使其感到一定的动力及压力而认识到“应该珍惜”并力行之。否则,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此外,明确的纪律要求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包括平时上课时的日常规范,音乐专业课的学习、练习、自习时相应的明确规范等等,都是教学成绩的保证,如果日常学习听之任之,专业训练听之任之是绝不可能取得优良的教学成绩的。除了认真负责地教好学生外,在某些方面建立一种“说一不二”的权威也是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所必须的,

否则,是难以在“音乐技能”学习中取得好成绩的。

二、形势分析

目前我省音乐类专业开设院校已有云南艺术学院等五所院校开设本科专业,今年共计划招收本科生357名,各地州市除少数地州师院(师专、教院)外,几乎各地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共招专科生480名,预科86名,三类总计划招收923名,每年参加招生统考的学生人数自19xx年以来几乎都是大约1100至1400多人,几年之中报考人数略有上升,但招生人数增加较多,录取比率约1∶1.659,与总体高考录取率基本相近。[1](在音乐类招生中,因绝大部分是音乐教育的专业,基层地县学校学生报考的也以音教类占多数,所以本文在此也就针对音教方向来展开探讨)在招生考试的专业统测中,传统方式的考试有声乐和键盘两门,各为100分,这两门课的考试成绩基本以40—60分之间居多,声乐分往往比键盘分略高,因为各地的高中学校一般没有条件提供乐器给学生练习之用,各任课指导教师就只能布臵较为简单的曲子给学生,基本上就只是围绕一首应考曲子进行教学。大部分考生没有什么基础,声乐的情况也如此,因为这些年,音乐课程在地市以下的学校开设及教学依然难以依照“大纲”按质按量地完成,因此“普高”学生,特别是来自广大农村以及山区的学生基本上在音乐素质及技能方面没有任何基础,所以声乐的教学以及乐谱视唱、听音练耳、基础乐理这几方面都跟键盘一样,都得从头开始教学,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升入高三以后才开始学习,用半年的时间来学习音乐准备考试的。如何在这短短的半年之中使学生的整

体音乐素质及相关技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并能在统考中考出学生自身的最佳成绩,是广大考生及辅导教师都关心的。

三、教学实施

高中升学应考的准备,音乐也如其他科目一样,应围绕着升学统考的几方面进行。这几年来,云南艺术类高校招生均实行全省集中统考,其中音乐素质及作品听辨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通过播放录制好的试题录音带,配合相应试卷同步进行测试答题。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细致地结合音乐表现,由浅入深地考查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音高音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感、和声听辨、旋律曲调听辨记写,通过这样的考查检测区分出学生音乐听觉的灵敏度、准确度、乐感及表现欲等音乐素质、基础知识及技能等方面的层次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结合这种“图表型”的试题,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系统的、相关的针对性训练。当然,做“音乐素质”试卷最为关键的还是传统方式的“视唱练耳”的学习,其实质内容还是“视唱练耳”及“乐理”等基本功,这样的考试方式是为了某种程度上减轻工作量以及更为真正准确、客观公正,以减少因时间、地点、被试者、主考教师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便有效地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好地使考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以更好地选拔人才。

由于种种原因,尽管我国学校音乐课程的开设是从幼儿园起一直到高中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但识谱视唱就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特别是一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地方)并没有掌握,很多学生要学会一首歌仍旧是靠“听”会的,这其中就有课程安排、课程内容编排方面以及

各部分之间相对缺乏融会贯通等原因(在此不作深入)。鉴于此,作为这种“强化式”的考前辅导,在短短几个月中要使学生各方面都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及技能,以达到一定的应考水平,在实施教学中,就应该加强各方面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视唱识谱的教学可以结合键盘及声乐的教学来进行,比如,在声乐教学中,除了日常“练声”解决发声方面的问题外,还有“练歌”及“练唱”两方面。在这几年的招生考试中,大多数参加统考的学生就只会唱一两首歌,而且还不一定合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学几首歌,因为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应选择适合的示范性的歌唱录音带,选择布臵一星期一首,结合对照歌谱,一星期内把这首歌从谱到词都学会唱,这样,既学会了歌也学唱了谱,达到了练视唱的目的。视唱练习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选择合适的学生似熟未熟的歌来练习视唱,最好是选择各类经典歌曲,使学生更有兴趣,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练习而尽快提高其视唱能力。但也应穿插结合学生不熟悉的视唱曲来练习,才能真正的会唱而非假“视唱”。学生键盘练习曲及应考乐曲也应该加上这种“唱谱”的内容,既练了视唱也加强了乐曲的记忆是一举多得的方法。在这种过程之中,再结合调式调性的分析讲解,达到一种“精讲”“精练”的目的,任何一首乐曲从多方面的进行教学与练习,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一种综合的全身心的学习。可以想见,其教学的高效性是显而易见的,最终使学生在视唱练耳中无论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都达到会看、会唱、会写、会打、会记的目的。而和弦的听

辨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它更是以单旋律的视唱为基础,难以想象连音阶都唱不准的人,怎么可能听辨得出和弦。统考考察内容只涉及大小三和弦及属七和弦,在练习之中除进行同级的三种和弦对照听辨等训练以外,分解和弦的听辨听唱训练也都是少不了的,要随时注意提醒学生听辨的方法,也要让学生明白每个音可以是哪几个和弦的音(大小三属七的原位及转位,这就是乐理中相关的内容)。这样在和弦“补缺填空”题中才不至于毫无头绪地乱填从而提高得分率。调式调性的听辨则与乐理中调式调性的内容掌握得好坏密切相关。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也应与其他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地进行,平时的训练还需结合一定的模拟训练。音乐作品听辨也最好把主题写出让学生反复的听、唱才能使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及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记住一些音乐史上的重要(主要)作品,包括乐器的听辨也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不能让学生“盲人摸象”,多听重复是不可缺少的,毕竟我们的学生中不可能有如少年莫扎特到教堂听完弥撒回家就默写出总谱的人。调式调性及民族调式在乐理当中是重点,也是“基础乐理”之中的难点,此部分的内容相对分值不低,而得分率也会成问题,比如“同宫系统调”和“同主音调”的概念更为复杂。

键盘教学方面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钢琴或手风琴,相对说手风琴的用琴问题更易于解决。教学当中首先还是少不了必要的基本功辅助训练,但又不可过多地把时间精力耗在上面,最基本的类似体育的准备活动“热身”即可。可以说只要选对了合适的训练内容,能使应考曲目的练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般情况可选一种综合性的

“五指练习”或者把“哈农”的某几条缩编综合给学生练,这一过程中要解决手型架子、手腕、手臂、肘、肩及身体各部分能基本正确地柔顺协调的问题。手风琴则除以上外还有风箱开合控制的问题,风箱的问题在手风琴演奏中尤为重要,其重要性与钢琴的踏板可以相提并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而风箱是手风琴的生命。应考曲目的选择,对于一般“白丁”学生则可以考虑相当于“业余考级”4—6级程度的曲目,以中国的曲子更为合适,这类曲目的风格学生也相对易于掌握,较少有音阶式快速跑动的段落,对于没有什么基本功的学生更为适合一些。比如《牧民歌唱毛主席》、《北风吹》、《共产儿童团变奏曲》等程度的曲子就适合基本功较差的考生弹,手风琴中如《花儿与少年》、《小司机》、《杜鹃圆舞曲》等等。总之,只要训练得法,通过努力,“跳起来够得着”的程度的曲子都是可以学习的,但像肖邦的“圆舞曲”之类的曲子则不可轻易接触,须知大师级的钢琴家当中都有人坚持一定年龄以前不公开弹奏肖邦,否则往往吃力不讨好,只能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此种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做法是应当避免的,做任何事情不可脱离科学务实的作风。

高中生的声乐教学,是完全成人化的,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基本做到声音通畅,气息流畅,有一定的音域及歌唱能力是极不简单的事情,可以选择合适的录音带让学生一定程度上模仿,模仿声音、气息、咬字吐字、歌曲处理等等。初级阶段是完全可以模仿的,但这种模仿要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之下,基础的训练不可缺少。其中气息的

训练尤为重要,要尽快让学生找到“气息支持”的感觉,可以通过弯腰喘气、“狗喘气”“惊讶地倒抽一口气”[2]腰围部位的适度膨胀对抗感、“从肋往下充满了整个腹部——所有的都往外扩展”[3]等方式来训练和体会气息的支持,保持惊讶状态叹气、哈欠发声等等来体会气与声的配合,嚼动着嘴真假混合转换的哼鸣、哼唱来解决位臵及自如松弛等问题;特别要加以注意的是学生喉头问题,一段时期可以让学生自己用手摸着喉头使其不可上下乱动;最后要加以注意的是歌唱性,歌唱线条及情感的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有关歌唱训练方面笔者发表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及《云岭歌声》的几篇论文中已有详解,在此不作细论。还要根据学生自身嗓音及高矮胖瘦等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歌曲,而不可一开始就主观地或由学生喜好的“民歌”或“美声”定下框框来。

总之,高中音乐特长生的升学应考教学要根据时间紧、任务重、基础差、条件差的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积极灵活地进行教学,力求相关部分考试内容相互融会贯通,技术技能方面精讲精练,而素质理论方面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及进度安排。同时还要尽量为学生争取条件、创造条件、协调好有关方面的关系,否则连最起码的条件及时间都不具备的话,是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来的。

参考文献:

[1]此类数据来源于《云南招生报》

[2]周小燕声乐教学系列(一)《歌唱的基础》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

[3]杰罗姆〃汉奈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

[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第91页

 

第二篇: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

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训练的基本方法

【摘要】声乐入门教学要求有严格而又科学的训练方法,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教师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通过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能力。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声乐;入门;基本方法

声乐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在教学中,必须遵守一些自然规律和教学原则;声乐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在教学时,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巧妙的手法。声乐入门训练的方法,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6年的高中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断钻研、积极探索,并经常听取高等音乐院校教授的声乐讲座,再加上平时教学的不断积累,总结了声乐入门训练的基本方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歌唱的形体、歌唱的呼吸、喉咙的打开、以及简单的发声练习四个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1歌唱的形体对于学音乐的学生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的进行形体训练,在形体的训练时我常用的是“挺拔而放松”的感觉,当然对于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在台上为了情感的表达,可以来回的走动,但对于初学者就必须有一定的要求:

1)两脚自然分开,约5公分,左脚稍稍向前,右脚稍稍向后;2)腰椎挺起,上身直立并略水平前移,身体的重心落在两个前脚掌上;3)两肩不抬不夹,要平展放松,并带动后背、胸口及两臂一起放松。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松而不懈”,必须是一种积极的放松。2歌唱的呼吸呼吸在歌唱中极为重要,所有的声乐老师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都会把呼吸作为重点,呼吸做好了,歌唱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1)吸气我在声乐教学中主要用到的是“闻花式吸气”。这个动作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是很多同学容易吸气浅,并肩部与胸部同时上提,为了防止上提我坚持的是让学生平躺在床上或者地上做这个练习,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感觉好像腰部长粗了。当平躺着的感觉找对了,在站起来做这个吸气的动作。2)呼气 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我经常用到的是“打嘟练习”来感受这种状态。保持前面吸气后的状态,用打嘟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息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同时小腹要给支撑点。

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呼吸僵硬,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3打开喉咙“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这个练习在我的声乐教学中是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在初学声乐时喉咙总是不能全部打开,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1)“打哈欠”的状态“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打哈欠”,闭口打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

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外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4嘴动腰动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有些不专业,但在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掌握了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打开喉咙之后,来做这个练习。嘴动强调的是吸气的动作,打开喉咙的动作,腰动强调的是横膈膜、两肋的动作。

在发声之前一定要正确的掌握这个动作要领。如果学生在做这个练习时有抬肩,提胸,或者腰部没有感觉,可以试着平躺着做这个练习。5发声练习在掌握了以上四个要领后可以做发声练习了,对于初学者,我采用的是先练说,再练唱。1)说母音这个练习采用了戏曲演唱的喊嗓方法。汉字的母音很多,对于初学者我经常用a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先吸气嘴动腰动,然后发a母音。a母音是最宽的,很容易发出来,但是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耳朵,不要让学生发出e的声音,因为发a母音时需要用发e母音的口腔状态,特别要保持发e时的舌头和空腔状态,特别是保持发e时舌头后部略微抬起的状态。再将上颚微微地,兴奋地抬起,有如“打哈欠”起始阶段的感觉,耳朵有张开感,使口腔略宽于发e的状态,然后用气将a音仿佛从耳朵中送出,这样a就集中、明亮了。女生先练习假声,男生先练习真假声。2)唱母音在掌握了单独母音的说法后,就开始训练唱母音的单音练习。为了巩固说母音的方法,我还是建议先说一个母音,然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单音,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及发声方法唱一个母音,说母音和唱母音两者联合起来训练效果较好。老师要对学生不对的声音及时纠正,如果学生一旦唱一个母音的方法不对,老师就要回过来来再说一个母音,这样反复练习。 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音域。我们平时练声总是用“米”和“妈”等母音反复练习,母音的练习要有目的和方法,不是简单的随便唱唱,练声曲的训练我强调的是气息的运用,初学者习惯用大白嗓子唱,特别是嗓子天生条件好的学生。我建议开始练习时采用下行的,比较简单的的短音练习。例如: 米 妈 米我训练这条练声曲时会强调三点。第一:张口吸气(不抬肩,不提胸);第二:三个母音,每个母音都要落在气上;第三:喉咙打开。三者的结合就是前面所强调的嘴动腰动。当然老师还是应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的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简单练习曲的训练,在运用歌唱正确状态,做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后,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6简单歌曲的演唱有些学生在练声时的状态较好,气息和声音都能达到要求,但一接触到歌曲,就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老师选择歌曲时要慎重,一方面要选择有目的地训练某方面的歌唱技术;另一方面要是为声乐训练而创作的,旋律比较声乐化。

如女声的《花非花》、《送别》对于初学者就比较适合,并且要求在开始练唱时,不唱词,用母音来练唱,练唱时老师重点强调气息的运用,母音的演唱达到要求再加入歌词的演唱。7最后强调关于在进行声乐训练的同时,也要培养一些良好的的习惯1)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和建立标准歌唱状态。2)训练时要循序渐进。要坚持每天练习,持之以恒。3)训练时要注意情绪饱满、精力集中,充满激情。4)训练中要不断关注自己的声音变化,可以通过经常录音分析、判断发声的质量。5)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要把声乐训练过程中的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6)初学者不应该去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该多追求声音的共鸣效果和音质的圆润。以上就是我对音乐特长生进行声乐入门训练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当然在声乐的学习中还有很多技能和技巧,如低、中、高声区的训练,换声区的训练等,在这里就不做详细的论述了,其实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即兴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艺海无涯,学无止境。

参考文献[1]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04[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