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方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稍复杂的方程。

2.通过看书学习、主动交流、探究新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解稍复杂的方程。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索,利用题中的数学信息,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创设氛围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从大家的作业情况看你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些内容。这节课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板书:稍复杂的方程】

2.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需要复习一下与方程有关的知识吗?

3.把书打开到65页,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页。大家看一看想想我们从这部分内容中能学到什么?(30秒思考)【板书:列方程、解方程、步骤】

4.谁能说一说这些知识中哪些需要我们用较长的时间进行研究。

5.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怎么办?(生答)那好,一会儿当你遇到困难时你就可以进行求助。你们认为学习这些知识要用多长时间?(定时)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用红笔指、批学生的自学情况)

(记住批改的人数及正确率)

三、汇报交流、明确方法

时间到,你们完成学习任务了吗?

一直以来大家在一起交流得都很好也很有成效,希望同学们今天不要紧张积极交流。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你如果有不同的见解、不懂的问题,或者是想要给他人补充,都可以主动提出来。

1.谁能先来把自己学会的内容介绍给同学们?(有层次的提问)

(1)我知道了列方程之前应先找出题中要求的数,也就是未知数然后用X表示

【板书:用X表示未知数】。

(2)列等量关系式。【板书:黑色皮块数×2-白色皮块数=4】

(3)说列等量关系式的理由。【板书:黑色皮块数的2倍(多),白色皮块数(少)】

评价:你分析的真透彻。

(4)列其他不同的等量关系。【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关系式】

【归纳:本题的数量关系与以往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以前学的都是“一个数与另一个数比大小”,而例题则是“一个数的几倍与另一个数比大小”,并要把这个数的几倍看作一个整体。刚才这些同学在列等量关系式时都注意了这一点,很好。【板书:一个数的几倍与另一个数比大小、整体】

(5)列出方程。【明确“2X”的含义】

评价:通过大家的分析列出了三个不同的方程,说明我们同学能习惯于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做很好。

(6)解方程

生1:我学会了如何解这样的方程。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怎样解这样的稍复杂方程吗?(找学生到展台前汇报。)【板书:解方程】

(生1:我先把2X看成一个整体,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各加上20,得到“2X=24”,最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各除以一个2,就得到了“X=12”。)

师:他解的对吗?解这个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7)检验,写出答案。

生2:我对书中的方程进行了检验。【板书:检验】

师:好,你说一说吧!

生2: 检验:方程左边=2X-4

=2×12-4

=24-4

=20

=方程右边

所以,X=12是方程的解。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和他一样吗?

这就证明了“X=12”是方程的解,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答案【板书:写出答案】

2.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大家注意倾听他的问题,看谁能帮他解决?

3.谁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板书:1、2、3、4】

三、自主练习、评价反馈

1.既然同学们没有不懂的问题了,老师就出一道题来考考大家(做66页第3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改,让有错误的学生求助于同桌。) 3.选择有代表性的拿到展台上全班评价。

(谁能针对他的解题情况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4.互相说一说,共同改正错误:

(1)教师红钢笔进行修改;

(2)评价要针对步骤及解题思路,先扬后评;

(3)对差一些的学生给予鼓励。

四、抓住重点、强化提高

1.刚才我们同学的学习很有效果,评价也非常到位。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展台出示)

(1) ,小红储蓄的钱数比小丽储蓄钱数的3倍多5

元。 ?

(2) ,小红储蓄钱数的2倍比小丽储蓄钱数的3倍多5

元。 ?

2. 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这个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给两分钟时间分析,可以动笔写一写。)

3.交流等量关系。

4.同桌之间互相补充条件并提出问题考一考。

(如果学生做不完:没有考完的同学课下继续完成,请大家坐好。)

五、总结

教学反思:这节数学课非常真实、朴实,成功地展示了我们五年级研究主题的教学模式。纵观本节课,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过程的实施,还是教师的课堂调控与评价都透射出一种崭新的理念,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落实《课程标准》,突出主动学习。

教学中我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学习、自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使学生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想法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收获。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2、创设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课始我用“掌握这部分知识需要老师的帮助吗?”,“你认为学习这部分知识要多长时间”这样的话语创设出一种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接着通过师生平等交流使学生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即“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解稍复杂方程的方法。”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时还允许学生求助 于老师、同学以及学过的旧知识,使较差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帮助,并能与其他同学一样学会新知,对于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很有好处。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没有心理负担,整节课始终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学生学的轻松,老师过得愉快。

3重点突出,训练到位。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正确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学会解稍复杂的方程。我在学生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会解这类方程后,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如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训练。出示的两道训练题有层次,既能使一般学生得到巩固,又能使中上等学生得到提高。最后请学生补充条件并提出问题,互相考一考,评一评,共同促进,全面发展。

4、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正在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生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从发现到体验,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列算式”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

3.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同学们,大家小时候一定都说过儿歌吧?那么这一首儿歌你一定说过(屏幕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说儿歌”(屏幕出示)。要求是:以这样的速度说(师说一段),不能说错或停顿,如果停顿或者说错了就立即停止。规则是:每一大组各派一名代表,看谁说得又快又好;第一大组,谁来?其他同学可听仔细了。(进行比赛)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永远也说不完的儿歌,你能不能想个方法用一句话把这首儿歌说完呢(屏幕出示)?(根据学生回答,说出“x只青蛙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x声扑通跳下水”)(屏幕出示)

这样,我们用字母x代替了具体的数,就用一句话代表了所有情况,使问题变得方便、简捷。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都挺喜欢吃巧克力吧!假如你妈妈从县城买了42颗你最喜欢吃的巧克力,你准备怎么处理呢?

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对吧?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一人一半,你分得多少呢?我们也不能忘了孝敬长辈,假如分给奶奶的是分给你的2倍,那么你分了多少颗?

如果还要分给爷爷,且分给奶奶的不变,还是你的2倍,分给爷爷的比分给你的1.5倍少3个。此时你又分得多少颗?(让学生自己回答出两种解法——代数方法和算术方法)

2、刚才解决这个问题时,两位同学一人用了列算式的方法,一人用了列方程的方法(屏幕出示)。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2.1节从算式到方程”。

3、什么是方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回忆一下。、

4、刚才的问题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的请举手。

确实,方程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巧克力问题,1、让学生认识到列方程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甚至有时比算术方法要简单,2、引出方程的概念)

三、呈现问题,自主探索

1、请你用算术方法或列方程解决下列问题:

每一道题你都可以选择用算术方法还是列方程解决,只要想到方法的就到黑板上来写,不需要举手,如果列算术请写在左边,如果列方程请写在右边。

注意:我们这一节课只研究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怎样从方程中求出未知数,我们以后会深入讨论。所以,今天的问题都只要求同学们列出算式或方程,不需要求出结果。现在开始。

2、学生自由到黑板上写

3、现在请各位同学解释一下自己的方法。(学生在座位上回答,教师适当提醒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含义和列方程所依据的相等关系。针对解题格式上的问题加以提醒。)

统计每道题用算术方法和用代数方法的人数。

4、通过解决刚才的这几个问题,对于做一道题时,是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你有什么感想?(生答)

其实呀,方程确实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数学工具,在现实生活中有好多好多的问题可以用方程解决。下面我们不妨来试试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几道例题,1、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四、巩固练习,提高发展

1、现在我们就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请拿出学案纸,完成第一大题。要求是:(屏幕出示)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同样不需要求出结果。

2、学生独立完成。

3、哪位同学来讲讲你做的第一题,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4、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先设未知数,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这样,就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继续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五、合作学习,开拓创新

1、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今天,老师在来滨江初中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汽车匀速行驶,7:00从实验初中出发,7:30途经常青初中到达滨江初中是7:50,吴庄在常青初中、滨江初中两地之间,距常青初中6千米,与滨江初中的距离是总路程的,问实验初中到吴庄的路程有多远?

现在,就请大家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方法,结合线段图解决它。

请拿出学案纸,看第二大题,只需要列式,并说出理由,不需要求出结果。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讨论,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现在开始。

2、学生完成

3、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改变书上的引例,把它换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鼓励学生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交流收获,归纳总结

各组同学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看来同学们今天都是“学有所获”,我们共同来对今天的学习活动作一个总结与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课后作业,拓展视野

1.必做题:阅读课本第86页“阅读与思考”;完成课本第84页第1题,第2题。

2.选做题:课本第85页第10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初一(2)班教学的时候效果较好,而到初一(1)班上这一节课,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没有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通过这一节课,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要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埋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还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也就是常说的要学会备学生,应从学生能否理解的角度来安排适当的教学程序,用有趣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应主动地去了解学生对过去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把握住施教的深浅及分寸,做到进行适当的引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