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探究型教学设计和反思

《光的传播》探究型教学设计和反思

上海市香山中学  物理学科  李智

一、本案目的:

本案通过引导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进行逐层深入的探究,启发学生进行对未知的猜想和对已知的质疑,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得到提高。

二、教学案例:

采用卡通片《海底总动员》中多彩的海底景色和黑暗的海底世界做对比引入“光”的主题。教师直接对光源定义,通过学生对光源举例来进一步认识,以小圆镜为例分辨发光体和反光体,并据此讨论月亮是否光源。

小学《自然常识》中,学生已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光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及小孔成像),而实际上学生对此规律的认识仍是不完整的。单就本节内容的知识的传授效率而言,讲授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现代物理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所以在此为了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引导学生使用“课题——质疑——探究并得出初步结论——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逐层深入的探究法。探究过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大量光线传播的照片和生活体验(例: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提出:“光沿直线传播”;

第二步,提出“光一定沿着直线传播吗?”的问题,引导并鼓励学生对此大胆质疑。在学生激烈争论时提出“为了使自己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应该先考虑怎样把光的传播路径显示出来”,请学生思考并上台利用提供的器材(激光笔、烧杯、卫生香、火柴、水、热水和喷雾器)展示自己的方案。学生上台利用倒扣的烧杯采集卫生香产生的烟雾、热水上方的雾层、喷雾器喷出的喷雾来显示激光笔光的传播路径,一个同学还跳出了器材限制,使用黑板擦拍出的粉尘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第三步,学生分四人一组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光在经过两种介质时的传播路径。提供的器材有激光笔、烧杯、卫生香、火柴、水和热水,首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显示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路径”的设计方案:利用倒扣的烧杯采集卫生香产生的烟雾并使之在水面上方形成较稳定的雾层、直接利用热水及其上方的雾层等,然后各组自行选用方案观察光通过空气和水两种介质时的传播路径。并对直射和斜射两种情况下结论不一致进行讨论,归纳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四步,进一步质疑“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吗?”,由老师演示通过酒精灯上方热气流的光线发生抖动的现象,见图1所示:酒精灯未被点燃时,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激光笔射出的光线射在墙壁上形成一个清晰稳定的光斑。点燃酒精灯后,光斑发生明显的晃动,请同学针对此现象做讨论并提出解释。大多同学都能指出由于酒精灯的加热使上方的空气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光线经过此区域发生偏折。然后经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此实验进行动态模拟演示,得出最终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以演示实验配合多媒体动画课件来说明问题,既强调了实验的客观性又能对现象做直观的分析,再联系生活中经常可见的透过火焰上方的热气流观察远方的景象时景象晃动的现象,使学生的接受更加容易,印象更加深刻。

至此,“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线”这一规律的认识完整了。借光的传播规律的探究作为载体,使学生初步接触体验到对物理规律的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了的科学能力。

学习物理学的目的在于应用,以平时列队时看齐和隧道掘进机的光导航来为例介绍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关注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和能力;以课件动态演示地球日夜的变化和物体影子的形成,请同学从光的直线传播角度对此分析,增强学生利用规律来解释现象的能力;请同学们回顾对小孔成像现象的介绍及记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同学们做简单指导,请同学们在课后动手制作一个小孔成像器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儿童画的太阳光芒为例引入儿童对光的描述,降低抽象模型的知识台阶。然后以课堂前面对光路径的描述作为铺垫,磁感线模型作为模型基础,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对太阳发光的描述,教师引出对光线的定义,并强调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然后请同学利用光线来描述通过一种均匀介质的光作为练习。

由于速度的明确定义和形式还没有出现,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动画课件的形式,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做参照,演示在相同时间内光在真空、空气、玻璃三种介质中的传播距离(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比较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给出真空中的光速值。

三、反思:

1、为了使学生熟悉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开始设计时,以光的传播路径作为课题,意图引导学生沿着“(提出课题:光的传播路径)——(提出猜想:光沿直线传播)——(验证:光沿直线传播)——(质疑并探究得到初步结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进一步质疑并探究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步骤进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对“光沿直线传播”已经存在“深刻认识”,使探究过程的前几部分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导致主动探究的热情减弱甚至注意力分散,接下来的探究便很难及时调动起积极的学习情绪。

所以将课题改为“光沿直线传播”,并直接引导学生对此质疑。使学生的兴趣刚刚由于“这个我已经知道”开始降低就被疑问“这个还有问题吗?”调动起来,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

2、使用不均匀盐水来演示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可以较清晰地显示路径,但存在几个问题:由于不均匀盐水不能在课堂当场调配,导致实验的可信度不足;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与生活联系不够。

选用通过火焰上方的光线的实验,虽然不能直接演示出光的路径,但学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偏折,而且与生活联系紧密,从而更容易接受。

 

第二篇: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九课《镜子》第一课时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镜子》一课是“光”这一单元第三课。“光”这一单元以学生最常见、最离不开的光为研究对象,通过精心设计好的探究活动认识光的各种不同性质。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物体会发生不同现象”。本节课进一步研究“光在直线传播时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现象?”帮助学生懂得“镜子能够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从而认识“光的反射”这一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通过上册科学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和探究能力;从年龄结构看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另外他们对光有了一些理解,对镜子反射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结论。

2、能用自己的话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3、能正确说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

5、能与小组成员交流实验中的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设计实验证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反射”,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课始创设情景,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观察探究,在师生互动中掌握知 识,学会本领。

(二)学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合作交流、互相讨论积极进行科学探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具准备: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白纸、三角板。

七、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

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就请你们来猜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准、又快:

“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脸上脏不脏?一看就知道。”(打一物)

学生说出谜底:镜子。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在你的实验桌上,把这个在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伙伴找出来吧!并请你说一说它每天给了你哪些帮助?

学生找出小镜片,介绍小镜子的作用。

(教学评析:猜谜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还沉浸在课下活动中的学生一下了就吸引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2.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请出了镜子伙伴,过一会儿我们还要请来另外一个伙伴----光。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光的知识。

师:光是沿( )传播的。

学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沿直线传播的光如果遇到镜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光和镜子的游戏?

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

(教学评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探究新问题,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二)合作探究“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平面镜、白纸、三角板。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器材的作用。

3、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做演示实验。

4、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操作、观察、记录、交流等,教师适当指导。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总结归纳: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7、引出“光的反射”这一性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光的反射”。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把孩子们熟悉的镜子摆在课堂上亲自研究,学生会

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学习热情高涨。清晰的光线实实在在出现在眼前,科学课真实而鲜活,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会乐于操作、观察、记录、交流、汇报,会知道“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改变”这一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拓展延伸

师:是不是只有镜子才能反射光呢?

生回答。

师:那课下就由同学们带着你的光源去寻找其他的可以反射光的物体,好不好? 生:好。

师:好,那咱们继续研究。下课。

板书设计:

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光的反射:当光照在镜子上时,有一部分光被镜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探究新问题,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3、把孩子们熟悉的镜子摆在课堂上亲自研究,学生会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使他们学习热情高涨。分组实验,加强了小组合作能力。

需改进处:

1、教师应在实验开始时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欠缺,驾驭课堂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教师引导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应让学生小组讨论实验过程,教师知道太多。

4、对学生一定要及时评价。

《观测天气》活动课教学反思

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既是对科学课知识应用的一次体验,也是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一次体验。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看,达到了预定的活动设想,也体现了新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生真实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这次活动就是学生在学习了科学课《多样的天气》,对观测天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后,为学生设计的能直接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制定观测方案,制作观测仪器,全程参与观测过程,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只“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在“ 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2.学生真诚参与了与人合作的探究过程,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快乐,分享了他人的智慧。《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这次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开设了气温观测、风向观测、风力观测、云观测、降雨量观测等五个活动小组,各组担任的观测天气的任务虽然不同,但通过各组的合作,最后成功地观测出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各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制定观测方案,制作观测仪器,共同观测,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也充分体验了“合作的愉快”。

3.学生真情感受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科学态度教育,知道了对待科学要尊重证据,一丝不苟。《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这次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课中所学知识和观测天气的操作方法,认真、准确地观测了气温、风向、风力、云状和云量、降雨量等天气要素,获取了准确的天气变化数据,从而真实的观测出了当天的天气情况。在整过活动中,学生始终严格按照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观测,尊重科学、尊重证据、一丝不苟,真情感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物体传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为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一问题,而设计了“你听到了吗?”和“水能传声吗?”两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先认识声音能在木头、水、空气中传播,再理解声音是通过什么媒介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发现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2.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自己的猜想验证,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能结合身边事例解释物体传声现象,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声音传播的途径。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物体传声实验的设计。

教学准备:发生芯片、玻璃钟罩、抽气机、水槽、石块、纸杯、学生身边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几种学生熟悉的声音(如鸟叫声、琴声、锣鼓声、上课铃声等)。

教师:这些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 学生思考后,说出猜想。(学生可能会说声音是被风带过来的,也可能说声音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也可能说声音是自己传过来的。)

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传声。从而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

二、 观察实验,寻找答案,新课讲解(了解气体传声)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猜测真是五花八门,那么,谁猜得更准确呢?下面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我相信细心的同学一定会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的”。

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然后,开始实验。演示实验:将一个发生芯片(从贺卡中取来)放入玻璃钟罩中,随后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中的空气抽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听到芯片的声音由大变小,直到听不到声音,只看到芯片指示灯闪烁。)

教师:我做了什么使芯片声音听不到了?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味实验程序发表各自看法。(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抽气机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来了;或者说因为玻璃罩中除了发生芯片没有其他物体了;或者说因为没有空气了,所以听不到声音了。)

师生总结:没有空气,声音就听不到了,说明气体能传播声音。 教师:请同学列举一些生活中空气传声的例子。(这部分通过他们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就会很轻松地获得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

三、 自主猜想,拓展思维(引出固体、液体传声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声音还能在那些物体中传播呢?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举例(可能会说铁管可以传声;可能说木头可以传声;也可能说水可以传声。)

对于学生的大胆猜想,教师及时给予印的话评价,营造一种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四、 自主探究、设计方案

教师:猜想是需要用实验来验证的,同学们可根据教室里的材料和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要想好用什么材料?干什么?怎么干?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织交流,并讨论出小组的人员分工,实验步骤,从

中选一个最佳方案。

教师加入学生中并给予指导和提示,增强可操作性,最后,学生跟全班同学交流方案,争求建议。教师总结概括:研究物体传声实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要有传生物体,如桌、椅、地面、黑板、铁管、水等②要让物体发声如:敲、摩擦、说话、振动等。③要用耳朵听声音,如用耳朵贴在物体上听,或用纸杯罩住耳朵听,在同一物体不同地方听等。

五、 动手实验,验证设想

教师提要求:

(1)小组成员,轮换操作;

(2)试验中不要喧哗以免影响效果;

(3)挠桌面或发声音时用力要适中;

(4)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对固体传声、液体传声的实验是同时进行的,这是前面讨论的结果。(在实验中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养成,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六、 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各小组代表把本组的实验结论跟大家汇报,通过汇报总结出: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向四面八方传播。总结后,教师相应板书。

七、 理解应用,拓展延伸

让学生用本课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如书上“科学在线”中所说的月球上宇航员问什么要用特殊装置才能交流,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是如何听到音乐进行表演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