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反思

宁陕县蒲河九年制学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三课时“移项”

教学反思

课时:第一课时

年级:九年级

教师:唐志康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蒲河九年制学校 唐志康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第三课时。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列代数式、依据相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整式加减运算等基础知识之后来学习的。人们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方程是重要的数学基本概念,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节乃至全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教材在第3课时结合这一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

(2)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这节重点讨论用“移项”法解方程)。

首先用教材问题2说明什么是移项,再安排例3教学,给用移项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巩固、提高、拓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这将为后面几节进一步讨论一元一次方程中的 “去括号”和“去分母”解法准备理论依据。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成功方面:

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2、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分析应用题,列方程的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合作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用移项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4、绝大多数学生会解形如“ax+b+cx+d”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

5、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都能积极主动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大多数学的较好的学生都能积极帮助学的较差的学生,精神可嘉。

7、教学中注重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8、本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少数学生不理解移项的概念,移项时不变号,导致移项出错;

2、学生独立完成题量不多,主要是学生做题速度慢;

3、虽然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分析→思考→比较→探索→联想→猜测→类比→归纳,但大胆放手不够,不相信学生的能力;

4、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还不够;

5、课堂练习方法单一,且没有梯度,没有给优秀学生提供机会。

6、学生做练习时不细心,出现常规错误,做题的正确率较低;

7、由于学生基础差,配合不够默契,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一般。

 

第二篇:3.2.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设计

3.2.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标目标

1.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

2.能正确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合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活动1]

解下列方程:

1.3x+5=4x+1

2.9-3y=5y+5

学生独立完成,同学交流.

从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加以纠正.

二、实践探索,揭示新知

[活动2]

展示问题 1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个是多少?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

1.观察这些数,考虑它们前后之间的关系,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观察发现规律

2.如果和其中一个数为 a,那么它后面与它相邻的数是__________.

[活动3]

1.思考:谁能根据题中给定的条件找到它们的等量关系?

x-3x+9x=-1701

   2.谁能解这个方程:

x-3x+9x=-1701

              合并

          7x=-1701

            

系数化为1

        x=-243

三、尝试应用,反馈矫正

[活动4]练习

(1)5x-2y-7=8     (2)

四、归纳小结

[活动4]

1.列方程关键问题是什么?

2.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五、作业:解下列方程

1.(1)               (2)

(3)               (4)

2.P94 7,8,9

六、设计意图:

1.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并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们来思考并完成解方程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