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习重点字词

2. 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训练朗读能力

4.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概括故事、分析人物、品读语句、理解主旨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小病号(“我”)的描写与中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 . 新授:

(一).展示目标:见上面?? (ppt课件)

(二). 前提测评:

1.听写字词:(之后互评)

2.正音. (flash中的多音字)

(三):

1. 师背景介绍:(flash)

2. 长征路线图展示(flash)

(四):

1.快速读文,本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ppt课件第四个)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学生概括完后打开flash 的表格)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flash)

3.. 划分段落。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文章可以分成四部分。你划分从哪到哪?(flash)

( 一 1—2  二 3—23  三24---33  四 34)

4.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

A  外貌描写:(第2  8  21  22  23  28 段)

含义: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

  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

  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B   动作和语言描写:(找几处不唯一,自由说)

C   ppt的第5个展示“神态描写”的语句,从文中画出来。

5  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6  本文是刻画老班长,为什么写“我“呢?(讨论) (反面衬托)

7  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板书)舍己为人? 忠于党和人民……

8  品读老班长牺牲的段落(28—33)

(1) 找一学生有感情朗读。(2)师设疑,生分组讨论回答。

9  .选读你喜欢的语句。(要饱含真情)

10  .讨论,提高思想认识。(ppt课件)

A . 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生:“我”把鱼钩包起来,是想表达“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生:“我”把鱼钩贴身放着,每当看到它,就会获得无穷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敌人。

 生:“我”把鱼钩收藏起来,是为了革命胜利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教育子子孙孙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B?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了什么?

生:是老班长用鱼钩钓鱼来救活了三个小同志,使他们顽强地走出了草地,所以课文用“鱼钩”做题。

 生:金子是高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高贵的。

 生: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

 生:我从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身上看到了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

C  你是怎样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同上)

(五):扩展与延伸.

你能列举老班长式的人物吗?

(“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塘中的老同志” “妈妈”“爸爸”……..)

三.作文片段训练:(二选一)

1.受老班长精神鼓舞方面:我们要走出草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老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三个小战士互相帮助,艰难地走出草地的情景。

2.从怀念老班长方面:老班长活在我们心中。引导学生想象,小战士们掩埋老班长的遗体后,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四.作业:做练习册

教后记: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外貌描写

 老班长------- 语言描写-------------“我”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衬托)

    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舍己救人

 

第二篇:(3页)《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李润旭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文活动、改换人称复述课文 王晓春老师在《学会设计专门的“语文活动”》一文中,介绍了专门的“语文活动”一些具体做法,有一种是“改换人称复述课文”。下面以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为例,对这种做法做一个具体说明。

这篇课文在老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呢?这个问题设计得很好。不过,以前并没把这个问题当回事。这一课很长,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不宜把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做为重点。充分利用上面这个问题“改换人称复述课文”就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学生在活动中很自然地做到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这个练习很充分地体现了专门的“语文活动”所具有的情境性、整体性、探究性、思维性、合作性等特点。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1.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 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再让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进行交流。

(以上内容为下面的练习做铺垫。)

3. 提出复述要求: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呢?

4. 引导学生先加一个开场白:

欢迎各位来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它是红军长征时一名老战士留下的遗物。这里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5. 出示改写的开头部分,起到“引路”作用。

那是19xx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三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让他们走在后面。

6. 试改写重点段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指导。

① 改写第4、5两段(叙事)。下面是我的改写:

一天,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战士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战士们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好像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战士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战士们吃。战士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战士们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② 再改写第6、7两段(对话)。下面是我的改写:

“老班长,你怎么

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7.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整篇文章的复述。

8. 检查复述完成情况。

9. 让学生说说通过学习本课,有什么收获。

2011-2-18

附:

金色的鱼钩

19xx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w?i)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quán)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bìn)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hu?]着青稞(kē)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xi?)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tāng)。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shuāi)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kuài)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cí)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yàn)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wǔ)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mí)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áo)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ěr),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qiū)蚓(yǐn)??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 产 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piāo]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ài)!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liǎn)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gē)瘩(da)。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chān)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显得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dāo):“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gǎn)动了一下,赶紧掣(ch?)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yǎn)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cāo)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dōu)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