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下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教学反思

多法勒小学 陈文芬

百分率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简单的题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率的实质是百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

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求“百分率”,知识点看似简单,却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只有联系生活实际,例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通过这些知识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回答问题有了一定的基础,突破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认真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做得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有价值、有趣味的问题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上课开始,我就利用课件创设了“全班体育达标的场景,然后出现:多法勒小学六年级有学生160人,达到国家体育标准(儿童组)有120人的教学情景。”从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容易地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由于我给定的不是一个具体的题目,而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所以学生面临的是更多,更开放的自主选择。在解决这样问题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需求,也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发展,可以说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的是学生的思维

能力的培养,他们体验更多是数学对于生活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得到提升,课堂教学进入了高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教案中原有的复习导入我认为不是很好,因此我把复习题改为了情境导入。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学生看得见的出勤率、缺勤率、达标率、发芽率作基础,让学生自学书本。通过自学书本,学生发现百分率的计算除了我们之前所用的算式外,还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并能找到他们的联系与区别。看书后,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学生也就很容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百分率的例子。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率这一新知识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桌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通过类比迁移,学生自主探究。

3、精心设计练习环节,提升练习价值。

数学课堂中练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不能单

一的利用练习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等教学价值。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的练习一改再改,旨在注意充分开发、挖掘练习的价值。课堂上我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都来自生活,一环扣一环,层层加深,既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比如在练习时我设计了“多法勒小学六(1)班有学生39人,有2人生病未到校上课(就是缺席2人)。出勤率和缺勤率分别是多少?题求一对有着相对关系的出勤率和缺勤率,了解它们之和是100%,到基本练习达标率、发芽率等从单一的计算百分率,到“种了100棵树,死了1棵,求成活率”、“25克盐和100克盐,求盐水中的含盐率”等变式练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虽然整节课整体自己认为上得还是成功,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语言还需锤炼。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果,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简练、精确。特别是在提问、点拨和评价性的语言。比如,在总结求百分率的含义时,提问:“学习了那么多的百分率,求百分率就是求什么呢?”此问一抛,学生顿时无所适从,不能很准确地回答问

题。但如果结合之前学习的那么多百分率,让学生观察,从而再让他们概括求百分率的方法那就自然的多。点拨式语言也是启发诱导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学生学习出勤率时,不单单只用“你说,你说”这样简单的过渡语让学生机械式地说出勤率含义和计算方法,而是加上一些点拨语言,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出勤率。

2、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纽带,在激励中成长,在反馈中提高,在调整中发展,已成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手段。有时教师试图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效果并不一定很理想。究其原因,教师的评价可能没有对学生的认识起到提升的作用。课堂中,有时只是对学生的发现进行简单的肯定,而没有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3、对课堂的突发问题处理的不够,如在完成例1(2)时,孩子有的地方不对,我就急了,直接就让做对的组告诉他们怎么做。应该再次引导他们该怎么做。

4、对后进生的关心和课堂指导还不够。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只注重全体,很少关注后进生,导致在练习时这部分学生概念不清、做题容易出错。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的课堂,面对一个个性格经历各异的学生,面对学生随时出现许多未能预料的想法,我应该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组评语:

陈文芬老师的反思,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反思认真、全面。经小组讨论决定为优秀反思。

 

第二篇:《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应用题是在已学过的分数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到关键句,再运用已学知识找到单位“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我画出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多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在列式解答后,我又提出“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引导学生用另外的方法解这道题: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100%)。那么,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把例题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以加强题目的变化。由于题目的问题改了,所以题目中以谁作单位“1”就有变化,解答方法也不同了。

通过本课教学我发现我以为学生比较困难也不会受欢迎的第一种方法,学生实则也还喜欢用,用的人也还多。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很清晰地去理解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少谁的百分之几确实没那么容易,所以这些学生们选择用第二种解法的多。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题。这样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发展,课堂也会更有灵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