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超市

中班段:角色游戏——超市

活动总目标:

1.学习扮演超市游戏的营业员、收银员、顾客,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等。

2.游戏中能大胆地进行顾客与营业员之间的对话,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一)、娃娃家、图书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游戏的内容及游戏任务。

2.让幼儿学会扮演老板、营业员的的任务,让幼儿积极参与动手制作材料。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请爸妈带幼儿参观超市,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物资准备:各类商品(玩具、食品、服装、日用品等);货币、称、包装袋、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超市”的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让幼儿说说自己去超市的发现:超市里有什么?它们是怎样摆放的?超市里有谁?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3.教师小结,并选出当超市收银员的幼儿。

4.引导幼儿分配角色,教师强调游戏注意事项:服务员应为顾客介绍商品,“收银员”正确为顾客服务,在“顾客”购买商品后,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指导顾客按此结果支付货币。

5.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6.指导扮顾客的幼儿按超市的购物形式进行购物。

7.游戏结束,指导幼儿收拾玩具、用具,并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反思与推进: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二)娃娃家 公共汽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2. 学习钱币,要求幼儿能基本区分钱币的多少。

3.促进各游戏间的联系,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可先教会幼儿认识一些简单的钱币:如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

2.收集各种瓶、罐、盒等废旧物品,银行、饮料柜、钱币、柜台等游戏所需材料。 活动过程:

1.上次游戏情况引入,让幼儿说说上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再说说本次活动要怎样改进。根据上次游戏丰富游戏内容,增加饮料柜。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创造新“产品”。

2.学习钱币的正确使用,要求幼儿能基本区分钱币的多少。

3.组织幼儿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对有争议的角色进行“猜拳”决定。

(2)游戏过程中启发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交往语言。教师参与游戏并指导游戏。

4.评议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不足之处。

5.活动结束,组织幼儿收拾游戏材料。

反思与推进:

活动内容:角游——超市(三)、娃娃家、幼儿园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学会玩超市游戏。

2.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准备:

营业员标志、钱、柜台及超市的各种货物 ,其它各个区(娃娃家、幼儿园)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1.简单讲述上次“超市”的游戏情况,提出游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超市中,不能分类收拾游戏材料。

(2)个别幼儿不懂得礼貌待客。

(3)游戏情节较单调,与娃娃家的交往不够。

2.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给予适当的调整。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角色游戏的超市活动。

(1)引导幼儿在学会分清“超市”游戏中营业员、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职责基础上,能与娃娃家进行简单的游戏交往。

(2)教师以经理的角色身份帮助幼儿发展相应的游戏情节。

4.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按各角色区收拾游戏材料,并要求能整齐摆放。

反思与推进:

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四)、幼儿园、理发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超市的布局及各角色任务。

2.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准备模拟超市里各种各样的商品,并准备好商品架。

2.幼儿园、理发店等角色区所需用品。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让幼儿回忆上次游戏的情况,说说哪些地方玩的好,还有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进。

2.让幼儿自主讨论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进行适当调整。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间接性地辅导幼儿,并提醒当服务台或服务员的角色,这些幼儿应积极主动热情地为顾客提供较满意的服务,并且主动说礼貌用语,如:阿姨您好、你要什么样的东西?客人走了应说:慢慢走或说再见!等等。

4.引导各个角色区的角色相互客窜。

5.活动评价:引导幼儿一同评价哪一小组配合的最好,鼓励幼儿下一次要更加熟悉游戏的玩法,并且要爱惜幼儿园的玩具。

6.让幼儿主动地将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

反思与推进: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去超市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去超市》

读本分析:

《去超市》这本书通过一家人在超市购物的故事,帮助幼儿梳理了在超市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事物:从购物准备到结款的过程、从货品分类到物品摆放特点、购物单的运用,这既是本书的重点,也是对展开教学的重要启示,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作为教育,处处可见孩子的闪光点。超市各个区域的名称是语言学习的重点,除了基本的理解外,还可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多的学习和运用相关的句型。

教学目标:

1、了解购物清单的用途,通过购物单和图画中的线索提示预测故事。

2、理解水果区、蔬菜区、饮料区、文具区、厨具区等,知道同类物品摆放在一起。

3、学用句型“**去***买***”进行简单表述。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的经验,知道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看到过超市宣传单。

材料准备:大书、与超市相关的图片、海报资料、一张大白纸记录超市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出示超市海报,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海报呢?(超市)

你们去过超市吗?(去过)去超市做什么?(买东西)买东西可以说是购物。到超市买东西购物时你们都会看到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如:购物车、存包柜、吃的、水果、收银台等)

引出今天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的大书《去超市》

二、阅读图画

封面:封面上有谁?他们在哪儿?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在超市的外面?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心情好很高兴?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脸部表情在笑。(教师总结描述、一家三口高高兴兴的来到了超市,他们要进超市去购物,妈妈推着购物车,他们来到了超市的入口。

第一页:观察图画,请幼儿说说这是超市的什么位置。(里面)请小朋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说除了小朋友一家人外,在超市的入口还看到了什么?(超市导购图、购物筐、入口

通道标志、通知等),同时在大白纸上用图文写下这些发现的东西(在后续的阅读中不断地补充,并尝试按照人、事、物分类记录)

第二页:(遮盖大部分图画,只露出小男孩)小男孩在看什么?你觉得他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呢?(揭示购物清单)这是做什么的?你觉得小男孩小男孩现在要买什么?(揭开水果区部分的图画)(看看这个地方有许多的水果?你觉得这个地方应该叫什么呢?(揭开所有遮盖带幼儿认读“水果区”)小男孩找到了购物单上的第一样——草莓,接下来他们要买的是什么?引导观察得出胡萝卜,在哪里可以找到胡萝卜呢?(揭开蔬菜区的图文遮挡)

第三页:妈妈买来了什么?除了胡萝卜之外这个区域还有什么?你在超市里这个区还到过什么?看看购物单和上一页有什么不同?(画了勾)在这里划了勾是什么意思?接下来他们还会去哪儿?(在大图上填充本页购物车、水果区、蔬菜区内容)

第四页:(遮挡“玩具区”汉字)是谁想要买苹果汁?他们来到了哪里?(在大白纸上添加“饮料区”)现在小男孩应该在购物单上画什么?(勾)观察购物单他们下面要去买什么?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个区域应该叫什么名字?除了买皮球,还会买什么?(揭开遮挡玩具区的纸)

第五页:翻到第五页验证刚才的猜测,在大白纸上添加玩具区。小男孩想买什么样的皮球?他找到了吗?看购物单推测他们接下来还要去买什么?在什么区域?(这里需要孩子很强的经验做铺垫,根据幼儿情况老师灵活处理),这个区域还买什么东西?(用完整的话说玩具枪

第六页:(验证刚才的猜测,在大白纸上添加“文具区”)爸爸想买什么?(本子)接下来他们要去买什么?

第七页:是谁想买勺子?(妈妈)这个区应该叫什么名字?(在大白纸上添加厨具区)看看购物单想一想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第八页:现在他们来到了哪里?(在大白纸添加收银台和阿姨)为什么?他们接下来该做什么?收银员阿姨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第九页:引导幼儿完整讲本书的结尾。

总结分享:

总结书名《去超市》,逐页翻看大书,借助超市资源表回忆故事,进行语言梳理,请幼儿说一说他们在超市中还看到什么书中没有提到的区域,教师和幼儿一起进一步完善超市资料表。

课后反思:

去超市购物,是孩子都有的生活经验,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总是吸引着孩子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永远都有看不完的新鲜。

“去超市”,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显闻易见的,课前就能说出逛超市的经历,超市有什么等;因此在本节课过程中,孩子接受很快,是一节孩子感兴趣的阅读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