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让我说声谢谢你 1教学反思 鄂教版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感谢为大家服务的人

第八课 让我说声谢谢你

在《感谢你》的音乐声中,师生互道感谢,结束了《说声谢谢》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动情,从而以情促行。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宠爱,对他们来说承受太多的爱,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灵产生爱的麻痹。他们往往认为所有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服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对父母都难说一声“谢谢” ,更难对其他给予自己帮助(或服务)的人真心诚意地表达感谢。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了解社会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和他人服务而辛勤工作的人,在发现、体验中有所感悟,激发他们尊重并感谢劳动者(包括身边的人)的情感。学习参与社会,做有爱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习惯的人,并以良好的文明行为回报他人。

为了打开孩子的情感之门,课前我鼓励他们从出门上学开始观察,发现哪些人关心帮助自己,为自己服务,他是怎样服务的,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课上,我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说起,从一天到晚自己接触的人和事说起。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通过模拟实践去体验、感悟,多角度地换位思考,进而认识表示感谢的意义,学习用适当的方式去表达,并表现在行动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会使用礼貌用语,并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孩子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设计了提前留心观察、小组合作交流、创设情境发现、闭上眼睛回忆、小组合作竞答、模拟实践、现场采访、看录像辨析讨论,做感谢卡、写倡议书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去自主探究,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动心”到“动情”再到准备“行动” ,继而在音乐声中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深情的话语。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及时地发现问题,真诚地表示感谢,热烈地讨论,得出用行动表达的结论,整节课随处可见孩子们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着。尤其是在模拟实践中,一男孩子将头发抹湿,问其原因,他说:“我模拟交警叔叔。因为交警叔叔总在太阳底下风吹日晒,常常流汗,所以头发都是湿的。” 到“导行”这一教学环节中,有同学说:“要遵守交规,让警察叔叔少为我们担心。”说明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孩子们能观察得非常细致;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实践,他们能体会得十分到位。上完课后,有同学对我说:“老师,我都想哭了。”可以看出基本上达到了以情促行的预期效果。

不足: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因学生有些紧张,为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的表情略显夸张,后来学生放松了,教师才显得自如。作为教师应随时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每节课都应置于大目标下,对学生的回答,点点滴滴都及时给予恰当的、积极的评价。

1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我是谁》反思1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是谁》教学反思

20xx年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这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将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学来实现,关键是课程实施。它首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而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就意味着要建构新的教学生活。通过执教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我是谁》这一课,使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1、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社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特点。我在设计该课教学时,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以活动为载体,打破了课堂的单一和呆板的格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开放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比如,在第二个“演一演,当好自己的角色”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上台抽取题目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表演:(1)去公园玩;(2)去剧院看表演;(3)去超市购物;(4)妈妈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5)运动会上做拉拉队员;(6)今天我值日??让学生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如何当好不同的角色,人尽其才,各司其职,体验中成长。 在此环节中,我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充当的角色,获得对角色的真实感受,与同学老师分享体会角色中的经验和感受。

2、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体验的空间。师生应是教学过程的“学习共同体”课堂上,我力求联系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态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我和学生通过猜老师、说自己和身边的人、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交流、感悟,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是社会的需要,使学生对 1

角色抽象的概念得到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价值观也得到了一定的认识与提高。

3、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社会》要求把学习的时空开放,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体现在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延续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课的最后我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课后深入社会生活中去调查,进行实践体验,完成事先预设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为其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打下基础。真正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能力与方法中的“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本课存在的问题:

1.在本课 “学生结合自己——说说“自己是谁?” 的活动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课堂呈现形式较单一,未能达到师生、生生互动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深钻教材,强化目标意识,精心设计活动,达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成效。

2.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元化的。而我在这堂课上评价的方式较单一,评价的语言也较贫乏。今后,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间、师生间形成和谐平等的对话平台,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自信心。

3.当然,课堂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在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演,使我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但方式方法上有待提高,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锻炼,不断培养教学机智,提高临场应变能力。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