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 《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

《我喜欢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蔡场小学 陈丽霞

教学目标:

1.轻松作文,拓展思路,使每个学生有话可写,乐于表达。

2.使学生初步知道抓住动物的特点来进行介绍,要说真话,表真情。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抓住特点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梳理特点。进行写片段的教学,渗透构段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特点介绍小动物”是这次作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自己与小动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和它一起做什么?

2、我们喜欢一样东西,常常会把它写下来,用我们的笔来记录它的点点滴滴,你想用你手中的笔记录下小动物的点点滴滴吗?

3、写作文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介绍小动物,让别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呢?

【设计意图:教师的任务不是硬性要学生怎么写,而是引导、启发,让学生在选材、构思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自由抒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本部分重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熟悉的小动物,从而选择自己最想介绍的,为下一步的“说”埋下伏笔。】

二、细观察,说不同

(一)了解动物的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小动物来自由分组。

1、师:请同学们拿出照片,观察小动物的外形,把它外形最有特点的地方记下来。(教

师巡视。)

2、师: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长什么样啊?

3、生:我最喜欢的是小狗。它长着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不停地摇摆着。

师:他介绍的小狗可爱吗?

生:可爱!特别是他还用了比喻的方法。

师:对啊,我们在介绍外形的时候可以用比喻的方法,这样更能表现出小动物的特点。 生:小黑狗可真可爱。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

师:他是怎样介绍小狗的?

生:先概括地介绍小狗可爱,再具体介绍小狗的耳朵、眼睛、鼻子、嘴。

师:我们在介绍小动物外形的时候,还可以按照一定的顺来介绍,这样也能说清楚它的特点。

4、教师总结:介绍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

(二)用具体事例说特点

1、师: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它最喜欢做什么呢?你和它之间有发生过什么事呢?和同学一起交流吧,交流时要注意:抓住你最想告诉别人的特点来说,可以是它的爱好,可以是它的性格,可以说一个方面,也可以说几个方面。

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

3、师:它喜欢做什么?

生:小猫喜欢捉老鼠。

师:它是怎么捉的呢?

生:一只老鼠从它的身旁跑过去,猫飞快地跳了起来,紧紧地抓住老鼠,再用牙齿咬住老鼠的脖子。老鼠拼命地挣扎,嘴巴不停地叫。一会儿,小猫就把那只老鼠咬死了。

师:他介绍的怎样?

生:他说出了小猫捉老鼠的动作。

师:如果在介绍的时候用上拟人的方法会更棒!你们试试。

4、学生交流。

生:一只老鼠从它的身旁窜了过去,猫飞快地跳了起来,紧紧地抓住老鼠,再用雪亮的牙齿,死死的咬住老鼠的脖子。可怜的老鼠拼命地挣扎,四条腿飞速的乱划,嘴巴不停地叫,好像在喊:“救命啊!救命啊!”小猫也“喵呜!喵呜!”的,好像在说:“我可是铁石心肠噢!你是我的美餐,我怎么能放过你呢!”

5、师小结:看来用一件具体事例来介绍动物的特点,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想一想:他是怎样把这件事说清楚的? (他把小猫的动作说清楚了,还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同时这件事与小猫的特点相吻合。)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如何将眼睛看到的,通过自己的加工,将其描述出来,也就是习作教学中写什么的教学。我们通过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趣事的描述,说的人充满激情,听人津津有味,使习作训练有趣的活动及情感表达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把扎实的语言训练与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高度统一起来,创造了生动有趣和谐向上的课堂学习景观。】

三、用我笔,写不同

1、古人用诗句来赞美事物,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今天孩子们用纸和笔来赞美那些可爱的小动物,请你用笔写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

提示:先介绍它的外形,再用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它的爱好、脾气等特点,最后写出你对它的喜爱。

2、学生边听音乐边写作。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是解决怎样写好一篇作文这一问题。孩子们的作文往往是无头无尾,不知道怎么写开端,也不知道怎样写结尾,写到哪里算哪里。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一篇文章的布局谋篇,来写自己的作文。】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最大特色是“有趣、有效”。具体体现在:

1.有趣。本教学设计破除“范文式”的指导,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引导点拨、自由表达上下功夫,把习作指导融化在说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到习作过程中。当学生把习作当作一种有趣的活动,习作的欲望就会油然而生,习作就会变得富有情致。

2.有效。自由作文不是自流作文,它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种指导是在自由的对话、活动中,激发兴趣,开拓思路,点拨方法,既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又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介绍动物的外形特点,一开始把面铺得比较宽,思维不受局限。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真实有趣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去感受它们的特点。这是

习作中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特点要鲜明。接着以班上一名同学的发言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清楚动物的特点。讨论出把这件事说清楚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回忆,哪件事最能表现动物的特点。这是习作中应注意的第二个问题:事例与特点相吻合。

同伴点评:

本节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习作指导课,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踊跃发言,课堂上洋溢着暖暖的春意。

一、重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运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乐写”的情感。课标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只有贴近生活,学生才有话可说,才觉得不难。老师就是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来感受的春天。

二、重指导。新课标重视学生阅读的自读自悟,重视习作的自由表达,但我们觉得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只是每一个学段的习作要求不同,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也不会相同。在这节课中,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对动物的外形、爱好、脾气、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指导了应该如何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叙述,怎样才能将其叙述得更具体。

三、重体验。现在的习作教学都提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在课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课前安排的活动是切实有效的,学生真正去观察了,去了解了,他才有话可说,避免了在作文时胡编乱造,空话套话,这表现的不仅仅是文品,更是人品。同时,对于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师也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从范文里寻找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本教案

第一单元亲情

礼物

教学要求:

1.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要求认识的和掌握的生字、词语。

3.能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收到过许许多多的礼物,我想在这些礼物当中肯定有让你最喜欢或是最难忘的,那么谁想来说一说你收到过亲人的令你喜欢和难忘的礼物是什么呢?(学生发言)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令你们记忆犹新的礼物,这些礼物不分大小,不分贵贱,从中老师能够深切感受到亲人对你们的关爱,那么课文中的小同学同样也收到了不少亲人送给他的礼物,那么大家想知道使这位小同学难忘的礼物是什么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优美的小诗歌《礼物》。(板书)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礼物》。(注意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

(2)播放课文录音,注意听听刚才自己圈出的字应该怎么读。

(3)各自练读,同伴间互相读。

(4)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3、认读生字

a.出示这些生字。(生字卡片:博大、春雨绵绵、滋润)

b.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

c.各自在组内认读生字,同位互查。

d.再请一位小老师到前面来进行检查。

4、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填写表格。

时间 亲人礼物懂得了什么

去年

春天

(2)学习第一小节。

a.指名朗读。

b.同学互评。“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

c.指导朗读。

d.自己试读。

e.指名朗读。

(3)学习第二、三小节

a.小组合作一起研究后面2个小节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好?

b.请一个组长起来汇报。

c.这个小组一起来试读,全班评议。

d.其他小组再读。

5、拓展练习

请你仿照诗歌再编一段。

作业设置: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诗歌再编一段,写在练习本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

二、讲授新课:

(一)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1、出示生字卡片:

博大、春雨绵绵、滋润

2、随机抽一组学生读生字卡片。 3、出示词语卡片: 4、全班齐读词语,指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5、讨论:

说说你仿照诗歌续编的段落,大家评议。

(二)认识新生字,记忆新生字。

1、出示投影:

2、你认识这些生字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3、指学生领读生字的发音。

4、对这些新生字你记忆的好方法是什么?先自己考虑,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

5、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7、在小组内进一步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8、老师根据学生记忆生字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三)学习生字的书写方法。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名让学生回答。(两类: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3、出示这两种结构的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两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博”的写法。

(老师范写)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出示小黑板)

10、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并且在组内评选“书写最棒”和“书写进步最大”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8个生字,同学们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把这些生字写的十分规范,同学们在不断的进步,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把生字写的更美观。

四、作业设计:

练习用生字组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课文中的好词进行写话练习。

板书:

种子——爱自然

礼物 小鸡——爱生命 亲人的关爱、期盼

手表——爱时间

教学后记:

刚过完年,同学们也收获了很多礼物,因此学习本课同学们很有兴趣,我在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收到些什么礼物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这些礼物所给予的爱。

在课堂上练习的:仿照课文前四小节写一段话。全班同学都能写出来,看来同学们理解了本课。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抹”。

2 读懂课文,在充分朗读中体会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顺。

3、完成“日积月累”第三题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奶奶与冬冬之间浓浓的亲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有关歌颂“亲情”的故事或诗歌,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1 学生交流资料。

2 学生提到或是引导《游子吟》一诗。

结合图,读读诗。

想象诗中是怎样写母亲对孩子的爱?

读一读,背一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板书课题《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本生字。

1 自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 知名度课文,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 仔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懂读顺。

2 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

3 奶奶喜欢的铃是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奶奶与冬冬的对话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亲情的伟大和无私。

4 师小结。

四、作业: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课

今天,我们来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再次感受亲情的伟大。

二、细读、深思、再悟。

1 带着课后的第一个思考题,细读课文。

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为什么?

结合上下文,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推理。(师随即可教学生简单的推理方法)

2 此刻,你们心里想些什么? 三、拓展与延伸 1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想想,我们给如何回报他们的爱? 2 读一读《奶奶最喜欢的铃儿》,说说文中冬冬是怎样做的?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注意“险”、“摘”的右半边的写法。

五、作业:写生字

教学后记:

课文短小,字里行间却流动着浓浓的亲情。本节课我重点放在朗读上,

特别是重点朗读冬冬和奶奶的对话部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了亲情的幸福和怎样去关爱自己的亲人。

平分生命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时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部分句子。

教学重点:

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 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生命》)

2、师: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3、师:是啊!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学习《平分生命》这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明白的画出来。

交流不明白的地方。

指导名读文,思考:小男孩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评价读文情况,再交流问题。

(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

1 默读课文,找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并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

2 3 4 5 教师提出发言时的注意事项。 全班交流,读句子,谈感受。 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7-8页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6 学习第7页比一比。

①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读后先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②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五)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请把你学习这课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

收集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畅谈所得,交流资料。

1、上节课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吗?(交流各自的所得)

2、学生交流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降、瞬、承。(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书写生字。(正确、美观)

(三)积累好词,背下佳句。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本课好词。7页抄一抄以及学生自己的词语。

2、“金钥匙”指点: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四)、作业超市,自由选择。

1和2自选一题,3必做。

1、选用学过的词语编写一段话。

2、帮家长做家务。

3、抄写词语3遍。

板书: 愿意输血决心献出生命

能活100岁要求平分生命勇敢(伟大的亲情)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年仅10岁的哥哥为重病的妹妹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剩下的生命。故事很感人同学们也从中感悟到了亲情的伟大和无私,在这篇感人的文章中,没有议论,没有抒情,没有描写男孩的心理活动。是故事的情节神态、动作很语言刻画出了小男孩为了亲人奉献一切的典型形象。所以在教学中体会哥哥的语言入手,从而更好的理解了哥哥的勇敢无私。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珍惜亲情的教育。

语文天地一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辨析词义中,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辨析词义中,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辨一辨。

辨一辨:同桌说说这些字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比一比:比较下面的字有什么异同。

(礼——扎,博——搏,幼——幻,幸——辛,敢——取) 读一读。(全班齐读)

抄一抄。(把词语抄一遍)

二、抄一抄,说一说。

读一读。(全班齐读词语)

造一造:用每个词语造句话。(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说一说:谁能说出“关爱、犹豫、相依为命、不知不觉、期盼”的近义词? 抄一抄:从课文中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 三、比一比,写一写。 比一比:比比这些词语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写一写:你能再写出几个意思相同的词吗?填在课本里。

读一读。(全班齐读)

说一说:在小组里把每个词说句话。

第二课时

一、想一想:让学生回忆在家里的幸福时光。

二、说一说:让小学联系生活与体验,说说在家里家人是怎样疼爱自己的,或者 说说你有一个怎样幸福的家?

1、出示说话要求。

2、小组内交流。

3、择优全班交流。

三、思一思:你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你觉得你更应该怎样做?

1、小组内交流。

2、择优全班交流。

四、笔下生花(选一项,做一做)

①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列出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记一记自己了解的情况。 ②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

教学后记:三年级是错别字高发期,尤其是同音字的混淆,但它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本单元加大了这方面的练习。词语的积累也很重要,第二大题我进行了扩词练习积累词语。《游子吟》家喻户晓,学同学们都会了背了。但作文反映的问题教多,对一件事表达不清楚,语句表达不清楚,学生的生活常识缺乏,所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多参与生活很重要。这要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多参于做家务,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

第二单元 春天的脚步

古诗二首

《绝句》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教学后记: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介绍作者,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然后通过播放课件,把学生引入画面之中。美丽的春景伴着轻快流畅的乐曲,大家跃跃欲试,争先说出自己看到的情景,学习古诗的热情空前高涨。

《村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该。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教学后记: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识字教学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读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去识记字形,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写字环节我将教师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解诗意方面,我先让学生自读,边读边用笔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然后小组合作,把自己圈出的词句在4个人的小组中交流讨论,让小组成员一起想办法帮忙理解。接着全班交流,各组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学的过程,就是存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的回报将是惊喜。

理想的翅膀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的“建筑、翩翩起舞”等。

2读懂课文,了解“我”和小朋友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 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海逸,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教具:录音机 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课题质疑,导入课文。

板书课题“理想的翅膀”,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让我们带着各自的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吧,看你从文中是否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师检测生字,并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真读课文,说说你从科文中读懂了什么?

2、 结合课文思考:“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理想,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 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2—7段(学生怎么理解,就怎样的读,读出对理想的憧憬即可)

4、 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理解的翅膀”?(风筝)

5、 说说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而且是(),“我”的风筝是(),因为我的理想是();小薇薇的风筝是(),因为她的理想是()、二喜的风筝是(),因为他的理想是()。各式各样的风筝带着大家的理想在飞翔。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课:

春天,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吧。

二、感情读文,给课文分段,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带着课后思考2,给课文分段。

3、 全班交流分段情况,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4、 学生概括段意。

师小结:课文按先写地面—再写空中—再回到地面的顺序写的。(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也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显得很有层次感。)

三、指导写生字。

1、 学生观察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2、 指导写“翩、竖、薇、舞”等。

四、指导学生完成“开卷有益”——《雨在唱歌》

1、 自由读短文,说说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2、 想想:短文是以什么养的手法写的?(拟人)

3、 再读,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4、 同桌读,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我的理想

板书:

理想的翅膀

水兵帽 当海军

蝴蝶 当昆虫学家

瓦片 当建筑师

双体花瓶 当手工艺术家

竖琴 当音乐家

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们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那每一位学生的答案或朗读的方式就会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无疑是应当得到尊重的,因此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也应当注重对他们个性的尊重。例如:学生读课文时,有的语速较快,有的语速较慢,无疑这是由个人性格决定的,不能简单的用对或错加以评价。对于语速较快的学生,我给予的评价是说:“你的风筝真活泼!”;而对于语速较慢的同学,我则会说:“你的风筝真悠闲。”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朗读和回答问题的兴趣。本堂课总起来说比较流畅,环节安排也较为合理,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春天的雨点

教学目标: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

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

3解课题“春天的雨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录相机、生字卡片、小黑板、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到《春天的雨点》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这篇课文是写春天的雨点吗?)(我预习了课文,是写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不知为什么课题是《春天的雨点》?)带着大家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春雨绵绵的春天,看看达丽玛和老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起讨论课题《春天的雨点》是不是合适?

二、自读探究。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一下部分。(交流: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6-14;第三部分15-20;第四部分21-22。)

2、请用精练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这篇文章哪一些部分最让你感动?找出来并读一读,再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生:22段并说出自己感动的原因是体会到师生之间深厚的感情,此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真挚、淳朴、深厚的师生情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使人感到温暖、感动,并为拥有这样的爱感到欣慰、幸福??。)此时,让我们一起吟颂《春夜喜雨》再次体会春雨的珍贵。

三、借着达丽玛和老师的浓浓深情,我们也谈谈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吧!(生联系自己谈一谈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四、再读课文,升华感悟。带着我们感受的爱再读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那一部分,读出浓浓的师生情谊,读出春雨的甜美和珍贵。

五、作业超市:

1、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2、收集有关《师生情》的故事,并讲给组内同学听。

第二课时

一、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自学本课生字。(师鼓励大家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三、啄木鸟工作室:

1、读音易错的字。

2、字形易错的字。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四、积累好词、好句。

五、回顾课文:

1、春天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2、课文讲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哪几件事?谁是主要人物?(生回顾再次感悟师生之间的情谊)

六、扩展:与达丽玛相比想想自己今后该如何努力?

七、作业:给老师写写悄悄话。

板书:

春天的雨点

上课溜号

课后补课 真挚的师生情

冒雨送生

为师送伞

教学后记:

〈春天的雨点〉一文情节感人,语言深刻,我抓住乌汉娜老师的重点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组织交流,让学生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领悟人物情感。例如抓住“搂”体会老师就像亲人一样关心自己。“转身走了”让学生感受到乌老师这样做是应该的,不需要他人的感谢。通过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使同学们更懂得了师生之情,体会到老师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语文天地二

教学目标:

掌握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等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大小写字母互换练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下面加点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嫩草 散步 竖琴 善良 忘记 绿蒙蒙

二、你能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吗?写完了拼一拼。

CHUN TIAN---- YU DIAN--------

FENG ZHENG-- JIAO BU--------

LI XIANG----- MENG LONG------

三、抄一抄:

布置 嘱咐 毛茸茸 秘密

翅膀 建筑 翩翩起舞

沙哑 飘洒 疲劳 朦胧 蓬勃

四、读一读:

春回大地 春意盎然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欣欣向荣 万紫千红 莺歌燕舞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五、读一读、比一比:

1、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她飞到天上,会好好想想的。

2、她一直望到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老师的背影慢慢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呀?

第二课时

一、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读一读、背一背: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初显身手:

以《春天的脚步》为题办个小展览:

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有诗、画、文、歌??

三、开卷有益:

以自读为主学习《雨在歌唱》:

查找生字、词;

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感情朗读??

四、金钥匙:

认识“文房四宝”。

五、自检:

讨论时,听到不同的意见,我能够做到:

★ 心平气和

★ 认真思考

★ 吸收别人正确的意见

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教学后记:

从听写来看,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字掌握的较好。但第二题:“仿照课文写一写”反映出孩子的想像力不够丰富,灵活性不够。还要多注意平时多引导。

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生命

小虾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

2、能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在全班交流。

画虾——说虾——论虾——爱虾

教学准备:准备有关虾的资料,学生熟读课文,处学业本课的生字、词。

教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二、导入新课: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

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

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小虾很——(有趣)(脾气不好)? 指导朗读:有的稍带点灰黑色,??

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来学习:

小虾真有趣:从哪感受到小虾真有趣的?(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小虾脾气不好:从哪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的?(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 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1、小虾仁是什么样子的?

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

千年虾:灰黑、长青苔

2、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

1、打出中心句。

2、是如何一句一句写具体的?

吃食有趣,非常小心

脾气不好,打架凶猛 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话,把话力求写具体。 三、作业: 要求学生画虾。

第二课时

一、你觉得小虾有趣吗?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呢?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小动物,并进行描写。(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描写小动物的写法)

以文章为例,让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部分:1——2写“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

第二部分:3——4写作者对小虾的细心照顾,它很有趣,但脾气不好。

第三部分:5——6作者发现小虾一天天的变了,体现了作者对小虾仁的喜爱之情。 学生总结如何写好小动物。结合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进行练习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二、作业:

语文天地D2、D3、D4。

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板书:

样子:通体透明 捎带灰黑色

吃食:小心 碰 退 再碰 又后退

脾气不好:一张一张 一翘一翘 一突一突

教学后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也为学生的说写表达提供素材。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利用画面使学生观察小虾的活动,欣赏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进行表达,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松鼠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有关松鼠的资料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

二、学生交流资料:

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们谈感受:

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

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学生总结:并板书:

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四、交流: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喜欢小松鼠吗?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学生朗读课文。

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

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

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

三、指导本课的字:

捷 遮 蔽

四、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五、开卷有益:《带刺的朋友》

板书:

外形:美丽

松鼠

生活习性

教学后记:

《松鼠》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而在上课前,我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性趣,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通过看动画,加深了学生对松鼠的影印象,再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让学生能够从整体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给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总之,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到之处,比如抓重点词语方面把握的不太好,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该注意适当的引导。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许效果会更佳。

语文天地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语文天地》复习形近生字,积累优美词语,进行动词和时间词的学习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文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进行形近生字的比较,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从——丛评——坪静——净搏——博

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这每一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和发音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 出示投影:渴求盘旋滑行绿盈盈空隙撒落追逐

立即猛烈敏捷晴朗摇晃遮蔽讨人喜欢

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

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老师重点指导“滑行、渴求、遮蔽”)

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

(三)积累表示动作的词语,练习使用。

1、学生看书中给出的例子:蹦跳、捧扒、退、追

2、学生模仿例子,自己思考表示动作的词语。

3、指学生回答。老师进行板书。

结合自己的词语进行造句练习,然后全班交流。

仔细观察和动作有关的词语有什么规律?

指学生回答,老师将相应的部分进行标示。

(四)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练习使用。

出示描写小虾吃东西、松鼠搭窝的两段话。

学生自己朗读,找一找表示时间的词语划出来。 指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这些时间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指学生尝试用这些时间词语说说话。 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电平,推荐好的全班交流。

老师重点关注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的学生进行辅导。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形近生字生字、表示动作、时间的词语和句子,尝试自己也用表示时间和动作的词语造句。

四、板书设计:

动词:

时间词:

第二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语文天地》,进行阅读训练,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一)阅读短文《带刺的朋友》。

1、学生在提前预习的基础上,默读短文。

2、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带刺的朋友是谁?

3、在预习过程中,你对短文有哪些感想?说一说。

4、指学生结合自己朗读的情况,说说阅读体会和感想。

5、集体交流,互相补充,点评。 (二)畅所欲言,积累学习方法。 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都收集到了哪些和动物有关的消息和资料? 指学生结合自己的收集交流相关的资料。

老师结合学生交流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的爱护小动物呢?(小组内先交流)

指学生集体交流发表想法,互相点评,互相补充。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进行板书。 总结:大家都是从哪里获得的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时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师将学生的建议用投影片进行展示,学生阅读。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了说怎样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如果请大家来想些方法,使大家都能来保护动物,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大面积提问)好我们就请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来表达对动物的爱护。

四、板书设计:

怎样爱护动物

大家的建议: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作文 写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1、写一个你喜欢的动物。

2、可以写它的外形、脾气等特点,也可以写它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还可以写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3、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它的喜爱。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

课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收集、积累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世界》,去看看那些人类的朋友们过的怎么样。(播放录像《动物世界-小松鼠》)

2、启发。《动物世界》的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畅谈感受)

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3 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三、摆设擂台,分组交流

1。抓住特征、指导描述。

2. 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交流,学生相互评议,教师相机点拨。

(1)外形主要讲:身子、头、耳朵、鼻子、眼睛、嘴、尾巴、腿等。

(2)说说动物的脾气、活动情况(如捕食、嬉戏、休息的情况)。

(3)还可以写你和它之间发生的事情。

四、习作指导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复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

2.复习《小虾》、《松鼠》,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

a、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

b、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六、布置回家写作文

1、按老师要求写

2、写完自己先通读修改,再让父母审阅、签名。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单元的字词掌握的教好,但在仿照课文写一写这个环节掌握的不是很好。作文能把握文章结构,但选材和语言表达不够好,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四单元智慧

田忌赛马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认真观察的分析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赛马双方的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用具:生字卡、录音机、插图

一、 揭示课题,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 读了课题,你推想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田忌与谁赛马?怎样赛马?结果怎样?)

2、 带着以上三个问题自读课文,并在问题的相关处做上记号。

3、 交流自读成果,串联问题答案,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通过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落实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并完成初读任务。)

二、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层次。

1、课文哪部分写田忌初赛失败?哪部分写田忌再赛胜利?哪一部分写了由败到胜“转”的过程?

2、参考“转败为胜”这一成语,用自然段归纳法给课文分段。

(这样,进一步熟悉课文,理清结构,初步感知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过程。)

三、 动手演示,理解两次赛马的情况。

1、 自读课文,说说两次赛马的情况。

2、 用已准备的“马卡片”(学具)演示两次赛马的情况,同时让学生板演并讲述过程。

(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兴趣盎然的演练过程中读懂课文一、三两部分内容,形成深刻印象。)

四、 深读课文,研究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1、 什么叫“转败为胜”?看着这个板书,你想问什么?

(还是同样的马、为什么能“转败为胜”?)

2、 研读第一次赛马以后田忌、孙膑和齐威王的心理状态。

(1) 指导学法:

一划(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

二研(这些词句对表达人物心理的特定含义)

三读(这些人物的不同情感心理)

(2) 范例引读,明确研读方法与目标。

(3) 自己研读。

(4) 交流感悟。

3、 讨论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随机板书: 马快不了多少

仔细观察

│ 齐威王傲慢、轻敌 ↓ 认真思考分析 (解放学生的口,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词句,或含义深刻的句段,品个够,议个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浅、或深、或对、或错,只要是在思考,只要敢说,都应该鼓励,从而激活课堂。)

五、 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六、 适当浓缩课文,突出对话,指导分角度演读,体会情感。

七、 作业。

设想这场赛马将电视现场直播,请你当节目主持人,写一段解说词。

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一次)

田 忌: 上 中 下 失败

齐威王: 上 中 下 (第二次)

田 忌: 下 上 中 赢

教学后记:

本课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帮助大将田忌在赛马时以智胜了齐威王的故事。课文的文字浅显,情节简单,但读起来很有情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本课思维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弄清楚田忌、齐威王和孙膑三人的思路,其中孙膑的思维推理是难点。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首先,以"赛"统领全篇,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最后,我让学生看板书思考课文内容,谈自己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贯通全文的思考,必然是见仁见智、有话可说。至此,学生对课文蕴含着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肯定有所领悟,而学生思的能力也得到拓展,做到了学有所得。

捞铁牛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习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附: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怀丙------“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摸位置

准备捞:大船并排拴紧、结实木料搭架 装满泥沙、 粗绳 捞回来→利用水的浮力 ┕→出 色 的 工 程 家

教学后记:

《捞铁牛》一课中,有许多学生对怀丙十分佩服,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因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当时机械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运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是多么了不起呀!

可学完课文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怀丙这样把沙铲进黄河,实在是很大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他能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是用心读书,不唯书,不唯上,而且想法在现代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我首先尊重他的独特感受,没有让他完全跟着书本走。然后,我鼓励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铲到河里,那该怎么办呢?”他陷入沉思中,全班一片寂静,都在冥思苦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锻炼。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四条船并排,把泥沙铲进另两条船里,这样一来,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能把铁牛捞上来,还能节省泥沙。

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一瞬即逝,要给予燃烧绽放的机会,这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用冰取火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会写10个生字,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具体分析问题的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思想感情: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时,要冷静思考,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用具:

课件,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冬天玩过冰吗?感觉怎样?试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吗?该怎样取

呢?你还有多少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把握不准读音的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认识它。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记生字字型,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抄两遍。

3、再认真读课文。

四、反复读第一自然段:

1、边看图片,边想象,那里的天气怎样?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3、再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体感知。

1、在南极变化无常的天气里,探险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

2、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3、你能说说怎样用冰取火?

七、找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过渡:

探险队员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读2、3、4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问题,或是展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3、什么是一筹莫展?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遇到的绝境。

4、指名读2、3、4段。

二、理解重点段

1、默读5、6、7段,你体会到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取火的过程。

3、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来了,它代表着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此时的心情。

三、学写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生字。

四、小结:谈本课收获。

作业设计:写写读后感

板书:

南极天气 变化无常

用冰取火 一筹莫展 陷入绝境 意志顽强 八、小结本课学习的收获,齐读课文。

探险队员 做成冰透镜用冰取火 聪明

欢呼、跳跃

教学后记:

《用冰取火》这篇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本文所讲的故事,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因此,我努力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收集关于南极的视频让孩子看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火有什么作用,然后让生看一些有关南极的图片资料,说说你看完这些图片的感觉是什么。最后,我让学生说说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最需要什么。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做了铺垫。

语文天地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2、学会认读生字33个,会写生字32个。

3、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做到正确使用。

4、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5、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言简意赅地回答课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认读生字33个,会写生字32个。

2、自觉积累词语,使语句更形象、生动。

教具:投影仪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比一比(投影)

1、写下面加点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在练习本上抄写,并组词。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投影)

场 厂 威 危 修 休 拖 脱

1、引导学生比较字的音、形、义的异同。

2、口头组词,在本子上进行书写练习。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 轻蔑 胸有成竹 转败为胜

淤泥 笨重 沉没 绷紧 出色

徘徊 驱散 跳跃 恢复 束手无策

1、读一读,哪些字比较容易读错? 2、哪些字容易写错? 3、你都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吗?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造句。 4、第五单元的课文中,你还有要积累的词语吗?写在书上。

5、在抄写的过程中,是否发现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阅读课文片段

1、朗读的时候,注意文中的句号和叹号。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试着用别的词语替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卷有益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6、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7、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二、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三、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单元的字词掌握的字词通过听写掌握的较好,但在仿照课文写一写这个环节学生掌握的不好,通过老师的反复举例讲解,学生渐渐明白,这也折射出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欠缺。阅读部分领悟的不错,作文从草稿来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五单元读书

小小的书橱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字,会写7个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词。

2 学习诗歌,懂得小书橱中蕴含的知识,能使人眼界开阔,生活充实,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之情。

3 体会关键此举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读书的乐趣。

4 有语气地朗读全诗。

教学重难点:体会关键此举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用具:录音机、生字卡、插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小书橱?说说你从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小小的书橱》,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小书橱的。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自由读书,花初步认识的字,用自己的认字方法认识它。

2至明看火车,检测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 自读诗歌。

2 读完诗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 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爱读书?

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悟2—5小节,体会读书的乐趣。 读最后一小节,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配乐朗读,放飞想想谈感受。

1 指名配乐朗读课文。

2 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来谈。

3 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五、总结评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揭课题

二、感情朗读,回顾全文。

三、完成读一读,背一背《观书有感》

1 自由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结合插图,自悟诗意。

3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生字

1 学生观察生字,提出不会写的字全班交流解决。

2 重点指导“瀚、尊”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鼓励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摘抄有关读书书的名言警句。

板书:

小小的书橱

增长 许多知识 挖掘 无穷宝藏

度过 愉悦时光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学生在自主识字、理解诗歌方面没有遇到什

么困难,而且课堂的气氛被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语气调节的轻松又活泼,学生真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这一点可以反映出教材选文的优势——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在引导学生谈谈小书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时,学生的回答很丰富,他们说:“从小书橱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在小书橱前读书,好像沉浸在书中,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可以享受他们生活的快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结识小书橱给自己的快乐,把课堂学习与生活主动地衔接在一起了。

山沟里的孩子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词。

2 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 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杜重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用具:录音机、生字卡、插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 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 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 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 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 老师小结。

四、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 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 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3 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

4 指导朗读,学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5 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六、七段)

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讨论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想想:看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话补充一下吗?

五、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六、作业:抄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课。

二、再读课文,联系自己,深入感受内容。

1 齐读课文。

2 想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联系自己,谈谈你此刻的想法。

3 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在班上展示。

三、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 读句子,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 读一读两组句子,抄一抄,积累精彩句子。

四、指导学生写本课生字。

1 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个字较难写或易写错?

2 重点指导“罩、慧、貌、勤”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时间长

山沟里的孩子 (上学) 路不好走

不十分安全

教学后记:

《山沟里的孩子》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用富有感情的语句,描写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赞颂了山里的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这篇散文的语言很美,极富感情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我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的?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你又是怎样上学的?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深入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后,我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让学生说说省略号省略的句子;描述未来山沟里的学校;畅想将来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然后写下来。

珍贵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教具准备:录音机、插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3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简介背景

1.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情况。

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理清顺序,重点感悟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叙述顺序)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你最受感动?(引导学生默读第9-11自然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体会。)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临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词。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

2.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①“渴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联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引导体会当时学习条件的困难。)

②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③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①“节省”是什么意思?

②党中央从文件重要不重要?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三、归纳小节,畅谈体会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板书:

我们渴望

珍贵的教科书

指导员用生命换来

教学后记:

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想象。因而,在教学中,我启发想象,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文中的四个“没有”,我通过一选读——了解困难感受艰苦,二连读——体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三范读——想象孩子们当时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身处“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的“教室”之中去学习,真切感受书对于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显得那样神圣、重要、宝贵、渴望。

语文天地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

3、掌握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读一读本题的要求,指名分析生字的注意事项。

鲁迅 山野 辛勤 荒山 临时 刺骨 薄 异口同声

二、让学生写一写容易混淆的生字,并抄一抄本单元的重点生字。

三、同位互相读一读著名格言。指名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四、在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着他们。

五、读一读,背一背这首古诗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六、开卷有益:

自读《书本里的蚂蚁》然后小组讨论学习,最后汇报交流。

布置作业:

自学一下笔下生花

教学后记:

从听写来看,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字掌握的较好。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同学们都理解的比较好,几篇课文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志向和习惯。背诵古诗和名言同学们都背的很好,只是个别学习能力差的慢些。作文“笔

下生花”同学们能把借书、买书、介绍书的过程都能很具体的写出来。

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

天外来客——陨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诗歌押韵的简单方法。

3.查找有关陨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并能自己从课文中了解陨石的知识。

4.掌握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

课前独立查找有关陨石的资料,并鼓励学生敢于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陨石图片、录像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块普通的石头)

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石头,你可别觉得它太平常,不起眼,石头也是形形色色的,有许多奇妙的石头,有许多奇石收藏家专门收集各种各样的石头,还有许多其实展览会呢。你想不想也去看看这些奇妙的石头?

今天我们就要开始新的一的主题单元“奇妙的石头”。希望在学习这单元的过程中我们也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一些石头的知识、资料等等,学完之后,我们也来个“奇石展览会”,好嘛?

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石头朋友来了,看它是谁?(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交流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读文情况。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互相评一评,他读的好在哪儿?

3.交流学习生字

(1)“这些朋友你记住了吗?”屏幕出示本课生字陨石(指名读、齐读)我们的第一位石头朋友叫陨石,你知道它是谁吗?(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交流学法)轨道物质宇宙(出示第二组,于科学知识有关得生词,学法同上)

(2)巩固指读生字

(3)“看谁写得棒”先请同学交流说一说哪些生字书写

时应该特别注意,然后在诱导字帖上将生字各写一个,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评比。

三、再读课文,分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诗歌朗读时应注意的语气。

2.小组比赛读课文

3.同学们读的这么好,那你对陨石了解多少?你收集到它的资料了吗?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有交流价值的材料准备在全班交流。

4.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收集到的陨石相关资料,并说明使用怎样的方式收集到的。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用心收集了好多有关陨石的资料,那么在初步交流之后进行整理、补充,做成一份收抄报下节课展示给我们看。并看看你收集到的资料课文中有没有相关的介绍,有的话是哪一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交流实践作业(手抄报)每组选出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收集到了这么多有关陨石的知识和资料,你收集到的文中有相关的介绍嘛?谁能对应课文说一说?你读了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2.分小组交流学习,质疑问难。出示讨论内容:陨石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为什么我们称它为“天外来客”?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你发现这首诗是怎样押韵的吗?介绍有关诗歌押韵的知识。

三、拓展

科普书籍推荐,由查找到资料最多的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她是从哪儿找到的,推荐几本科学书籍。

四、实践作业

查找最新发现的陨石资料,试着查一查它过去的行踪。

星星

天外来客——陨石

↓ 信使 :带来宇宙的信息

石头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类似于科普文学的小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向学生们讲述了许多关于陨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是直接告诉读者的,它通过儿童化的语言

和文学表现手法将知识融于文学之中,因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这些小知识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们抓住重点词句,谈理解,谈收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可能做到全面,因此,我抢同学们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进一步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引导学生读书,从书中寻求答案。从具体的词句中体会,有了这样的体会,再加上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知道朗读就能一气呵成。

和氏献璧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

(一)、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2、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

b、指名汇报。

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③、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

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④、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b、指名汇报。

5、齐读第3—5自然段。

6、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

并指名说说。

7、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活动:

1、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板书设计:

6、奇妙的石头

第一次 砍去左脚

和氏献璧第二次 砍去右脚 忠诚

第三次 命名“和氏璧” 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初读、细读、扩展延伸这三方面进行有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激发阅读的兴趣。通过比较第三次献璧和前两次献璧的不同、找出描写卞和动作、语言的词语,达到积累语言,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

语文天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同音字并组词的方法,正确书写单元中的重点生词和常用书面词。继续指导学生写句子,提高学生派句能力。

2、继续培养训练学生积累词语、成语和诵读古诗的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学习引号的使用,掌握方法,规范写法。

4、进一步指导并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以及阅读、习作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引号的用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完成习作。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1、读一读这四组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小组讨论,说说区分它们的好办法,并在小组里组词。

3、全班交流。

二、抄一抄。(这一题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完成。)

1、开火车读一读。

2、再次列举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行“错别字诊所”活动。

3、齐读。

三、填一填。

1、给学生10秒钟时间看题,并说说这个练习的要求。

2、指导学生回顾列举学过的和自己知道的偏旁部首。看看哪些可以和“石”字组成新字。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样的练习考一考其它小组。

4、完成“石”字组成语的练习。并指导学生平日积累成语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四、读一读,注意引号。

1、学生默读句子,思考每一句话中引号的用法。

2、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强调引号的用法。尤其以第三个句子为重点,体会两个“祖国”的意思。

4、设计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对引号用法的掌握。

5、齐读句子,加深印象。

五、照样子,写句子。

1、给学生时间,自由读题和句子,说说对要求的理解。

2、读例句,分别说说“当??的时候,就??”和“当??时,??”的用法。

3、指导学生说句子。

六、总结本课练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古诗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顺、读准确。

3、评一评。

4、齐读。

5、老师大体讲解一下诗意,以帮助学生从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体会,把诗读懂,读出韵味、感情。

二、畅说欲言、笔下生花、开卷有益。

1、给学生5——10分钟时间,看明白这几个题目的要求,并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讨论活动方法。

2、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开展活动,并完成手抄报及自己喜欢的汇报形式。

3、确定活动时间范围和纪律。

教学后记:

从听写来看,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字掌握的较好。<<石灰吟>>上过幼儿园的孩子都很快会背了。“猎人海力布”我让孩子们自学,并自己提出问题同学来解决。通过老师的引导掌握的不错。

第七单元特产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乡的特产,会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

教学准备:教师:中国地图、投影仪

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特产》板书课题,你知道什么叫特产吗?

二、新授

1.你知道哪些特产?它们的产地分别在哪?

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地图

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资料

2.游戏:猜谜语

?了?袍子?弯弯像月亮,

是?白胖子?短短像?瓜?

去了白胖子?少?穿?衣?

是?黑?子。?大??衣。

谜?:荔枝谜?:香蕉

身材?又??

穿著紫衣裳? ?我像竹竿? ?是甜又甜。 谜?:甘蔗

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吗?在地图上指一指。

连线:哈密瓜龙眼甘蔗红橘鸭梨菠萝

福建新疆河北广西贵州四川

3.投影出示: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

丝绸----- 辣椒------- 枸杞------

茶叶----- 香菇----- ()-----

自由读词语,你认识哪个生字,怎样记住的?不理解哪个词语?

出示实物,学生观察

指名做练习,交流:丝绸-----浙江辣椒----四川、湖北、湖南??

(1)在地图上找一找

(2)你还知道哪些物产和它们的产地?

表扬查资料、多问的学生。

4.出示词语:

刺绣铁画景泰蓝玉雕云南白药

湖笔徽墨雨花石端砚宣纸

指名读,你了解哪个词?投影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5.找一找,画出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特产。 学生在练习纸上做,交流 6.自学古诗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2)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图文对照,给古诗配上图

(3)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学

自由读古诗,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交流

古诗诵读会(配乐)

7.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搜集家乡的一种特产

第二课时

开卷有益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集体读第一段。

4、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

5、指名读第二段。

体会“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6、齐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指名说说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各如何?

7、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8、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9、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指导有感情朗读

10、练习朗读课文。

畅所欲言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它有哪些特点?你准备从哪几方面给大家介绍呢?仿照开卷有益说一说,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

小组练说,每组选一代表班内交流。

学生评价,师随机指导。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为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一、导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地区的特产下面我请同学们作一下练习

哈密瓜 福建

龙眼 新疆

甘蔗 河北

红橘 广西

鸭梨 贵州

菠萝 四川

同学们又获得了一些知识,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吗?

(看书、同学之间介绍、看电视、上网等)

二、习作

1 广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街上,车体上,报纸上我们随处可见,广告是对产品的推销,也是对新产品的介绍。相信有的广告语使你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并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食品类电器类药品类饮料类

2 通过看广告是我们获取信息比较简便的方法,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每到旅游季节世界各地的友人都纷至沓来,我们的家乡也有丰富的特产,并且围绕特产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活动吗?你们能不能为它们做一下宣传?

3 撰写广告词是抓住产品的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高度概括产品的特点,也可以配生动活泼的画面,也可以通过电脑所做的动画来为产品做宣传。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选你们喜欢的活动。

注意:写广告词时,注意抓住特点,描写要生动细腻。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产品。 小组完成后,上台交流。

4 金钥匙

教会学生了解特产的方法,鼓励学生不仅留心观察商店的字号,还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了解。

教学后记:

现在的学生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问及班上的同学:你家乡的特产是什么?很多说 萝卜、白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告诉大家:特产就是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特产必需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地

方特有,二是产品特别著名。通过连一连的练习,在布置学生回家问问父母等形式。对特产有了新的认识。

第八单元尊敬与平等

最美的花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你觉得他们一样吗?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全诗,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同学互学。

2.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检测。

3.同桌互相读文,达到读准读通。

三、创设情景,引导理解诗文。

1.配乐范读,学生感受。

2.听完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从哪儿感受到的?

3.根据学生所谈引导学生体会世界人们平等相处,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读。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进一步体会感情。

四、学生交流资料,描述自己所见全世界儿童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情景。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学习。

1.今天继续学习《最美的花束》一文,谁愿意给大家读读全诗。

2.师生共同评价。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5.自读全诗,练习背诵。

6.指名学生背诵。

二、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 一样________。

说一句话。

三、指导学生写生字。

1.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难写的字。

2.教师示范:冠、漆。引导学生说出怎样记住这个字。

3.对于“冠”,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呢?

4.学生练习写字。

四、布置作业。

板书: 最美的花束

眼不同 都能看太阳

头发不同 都是花冠

种族不同 都像花束

平等 和平

教学后记:

种族平等虽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一个话题,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关心国际时事,他又成为学生认识新的世界,感受不同文化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学生了解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又听到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的声音,有和平的呼唤,有痛苦的呻吟,有欢快的舞曲,有无声的哭泣。本课以诗歌形式告诉大家无论什么肤色都是一家人,我以各种形式的读来让学生体会,但引导的读出他们情感没达到。可能这些离孩子的生活很远吧!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这个规矩不能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10个,会认的字9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重点理解课题,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有关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引导质疑。

1.教师板书课题,夸张双引号,学生观察与以往课题有什么不同?

2.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同桌互相学习。

2.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3.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的疑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说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切入文中抓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理解体会彭总的品质,并穿插着交流资料。

根据学生所谈的体会及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部分。

4.整体感受。男女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情朗读全文,体会人物品质。

2.学习语文天地D4中的第二题。

3.学会写文中10个生字。

导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规矩不能有”一课,你们还想读吗?

二、引导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回忆内容。

2.指导再读彭总的话:“??这个规矩不能有!”你们知道这个规矩指什么规矩?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讨论指名回答。

3.引导学生再读彭总的话,结合语文天地,注意问号和叹号的用法,体会说话人的心情。

4.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可分组分角色演演。

2.指名演的好的上台演。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字形,引导会区别:搞—稿辩—辨—辫奉—春,会用形声的方法记字。特别注意鬼9画。

2.学生练习写字

板书: “这个规矩不能有”

去看看

彭德怀 穿便衣 步行入园 以身作则

“这个规矩不能有” 不搞特殊化

返身走出

教学后记:

“这个规矩不能有”讲的是彭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公园闭园专门接待他,教育工作人员不能搞特殊化的事,赞扬了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彭德怀”这个名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我尽可能的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由于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有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有关彭总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去读这份资料,看看从中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了解。这样,学生对彭总这个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体会彭总的人物性格奠定了基础。教学时,我以“这个规矩不能有”为中心,引导学生去找一些含有彭总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想想彭总在说这些话时,会是一种什么的语气,然后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另外,教学中没能很好的面向全体,有几个同学始终没能大胆发言。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

苏珊的帽子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自如”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师让同学们戴帽子的真正原因;

2、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苏珊老师、同学对苏珊的关爱,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简单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自如”的意思,弄懂苏珊能自如到学校上课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老师让同学们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重点词句)、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苏珊生病前的图片)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是——苏珊(生齐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抽生接龙复述课文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二、品读感悟:

(一)了解1、2自然段

引入:苏珊原本是个可爱的小女孩,有着一头美丽的金发,可是一场灾难突然从天而降,使得年幼的苏珊不得不面对一件件非常残酷的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自由轻声读1、2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交流:(生汇报,师补充、小结)

(1)“可是,当她念一年级的时,她那小小的身体里面竟长了肿瘤,住院接受三个月的化学治疗。”

——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得了恶性肿瘤(癌症),这是残酷的。

(2)“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

——一头美丽的金发快掉光了,这也是残酷的。

(3)“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去上课对爱美的苏珊来说更是残酷的。

师相机出示苏珊生病前后的图片对比,让学生说说不同之处并适时指导朗读,体会苏珊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二)感悟4—6自然段

1、启发想像,过渡:可恶的病魔并没有使热爱生活、聪明好学的苏珊屈服,面对残酷的现实,瘦小的苏珊选择了坚强面对,她即将再次回到学校上课。如果你是苏珊的同学,看着她顶着一颗光秃秃的头来上课,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预设学生的说法、做法,如问苏珊头发怎么没有了,为什么变瘦了,用好奇的眼光看她甚至嘲笑她难看等,让学生体会苏珊处境的难堪。)

2、小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苏珊离开学校三个月后第一次回到学校上课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2)后来苏珊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苏珊后来为什么能自如地与伙伴们见面?

合作学习要求:(1)读一读,想一想;(2)勾一勾,说一说。

3、小组汇报交流:

(1)“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A、她担心,她犹豫,仅仅是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吗?(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苏珊的担心、犹豫是因为她怕与众不同引起大家的注意、议论。)

B、引导学生通过自读、男女生合作读、想像角色读体会苏珊担心、犹豫的心情。

(2)“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小伙伴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A、比较句子(演示文稿)

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

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

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指导朗读,体会苏珊心情变化大,速度快。

B、联系上下文理解“自如”的意思。作换词练习,如“自然”、“轻松”等,想像情景,指导朗读。

(3)“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A、看课文插图,观察苏珊和同学们戴的帽子,苏珊和同学们的表情,体会苏珊心情的轻松、愉快,与同学相处的和谐,指导朗读。

B、思考:为什么全班同学都戴上了帽子?

(三)理解3自然段

1、自读3自然段,用勾出老师说的话,知道是老师让同学们戴的帽子。

2、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热情而郑重)指导读出语气。

3、老师为什么让全班同学都戴帽子?

指导再读,体会老师让同学们戴帽子的真正用意。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全班同学戴帽子的原因,体会老师、同学对苏珊的尊重与关爱。

(因为苏珊身体里长了肿瘤,接受了化学治疗,所以苏珊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 因为苏珊的头发差不多都掉光了,所以苏珊戴了帽子。

因为苏珊戴了帽子,所以老师要求全班同学都戴上帽子。)

三、总结升华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苏珊或者苏珊的老师、同学说什么?

2、用自己的话对同桌小伙伴讲讲这个小故事,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说。

3、总结:苏珊是不幸的,因为病魔让她小小的身体备受折磨,但苏珊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拥有关爱她、尊重她的老师和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苏珊老师、苏珊同学那样的人,那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每一个懂得尊重、关爱他人的人,愿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着尊重与平等,让世界充满——爱!

四、课外延伸

1、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写出自己的感受。

(任选其一,做一做)板书设计:

苏珊的帽子

担心 自如

(尊重)

----------------------------

犹豫 笑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反复读着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与需要帮助的人共渡难关,却不使被助人的自尊受伤,是一种“春风化雨了无痕”的崇高境界。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努力使自己首先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然后又引领全班同学共同达到了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友爱,构建的融洽与和谐。我想,这就是教学所特有的魅力。

语文天地八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中“读一读,组成词语”、“抄一抄”、“填一填,组成词语”、读一读,体会感情“、读一读,填一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语:在“尊重与平等”这个单元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的好词,老师把他们整理里了出来,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老师找的对吗?

2、课件出示:在课文中画的部分词。

3、自己独立读一读,然后学生开火车进行轮读。

二、语文天地——日积月累

1、“读一读,组成词语”

出示:

热()宣()闭()乱()

熟()宜()闲()刮()

1)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我们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在小组内学习。在自己查字典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词语。

3)全班交流。表扬那些组词多、正确率高,而且同学们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小组。

4)读词体会这些同音字的应用,在写文章的时候不要用错字。

三、填一填,组成词语

大-小 始-终 是-非 生-死 甘-苦 进-退 长-短 东-西 不()则() 同()共() 自()至() 出()入()

取()补() 声()击() 口()心() ()惊()怪

四、读一读,填一填

引导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

五、作业设计:

抄写词语。并用其中两个造句。

六、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开卷有益“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学生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

(1)全班交流认识的字,找出难记的字进行全班交流。

(2)识字游戏。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6、分角色朗读。

二、畅所欲言,笔下生花

说说同学的优点。

1、小组互评,选出各组的小明星。

2、全班交流,评出班级小明星。

四、实践作业设计:

写写你的好朋友最近有哪些进步?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要求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教师巡回辅导。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板书:

白云高飘 蚂蚁搬家

大自然的语言 蝌蚪游动 大雁南飞 勤于思考

鱼鳞上的圆圈 善于发现

“三叶虫”化石

教学后记: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知识性的小诗,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以诗歌的形式,用富有童趣的文笔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的几种语言,让学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孩子们在接触本文时会很容易被这首小诗简洁的文风、活泼的文字所吸引。并让他们明白了对事物要细心、要勤观察多思考,使他们喜欢学语文,愿意学语文。

李时珍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4岁随父学医。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教学用具:

1.《本草纲目》书。

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导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

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

五、教学生字词:

诊 职 症 效 凑

六、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

(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

三、作业。

课文后思考题1、2。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

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

三、复述课文。

(着重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四、教学生字词:

缺 载 况 编 酷 拜 访 判 纲 籍 译

五、辨析:

1.药物药材药方药性药效

2.药方良方古方

3.药物书中药书

六、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不但______还______。采药时,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走了______路,拜访了_____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2)李时珍花了______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书有______字,记载了______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_______。

附:板书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本教案

教学后记:

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

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九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

音字组词。

(2 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组词

1 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 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 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 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大家读一读。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 学生读句子

2 找出加点的词语

3 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 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 写词语。2 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 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 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 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

3 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 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 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 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 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

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 、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 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 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 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 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 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 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

气。

2、 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 自己试写谚语。

4、 集体评议

金钥匙:

1、 启发谈话

2、 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 指名反馈、查目录。

4、 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 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 小结

3、 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教学后记:

第十单元奉献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凶猛?"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其中"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继续细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说明大禹了解情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仔细、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没 倒

2、扩词。

治 久 理 伟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理形

指导下列几个字的笔顺:伟雄

提醒学生注意:久的写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画,第七画是()。

父:有()画,第五画是()。

理:有()画,第六画是()。

姓:有()画,第四画是()。

四、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 人们四处逃荒

接受嘱咐

大禹治水 一心一意治水 “才 仅仅 就 却” 禹成了治水英雄

教学后记:

炮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体会炮手与将军间的对话,理解说话时的心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1、问炮手是干什么的?

2、播放炮声,随着一声声炮响,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跨越历史长河,走进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冬日.(出示第一段文字,齐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3、师小结:德国军队侵入法国巴黎郊外,法国人民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土被侵略,奋起反抗。这是一场正义的,保卫家园的自卫战争。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

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生字,板书词语,指名认读。

三、学习课文。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明明知道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开炮?

3、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间房子就是炮手幸福美满的家啊,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他的美好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让他亲自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内心怎么能平静下来呢?我想,他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

4、细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表现炮手脸色变化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炮手脸色是怎样变化的?苍白、煞白、惨白这三个词语都是描写脸色不好的,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2)什么原因造成脸色发生这样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测出炮手紧张的心情也在加剧。

(3)你能想象出他当时心里想什么吗?结合将军和炮手的对话:当将军用望远镜瞭望河对岸的小村时,当将军特指那间红瓦白墙的房子时,当将军命令炮手向房子开炮时,炮手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4)出示脸色惨白的段落:炮手心情怎样?此时,炮手又是怎么想的?体会炮手矛盾、痛苦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5) 最后,炮手做出了什么决定?此时你对炮手产生怎样的感情?

5、播放炮声:随着一声炮响,炮手的房子消失在浓浓的硝烟中。(出示句子)

此时,炮手和将军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当将军问炮手的时候,炮手有时怎么说的?他的话应怎样读?指名读,齐读。

6、当将军听到炮手的话时,将军怎么说的?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你还发现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相信只要聪明的你用心去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翻到99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给每段标出序号。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不认识)。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连读,齐读。(重点提示:黎、瞄、垮、煞、颤)

4、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合作交流,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问题。

2、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5、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拨,深入理解。问题:课文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

7、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

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

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

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

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战争带来的总是不幸和灾难,所以我们拥护和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愿我们的世界远离战争;愿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家园;愿我们永远享有宁静温馨的和平生活!请同学们想象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续写。

板书: 将军(等) 炮手(顾全大局)

苍白 煞白 惨白

打颤 滚下泪珠

喝彩 流下热泪

教学后记:

小河的歌

]一、导课

师:现在老师想带领大家看一幅美丽的画面。

师画外音:一条蜿蜒的小河向前流淌着,瞧,他穿越高山、平原;它浇灌田野、森林。花开了,草绿了,庄稼丰收了,树木更加茂盛了。

师:小河哗哗的流淌,他在唱着自己的歌。他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小河的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你们小声自由朗读诗歌,在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多读几遍,老师会走到你的身边,听一听你读得是否准确。另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2、师:谁相当校老师带着同学们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指名读)

3、师:这个小老师当的怎样?(读的准确,声音响亮)

4、师: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生词,“小小火车开起来,开到我这儿来”

5、师:“寂寞”是什么意思?“寂寞---孤单”

师评:用同义词解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6、“干涩---干燥”“崇高---高尚”(指名答)

7、师评:你真聪明,会及时运用。

8、师:谁想来读诗歌?其余同学仔细倾听,认真听就等于自己读了一遍。(4人读)

9、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板书:明亮、快乐、绿色、奔跑)

10、师:我发现,同学们都是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总结,这一句话就是每一小节的总起句。这是一种概括意思的好方法。

导:刚才,我们大体的了解诗的意思,让我们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更美的意境。

三、精读

1、师:请看大屏幕(指读题目要求)

要求:读读每一小节,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边读边想:你喜欢的原因。

2、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老师会走到你们身边,成为你们的参与者。

3、师:现在我们全班进行交流。谁想来谈。

4、生谈第一小节:

(1)师:是呀,小河长年累月的奔腾不息,真是不知疲倦。

(2)师:一条蜿蜒、明亮的小河永远又走不完的路,唱不完歌的歌,听,他唱着歌向我们走来了。(出示流水的轻音乐声,填空它唱着。唱着。身边伴着它山谷里在,不管不管)

(3)师:让我们再自由读一读,感受小河优美、动听的声音。(学生听着音乐朗读)

(4)、师:谁想来读?

师:(生互评)你觉得他哪里读的好?

(5)、让我们一起唱歌(齐读)

导:再谈谈你喜欢的内容

5、生谈第二小节

(1)师评:你的词汇非常的丰富,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你的理解非常深刻,使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不要紧张,想好了再说。

(2)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画面,听一听小河诉说着怎样的故事:

画外音:我是一条小河,我会独自经过险峻的大山,荒芜的沙漠,时常感到寂寞难忍。有时我要忍受着炎热的天气,骄阳的炙烤,常常感到干渴。

但是,令我惊喜的是我会使黄土重新滋润,草儿因我的到来绿了,花儿因我的到来开了,因而我又感到无比的快乐。

(3)师:看完画面,你想对小河说些什么?

(4)、师:一条小河,宁愿自己忍受着寂寞,忍耐着干渴,却给黄屠沙石送上清水,给他们带来绿色的生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5)、师:现在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诵诗歌,跨跨小河吧。

(6)、师:你觉得她朗读的怎样?(我从它的朗读中听出了这是一条快乐的小河)

(7)师:让我们一起夸夸小河。

导:小河听了同学们的夸奖,高兴极了。他说呀,同学们赶快读读后面诗歌,我还想听听你们的夸奖呢。

6、生谈第三小节:

(1)师:小河流入大海,小河浇灌禾苗,小河分享丰收,这是的小河心情怎样?(快乐、

愉快、)

(2)师: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3)师:同桌读。

(4)“寂寞”“干涩”“崇高”师什么意思?师:想读的我们一起来读。

导:小河是明亮的,不知疲倦的;小河是快乐、幸福的,它给大自然披上五彩衣,个个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因此,小河要对同学们说,“我师一条奔跑的小河”

7、师:让我们齐诵最后一段。

四、拓展

1、师:那么小河还会诉说哪些故事呢?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进行背诵。(基础性)

2、仿照《小河的歌》自编一首。(选择性)

板书:

明亮的 不停奔跑

快乐的 忍受寂寞

小河的歌 绿色的 浇灌田野

奔跑的 播种希望

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十

教学要求:

1 区别同音字、形音字,抄写词语,搭配词语,巩固学过的生字新词语。

2 读背中外名言警句,了解大概意思。

3 阅读短文。

4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各种行业缺一不可。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读懂短文,展开想像,续编《炮手》。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积累运用”“开卷有益”。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1 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特点。

3指名口头组词。

4引导学生记字形。

二 抄一抄。

1 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 说说这些词语在抄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 学生抄写词语。

4 指名读一读。

三、读一读,填上合适的词语

1、学生完成练习。

2、集体反馈。(分享快乐,服从分配,瞄准房屋,忍受痛苦,浇灌禾苗,播种希

望。)

3、读一读。

四、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小结,点明这些句子所表达的主题:奉献。

五、阅读《邮箱里的花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准确、通顺地朗读短文。

(2)思考: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出示部分词语,检查大家的认读情况。

娜塔娅 偏僻 婶婶 大街 郊外 皱纹

3、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娜塔娅经常帮助邮递员分发邮件。一个星

期天,女教师什么也没有,为了不让女教师失望,她到郊外采了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讨论:女教师没有信件,娜塔娅为什么要采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娜塔娅知道每次收到信件,女教师都会很高兴。如果今天女教师没有收到信件,女教师会伤心难过,为了让女教师不伤心,能收获快乐,所以娜塔娅采了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4、教师:从小姑娘的身上,你们得到什么启发?(处处为别人着想)

5、教师小结:是呀,只是一束鲜花就使女教师收获了快乐,娜塔娅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她时刻为别人着想,真是一个好孩子。

六、课时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生字新词,还认识了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好姑娘——娜塔娅。希望同学们能像她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时刻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七、作业布置

1、积累本课的词语以及名言警句。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邮箱里的花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采访了解各种行业的特点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各行业缺一不可,树立为国家、社会服务,奉献的志向。

教具准备

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设计采访提纲

1、教师:同学们,你们对爸爸、妈妈以及身边人的工作了解有多少呢?

2、学生自由反映情况。

3、教师揭示本次活动的目的: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以及多社会的贡献。

4、出示课文中的调查表,引导学生设计好采访提纲。

二、指导采访,引导学生组织好采访语言

三、学生课后完成采访内容,填写调查表

四、反馈调查情况

五、自由说说自己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明白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写一份调查后感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续读《炮手》,开展爱心小组行动。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具准备:“苍白”等词语。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教学过程:

一、知道续编《炮手》

1、读课文《炮手》。

2、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句。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体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语:惨白等。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想象,炮手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反馈,拓宽思路)

6、指导续写。

(1)大胆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点和性格与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爱心小组行动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低年级的同学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怎样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计划。

5、教师动员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并从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教学后记:

第十一单元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个生字。

2、通过自主读书、相互讨论,了解巴金爷爷信中的内容,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等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寄予的希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从字里行间、从课外书以及网络中了解巴金爷爷,受到巴金爷爷为人之道的感染,从而珍惜时间,学会做人,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学重点:

1、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希望。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理解“生命开花”。

2、理解巴金爷爷是“杰出人物”同时又是“普通人”。

教学准备:搜集巴金的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简介巴金。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谁给家乡孩子写的信?信中写了些什么?他的家乡在哪里?巴金是个什么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xx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20xx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他19xx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xx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xx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xx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xx年到19xx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他曾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二、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学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利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争先恐后”、“辜负”的含义。

3、在文中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批注。

4、整体了解课文大意,试着理清信中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预习,互动交流。

1、检查生字读音。注意:“闹”是鼻音。

2、交流信中的主要内容。

(1)感谢家乡孩子的来信;

(2)克服困难回信;

(3)原谅不能回乡;

(4)写作是为了表达感情;

(5)珍惜有限的时间;

(6)对孩子们的羡慕与祝福。

3、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或班级交流与解答。

四、回归课文,练习正确、流利朗读。

五、导析字形,练习书写。

“添”右上为“天”,“福”左边不要加点,

六、巡视指导,评价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领“标”。

“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话”。

同学们,自由小声朗读或默读全文,细读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补充完善批注。 小组交流自己对有关句子的所感所悟。

全班交流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不能得到。”

共三句话,三层意思:一是我们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除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外,还有更多的可以奉献别人;二是为别人奉献了它们,生命才会有意义;三是一心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举例。

三、品读话语,认识“人”。

1、品读:“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矛盾处激发学生思维:“杰出”与“普通”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为什么都用在巴金爷爷身上?他杰出在哪里?普通又在哪里?

2、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杰出”。

(1)受爱戴;(2)作品多;(3)求奉献;(4)惜时间。

相机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和“生命开花”。

相机补充20xx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3、结合文本与课外资料,解读巴金爷爷的“普通”。

相机理解“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我和别人一样”等。

四、回读全文,体会“情”。

1、再读全文,体会巴金爷爷的情感:爱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爱同胞、爱生命。

2、重点体会巴金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希望。

五、总结全文,激发“行”。

1、师:巴金爷爷用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了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正如巴金爷爷所说,同学们的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心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请大家好好学习吧!

2、请同学们把下面句子中的“你们”换成“我们”再读读吧!

——“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六、课堂作业,检测“标”。

1、听写词语:

热闹 无论 如何 原谅 无限 添彩 维持 羡慕 祝福

2、文中三次提到“生命开花”,每次是在说什么?你如何理解“生命开花”?

3、选做题:读了这封信后,请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

板书: 巴金

教育

23、给家乡孩子的信

平 乐 开 珍

平 于 花 惜

凡 奉 结 时

凡 献 果 间

教学后记:

送往小木屋的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4、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为边防战士写信的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保护森林的战士们单调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主要事件,并体会怎样把事件写具体。

2、了解到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家书抵万金”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新课

1、出示古诗,读古诗谈理解

春望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1)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

(3)背诵古诗。(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2、由古诗引入新课:

在身处和平年代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通讯方式越来越发达,可在偏远地区,他们唯一的通讯方式还是写信,而且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解决文中生字。(出示语文天地中“抄一抄“中的词语)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2、检测字词:对照一类、二类生字条,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概括总结主要内容。

2、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家书抵万金”?这封家书和平常的家书一样吗?

(1)抓重点词句体会森林战士生活艰苦、单调、寂寞。

(2)鼓励学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读出来。

(3)用语言渲染:信可以使他们消除寂寞,与外界取得联系,点明信对战士来说多么重要啊。

3、当他们得到信时,又是什么表现?

(1)指导员怎样送信?战士们又是怎样拆信、读信?体会指导员对战士的一片爱心,以及战士们对信的珍爱。

(2)怎样才能把那种感情读出来呢?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

体会三名森林警察是为了保护祖国最北部九十七万公顷的原始森林,宁愿自己过上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二、读了作者写的这篇课文,我们深受感动,想想作者为什么能写这么感人?他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呢?赏析课文中的精彩语段。

(合语文天地D4读一读,比一比。)

1.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2.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在班里交流。

三、拓展练习:

如果让你给这些守卫森林的战士们写封信,你会和他们说写什么?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找出最家方案,班上派两名代表执笔写信。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并试着默写《春望》,或把古诗改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送往小木屋的信

战士 为保护森林 克服单调和寂寞 军爱民

指导员 为送信 一路上小心翼翼 官爱兵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信。齐读课题。

2、师:我们读过巴金爷爷给家乡孩子的信,读过少先队员送往小木屋的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信》。

二、读一读

1、自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

(课文比较短小,贴近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水平,孩子基本能读下来,所以,请学生自读。)

2、评价读。指名朗读诗歌,同学评议。

3、个性读。、这首诗很有意思吗?

“替雏鸟给妈妈写,让妈妈快回巢,天已经黄昏。”“替花朵给蜜蜂写,赶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样式都差不多,。

也会这样写是吗,大家也有信心当小诗人吗?

三、拓展练习:

1、编一编。学生编诗。老师打开屏幕文档,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如:替花朵给蝴蝶写,赶快来跳舞,我们已经搭好了舞台。

替小鸟给人类写,归还我们的家园吧,我们需要森林。

替树给鸟写,快来安家吧,我已长得枝繁叶茂。

替树给树写,凉爽的风来了,让我们共同高歌吧。

(老师别出心裁,捕捉学生生命中的诗意体验,当堂把学生的作品打出来,使学生的口头作品得到及时展现,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

2、赏析学生作品。

让我们也加个开头和结尾吧:(借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四、议一议

1、刚才读我们自己的诗,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我们写信的时候就要用心,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板书:用心用情

2、交流自己的作品。

课后延伸:背诵课文,仿写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单元课文

二、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访邮局工作人员。)

2.组成调查小组,课下调查信的旅程。

3.集体交流调查情况:

①汇报调查方法。(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②汇报调查结果。(其中信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答案有多种,比如通过火车、轮船或飞机等。)

二、学习写信的格式。(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和畅所欲言)

1.观察用过的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教师讲解信封的正确格式:

邮政编码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间是收信人的名字。右下角是写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写你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内容。最后还有致辞以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板书: 对妈妈的爱

替花写 对蜜蜂的期盼

信 替大海写 对小船的关爱 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替云写 滋润大地

替树写 连成森林

教学后记:

语文天地十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1,2,3,4。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负 需 限 棉

付 须 线 绵

先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组成词语,联系词语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对于比较难分辨的需和须,可以集体查字典,理解它们的不同,牢记各自组成的词语。

二、抄一抄。

辜负 杰出 奉献 争先恐后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细雨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

三、读一读。

信 函 札 书 简

信札 书简 尺素 雁书

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对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词语如:尺素、雁书,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读一读,比一比。

1.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2.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在班里交流。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写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读一读,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1.自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

3.背诵古诗。(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二、课外阅读。

开卷有益:鸽血染红的求救信。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包括查字典,问别人等,读通课文,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标注在课文上。 2.在小组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词语、句子、文章的含义等分别解决。 你喜欢读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2.学习写信的正确格式。

教学过程:

一、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访邮局工作人员。)

2.组成调查小组,课下调查信的旅程。

3.集体交流调查情况:

①汇报调查方法。(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②汇报调查结果。(其中信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答案有多种,比如通过火车、轮船或飞机等。)

二、学习写信的格式。(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和畅所欲言)

1.观察用过的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教师讲解信封的正确格式:

邮政编码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间是收信人的名字。右下角是写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写你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内容。最后还有致辞以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写一封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信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写一封信呢?

1、我们书中有几位同学就想写几封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读115页中几个同学的话:

①我要给社区领导写封信,建议在小区里增设果皮箱。

②我要给守卫在森林的战士写信。

③昨天踢球时,我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写封道歉信。

④我想给外星人写封信。

2.他们的想法怎么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吗?说说看。

(想给谁写信?写些什么)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言,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1.复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开头怎样,结尾怎样?

2.信封怎样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分别写在什么地方?)

3.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教学后记:

十二单元走进森林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

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

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

五、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一小节。(板书:林海)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兴安岭美在哪里。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这一小节主要描写了这些景物。它们是按顺序列出的。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些景物什么样?

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1)读这一句,想想:春天的树长得什么样?

(2)出示句子,比较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样?学生自学汇报。

5、看图想像春天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第三小节

1、大声朗读这段话,像学习春天的一段一样,按顺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__”画下来,对照图画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再次朗读,思考这些怎么样,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自学汇报。

4、练习朗读。

五、以自学为主,学习第五、六小节。

1、观看录像,激发兴趣:

2、学生自学:

(1)体会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再读这两段话,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3、秋天。重点理解秋天“飞舞”的落叶和丰硕的“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感情朗读。

4、冬天。重点体会“刮”的准确,并感情朗读。

六、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特点。

七、齐读最后一小节。

八、学习拓展:

两者任选一道

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

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板书:

9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树木嫩绿 春水涨满

夏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 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 秋 落叶飞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宝库

冬 积雪覆盖 野兽进洞

教学后记:

草叶上的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的结构,了解本诗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把诗句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的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喜欢草坪吗? 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草叶上的歌》就是写草坪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中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想办法学会生字。

2、检测字词,分组朗读诗歌,有错纠错。

三、学习诗歌。

1、自己读一读诗歌,说说这是一块怎样的草坪?(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小节)

2、你最喜欢哪块草坪?为什么?学生结合诗句谈感受。

3、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像:

(1)沉睡了一冬的大森林,在一场春雨后,睁开了明亮的眼睛,想像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早上起来或下雨过后时看到露珠落在草叶上,随风滚动的情景。

(3)各种小动物在绿色的草坪上玩耍嬉戏的情景。

4、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四、布置作业: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课文中描写的是怎样的草坪?你最喜欢哪中草坪?

二、用语言描述一下,把你想象的用彩笔画出来,并全班展示作品。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形象?

1、学生交流,师引导学习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

2、让学生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说几个句子。

3、鼓励学生把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运用在写作中,可以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三、背诵诗歌。

(1)学生交流背诵技巧。

(2)学生独立背诵。

(3)检测背诵情况。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境——镜浆——桨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板书:

草叶上的歌 绿茸茸 瞳孔

草坪 亮晶晶 明镜

笑盈盈 酒坑

教学后记:

失踪的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课,学生质疑。

板书课题《失踪的森林王国》,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提的问题,课文都做了介绍。

二、初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1、自渎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文中哪个词语不理解,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还不会,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3、检测字词:同桌互相考一考。

三、学习课文。

1、自渎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

(1)失踪前的森林王国是什么样的?想象“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人们生活安居乐业”的情景。体会特别法令森严,森林是王国的保护神。

(2)失踪后的森林王国又是什么样的?结合课文描写,学生谈感受。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体会。

(3)最后再分析失踪的原因:违法法令,乱砍乱伐,森林失踪。

(4)师总结:有了森林,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幸福美满;没有森林人们遭受各种天灾人祸,过着背井离乡、四处逃荒的生活。可见,森林是多么的重要。学习了这篇,你想说些什么?想做些什么?(是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

1、《失踪的森林王国》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2、学生根据课文所描写的,(也可加上自己临场发挥)编成课本剧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你还知道哪些资源很重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2、重点指导:“饶”不能加一点。“厌”不能写成“庆”

区别:性——姓躁——燥

3、学生写字,师巡视检查。

三、完成语文天地“笔下生花”。

题目:想象你走进了大森林??

提示:把你走进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失踪的森林王国

砍光树木

美丽富饶——————>无影无踪

语文天地十二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

1、浆 桨 诱 绣 舔 添 燥 躁

让学生结合偏旁部首,从字意上进行比较,然后再组词。

2、抄一抄

拥挤 沉思 酣睡 黎明 梦境

散步 欣赏 荣华 视线 收藏

高楼大厦 新颖 跃跃欲试 无影无踪

在学生抄写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然后再补充一些常用词语。 3、填写词语

让学生在填写时先进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词语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填写。 金色的阳光 彩色的浓雾

明亮的教室 清凉的微风

欢快的笑声 苍翠的松柏

盛开的野花 鲜嫩的蘑菇

4、积累词语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照写。

葱葱笼笼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AABB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ABAC

绿茸茸 亮晶晶 笑盈盈 ABB

5、品读句子

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句子中带点字用的生动形象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职业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第二课时

1、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组对子,了解对子的特点,并能自己编一编。

2、开卷有益

1)情同学们自己阅读短文,说一说短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说一说,读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3、畅所欲言

1)让学生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

2)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比一比谁说的树多。

3)自己选择一种熟悉的树,从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4、初显身手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做一做,,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5、笔下生花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启发学生想象,走进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从不同的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写,从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体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后记:

更多免费教案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