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2.3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1导入:

2讲解

【课 题】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 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 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用关于三国“诸葛亮火烧葫芦峪”故事的视频引入,通过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热力环流的兴趣。

2.观看地理小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真实的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为学生能顺利画环流图埋下伏笔。

3.观看flash动画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4.三个案例: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让学生自己拓展探究。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考虑到新课程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加入了实际生活中典型的三个热力环流案例,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达到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

5.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6.让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地理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

1. 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

2.教学中要淡化知识讲解,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就由学生自己去看;凡学生能说得清楚的都由学生自己去说。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气压,等压面的定义,会判断气压的高低。

(2)、知道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中的最简单的形式。

(3)、能归纳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对应规律。

(4)、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能力目标:

(1)、通过画热力环流模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

(2)、会做热力环流的简单实验。

(3)、通过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人类活动可改变下垫面状况,如扩大湖面、森林面积,从而导致局部的环流状况改变,创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等压面的凹凸变化规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长】40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以情景设问法、实验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辅。

【教学用具】电子教鞭,PPT

【教学过程】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热力环流

一、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二、形成过程:(如图)

1.在近地面,热低压,热高压。(相应的高空,与之相反)

2.在同一水平高度,气压从高压流向低压。

3.在同一水平高度,高压面上凸,低压面下凹。

4.各地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第二篇:《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板书和多媒体课件配合使用的反思

《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板书和多媒体课件配合使用的反思

一、《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2、 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3、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

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重点和难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小型地球仪(学生可自带)、手电筒(学生可自带)、自制课件等。五、教学方法:

自学法、讲授法、演示法、读图法、问答法。

1、导入新课

阅读: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引入本课内容。 演示: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 自学:学生自学本课数分钟。

(引入新课)

用身边的例子

(讲授新课)

投影:地球自转动画

提问: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

投影: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演示:要求学生利用自带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地球自转,并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提问: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畅畅和姨妈的问候”并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的初步印象。

讲述:教师利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出昼夜两半球的范围,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使地球不同地区产生了时刻差异。

提问: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周期。

投影:从地球公转姿态动画得出地球公转及其重要特征

投影:通过动画和图片讲解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投影:通过地球公转动画、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动画及太阳直射点移动动画,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利用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 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板书和多媒体课件配合使用的反思

(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板书和多媒体课件配合使用的反思

二 、反思

基于教材特点和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较难形成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本节课除了使用地球仪、挂图等常规教学手段以外,配合板书设计,还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图、色、形、声的动态信息,集录象、图表于一身,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本课利用情景教学法导入新课,通过观看“杨利伟在外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录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种气氛活跃的背景下,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揭示了教学的结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地呈现了教学内容。板书设计配合多媒体演示,图文并茂,体现过程,引导思维;边讲边写,明确要点,突出顺序,强调联系,落实方法;回顾过程,概括思路,达成目标。

本课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又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多媒体的应用便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是板书全部由教师完成,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结构式板书由学生总结、归纳、生成,效果会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