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以呼图壁县第二中学为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的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走向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时期。为了适应新的未来的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性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国家又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与新的课程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采,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就音乐教革的精神和定位做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就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事实建议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审美性、互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和人文性,同时也为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做了明确的定位、首先音乐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其次,音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音乐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知识技能的传播者。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结构? 本人认为中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以素质和能力。

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音乐教师的个人道德素质是有利的教育力量,音乐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在音乐教学中传授音乐知识,更是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审美的潜移默

化中认识真,善,美。音乐教师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应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

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在呼图壁县二中就经常举办加强师德的教育讲座。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够做到“正品行、健身心、立师范”。 其次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其专业素质应该是全面的,不仅在课堂音乐教学中能以综合音乐教学为主,内容涉及唱歌,视唱,乐理知识,音乐欣赏,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方面。而且在课外活动中,能组织学生开展合唱队,乐队等涉及音乐领域各项活动的排练与演出等。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宽广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姊妹艺术和宽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才能胜任工作。组织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名教师必备的才能。一要从学生的特点入手组织教学“因材施教”。二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组织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教材教活,符合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就是最高层次的组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音乐课课堂纪律一团糟、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出现。中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另一方面就是必须懂得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这方面素质高低将对音乐教学工作的优劣起关键的作用。有的教师虽然有较好的音乐素质,但缺乏教育理论方面的素养,教育理念跟不上,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中学音乐教师只有在掌握普通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探讨音乐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才能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使理论指导实践,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

三是应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音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教师有严格要求,通俗讲应具备扎实的基本

功,包括歌唱技能、乐器演奏等,具体来说就是懂基本乐理知识、会教学生唱歌、会带学生听音乐、会在课堂中展示特长、会发挥声乐能力、会灵活引导学生,还要了解音乐史及相关文化知识(中西方音乐史、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等)。具备扎实基本功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够进行准确而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让学生学习和模仿,给学生留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是应具备对音乐现实美的了解和把握的能力。贝多芬说:“音乐,有人将它比作花朵,因为它铺满在人生的道路上,散发出不绝的芬芳,把生活装饰得更美。”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作品中包含着一种间接的生活美。这种美,是一种艺术美,它比生活美更纯粹、更集中、更典型。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既要对自在、自然的原始音乐素材有所了解,又要对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富于人性的、人情的、人为的原始音乐素材能够有所把握。这种对音乐作品感受、体验和欣赏的能力是对自身审美能力的检验和升华。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能有深度的了解并把握住这种经过提炼和升华的美,这不仅能使音乐教学更富于感染力,还有增强教学中美感传递的效果。

五是应具备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不可比的手段。音乐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阵地,是诱发审美感受、拓宽审美境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如通过节奏、歌词、动作等的创编,通过课堂上即兴演奏、演唱和表演,既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又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想

象力、创造力。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少数伟大、杰出的所谓‘天才’,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小孩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的极优秀的程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然而,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因此,《新课标》已经改变了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的内容标准。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唱歌”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益膨胀的音乐需求的,同时,一名音

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这些团队组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平时指导组织这些活动团体进行排练的任务就不由分说地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如果一名音乐教师不具备鼓号队组建训练能力、合唱队组织排练能力等这些复合的专业技能的话,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为啥要开设合唱指挥、管乐合奏等专业选修课的原因。

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在具备扎实的“唱、弹、跳”的专业技能之外,通过自学、培训的方式,努力去探索其它有关的技能领域,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的综合性教师。

著名教育家果诺波夫认为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具有9种能力:理解学生的能力、通俗易懂讲授教材的能力、劝说他人的能力、组织能力、把握教学分寸的能力、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迅速反映教育的情境并在其中保持举止灵活的能力、胜任所教学科的能力、引起学生兴趣的能力。我国近年教育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影响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教师的能力。教师拥有良好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传授知识的效率、效果,加速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适应教育新的变化与需要。结合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第二篇:教学反思

反思怎样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

一四三团第四中学 林辉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首先,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感知、体验所听到音乐音响,可是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一大难题。此外,音乐欣赏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感性体验,而且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说,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是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又一大难题。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掌握的方法,音乐欣赏课是完全可以上好的,同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达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素养的目的。我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从具体到抽象

音乐作品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作品有歌词,其音乐形象比较具体、明确,欣赏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可领会。因此低年级欣赏教学中,应从歌曲入手,如《劳动最光荣》、 《铃儿响

叮当》等。器乐作品由于没有文字的参与,音乐内容就比较抽象。在儿童初次欣赏器乐作品阶段,可以《龟兔赛跑》、《彼得与狼》等带解释词的音乐童话故事开始,以解释词作拐棍,帮助儿童理解;然后再欣赏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响的作品,如模仿钟声的 《在钟表店里》、模仿鸟叫声的《百鸟朝凤》等。这两种直观性的听觉形象,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上述过渡,再逐步引导儿童欣赏纯音乐作品,就水到渠成,不为其难了。

二、由近及远

由于儿童的生活接触面小,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作品,儿童往往不易理解。欣赏时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逐步由近及远地扩展他们的视野。教学中,常以儿童歌曲入手,逐渐过渡到其他歌曲;由富于儿童情趣的器乐曲扩展到其他内容的器乐曲;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扩展到其他地区与民族的民歌;由中国的音乐作品扩展到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欣赏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广西是刘三姐的故乡,我们就可以从欣赏妇孺皆知的电影《刘三姐》中的几首著名歌曲(如《对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等)开始,再欣赏中国其它地区、民族的优秀的音乐作品。

三、看、听、动结合

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时,可出示芭蕾舞剧《天鹅湖》挂图,有条件的还可播放有关的录像或影碟,让学生边听边看。

这种视听结合的方法,对儿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绪颇有裨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让儿童跟音乐边听边动,有利于儿童对音乐情绪的感受。例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动,允许他们摇头晃脑,模仿吹奏等动作,并随乐曲情绪变化作时大时小的摆动,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四、面向全体学生,表现音乐。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使每个学生都受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让他们得到一些锻炼,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改变音乐欣赏课坐着不动的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集体讨论动作,然后全体表演。 在欣赏《鸭子拌嘴》过程中,当学生知道乐曲分四部分:清晨出窝、鸭子拌嘴、鸭妈妈劝架 、友好回家,老师提问:“根据这四个情节,怎样表演?”学生说:“老师扮演鸭妈妈,两个小朋友扮演拌嘴的小鸭。”然后集体逐段讨论,逐段表演。接着,请小朋友以三人为一组分配角色、戴上头饰。音乐一起,全体学生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而我由感而起:面向全体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

要使音乐欣赏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者,还须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教学更科学合理,更易于学生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着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