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颖反思——音乐活动《小宝宝睡着了》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2013、4、17中班音乐活动——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师:魏颖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2、尝试按歌曲节拍特点、速度、力度和情感富有表现力的歌唱。

3、喜欢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图谱PPT;歌曲原唱;歌曲伴奏

重点: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难点:尝试按歌曲节拍特点(强弱弱)富有表现力的歌唱。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听音乐《春天在哪里》,随教师做踵趾小跑步入场,感受2/4拍音乐。(欢快活泼)

2、发声练习:C-E“小朋友们好,魏老师您好。”

二、过程:

1、情景引入,介绍歌曲。

“今天魏老师带来了两位好朋友,看看他们是谁?”(星星、月亮)

“通常什么时候会看到星星、月亮啊?”(晚上、睡觉的时候)“晚上夜里静悄悄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睡觉)

“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是怎么哄你们睡觉的吗?”(拍拍、摇摇、喂奶?) “除了这些方法,你们知道还有一个方法吗,那就是唱歌哄小宝宝睡觉。” “让我们来听一听唱的什么歌。”(播放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谁知道哄小宝宝睡觉的这类歌曲叫什么曲?”(摇篮曲)

2、感受歌曲的节拍和节奏。

“这首歌曲和我们听到的《春天在哪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歌曲是几拍的?”

(1)引导说出《春天在哪里》活泼欢快,《小宝宝睡着了》安静、轻柔等感觉。

(2)《春天在哪里》是二拍子,《小宝宝睡着了》是三拍歌曲。(引导孩子说三

拍子特点,强弱弱。)

3、学习歌词

(1)引导幼儿观看PPT学习、记忆歌词。(观看和学说歌词时用伴奏音乐) “歌曲里唱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出示歌曲内容图谱,根据图谱说歌词。

(2)按节拍说歌词,(放歌曲伴奏)

(3)随老师一起边说歌词边拍声势:手、腿、腿。

(4)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唱歌词。

(5)提问“用很大的声音演唱还是用轻柔好听的声音演唱?”,试试用轻柔的声音并加上拍娃娃的动作来唱。小朋友们演唱。(提示幼儿最后一小节唱渐慢渐弱,表示小宝宝已经睡着了。)

(3)我们再来一起唱一遍。

三、结束: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让我们来当爸爸、妈妈,哄小宝宝睡觉吧,(进入到睡室,请幼儿拿自己的枕头当小宝宝)。

 

第二篇:一年级下艺术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单元 可爱的春天

主题一春天在哪里

主题二春天多美好

主题一 春天在哪里

【单元教学目标】

艺术与生活:

通过引导学生说、唱、动、画、思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春天,更加热爱生活。

艺术与情感:

引导学生运用儿歌、表演、绘画、制作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可爱的春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并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春天,更加热爱生活。

【主要内容】讲一讲:春天的景象

听赏:《嘀哩嘀哩》

画一画:可爱的春天

【教学目标】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春天有困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站好上课队。

2、师生问好

寻找春天。

1、同学们,你们听这是谁在叫?(课件播放布谷鸟的叫声学生猜一猜。)对,是布谷鸟,每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的时候,布谷鸟总是第一个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报告春天的消息,所以人们又叫它报春鸟。

2、除了布谷鸟之外,你还知道鸟一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知道 1

燕子、青蛙等小动物都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3、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不经意间,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天是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更是人们辛勤耕耘、播种希望的季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里尽情的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活动二:

1、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春天。(建议:教师可根据各校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变化,想象田野里的景象,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即时加以指导。)

(1) 天气变暖,同学们摘掉了帽子、手套,脱掉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便的衣服;

(2)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校园里的柳树发芽了,桃花和迎春花都陆续的开放了,非常漂亮;

(3)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鱼池里,鱼池里的冰融化了,小鱼在里面快活地游来游去;

(4) 春天来到了小燕子的家里,小燕子赶紧从南方飞了回来;

(5) 春天来到了大地上,大地变成了绿色的世界,小草都露出了脑袋;

(6) 春天来到了田野里,农民伯伯们开始播种,有很多的农作物都是春天里种下的;

(7) 春天来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2、同学们,为了使春天更加美好,你认为该做些什么?

活动三:拥抱春天。

1、听赏歌曲《嘀哩嘀哩》。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这首歌曲会告诉你春天到底在哪里?

2、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嘀哩嘀哩》,谁听出来了它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呢? 活动四:画春天。

(1) 同学们,春天多美呀,你们喜欢春天吗?让我们来给春天画幅画好吗?

建议;让学生画春天的一个角落或春天的一景。

(2) 说一说你心中的春天主要都有什么颜色?除了这些主要的颜色之外,还有很多五彩斑斓的颜色为春天做着点缀。

建议: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着重渗透美术中的色彩的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做画时大胆的运用亮色。

(3) 学生动手画春天

(4) 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评。

活动五:课堂小结。

2

教学反思:

课题二春天真美好

【教学目标】

在“体验春天”的基础上,运用绘画、欣赏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主动参与、愉悦表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体会春天的美:

用实物投影仪将国画《山花烂漫》投射到教室的墙上,营造出浓浓春意。教师装扮成“春姑娘”随着《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以三拍子的舞步进入教室,用语言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我是春姑娘,小动物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跳舞吗?”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舞,当舞到实物投影仪前时,《山花烂漫》映到了每个人的身上,“啊,春姑娘把你们都变成花朵了!”大家在童话世界中忘情的随音乐跳着,体会春天带来的欢快心情。

活动二:*运用语言、肢体动作感受春天的美:

“春姑娘”用自编的儿歌将学生引导到对国画《山花烂漫》的欣赏中来。学说儿歌: X X X X X O | X X X X X O |

柳枝 吐绿 芽,迎春 绽黄 花,

X X X X X X | X X X X X O ?

春风 柔柔 的吹, 燕子 把窝 搭。

趁学生兴趣正浓时,引导他们谈谈这幅画带给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鉴赏美的过程。 结合学校最近搞的春游活动,鼓励学生或自创儿歌、或将学过的曲子填词演唱、或用表演的形式再现春游中的情景。

活动三:*在欢快的游戏中激发创造美的欲望:

“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让‘春姑娘’和你们一起跳吧!”“春姑娘”随着音乐向大家抛洒“花朵”,洒着洒着,“呀,花儿都洒完了,同学们能不能帮我再采一些呀?”先引导学生拆拆看“春姑娘”洒的花朵都是什么“品种”的(有用曲别针、彩色扣子、粮食粘贴的, 3

有用橡皮泥捏的,有用各色卫生纸层层卷、团成的??)“春姑娘”用启发性的语言“让我们也来创造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生活中还有那些材料可以开发出“新品种”的花朵?

活动四:*一齐动手,创造春天的美:

在《春天到了》的音乐中春姑娘鼓励同学们自由组合、自取材料,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春游的情景,也可以动手制作花朵、风车等。(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用皱纹纸、塑料绳、铁丝、电线等缠出像柳枝这种可以拿在手里表演的道具;还可以用皮筋将手绢、彩色塑料袋、毛线、彩带等扎成花朵,对于制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用瓶盖、笔帽、跳棋、石子等在桌子上摆出花朵;此外还可以用羽毛、布头粘贴、用橡皮泥捏、用挂历纸撕贴等。甚至可以将简单易折的“东西南北”等折纸用撕、剪、贴等方法改造成花朵。)也可以用做好的饰物将自己或同学打扮成“春姑娘”、柳树等。“春姑娘”要用富于情感的语言发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创造春天”的活动中。

活动五:*通过表演,享受春天的美:

“我们的教室现在成了‘春之乐园’了!大家还不赶快跳起来呀!”在《春姑娘》的音乐中,“春姑娘”与大家边唱边运用儿童基本舞步,在布满五彩斑斓的花朵的“春之乐园”中即兴舞蹈,让学生尽情的享受春天的美好。

*通过交换,共享创造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了春天的信物,让我们来交换一下,把春天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扮很更美丽,好吗?”在《春天到了》的乐曲中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采摘”的不同“品种”的花,并向对方唱一句自编的赞美的或鼓励的歌词。将自己认为最美的花装饰于画在黑板上的画中,共享创造的乐趣。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妈妈的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摇篮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教授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母亲)

教师提问:“你们看图中有谁?”

学生回答:“有一位妈妈,还有一个小宝宝。”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宝宝躺在摇篮里,妈妈正在哄着宝宝睡觉。”

教师总结:“这幅画是作者余秀娟所画的。名字叫母亲”。年轻的妈妈身穿漂亮的衣服,,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布老虎。而另一只手摇着精致的摇篮。可爱的宝宝正躺在摇篮里听者妈妈的歌入睡。”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你的妈妈有没有唱着歌入睡。”同学们哄着你入睡的情景。如果有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学生上台抱着可爱的娃娃唱着歌,哄着宝宝入睡。

活动二:朗读古诗《游子吟》:

过渡语:“同学们在你们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哄着你们睡觉,给你们洗衣服、缝衣服。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多少妈妈对你们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游子吟〉〉吧!”(板书〈〈游子吟〉〉)

教师简析古诗。教师边读古诗边简单的表演。范读完后解释:孩子要远行了,妈妈最后一次再缝一缝孩子的衣服,妈妈密密的缝,想让孩子早一些回家,谁知道妈妈的心思呢?只盼得孩子回来告诉妈妈好消息。这首诗是唐代孟郊所做,诗中句句透露出妈妈对孩子的那一份关爱。

学生朗读。在上学期语文测验背诵古诗十首中已经有许多同学背过,因此老师简单的读几遍就可以了。

创造二声部。请两组同学背古诗,两组同学轻声跟着琴哼唱旋律。两个声部注意不能比赛声音的大小,都用轻声。或者哼唱旋律的两组稍小些声音,朗诵古诗的两组声音稍大一些,这样两个声部就协和了。

活动三:欣赏作品。

用电脑出示三幅作品————〈〈妈妈的爱多温暖〉〉、〈〈谢谢您给我的爱〉〉和〈〈我也会照料小宝宝〉〉说说你喜欢这三幅中的那一幅?为什么?(第一幅画面整齐干净,颜色鲜艳,画面丰富,妈妈一边绣花一边看着小宝宝睡觉心里很高兴、很满足。第二幅画是说小宝宝躺在床上睡着了,妈妈走过来给宝宝轻轻的盖上被子,所以起名叫〈〈谢谢您给我的爱〉〉。第三幅与我们刚学过的〈〈小宝宝睡着了〉〉一个意思,用布娃娃模仿妈妈哄着自己睡觉的样子。 5

画面很有内容,颜色鲜艳。)

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

初听世界名曲〈〈摇篮曲〉〉熟悉一下歌曲的内容。

用故事的形式介绍歌曲的作者与歌曲的来历。

跟着录音哼唱感受妈妈对宝宝的挚爱和催孩子入睡的一片柔情。哼唱时情绪要充满温暖与抚爱。

完整的欣赏全曲。

活动四

布置作业:画一幅妈妈哄着你入睡时的图画,请妈妈帮助你完成。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小乌鸦爱妈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体会一下自己从小到现在对于妈妈给予的爱是怎样的。 教学重点:从画、演中体验母爱

教学难点:学会表达感情,从而达到感情传递,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活动一:放录音《小乌鸦爱妈妈》,请同学们听一下歌中唱的是什么内容,如:它在做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有什么体会?

a.小结同学们的说法,并对歌词大意编成小故事,边讲边让同学记歌词,并加深对妈妈的爱。

b.请同学讲一下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关于爱妈妈的故事给大家听。

c.由以上故事还可以引申为博爱,联系生活实践,体验人文精神,是我们身边充满爱。 活动二:欣赏书中P19的学生作品,并分析其表现内容。

请同学讲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几幅画都是表现了母子的故事。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这样的母子之情充满了温馨。请同学们把你们温暖家庭中妈妈的爱和你对妈妈的爱画一下,并用漂亮的颜色涂好。

6

作业要求:画一画快乐的家,可以画动物,还可以画人物,画面内容要求突出重点。 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放录音。

课时小结:对于创作有困难的同学及时给予帮助,并且展示好的作业相互学习,布置下节课准备工具。

第二课时

活动一:

用故事开头,从前有一只小乌鸦非常听妈妈的话,妈妈年纪大了,它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思考后,补充这个故事。

活动二:

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给的样板做一个头饰,还可以自己来做喜欢的小动物头饰。制作时注意安全、卫生,有困难的老师还可以帮助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作业要求:同学们先做头饰,再进行故事表演,并且要表现出爱妈妈的情景。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安全、卫生。

活动三:

做完的同学还要把故事编完,并演一演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即兴表演,给每位同学一个宽松的机会让大家尽情展示自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

第三课《送给妈妈的礼物》

[教学内容]一、、做一做:给妈妈的各种礼物

二、写一写:给妈妈的心里话

[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

二、情感目标:知道妈妈的不容易、感受妈妈的爱,体验大家庭带给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

[教具学具及媒体使用] 电脑课件、自己准备做手工的各种材料(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等)。

[教学过程]

7

活动一:(走到学生中间,利用交谈的方式)

小朋友,妈妈是我们身边最熟悉、最依恋的亲人,平日里你肯定跟妈妈撒过娇、发过脾气、做过鬼脸、说过悄悄话,对吧?(对),那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什什么时候最想对妈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你都对妈妈说过哪些心里话?(??)妈妈又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和妈妈说完心里话之后,感觉是怎样的呢?(??)

活动二:

做一做:

1、 导入:这么好听的歌,你唱给妈妈听,妈妈一定很喜欢,想一想你还对妈妈做过什么?(??)

2、 做一做:小朋友,现在用自己准备好的材料,你想送给妈妈什么就做什么,看谁做的最好、最漂亮。

3、 教师巡回指导

4、 作业展览、相互评价:

(1)你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什么?

(2)给大家看看好吗?

(3)为什么要送这件礼物给妈妈?

(4)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5)你认为自己做的怎么样?

(6)小朋友们认为他做的怎么样?

(7)老师评价

活动三:

小结:今天回家后,小朋友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妈妈。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能干的双手

主题一 巧巧手

教学目标:

l、能用轻松愉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粉刷匠》。

8

2、能在音乐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与自豪,并能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3、通过音乐拓展使学生获得美的感染与情感的升华,并乐于尝试用手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

l、通过音乐美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并获得情感的升华。

2、用轻松愉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粉刷匠》。

一、猜猜我是谁

导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位重要的客人,它是谁呢?

l、表演“手指刷”

师边用手在小舞台上表演边说谜语:两棵小树十支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呀?

生(异口同声):手。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小手会干哪些事情?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各项技能本领给与赞赏性评价。

二、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导言: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专门为你们灵巧的小手写的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聆听、感受(课件播放“聆听”)

师生一起安静地聆听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感受轻快活泼的情绪与“劳动光荣”的主题。

2、体验、表现

师:歌中的小朋友也有一双能干的小巧手,咱们来学一学他会做的事情好吗?

复听,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表演

(此过程紧扣“巧巧手”的主题,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与自豪,并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

3、导入歌曲《粉刷匠》

师做各种劳动动作,请生猜猜老师的双手会干什么,同时以粉刷墙壁的动作导入歌曲学习。

导言:哎?同学们猜对了,我这是在粉刷墙壁呢!老师刚刚搬进了一所新房子,我想把它刷得漂漂亮亮的,这不,我还请了一位小粉刷匠来帮忙呢,他和你们一样也有一双勤劳灵巧的手。你们听,他一边干活还一边唱起了愉快的歌——

三、小小粉刷匠

l、感受:(课件播放“范唱”)

9

引领学生用手轻点节拍、聆听歌曲《粉刷匠》的范唱,充分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体验与表现:

①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按节奏朗读歌词(慢速——快速)

②学生自己试填歌词演唱

③在教师的指导、纠正下再次演唱

④指导学生用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⑤启发学生体验、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忘我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与自豪 ⑥师生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用轻松愉快、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3、综合与创造:

①折叠粉刷帽

师:小粉刷匠这么忘我地劳动,把鼻子都弄脏了。我提议,用咱们的小巧手给他叠个粉刷帽戴好吗?

生(热烈地):好!

用1-2分钟时间带领学生利用废报纸折叠出一顶粉刷帽,戴在头上。

②创编歌表演

师:带着这么漂亮的粉刷帽,连老师都想当一回小粉刷匠了,你们想不想?

生(雀跃着):想!

师:那咱们就比一比,看哪个小粉刷匠的表演动作最新颖、最优美!请起立。 (播放课件一点击主菜单中的小粉刷匠或菜单“教学”中的“动画”)

学生带着粉刷帽随音乐自由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4、评价与展示:

①小组内评出动作新颖、优美的同学为全班进行表演展示

②互动互学

师:他们表演得多精彩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生热烈鼓掌)

师:你们能表演得比他们更精彩吗?

生(充满信心地):能!

师:如果你喜欢谁的动作可以向他学一学。好,快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生一起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歌表演

5、学唱曲谱:

①教师范唱歌曲曲谱

10

导言:你们表演得太棒了!小粉刷匠让我告诉你们:他的小手不仅会粉刷墙壁,还会唱歌呢,你们相信吗?

(在学生的惊疑中走到小舞台后面)

手带dou ruai mi fa sou音符指套,在小舞台上边动边范唱歌曲曲谱

②逐句教唱(课件播放“曲谱”)

③找相同乐句

请学生找出曲谱中相同的两句来,并通过亲自用鼠标点击课件来加以证实。

④完整演唱

带领学生像唱歌词一样地演唱曲谱

四、拓展延伸

导言:同学们,手不仅能帮我们干许多事情,还能做出优美的艺术造型来呢!请欣赏—— ①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断(播放课件“欣赏”)

师:这段舞蹈美不美?

生(带着受到深深震撼的表情):美!

师:你们都知道这个舞蹈的名字叫——

生:《千手观音》。

师:那你们知不知道表演这个舞蹈的叔叔阿姨们都是些什么人?

生:聋哑人。

师:对。在他们无声的世界里,手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情感的表达,虽然他们不能说话,但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完美地表达了出来!同学们,咱们也来尝试一下用手表达内心的情感,好吗?

②学习手语表达情感

(全体起立)带领学生学习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五、结课: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你们每个同学都有一双勤劳灵巧的小手,希望你们今后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好,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说再见吧!

教学反思:

11

主题二 我们的双手会表演

教学目标:

1、把歌曲结合于小朋友喜爱的故事之中,寓教于乐。

2、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艺术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形成有机结合,在宽松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唱歌、表演、创作。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

游戏一

二、学唱《小孔雀,告诉你》

1、故事导入

(师用手作孔雀状)

师:小朋友都认识孔雀,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

出示课件故事(骄傲的孔雀)看完后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想听一听吗?

2、让我们仔细聆听这首歌。(展示课件)

和音符娃娃打招呼

1、我准备了音符卡片.从1到高音1抽个别学生和他们打招呼.

2、集体练习(或练声)

3、让学生把音符打乱顺序.试唱.

3、现在让我们看(歌词)听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4、这是一只爱美爱漂亮的孔雀,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不比穿着比学习)

5教读歌词,让我们按节奏把歌词读出来。(X XX|X XX

X XX X|X XX

6、现在请同学们和着音乐用心来唱一遍(不出声只动嘴)用lu模唱整首歌。

7、唱歌

(师表演唱第一段)

8、指导唱,解决“穿、抖”的附点唱法。

12

9、连贯演唱歌曲

10、表演唱第一段。

11、自主练习唱第二段歌词

12、完整演唱歌曲

13、变换各种形式演唱歌曲(接口唱、男女声演唱、领唱齐唱等)

三、拓展

1、介绍孔雀的故乡

我国云南省边陲的西双版纳。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春。这里居住着傣族人民。他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他们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孩子们想看吗?

2、欣赏孔雀舞片段,

3、学傣族舞蹈的手形。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听,丽萍姐姐都夸我们学得真快,请看介绍几个孔雀舞的标准手势,(出示画面)叶形、爪形、立式掌、提腕掌等。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手势。

2、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让我们用这些手势为歌曲伴舞。

3、小组排练展示,评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傣族手势,使学生体验傣族舞蹈的美。

四、总结

“抖开,穿得”的附点唱法(要唱得前长后短)。

你觉得歌曲最有趣的地方是哪句话呢?

啊罗哩,啊罗哩,啊罗哩哩啊罗哩是表示什么意思?是小孔雀得意在唱歌,说明他很骄傲高兴的样子。

让我们用高兴的感觉来演唱

(唱歌要注意:抬起笑肌,嘴角向上,喉打开露出上齿等。)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感受音乐,聆听音乐,采用模唱法与自悟学法,从而使学生大胆、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我们的节日

13

主题一 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内容]:

1、 六一国际儿童节

2、 快乐的六一

3、 节日的祝贺

[教学目标]:

1、 通过歌曲学习、歌词欣赏、舞蹈表现、集体作画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动手与即兴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区儿童的生活;通过学习制作卡片,在交流中表达美好的祝愿,培养学生的爱心。

六一国际儿童节

活动一:

谁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在我们自己的节日里,大家都想干点什么?

活动二:

1、听一听:

听歌曲《快乐的节日》,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让学生体会在节日来到时大家的心情、情绪。

2、看一看:

观看关于儿童节活动的中外优秀影象资料。从中了解关于“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情景。也能看到各国小朋友在节日里的不同表现。

3、演一演:

听节日音乐,编动作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其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编创自己喜欢的动作。另外,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情况下与其他同学自由结合,编动作进行表演。

4、议一议:

讨论自己所看到的节目或同学们之间的表演有什么优点,你喜欢哪一位小朋友的表演。评价同学们的表演等。

教学札记:

快乐的六一

活动一:

14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有些小朋友也来到我们的教室,大家知道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吗?

1、谈一谈:

通过自己搜集的图片、剪报,谈论在“六一国际儿童节”里发生的事情。在这一环节里,老师要特别注意强调“国际”节日的要点,让学生对这个节日的范围有深刻的印象。

2、听一听:

通过听赏歌曲《庆祝六一》,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并在从中学习歌曲的旋律,体会不同的旋律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活动二:

1.画一画:

将自己在节日里的发现,用你美丽的画笔画下来。教师指导学生作画。

3、 动一动:以分组合作或班级合作、年级合作的形式,进行“世界儿童同庆六一”的美术活动。活动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构想,集体讨论活动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如绘画、纸贴、泥塑等)。主题的设定应围绕着欢庆“六一国际儿童节”,突出表现世界儿童在节日中的幸福与快乐。如果表现内容以人物为主,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对人物表情与姿态的表现。活动中培养学生艺术创作的目的性和初步的设计能力。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确定了“世界儿童手拉手”的主题。通过讨论分工,有的学生在大幅纸上描绘“大地球”或“美丽的家园”风景画,有的学生绘制不同的世界儿童造型并剪下、组合拼贴到画面中。在活动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由各种肤色、面孔的人组合而成的,世界儿童应心连心,手拉手,快乐的生活在这个“地球村”里。同时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与乐趣。还可根据儿童的想象,表现以物喻人的画面。如:“天上的星星千前万,一颗星就像一个小伙伴;世界是个大花园,我是花园里花一朵”等。

教学反思:

主题二 节日的祝贺

[教学内容]:

画画节日中有趣的事情,并相互欣赏。

15

[教学目标]:

通过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达节日的祝贺,培养学生的爱心与同情心。引导学生学习记忆画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和创造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资料

[课型]:绘画制作课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

[教学内容]:用多种材料做一件小礼物送给你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爱心卡”、传递“爱心卡”等活动,学习卡片制作,在交流中表达美好的祝愿,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爱心。

[教具准备]:

有关范作、资料

[课型]:绘画制作课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展示教师及学生准备的图片,结合教材或影视片段并对比自己的生活照,展开“面对这些小伙伴,我想说??我想做??”的讨论。

活动二:

制作“爱心卡”:启发学生用太阳、和平鸽、心形等形状,与表达自己心情的创意图形组合画面,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身边的小伙伴。

1.实物欣赏: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像框,欣赏其不同表现形式。

利用绒线制作:精巧细腻。

利用瓦楞纸肌理制作:粗犷原始。

利用贺卡制作:温馨浪漫。

利用绒线缠绕制作:体现心灵手巧,精细。

2.观察分析手中的材料。

3.谈自己准备如何制作的设想。(小组交流)

4.根据设想安排手中的材料。(小组交流)

5.教师小结:合理地利用这些材料的形状、色彩和肌理,巧妙构思,稍作加工,就可以 16

制成精美的卡片或小礼物。

6、展示创意较强的作品,欣赏其新颖、独特等优点。

第二节

活动一:

听听说说迎“六一”

1、用“六一”儿童节活动录像营造节日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引出“欢庆六一”的主题。观看录像时,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热闹场面,提示美术作品表现的是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下的内容。

2、师生相互介绍有关“六一”的经历、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艺术表现力。

(1)教师提问:“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是你们最快乐的日子,让我们把快乐分享给每一位同学,说说你过得最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把当时的情景描述一下好吗?”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在“六一”儿童节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教师参与交流,注意倾听学生对“六一”儿童节的情景描述,特别是从其他学校或外地学校转来的孩子的描述,了解他们相关的知识、经验,观察学生的情感流露,并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传递给别人。

(3)观看世界各地有关“六一”活动的录像或图片,并请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讲述有关“六一”的活动。引导学生更大范围的关注社会文化生活,了解多种多样的“六一”儿童节文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为进一步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或最愿意在“六一”儿童节做的事,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绘画表现形式,如:版画、蜡笔画、水彩画等。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创设环境让学生愿意表现,并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注意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二:

画画做做过“六一”

1、欣赏活动。

引导学生欣赏、感知范画所表现的节日特色、审美因素及

其文化内涵。教师要重点挖掘节日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的企盼,使学生初步理解艺术手法与人们内心情感世界之间的关系,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2、自由创作。

将选择相同绘画材料的同学分为一组,然后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绘制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绘画作品。在绘画过程中,提示学生事先想好怎样画?怎样合作?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是对学生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17

3、布置展览。

请全班同学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动手布置一个画展,并将各小组的作品展示出来。集体布置时,应提示学生思考如何从全局出发把作品摆放的最适宜、最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集体合作能力。

4、欣赏自己设计的画展和绘画作品,感受集体的力量,学会分享快乐。

札记:

“六一庆祝会”是我校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一年级艺术课的重要内容,课堂延伸过程,我们安排同学们为非洲灾民儿童写一张明信片“爱心卡”,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快乐的火车

教学内容:

1、火车呜呜响

2、火车带我去远方

3、我的火车真漂亮

教学目标:

从演、说、听、做、画等多个层面,通过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调动并让学生展开富有个性的艺术想象,借助“快乐的火车”带给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引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题一火车呜呜响

执教时间:5月9日——5月10日

教学思路

整节课让学生先认识火车,了解火车,通过对火车的了解,再来绘画火车。

教学目标:

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用生动的画面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友爱、互助精神。

18

教学准备

教具:电教媒体、《艺术》配套多媒体光碟。为学生提供统一大小的画纸。

学具:自备画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演一演:坐火车。

创设情境,用声音、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火车“出站—行驶—进站”的情景。(利用图片、电教媒体进行)

同学们,火车可以带着我们去很多地方,你们都坐过火车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火车呜呜响》(板书课题)

活动二:

介绍火车:

提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火车的知识?(生答简)

很好,你懂得真多,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师介绍有关知识) 利用《艺术》配套多媒体光碟展示图片:

最早的火车:1825年,英国的一名锅炉工史蒂芬逊经过多次的设计和改进,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车“动力号”,并在铁路上运行成功。

播放《各种各样的火车》

光碟中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到现代的火车、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向学生展示火车的发展历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说各种火车的外形特征和细节特征,教师简单的在黑板上画一下火车的基本结构,为后面画火车作铺垫。

活动三:

画一画:坐火车。

欣赏儿童画,讨论画中所表现的情景。

讲一讲自己坐火车时的经历,以及看到火车时的所思、所感。引导学生运用绘画的方法合作绘画表现火车,画在教师发的统一大小的纸上。教师指导学生将火车的外形画准,并添画细节。

画好后,各组同学举着自己组的火车随音乐进行表演。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

教学反思:

19

课题二火车带我去远方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教学思路

通过游戏活动向学生展示祖国的壮美景色,使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游戏式活动中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具;电教媒体,教师准备火车头的头饰。

学具;课前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资料,并请家长介绍一下自己到各地区旅游的感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过程:

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去过的或听家长讲的外地的风土人情。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戴上火车的头饰跟老师一起“乘上列车”到各地去看一看。“我是小小火车头,整天东跑又西忙,瞧见祖国可真大,各地风情不一样。”

活动二、认识过程:

1、利用电脑网络观看各地景色: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表演:现在我们的火车要在黄山站停靠,请大家下车游览。

(点击“黄山”出现黄山的页面,当鼠标指向哪一幅图片,就会同时出现关于这幅图片的介绍。这时请一位识字多的同学当“导游”,为大家念一念介绍。教师在讲述时应做到突出风景的美,为学生做好范例。)

20

表演:我们的火车又要开动了,请游客们坐好。(学火车开动的样子)

下面火车要在苏州停靠,请游客下车参观。(点击“苏州园林”)

用同样的游戏参观国内各大景点。在介绍中可穿插学生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创作过程:

1、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的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富有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望。

2、让我们当个小画家,画出你在旅途中的见闻,好吗?

先说说你想画哪里?画什么?(鼓励学生找出各地最适合用绘画方式表现的情景。)除了画,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现各地的景色?(撕、剪贴)

构思自己准备表现的景色。

(在大白纸上贴上火车)让我们把旅途中的见闻画下来好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添加人物和景物。(最好分配给各合作组具体的任务,如:1组负责画人贴到火车上,2组负责画北京的风土人情??)

教师指导: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人物、景物的想象。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大胆、自由的表现。热情的与同学交流、分工合作。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同学们扮成火车和导游,继续玩开火车旅游的游戏。“导游”向大家介绍时主要谈自己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热爱及自己收集的祖国近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把本课学到的祖国的悠久历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跟父母讲讲。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注意自己身边的美感。

教学反思:

课题三我的火车真漂亮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火车、了解火车,利用自己身边常见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设计未来的火车、制作火车。

21

教学目标:

通过描述、欣赏、绘画和设计制作火车等系列艺术活动,引发学生对未来火车的想象和设计兴趣,使他们在参与艺术活动中体验、分享快乐,扩大信息量,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火车的资料,废旧物品。

学具:废旧物品、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开火车进教室。

出示废旧物品的火车。

同学们,火车呜呜的开进了我们的教室,你看它什么东西做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教师演示做法。

1. 根据火车外形选择合适的废旧物品做主体

2. 对主体进行改造

3. 选择合适的废旧物品做装饰

4. 细节刻画

活动二:

出示粘贴画火车。

同学们,又一列火车进站了,看它是怎样制作的,它都用了哪些材料?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看了这两幅作品,知道了它们是分别用了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的,非常的有意思,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来制作火车?

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

活动三:

原来有这么多的材料可以做火车,下面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对好的作品及时地进行表扬)

活动四:成果评价: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火车,到前面来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设想。

教师小结:

同学们,火车带着我们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希望今后我们的火车可以是什么样子呢? 22

你来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好吗?

教师指导: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通过各种造型手段设计制作小火车。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大胆、自由的表现。热情的与同学交流、分工合作。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森林里的故事

[教学内容]:

1、熊猫咪咪

2、狮子大王

3、两只小象

[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表演、绘画、制作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模仿动物的神态、动作、声音、形象进行艺术表现,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动物,进行感受、模仿、表演、想象。

教学难点:抓住不同动物的特点。

课题一熊猫咪咪

[教学内容]:

用撕纸的方法做一只可爱的熊猫。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认知熊猫的形态与色彩特征,尝试用艺术手段进行表现。

[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资料、范作

[课型]:

制作课

23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了解熊猫

欣赏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和反映熊猫的艺术作品或玩具,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熊猫的形态与色彩特点,引发学生喜爱熊猫的情感。

1、熊猫的脸、身体、耳朵、眼睛、四肢是椭圆形的。

2、熊猫的脸、身体是白色的,眼睛、四肢、耳朵是黑色的。

3、熊猫最愿意吃竹子。

活动二:做做熊猫

教师演示

1、画出熊猫各部分的轮廓线。

2、将各部分用手指捏住撕下。

3、熊猫的生活环境,树上、草丛中、竹林??,再撕一些相应的背景。

4、将各部分在纸上摆摆,并粘好。

5、 展示学生的作品,使之互相欣赏、学习、促进,激发学生在课下继续创新的美好愿望。

5、讲评有创新、有趣味、装饰的漂亮的作品,提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教学反思:

第二课题狮子大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狮王进行曲》的欣赏与形体表现,感受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引发学生对狮子的动态与神情的模仿与表现,初步体验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2、学生自由的选择工具和材料,绘画制作狮子大王,培养学生进行充满想象的创作。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狮王进行曲》录音带

2、《狮子王》故事的VCD

3、范画、范作。

24

教学思路拓展:

1、可请学生创设“森林情景”,创编简单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在表演中突出小动物间团结互助的情景。

2、指导学生用各种动物的叫声,组成不同节奏进行表演。

3、观看动画片《狮子王》。

活动一:

[播放课件]学生们学着各种小动物的样子,听音乐进教室。

活动二、听一听:

森林里来了这么多小动物,真热闹啊。嘘,听!狮子大王来了。

[播放课件]

1、完整听《狮王进行曲》

边听边启发学生,乐曲中的狮子形象。

2、分段听《狮王进行曲》

[播放课件]

第一部分:

让我们踏着狮王的足迹,再来听一听,感受一下这个狮子大王是不是大家所说的样子。 边听边进行动作模仿。

第二部分:

接下来,狮子大王要干什么了?(教师提示动作)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要求: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数一数,狮子大王一共吼叫了几次?

请听——边听边进行动作模仿。

[播放课件]

(播放乐曲的第二部分,同时教师可进行数指头的动作提示)

听后让学生跟着音乐模仿狮子吼叫的动作及表情。

(如果课堂需要,可再让学生跟着音乐来一遍)

几次?(一共四次)

这个狮子大王可真够威猛的,吼叫了四次。谁能为大家学一学它吼叫的样子? 请学生上讲台为大家表演。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跟着他模仿一下。

画一画:用自己认为合适的线条画一画狮子大王的吼声。

第三部分:

25

接下来我们往下听。小狮子也来了。

[播放课件]

你们听出来了吗?小狮子的动作是怎样的?

请学生模仿小狮子的动作。

3、再一次完整听《狮王进行曲》

下面,让我们跟着狮子大王一起到森林里去巡视一下。

[播放课件]

提示学生可以跟着音乐到活动场地上进行自由表演。

活动四、说一说:

1、如果你是狮子大王的话,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王?

请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凶恶、威猛的狮子大王;也有善良、温柔的狮子大王等)

那么,你能学一学凶恶的狮子大王是什么样吗?

找学生上讲台为大家表演,并让其他同学跟着他模仿。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提示学生除了动作以外,还要注意表情。)

例如:你学的还真像呢!

大家看一下,他的表情凶吗?谁来学一学凶恶的表情。

善良的狮子大王是什么样子?你能来学一学吗?

请学生模仿,并进行指导。

2、你这个狮子大王在出行的时候,会带上谁呢?

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狐狸、老虎、小兔子、小狗、小猫等等)

不论学生说到哪一种小动物,都邀请学生模仿一下这种小动物,特别注意小动物的动作、表情。

3、假如你是小动物,正在森林里玩耍,当你看见凶恶、威猛的狮子大王来了,你会怎样? 请学生上讲台表演,作为小动物,看见凶恶、威猛的狮子大王的动作、表情。(特别注意表情的体现)

4、假如你是小动物,正在森林里玩耍,当你看见善良、温柔的狮子大王来了,你会怎样? 请学生上讲台表演,作为小动物,看见善良、温柔的狮子大王的动作、表情。(特别注意表情的体现)

活动五、演一演:

26

现在,我们分成两个小组,一起来讨论一下狮子大王出行时,狮王和小动物的表现,然后进行表演。比一比,看看哪一组表演的最像;评一评哪位同学演得最好,像一个小表演家。

分组讨论,并播放表演时需要使用的乐曲。

今天,我们就请XX同学来当这个凶恶、威猛的狮子大王。让这位大王自己来挑选几位随从与侍卫。

你选谁当你的侍卫呢?

学生自己选小演员,并现场演示,作为侍卫应如何进行表演。

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这位狮子大王来了,你会怎样?

(请学生说要表演的小动物,并进行动作与表情的演示。)

[播放课件]

听音乐,让小组成员做好准备,跟音乐进行表演。

(提示学生要会听音乐,注意音乐与动作的表演要一致。)

活动六、评一评:

1、学生互评:

找出表演同学的优点、缺点;说一说应如何改进。

2、小组成员自评:

谈一谈本组成员表演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评价:

总结小组表演情况,主要以鼓励、肯定为主。

活动七、拓展:

今天,我们就请XX同学来当一个善良、温柔的狮子大王。让这位大王自己来挑选几位随从与侍卫。

你选谁当你的侍卫呢?

学生自己选小演员,并现场演示,作为侍卫应如何进行表演。

森林里,你看到这位大王来了,你这个小动物会如何表现呢?

(请学生谈小动物的表现,并演给大家看;提示跟音乐表演时的表情、动作。)

[播放课件]

听音乐,让小组成员做好准备,跟音乐进行表演。

(提示学生要会听音乐,注意音乐与动作的表演要一致。)

活动八、出教室:

让我们跟着这位狮子大王一起到森林里去吧。(听音乐出教室)

27

教学反思:

课题三两只小象

教具准备:课件、范作。

活动一、猜谜语,听故事

☆教师给学生讲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下,当学生猜出正确答案,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送给学生一个故事.

师:我来讲,你来猜,看看谁的反应快?

谜语:粗腿象柱子,长长大鼻子,身子像堵墙

师:同学们,你们猜一下这是什么?

▲ 教学思路拓展:学生肯定不等老师讲完,就猜出谜底,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说:”同学们真了不起,小脑袋转得真快,老师讲一个故事送给你们,大家继续努力,好吗?”老师可根据歌曲的歌词,编一个简单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告诉学生,“老师不仅能够讲故事,还能把故事编成歌曲唱出来呢?”接下来,教师把歌曲范唱一遍,范唱以前,提一个问题:两只小象在干什么?为什么?

活动二:唱一唱,做一做

☆老师范唱的时候,适当的加一些表演,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然后在教唱的时候,学生才能愿意学.

方法:教师听录音范唱,加表演,然后教学生演唱,可以边唱边表演。请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正确后,可以从团结友爱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互相帮助,这样才是一个好学生。

活动三:动动手,捏一捏

☆教师可以在课前用橡皮泥捏一对小象,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自己捏一只小象。

教学思路拓展:学生都知道大象的颜色有灰色的还有白色的,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给可爱的小象穿上美丽的衣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用彩色的橡皮泥做,也可以用彩纸做,可以进行比赛:看看谁的小象最漂亮。等学生做完后,我们进行一下展示。

活动四、唱一唱,跳一跳

28

☆学生捏完小象后,让学生拿着自己做的小象,边跳舞边唱歌,走出教室。

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结合,共同来完成

演唱区: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制作区;用橡皮泥、彩纸来做小象和衣服。

教学反思:

第7单元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内容]

1、奔放的草原歌舞

2、献上洁白的哈达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民族百花园”的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2、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藏族、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蒙古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课题一奔放的草原歌舞

[教学目标]

1、欣赏教材中的奔放的草原歌舞图片或其他艺术作品,通过模仿交流让学生知道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2、培养学生对艺术形象特点的观察、模仿能力以及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各民族行政分布版图和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2、不同民族问候语言汇集的录音带。

3、请学生广泛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艺术资料。

[教学过程]

29

一、听音乐进教室,创造情境:

·师生共同收集不同民族环境、风俗的图片和民族歌舞、乐曲、民族民间工艺品、饰物等资料,举办“小小民族园”的展览,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

1、学生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如:模仿民族语言,介绍民族礼仪动作,唱跳民族风格的歌舞等。

2、教师适当进行艺术要素的点拨和必要的指导、评价,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 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和了解各民族人物形象的姿态、神情或舞蹈动作的特点,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表演。

2 听赏、听辨不同民族的乐曲、歌曲,比较它们的风格特点。学习或交流多民族的日常礼仪用语“你好”、“谢谢”等,丰富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与生活联系的了解。

3、欣赏《爱我中华》的歌曲。师生共同跳集体舞,体验民族大团结的温馨与快乐。

三、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艺术家创作的有关民族风情的展览或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

2、通过书报、广播、影视等媒介或在外出旅游是有意识的观察了解、收集不同民族的风情、民俗、民间歌舞等,丰富自己的艺术感受,增长对不同民族的感性认识。

教学反思:

课题二献上洁白的哈达

[教学目标]月

1、初步了解藏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藏族风景的图片或歌舞作品的影视资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藏族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表现欢快的情绪,感受藏族儿童快乐的生活。

[活动准备]:

音像资料、画纸、彩笔、打击乐器、录音带

30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进教室。

二、谈话: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藏族儿童歌曲,你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表达,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补充——西藏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和我们相比,那里的人距离太阳最近,所以他们的脸晒的红扑扑、黑黝黝的,西藏有许多建筑奇特的寺庙,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牧区还有用牛毛布缝制的帐篷,如果你们做客,好客的藏族人会给你们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哈达”是“礼巾”,献哈达是表示主人欢迎、尊重客人,这里的人们各个能歌善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舞蹈。

活动二:

一、欣赏:

欣赏藏族儿童舞蹈。仔细看看他们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二、绘画:

设计漂亮的藏族服饰,方法:可以制作也可以绘画,

合作与个人创作相结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形式与方法。

在绘画过程中对歌曲旋律以有所熟悉和掌握,重点是歌词特别是衬词部分,可按照节奏读歌词,轻声随琴模唱衬词部分,歌曲掌握后由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分组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评价:

学生互评,表扬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同学。

课题三草原小牧民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舞作品、学唱儿童歌曲和学跳舞蹈的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

2、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内蒙古族草原风光、节日欢庆场面以及舞蹈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歌曲录音带。 31

2 常用打击乐器,如:撞钟、木鱼、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3 美术用具和制作材料。

[活动内容]:

利用绘画、歌唱等形式表现草原

[教学目标]:

欣赏歌舞作品,初步了解蒙古族的生活地域、风俗、服饰等特点,学习骑马、挤奶、摔跤等律动,感受蒙古族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美术用具

[活动过程建议]:

活动一:

一、组织:

听音乐《草原赞歌》拍手进教室。

二、交流: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资料。

2、欣赏牧歌。

3、教师简单补充:

内蒙古大草原上有肥美的牧场可以放牧牛羊,人们住的蒙古包可以拆装,人们经常搬家,哪里水草旺盛就搬到哪里居住,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欢运动,每年都举办运动会,项目有摔跤、赛马、射击等,比赛结束后大家都要唱歌、跳舞庆贺,可热闹了,特有的乐器马头琴音色优美。

活动二:

欣赏马头琴曲《赛马》,感受音色的独特优美,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与掌握马跑的不同节奏和赛马时的欢快、热烈的气氛,了解蒙古族与马的不解之缘和“马背上的民族”的特点。

运用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模仿表现骑马、马蹄声,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三:

一、朗诵:

朗诵古诗《敕勒歌》。

教师讲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用多种节奏朗诵,在强弱不同的节奏中,加深对草原的认识。

二、创作:

32

绘画或手工制作,表现蒙古大草原的风情,制作蒙古人漂亮的头饰,展示并评价。

三、舞蹈:

伴奏音乐《草原赞歌》,基本动作——手腕组合和马步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参与热情为主。

结束:随音乐作动作出教室。拓展:搜集、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思路拓展:

1、 观看草原风光电视片,欣赏古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制作头饰、马鞭或进行歌舞表演。

2、 讲述草原上的故事。

教学反思: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