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助你成长、成功

反思,助你成长、成功

孙惠玲

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教学反思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写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会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让大家如此重视呢?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分类

根据反思的媒介,教学反思可分为书面反思和意念反思。 根据反思的自觉性,教学反思可分为自发反思和自觉反思。 根据时间顺序,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根据反思的主体,教学反思可分为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 根据反思内容的范围,教学反思可分为整体反思和局部反思。

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上快速成长的有效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提出的: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只能通过不断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 1

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二)坚持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成功的阶梯。

20xx年6月22日,“教育在线”网站开通的第七天,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先生在论坛上发了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全文是这样的: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好消息!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今天正式开业了!

现在保险业生意兴隆,什么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航空保险……可谓名目繁多,花样迭出。既然那么多的保险公司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今天也来凑个热闹,开一个成功保险公司。

本公司宗旨:确保客户利益,激励客户成功。

参保对象:不限。但尤其欢迎教育界人士,因为教育的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投保金额:不限。数元到数千元任你自选。欢迎万元以上大客户。 保期:十年。

投保条件:每日三省自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本公司只求客户成功,不以赢利为目的。所有利润将全部捐赠希望工程。欢迎投保,欢迎垂询!

保单索取:webmaster@

看了这篇启事,大家会做何想法呢?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会持怀疑态度。觉得这不过是一篇游戏之作。但就有人把它当了真。

江苏盐城数学老师张向阳是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最早投保者。心存困惑的他,于20xx年8月份向朱教授求教。朱教授送给他六个 2

字:“读书,看网,写作。”张向阳老师心领神会,每天笔耕不辍。此前从未发表过作品的他,仅在6个月的时间内,就在“教育在线”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并在《人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在过去的十个月间,他用200多个夜晚写出了近30万字的教育日记。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坚持每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有助于你快速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

三、如何进行局部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的反思,叫局部反思。一个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应包括5个基本环节:(1)、导入。(2)、教授新课。(3)、巩固练习。(4)、课堂小结。(5)、布置作业,

除了这五个环节外,局部反思还应包括对板书设计的反思。 对这些部分和环节进行反思时,都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这个环节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我原来设计的实现目标的方法是什么?课堂上我用了什么方法?是否实现了这个环节的目标?如果没有实现目标,原因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体现的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标的精神是什么?

(一)导入环节的反思

导入环节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常用方法是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复习提问导入。对这个 3

环节进行反思就要思考这节课我设计用什么方法导入?用了什么方法导入?是否实现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是否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如果没有发挥这些作用,原因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实现这些作用?

(二)教授新课环节的反思

教授新课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新课内容包含的知识点不止一个,所以反思的时候,应一个一个知识点进行反思。

因为教学内容要在这个环节得到展示,重点难点要在这个环节进行突破。所以,在对所有知识点的教授反思之后还要思考:这节课的知识点安排得是否繁简适量?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子:我终于卖了一次关子

---------记我的成长课堂

作为一个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红楼梦》已经讲了数次。但以前每次讲后我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遗憾:《红楼梦》中神奇的地方、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我都讲了出来,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我几乎都给出了答案,学生听完课后肯定就不会去看原书了。这并不是我的初衷。我多么希望学生能够热爱《红楼梦》,去读《红楼梦》。每到这里我都告诉自己:下次再讲,我一定要卖个关子,学生感兴趣的地方我只提一个头儿,对学生的疑问我坚决不给答案。可下次讲课我还是会知无不言。但今年讲《红楼梦》,我终于卖了一个关子。

讲《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节课,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导读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然后我问学生:“你们会区分《红楼梦》中人物之间的辈分吗?”学生对这个问题当然是答不出来的。于是,我告诉学生:根据人物名字的偏旁就可以判断出人物的辈分。《红楼梦》人物中辈分最高的是代字辈,贾宝玉的爷爷辈的名字都有个“代”字,贾宝玉的父亲叫贾政,和贾政同辈儿的人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中肯定有反文旁,和贾宝玉平辈儿的是玉字辈儿,名字中有一个字是“玉”字,或者名字中的一个字带提王旁(提王旁就是玉字旁)。贾宝玉的下一辈儿就是草木之人了,名字中的一个字肯定带草字头儿或者木字旁。接着讲了贾家四姐妹名字的谐音是“原应叹息”、贾宝玉名字的谐音是“假宝玉”、贾雨村名字的谐音是 “假语村言”,甄士隐名字的含义是“真隐士”。这些内容学生即使读原书多遍也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就知无不言了。

但接着我说:“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姻缘是木石前缘,贾宝玉和薛宝钗之 4

间的姻缘却是封建贵族家长安排的金玉良缘。金玉良缘好理解,一个有玉,一个有金项圈,而且上面刻的字合起来是一副对联。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木石前缘怎么回事呢?自己看书,很容易理解。”学生百般询问,我就是一句话:“自己看书去。”

我相信有些学生肯定会带着疑问去读原书。如果是这样,我这节课的意义就大了。不过,关子卖得还太少、太浅(这个问题看第一回就会解决)。我期待下次讲能卖个大关子。

20xx年7月3日

(三)巩固练习环节的反思

这个环节的反思必须想清楚的问题是:巩固练习的目标是熟练掌握哪些知识点?然后再思考:计划用什么方法达到学生熟练掌握的目的?在课堂上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是否实现了本环节的目标?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怎样做能实现这个环节的目标?

(四)课堂小结环节的反思 对课堂小结环节的反思的前提是必须清楚课堂小结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要向课外延伸与扩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以疑引新,提出承上启下的新问题,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课堂小结环节的反思要思考你是否实现了课堂小结的这些目标。

(五)作业布置环节的反思除了思考那几个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作业布置的难易数量是否合适?是否照顾到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六)反思板书设计还要考虑:

5

板书是否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是否重点突出?是否很好体现了知识的结构?

如果经常对这六个方面进行反思,相信你的进步会非常快。 当然,已经熟练掌握课堂常规的老师,是不需要每次都反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

四、如何进行整体反思?

整体反思是把一堂课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思,不要求面面俱到,只是把一节课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

(一)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

成功之处指的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这有可能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也可能是一段谈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 6

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以下三个例子是同一个教师在三个不同时间在三个不同班级讲的同一节课。

回味无穷的课

(10月31日上午第二节,6班教室)

这节是公开课。学生的情绪很快就被我调动起来。在学生一张张如花的笑脸中,我仿佛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完全忘了教案和听课者,跟着学生思维随意而行。当学生偏差太大时,再不着痕迹地把他们导入正轨。

小结描述天气和气候词语的区别时,按设计本来是由我说词语,让各组回答计分的。看着学生的情绪那么高,何不试着把课堂完全交给他们?对,就来个“小组互考”。“下面我们来个小组互考,一组出词语,另一组回答。每组限定时间3分钟,要求不重复出题。我当裁判记分。”

学生很快明白了我的想法,一问一答,比赛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组学生出的词语让另一组回答。“是天气”,“不对,是气候!”两组学生争论着,大家把目光都转向我。

糟糕,这就是不按教案上的结果。我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呢?没时间让我想,也没时间让我考虑是否丢面子,我只能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我提议“让我们求助听课的老师吧!”可是,学生并不按着我的设想进行。话音刚落,他们却早已议论开了,然后不容置疑地说:“老师,非一日之寒是长时间的,是气候”。

我一细想,噢,对,没错!“你们真历害,教了老师一招。”这一刻,他们成了我的老师!

由于抛开教案,根据需要不停地改变着原有的设计。课堂也因小插曲不断出现而更趣味横生

下课的铃声响了,可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沉浸在我们的“世界”中,早把后面的听课者忘得干干净净。

把课堂交给学生,也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老师不可能都比学生知道得多。当老师坦然承认自己的无知时,得到的不是学生的轻视,而是学生的尊重,从学生身上还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正所谓“教学相长”。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堂课时,上课不再是一种任务,一种责任,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融入其中的、发自心底的快乐。

(二)不足之处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让我念念不忘的不是成功的地方,而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举语文自习课的例子)所以,反思在这方面与教育科研有共同的作用,反思不足和问题,就会帮我们找到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7

教学实践中的有些不足之处在课堂上你已经很清楚,但有些不足却需要你做出分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不足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累死人”的课

(10月30日下午第一节,3班教室)

这是学校的督导日,下午每一节课有我的课,看来逃不过督导老师的听课。

因是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边讲边回忆着教案设计的程序,生怕漏了什么。课堂按照教案的程序一步一步顺利地进行着,情境引入、提问、讨论、识记、小组接龙、小组比赛、环环相扣,学生配合很好,气氛很好,没出什么异常情况。在比赛的高潮中,下课铃声响了。我嘘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觉。督导老师说了一堆优点,但我却一点也不开心。

[反思]为听者而上,心思在听课者身上,这样的课绝不可能是一堂好课。过于追求各个环节的完整,一环扣一环,这样的课老师上得累,学生是不是也累呢?

(三)疑惑之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对一些教学行为是否得当心存疑惑。把这些疑惑记下来,它就会长时间地留在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去思考,去寻求答案。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让我们提高的过程。

“气死人”的课

(10月30日下午第二节,2班教室)

铃声响了,可教室却还是一片混乱,大声纠正整顿纪律。按正常的教学顺序引入新课。说话声又起,再次整顿纪律。讲述天气符号时,说话声再起,板起面孔教训学生。心情变得很坏,也无法再用谈话的方式上课。

我强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深吸了一口气,把怒火压下,提高了音量。不敢再采用师生互动、小组比赛的形式,只讲了几个知识要点,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根本派不上用场。自己在台上唱着独角戏,很快就草草收场。

心中非常惋惜:如果学生能配合,这花了好多天准备的课,原是可以让大家在开开心心中学到知识的。

反思:没有纪律做保证,准备再充分的课,也无法成为一堂好课。怎样 8

才能让学生怕我呢?面对镜中的学生说的“发怒也亲切”的脸,我烦恼极了。

(四)写教学机智

在课堂上,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就是教学机智。

(五)写学生创新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六)写“再教设计”

考虑再教某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五、如何写教学反思?

两种写法:

(一)把需要思考的问题回答后按顺序写下来。

这节课、这个环节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我原来设计的实现目标的方法是什么?课堂上我用了什么方法?如何做的?是否实现了这节课、这个环节的目标?如果没有实现目标,原因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实现这个目标?

当然,进行局部反思的老师需要把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做这样的思考记录。

(二)记叙课堂故事,篇末做出评价。

从写作结构上看,建议把“教学反思”写成“一事一议”的实用性议论文。

其写作结构可以慨括为:“教学实例——得失(成败)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应该详写, 9

尽量写出深刻的道理来。

结束语:

“一棵会思索的芦苇 在风中抖动 绝不亚于一首交响曲 由指尖流向城市的胃部。”

让我们做一棵快乐地思索的芦苇,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10

《找规律》教后感

《找规律》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物体周期排列中的规律,并进行应用。周期问题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中隐含的规律。学生对实际生活里的原型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的规律,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找规律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形成对规律的自主认识和体验。新课标指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依据这一思想,在新授中,我首先设计的是让学生解决第十五盆花的颜色,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接下来在处理“试一试”,解决灯笼问题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通过组织看书比较,逐步优化方法,最终得到结论用计算法解决类似问题,比较实用、简便。到解决彩旗问题,让学生都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明确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余数的对应关系。正是这样一个学生自己尝试、自己思考、自己获得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习不是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

反思今天这节课,除了尽量体现学生为主的情况下,在导入的设计上,有层次,有对比(有规律与无规律的对比)。先让学生观看国庆阅兵仪式的图片,感知生活中蕴含数学规律,有规律才彰显美。然后学生对比两种元旦节日会场设计方案,一种有规律,一种没有规律,通过对比,学生初步感知周期排列的规律。这样做既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也使教学难点得以淡化,在不知不觉中接触规律。

在学生找规律回答问题时,我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的表述。当第一个学生说出盆花的摆放规律后,我相机板书出来,并要求下面再说的同学要像第一位同学一样完整准确的表述出来。在学生组织语言上,板书也起到一个规范、引导的作用。在提问时,我也很注重自身语言的规范、严谨。在让学生探索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时,我在提问时,我重点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更加明确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我改进了以往所用的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桌或小组交流的形式,并在学生独立思考时,留给足够的时间。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的宝贵而剥夺学生该有的时间,一定要让学生都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分析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计算策略时,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这样做虽然使学生明确了计算策略的使用方法,但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尽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再做适当的补充。因为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更有效”。

在做练一练第1、2题时,因为是图文应用题,所以在学生读题时,应是既读文又读图,不应只关注文字叙述。

在优化策略时,处理的有些太快了,应将节奏放缓些,让学生来争议哪种方法最好,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学生对问题探讨的更深入,记忆更深刻。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