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2

《木兰从军》这篇课文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描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顾全大局、为国分忧的优秀品质。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故事情节学生已经了解,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这时我更多的注重的是多读,通过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因为故事比较远久,其实孩子们初读课文时是不理解什么是从军的,所以我觉得课题中的从军是个切入口!于是读了课题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时,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中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个初步印象。接着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心爱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心赞叹和敬佩。最后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称木兰为女英雄!

书后安排了一项想象作业“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所以在教学课文第二段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抓住木兰的话“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找出木兰忧的原因:北方发生战争,朝廷紧急征兵,这是国家的忧;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但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应征,弟弟年龄又小,够不上当兵,这是家庭的忧。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为什么要“理应分忧”:本来应征入伍是男子的事情,但处在特定情况下,女子也该承担责任,为国为家当仁不让。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情可感,有话可说了。

为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我还设计了“赞一赞,唱一唱,讲一讲”一系列多向互动情境,通过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让学生对花木兰的认识步步深入,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同时运用“模仿表演”请大家展开想象,演一演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这样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了学生思维,锻炼了思维能力。

学生们敢于“尽情地读,大胆地说”,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这不仅说明他认真地参与了,而且积极地思考了。新课程倡导师生共同成长。从这节课里,我看到了有收获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时也大有收获,很受启迪,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花木兰的形象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记忆里,成了他们崇拜的偶像。学生乐于学习字词,敢于想象,通过这节课,我看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与学的平台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第二篇:12木兰从军(2课时)

木兰从军

教材分析:

《木兰从军》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花木兰是古代的一位女英雄;第二自然段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花木兰告别亲人、女扮男装踏上征程,奋勇杀敌,战功赫赫;第四自然段讲花木兰胜利还乡,恢复女儿装,将士们惊叹不已。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展示了花木兰一身戎装驰骋沙场的英姿;第二幅图,描绘了花木兰文静俊美的姑娘形象和将士们前来探望的情景。两幅插图形象鲜明,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复习部首检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课文录音、小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总第52课时) 2014、4、8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3、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学习两个多音字“将”、“燕”,认识1个新偏旁,指导书写“病、征、胜、利、将”。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写好铅笔字。培养良好读书写字习惯。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1、看图:

出示图一: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

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

师简介木兰,简单说说木兰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并相机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写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位巾帼英雄之一)。

2、板题读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从图画入手,于无疑问处设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幅截然不同的图,却是同一个人,制造悬念,引发探究,在课堂伊始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去。)

二、初读指导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课后的生字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在揭示课题,导入课文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课文。教师则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也作适当的点拔也引导。)

(二)、检查:

★检查生字情况

1、自由读词语

师: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中有一种读音特别多?(后鼻音)

2、指导读准后鼻音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一读。 (3)齐声读一读

3、去掉拼音读

师:生字娃娃还想考考你们,他们摘下了拼音帽子,重新排起了队伍,还认识吗?

(1)开火车读一读 指导读好:“赫赫战功”;理解“女扮男装”。

(2)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和理念: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读准字音是学习好普通话的前提。把后鼻音字归在一起,重点指导,一方面对后鼻音的朗读作重点强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增强读准字音的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加注重生字的读音。)

★检查重点词语和句子:

第一组:

词语:焦急万分

句子: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1、读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2、读句子

(1)指名读

(2)齐读。

第二组:

词语:年老多病

句子: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国为家分忧。

1、读词语

(1)指名读,读准生字“病”。

(2)自由读词语,想想意思

师: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这个词语,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3)指导读好这个词语。

(设计意图和理念:“把书书出形来”。“年老多病”这个词语,学生虽然能有所感知,但未必能体悟其神。我让学生想象成画面,旨在指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把理解词义与形象感知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2、读句子

木兰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了呀,可朝廷还命令他去当兵打仗,木兰怎样想的,谁来读这两句话?

(1)指名读 (2)女生读 (3)齐读

第三组:

词语:披战袍 跨骏马 渡黄河 过燕山

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读词语

(1)指名读

(2)学习多音字“燕”。

师:“燕”读第四声比较常见,读第一声就比较少了,一般指地方的名字,国家的名字还指人的姓。

(3)介绍“燕山”

这里“燕山”代表的是地名。“燕山”在我过河北境内,从河北的蓟县一直往东,连绵起伏,长达几百里呢!

(4)指导读好词语“过燕山”。

(5)齐读四个词语

2、读句子

师:木兰奔赴前线,路途遥远,非常辛苦,谁能读这一句话。

(1)指名读 (2)男生读 (3)齐读

第四组:

词语:将士们 花将军 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1、读词语

(1)自由读一读

(2)认识多音字“将”

(3)指导读好: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4)齐读词语

2、读句子

师:词语回到句子中还能读吗?

(1)自由练习 (2)指名读,注意句中的停顿。(3)齐读

(设计意图和理念:这一环节在教学中,从词到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读好书。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反复诵读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儿童要认识周围世界,进行思维活动,必须依靠词。如果说砖是建造大楼的基本,那么,词就是组成文章的基本。词还是字、句、段、篇的纽带。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必须以词语教学为基础,由词及句,由句及段,一步步构建坚实,那么,学生的语言大厦便建成了。)

★分自然段指读课文,说说每个自段主要讲了什么?

(1)说说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读课文,相机纠正不当读音,使学生真正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其中第二自段比较长,引导学生先分句读好,再整段读。)

第一自然段: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第二自然段: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在危急时刻,木兰毅然决定

替父从军。

第三自然段:木兰来到前线,在多年征战中,为国立下赫赫战功。

第四自然段:木兰胜利回乡后,穿上心爱的女装,成了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设计意图:二年级下学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为学生后续学习概括课文内容作下铺。每个自然段读好了,段意弄明白了,一个大概的木兰形象就留在学生的心中。)

三、生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按要求归类。

2、指导书写生字: 病 征 胜 利 将

3、指导“病”

(1)认识“疒”

(2)说说识记的方法

(3)给“病”找找朋友,说说句子。

(4)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总第53课时) 2014、4、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理解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一、直接导入复习字词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2课《木兰从军》 (板题、读题)

(一)认读词语

名字 征兵 父亲 弟弟 胜利 将军 将士 燕山 燕子 渡黄河 披战袍

年老多病 女扮男装

赫赫战功 替父从军

1、区分多音字。(“将士、将军”和“燕山、燕子”)

2、说说“胜利”的反义词、进义词,并用“胜利”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根基。扎扎实实的做好字词教学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理解、运用字词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读

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心中的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呢?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怎样夸花木兰的?请你找出一个词说一说。

1、自由读 交流板书:女英雄

2、理解体会“英雄”

(1)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2)生交流,师:为国为家分忧,为正义的事业,做出贡献,立下功劳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

(3)指导朗读

(4)齐读

过渡:通过读我们知道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那花木兰为什么被称为女将军?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一)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并用横线在书中画出相关语句。

1、讨论交流。

原因一: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紧急征兵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此时花木兰是怎样的心情,从文中找出一个词加以概括。

理解“焦急万分”,指导读出花木兰非常着急的心情。

过渡:花木兰为什么这样焦急?她此时又想到了些什么?

原因二: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不到当兵的年龄,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2、于是他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同学们在古代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一位女性想上战场为国为家分忧是根本不可能的,可花木兰做到了,她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重点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些词。

4、此时此刻你认为花木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从文中哪些

可以看出。

5、老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正是通过“焦急万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些词语深深地体会到花木兰替父分忧、爱护弟弟、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壮志豪情。

6、指导朗读。让我们用读的方式表达出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紧抓住花木兰从军前的心理活动,通过对重点词语“焦急万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你想知道她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样子吗?请男同学读第三段。

出示句子“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战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1、指名读。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干什么去了?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1)、你能通过这些动词短语想象出此时花木兰的样子吗?听老师读,大家大胆的想象一下。(听后评价老师读的怎样。)

(2)、说说你想象中此刻花木兰的样子。

(3)、出示第一幅插图,说说此时花木兰是一种什么形象?(威武、威风凛凛、英姿飒爽-----)

3、请同学们试着用读的方式表达出花木兰威风凛凛的形象。(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4、花木兰在多年的征战中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理解“赫赫战功”这个词的意思。

5、此时你觉得花木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6、大家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好好体会一下花将军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飒爽英姿。

7、出示练习一

照样子填合适的词。

(跨)骏马 ( )黄河 ( )燕山 ( )战袍 ( )军装 ( )桌子( )作业

(设计意图:一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非常发达,想象力极其丰富,我首先借助文中的动词短

语,启发学生大胆的去想象花木兰的样子,然后出示第一副插图让学生将语言文字与图画两厢对照,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层次不同的读创设浓郁的战场氛围让学生充分地去领略女英雄的飒爽英姿、去体会她的优秀品质。练习的设计是对动词的理解应用,仿照作者去体会用词成功后的喜悦。)

(三)学习第四段

1、过渡:这样英勇善战,英姿飒爽的女英雄胜利回乡后是什么样子呢?请女同学读第四段。

2、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花木兰回乡后的样子?(文静俊美)你能想象出她的样子吗?

3、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当将士们知道昔日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为了让大家想的好说的好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关于花木兰的豫剧,请大家听一听。

4、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5、讨论交流将士们会怎样想、怎样说?

6、指导朗读:采用对比读的方法读出战场上、家中花木兰形象的不同。(分男女生读、指名读、读后评价、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对比读、说、看、听,让学生更加深了对花木兰的认识,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让学生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个性得以发展人文素养得以提高。豫剧《花木兰》选段的欣赏,为学生拓宽了学习本课的思路,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去猜想将士们当时的所想所说,更好的体现出了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情诵读

1、出示练习二

填空: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2、老师小结: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勇善战英姿飒爽,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的花木兰文静俊美穿上心爱的女装更让将士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你们想记住这位女英雄吗?请齐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承载着文章的美、情、景,而读者只有通过理解字词句这些语言符号才能领悟文章的内在含义。在学生最后的深情诵读中,能听出他们对花木兰深深的钦佩之情。)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分析字形。(兵、父、弟、男)

2、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3、指导“弟”

(1)说说识记的方法

(2)给“弟”找找朋友,说说句子。

(3)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

4、学生练写。

板书设计

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爱国爱家

替父从军

赫赫战功 尊老爱幼

教学反思

在上这一课之前,我也让学生观看了动画片《花木兰》。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物形象上。故事情节学生已经了解,怎样让学生从文字中体会人物呢?因为故事背景的远久,其实孩子们初读课文时是不理解什么是从军的,所以我觉得课题中的"从军"是个切入口!于是读了课题后,我要求他们找出木兰从军的句子时,结果出现了争议。在引导中他们第一次读了木兰在从军中飒爽的英姿,有了个初步印象。接着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 木兰怎么能得了军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的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为国为家""分忧""焦急万分""理应""赫赫战功"“心爱”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忠心赞叹。最后孩子们都发自内心的称木兰为女英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