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教学

2、竖笛教学中的三个阶段:??在对学生进行竖笛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初级阶段:??需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吹奏方法(如持笛、摁孔、含笛嘴、呼吸等等)和简单的吹奏技巧(单吐、连音等)。将吹奏方法编成口诀:??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口含一至二公分,??口要圆、气要缓,??检查手指要摁严,??一字一音用单吐,??上有弧线气要连,??高音(口形)变扁气要急,??眼睛(视谱)走在时间前。??②、中级阶段:??完善吹奏技巧,增加双吐、三吐、长音、变化音的练习。??③、高级阶段:??进行课堂教学加课外小组活动的进一步训练。??通过器乐教学,让学生进行集体合奏,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发展记忆力、创造力。在培养音乐能力方面,它有着唱歌所难达到的效果。如: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及乐感等,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及表现,它能起唱歌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必然建立起联系,进行相互间的沟通。在学生们进行集体合奏的同时,随着生理器官的协同活动(眼看、脑思、耳听、手动……)各个相应的神经中枢也在协同活动,各个神经中枢之间,很自然地就建立起了联系,相互沟通。久而久之,一个器官及其神经中枢的活动,就会牵动其它器官及神经中枢的活动——协同活动(互相反射)。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协同记忆能力、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渐渐地聪明起来,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3、对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剖析:??①、目前,焦作地区小学教材采用的是人教版,有五线谱和简谱两种版本.歌曲的曲谱基本上是以1=C、1=F和1=G三种定音记号(或谱号)来记录的。??②、目前焦作地区的初中教材采用的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方教材,一、二、三册是简谱,四、五、六册是五线谱简谱对照谱。歌曲的曲谱基本上也是以1=C、1=F和1=G三种定音记号(或谱号)来记录的。??③、中小学教材中有关竖笛的吹奏指法图是一致的,均是以筒音作sol(5)来定音,即1=F。??4、竖笛在教学实践中的教法改革??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歌曲的定音记号是1=C(大调式),按照1=C唱名来视唱曲谱,对学唱歌曲很方便;但用同样的唱名来吹奏竖笛,便会出现与学生音域不符的矛盾(实际音响效果是1=F)。这在无形之中就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为“学”与“用”不能很好地结合。如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面对着唱歌与伴奏的脱节,我采用了竖笛谱(暂用名)来解决这一矛盾:??①、前提:竖笛指法不变,仍然是以筒音作sol(5=C)来吹奏。增加一个变化音#4的指法(六孔全开)或一个变化音b7的指法(只开二孔)。??②、做法:将1=C的歌曲曲谱唱名译成它的上方五度或四度调的唱名,即5=C(上方五度调)或4=C(上方四度调)。学生按竖笛谱来视唱视奏曲谱,实际的音响效果是主音5=C(上方五度调)或主音4=C(上方四度调)。??③、列出三种唱名与音名的对照表:??bBCDbEEFGABC??1234567i(原谱唱名)??567123#45(上方五度调唱名)??456b71234(上方四度调唱名)??④、当学生用上方五度调唱名来吹奏歌曲时,主音5=C,主音C的音高未改变,只是唱名(符号)由1变成了5,即主音由原来的1变成了5,其实际效果仍然是1(5)=C。??⑤、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差异突出。有些1=C的歌曲,学生演唱起来仍感到吃力的时候,不妨采用其上方四度调唱名用竖笛演奏。主音的唱名由5(C)降低

左手食指 中指 无名指依次在上面的三个孔,右手食指 中指 无名指依次在下面的三个孔

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坚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奋剩下的几个音孔。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于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

呼吸方法:学生在初学竖笛时,气息应作为一个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以使演奏是有气息支持的。为使学生感受气息的运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对比法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气息吹奏竖管所产生效果的不同。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有的组感受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前,用气息把它吹动而不能把它吹跑,或体验把小蜡烛吹动而不能吹灭;有的组体验吹肥皂不要把它吹爆;有的组感受把空中的小羽毛吹浮在空中而不落

到地上;有的组感受用力把大气球吹起来等等。通过听辨各组用不同的气息演奏出的效果的不同,使学生对坚笛气息的运用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掌握坚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做好铺垫。

基本演奏技法:单吐是用舌尖顶住上牙的牙根,用气息轻轻地把舌尖冲开,待声音发出后舌尖有弹性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舌尖就像一个通气阀门,如果我们让它发出声音就像发“嘟”音的感觉。在有连线的地方只有第一个音采用单吐的技法,后面的音不再做吐音,只接前面“嘟”音的尾音发出“呜”音,整个连城里面的音就像“嘟鸣”的感觉。

水平有限,不完善之处看完请赐教!谢谢!

将最上面的三个孔摁住是1,抬一个是2,抬两个是3,将2,3个孔摁住抬第一个是4,全摁住是5,抬最下一个是6,再抬一个是7.

六孔竖笛的指法 1 ●●●○○○ 2 ●●○○○○ 3 ●○○○○○ 4 ○●●○○○ 或○●●○●● 或 ?○○○○○

5 高音:○●●●●● 低、中音:●●●●●○ 6 ●●●●●○急 7 ●●●●○○ 急

左手食指 中指 无名指依次在上面的三个孔,右手食指 中指 无名指依次在下面的三个孔

笛口处放入口中不要太深,使笛口不要顶住牙齿为好。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的拇指封堵竖笛的背孔——也称高音孔或零孔。竖笛的正面各音孔的名称从上至下分别为1、2、3、4、5、6、7孔。

左手的二、三、四指封堵坚笛的1、2、3孔(注意左手的小指自然地停在竖笛的上方,不要置于竖笛的下侧以免影响左手二、三、四指的灵活性),右手的大指置于竖笛的下侧来稳固竖笛,其余的手指依次封堵竖奋剩下的几个音孔。在用手指封堵竖笛音孔时,应注意要用手指的指腹处封堵音孔,以便于音孔关闭严密,左手的拇指要用靠近指尖部腹部封闭音孔,以利于高音孔的开闭。

呼吸方法:学生在初学竖笛时,气息应作为一个难点。吸气要从鼻子和嘴角吸气,吸到胸部和腰部,小腹微微向里收,以使演奏是有气息支持的。为使学生感受气息的运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运用对比法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气息吹奏竖管所产生效果的不同。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有的组感受把一张小纸片放在嘴前,用气息把它吹动而不能把它吹跑,或体验把小蜡烛吹动而不能吹灭;有的组体验吹肥皂不要把它吹爆;有的组感受把空中的小羽毛吹浮在空中而不落到地上;有的组感受用力把大气球吹起来等等。通过听辨各组用不同的气息演奏出的效果的不同,使学生对坚笛气息的运用有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掌握坚笛的基本演奏方法做好铺垫。

基本演奏技法:单吐是用舌尖顶住上牙的牙根,用气息轻轻地把舌尖冲开,待声音发出后舌尖有弹性地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舌尖就像一个通气阀门,如果我们让它发出声音就像发“嘟”音的感觉。在有连线的地方只有第一个音采用单吐的技法,后面的音不再做吐音,只接前面“嘟”音的尾音发出“呜”音,整个连城里面的音就像“嘟鸣”的感觉。

有些指法虽一样,但气流缓急程度不同,吹下面有点的音(即低音)时气流要缓,表现为口型比较圆,吹下面无点的音(即中音)时气流要稍急,表现为口型较扁,这要你多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第二篇:竖笛教学进课堂之初探

竖笛教学进课堂之初探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完善,为丰富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切实贯彻教学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改变长期以“歌唱”教学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将器乐教学搬进课堂,已被列入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把竖笛引进了器乐教学当中。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中竖笛教学进课堂的解读,探索竖笛教学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竖笛 教学 课堂

竖笛又称直吹笛、牧童笛。它音高音准固定,吹奏方法简单易学,是世界各国儿童普遍热学的一种乐器。将竖笛教学引进中小学课堂,说明我国普及中小学器乐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新课标中对竖笛教学进课堂的解读

秉持新课程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课堂竖笛教学在情感体验、过程方法和知识技能方面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性,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强调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发展自我反思能力。本段试图解读新课标中对竖笛教学的定位。

1、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音乐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课堂中运用竖笛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在竖笛课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教学以及表演总能深深吸引住学生,之后,学生不停地琢磨这件小小的乐器,掌握发声的基本原理,直到能吹出音阶和简单的旋律。这说明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竖笛教学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一经形成,便会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去参与、从事和认识某种活动。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1

《音乐新课标》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因为,音乐也是体验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而竖笛教学,通过音乐本身释放出来的要素,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情感内涵的精神境界。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3、以面向全体学生为目标

《音乐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收益,是学生应有的基本权利,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竖笛教学应该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准则,特别是要耐心指导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因此,竖笛入门时应充分关注“差生”的学习问题,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

二、竖笛教学方法之初探

1、学习竖笛与练习歌唱发声方法相结合

在竖笛教学中,要遵循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器乐教学必须“降低难度”、“先易后难”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竖笛同歌唱发声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从“si”音开始练习,因为“si”音是竖笛中最容易吹的音,然后依次学习“si、la、sol”。同时,结合歌唱发生法,着重抓了气息练习,练习呼吸、吐气,这相当于学生歌唱前的呼吸训练,其做法和歌唱的气息练习一样,并让学生在吹奏每个音的时候,都要在内心把这个音唱出来,这样才能够出准。

2、竖笛吹奏与多种音乐技能相结合

在小学音乐课中,识谱教学是比较困难的一项教学任务。单纯的识谱教学既抽象又枯燥,除了让学生聆听琴声、视唱,或教师范唱,没有更好的途径,因此,学生对识谱的兴趣很被动,现在老师可以通过竖笛教学,在讲解乐谱的知识中,利用竖笛固定音高的特长,边听奏边打拍子,让学生自己反复体会音高、节拍、

节奏、让他们在吹奏中领会,并且消化巩固,可以弥补在识谱教学中的局限性,竖笛音准反应在听觉上、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其结构简单,音色优美,容易演奏。学生在吹奏中听到音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也用不着教师弹,让一些学生直接用竖笛吹奏曲谱,另一些学生视唱,然后交替进行;对把握不准的音高,借助竖笛一吹,让竖笛帮助找到准确的音高,再进行练唱。

3、竖笛吹奏与“体验自然”相结合

音乐教学实践证明,不能仅仅把学生局限在教室里,单凭老师教唱,学生学唱的教学模式,不但很难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因此,在竖笛教学中,我有意识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让学生带上竖笛,到室外去演奏,室外宽松的教学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辅之以恰当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启迪,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三、竖笛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音乐节拍准确

音乐教学中的小节是有形的,而演唱、演奏的进程是无形的、多变的。因此音符在乐曲中的时值概念对小学生而言太抽象了,如何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事物,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其一、让学生借助电子乐器练节拍,采取不断变换速度,让学生找节拍;其二、利用竖笛教学中的吐气练节拍。实践表明上述几种方式易于接受,效果良好。

2、指法灵活准确

指法的灵活准确程度,是衡量竖笛吹奏水平的标准之一。这项教学的要点是“指腹按孔,指根运动,手指放下,不紧不松”,“手指停在大门口,开门关门很方便”。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手指所放的位置,手指运动时力度。要掌握这一要点,必须做到:其一用指腹照准竖笛的孔眼,按严蒙实,反复多练;其二注意单指练习,调节笛孔手指在上方的位置,谨防双手无名指上翘或勾在一旁。其三练习切换指法,重点训练“7,1,2”的切换。

3、吹奏气息控制

要吹好竖笛,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小学生对气息控制的意识及能力较差,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既是学习吹奏竖笛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日常生活

中,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致相等,吹奏竖笛则要深呼吸,把气吸到腰腹部,与唱歌的呼吸方法相同,运气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闻花"吸气,让学生从闻花的过程中感觉深呼吸的状态,这样就使本来枯燥而抽象的练习变得有趣且直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推进,“乐器进课堂”已越来越受广大师生以及家长们的青睐。竖笛由于其价廉物美,吹奏方法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等优点,能够引导孩子们走进音乐殿堂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美育的乐器之一,迅速在中小学得到普及。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化乐理知识,锻炼手脑协调,也能陶怡情操,培养人的艺术素养。因此,作为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竖笛用于师生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艺术的过程中进行益智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既减轻了学生的嗓子负担,又不断丰富了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