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教学设计1

《公输》教学设计

主备人:宋伟金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及其思想主张。

2、学会正确朗读课文,把握好停顿及语气。

3、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分析墨子说理的思路及技巧。

4、感受墨子热爱和平、坚持正义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分析墨子说理的思路及技巧。

难点:本文生僻字较多,有些句子较长,应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教学设想]

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放在了解墨子和朗读训练上,第二课时重点疏通课文,第三课时重点分析墨子说理的思路及技巧。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墨子及其思想主张;2、学会正确朗读课文,把握好停顿及语气;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教学过程]

一、介绍墨子,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年代,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割剧局面。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年代,产生了儒、道、法、墨、兵、纵横等思想流派和孔孟、老庄、韩非、墨翟、孙武孙膑、苏张等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诸侯,宣传自己的思想主政治理想。

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出生在鲁国。春秋时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同”“尚贤”。

二、朗读指导和训练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注意生字及多音字。

2、正音

公输盘 械 郢 轩 敝 舆 犀 兕 鼋 鼍 雉 鲋 楩 褐 圉 牒 诎 见 说 长 禽滑厘

侮 谓(B班)

3、停顿指导(先让学生标并读,共同明确)

夫子/何命焉为

吾义/固不杀人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然/胡不已乎

胡/不见我于王

吾/既已/言之王矣

此/为何若人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由于第15节生字较多,长句较多,B班可由教师进行领读

4、朗读指导,正确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壮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的虚伪。“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暗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子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出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之意。

5、自由朗读

6、分别指名学生朗读全文或接力朗读。

7、全班齐读全文。

8、自由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增加语言积淀。

三、布置作业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圈画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课文,掌握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二、学生质疑

提出自己翻译中遇到的词语和句子,共同讨论疏通。尽可能让学生多讲,同时板书重点词语。

重点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PPT)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为与此同类 以牒为械 夫子何命焉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 荆之地方五千里 愿借子杀之 宋何罪之有 胡不见我于王 起于鲁 今有人于此

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以牒为械 然胡不已乎? 虽然 胡不见我于王? 见公输盘(一为“会见”“拜见”,一为“召见”) 吾义固不杀人 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短褐穿结《送东阳马生序》))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吾知所以距子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隆中对》) 然胡不已乎(然志犹未已) 吾既已言之王矣 (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杀臣,不能绝也(群响毕绝《口技》) 待楚寇矣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吾知所以距子矣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公输盘不说(通假字板书)

重点翻译下列句子(PPT)

1.夫子何命焉为? 2.然胡不已乎?

3.胡不见我于王? 4.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陋室铭》)

5.此为何若人?

6.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省“之”)攻宋。

7.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8.吾既已言之(省“于”)王矣。

9.吾义固不杀人。

10.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1.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1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九”表多,“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三、自读课文,补充质疑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力求背诵(B班要求背诵第7、第13节)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墨子说理的思路及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对诸侯进行游说的人非常多,如何能让诸侯接受自己的思想呢?本文写的是墨子成功劝阻了楚国发动对宋国的侵略,那他是如何完成了这一“不可能的任务”呢?

二、分析讨论

1.生速读课文,概括出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

2.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词穷;第三回合是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师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回合,讨论:

⑴当墨子请公输杀人时,公输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输造云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终结论又是什么?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排比、顶针)

⑶这场辩论的结果如何?

⑷公输真的“服”了吗?你能揣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吗?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回合,讨论:

⑴墨子给楚王讲故事,有什么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评价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来作类比的?

⑷楚王真的决定不攻打宋国了吗?揣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

5.生自读第三回合,讨论:

⑴在模拟攻守前,楚王怎样看待楚攻宋的结果?

⑵而模拟攻守的结果又是什么?

⑶公输真的就此罢休了吗?

⑷墨子又是怎样让楚王彻底折服的呢?

6.教师总结: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节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够在辩论中取胜,他运用了什么技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评述此种技巧。

3.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拥有过人的辩才。

4.在辩论过程中,?墨子面对公输,面对强国君主,甚至有杀身之险时,他有什么反应?--“沉静”?、“从从容容”、“镇静”。(以上几词出自鲁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写的小说《非攻》)

5.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拥有过人的胆识。

6.教师总结:

墨子是一位具有过人辩才与过人胆识的政治家、?思想家;文章由此而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美。

四、课堂小结:

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仅要从道义上战胜他们,还要用实力来震慑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过人的辩才与胆识。

五、布置作业

继续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道义胜(辩才过人)

必为有窃疾也--与此同类

非攻

必取宋--攻械尽,守有余

实力胜(胆识过人)

欲杀之--虽杀臣,不能绝

 

第二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公输》教学设计1

《公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3.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在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是否听人讲过战斗的故事呢?是否在影视节目中见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呢?是否体会到某些不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沉重的灾难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一个人会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战争的发生呢?历史上的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公输》就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板书:“公输”)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扫清语音障碍。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语气,揣摩语意。

一边播放范读磁带,一边挂出提前准备好的上面有下列语句的小黑板。指导学生揣摩语气语意(句后括号中的内容供参考)。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而为?”(疑问语气,有恭敬请教之意。)于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祈使语气,有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子墨子曰:“请献十金。”(祈使语气,有进一步激恼对方之意。)公输盘曰:“吾义因不杀人。”(陈述语气,有羞恼、义正辞严之意。)予合子曰:“然,胡不已乎?”(疑问语气,有质问、责备、催促之意。)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美。”(陈述语气,既有断然拒绝,又有狡猾推托之意。)公输盘曰:“诺。”(陈述语气,有无可奈何之意。)

引导学生进行一番探讨之后,要求学生一边自行默读课文,一边揣摩对话的语气、语意。

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纠正,力求该准。

通过朗读、揣摩、思考,同学们已经大致明白了文章的意思。此时,教师可一边提问,一边组织讨论,一边提示、点拨。

问题①: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墨子和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阻止楚国攻打来国。 问题②: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讨论、明确并形成如下板书。

(板书图)(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首先要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而后注意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特点,理解墨子反侵略的思想。师生共同活动,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1)研读第5-12段。

问题A:文中哪一句交代了事件的起因?

点拨: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问题B: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点拨: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问题C: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点拨: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因为墨子料到公输盘虽然在积极准备血腥的战争,但表面上必然会装出坚持正义的样子。公输盘果然中计。

问题D: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语,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点拨:首先义正辞严地指出‘来何罪之有”,而后指责攻来的不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同时批评攻来的不仁,因为来本无罪。结论:公输盘的“义”是“不杀少而杀众”,是更大的不义。

问题E:“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是在指责公输盘的不义吗? 点拨:不是,是为了防止公输盘以种种理由搪塞推托责任。

(2)研读第13-16段。

问题①: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子?目的是什么?

点拨:“今有人于此?邻有糟糠而欲窃之。”目的是诱使楚王自然而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的话来。

问题②:墨子是怎样借楚王的推断说服楚王的?

点拨:通过对比和类比。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来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来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来不智,实无必要之意。

问题③: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是否因之取消了攻来的计划?

点拨: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3.课堂训练。

(l)抄写生字看谁记得快,然后默写生字一遍,看谁不出错。

(2)完成课后练习。

4.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前两个情节的内容,欣赏了墨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在这两场智斗过程中,墨子令公输盘“服”,令楚王称“售”。但是,楚王仍然要“必取来”,请同学们课下继续阅读下文,想想墨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彻底“打败”了楚国君臣,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

第二课时

1.继续研读第17-22段。

问题A:楚王把攻宋的希望寄托在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新式武器上面,那么,双方又进行了怎样的较量,结果怎样呢?

点拨: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公输盘“九设”机变,墨子“优距”,结果是“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国有余”。

问题B:“公输盘诎”说明了什么?

点拨: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

问题C:“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

点拨: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

问题D:在危险关头,墨子有什么表现?

点拨:胸有成竹,镇定、沉着,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针锋相对问题⑤:墨子揭露了公输盘“不言”的内容,请问是什么?

点拨:“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问题E:墨子是否彻底慑服了楚国君臣?为什么?

点拨:是的。墨子最后向楚王摊牌:自己的弟子已经协助宋国加强了防备,已持“守圉之器”而待“楚寇’”。这就彻底打破了楚国君臣妄图依仗新式武器攻取来国的梦想,不得不取消攻宋的计划。至此,墨子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达到了止楚攻来的目的。

问题F:体会全文,思考墨子止楚攻宋,是否仅靠锋利巧妙的言辞?

点拨:不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靠墨子的技艺和宋国的战备。由于有实力作后盾,

墨子的话才更有力量,才更有取胜的把握。

2.欣赏品味。

本文是一篇以记言为主,趣味盎然的散文,它生动的对话、鲜明的人物形象均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攻来和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文章记述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是步步深入的。起初墨子和公输盘辩论,谴责攻来“不义”,后来和楚王辩论,把攻来与患了“窃疾”相提并论,就更深入地揭露了攻来的侵略实质。后来由辩论转到了攻守之术的实际较量,直到打破敌人的一切幻想,就比原来更深入了一步,就在这对矛盾不断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越来越鲜明,令人感到真实生动。

(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如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人们满以为见面后墨子一定会劝阻公输盘攻宋,但墨子却邀请公输盘去杀人,出人意料地制造了一个悬念。见到楚王也是如此,人们以为墨子会劝说楚王,但墨子却聊起了偷窃病。又是一处悬念。当人们读到“公输盘服”和楚王称“善”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问题解决了,但这两处各自均是波澜又起,悬念再生,令人不读不快。这种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3)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第一部分中的5个连续的“??不可谓??”在语势上像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3.课堂训练。

(1)解释下列字词在各句中的意思。

子公输子之意(先生)愿借子杀之(您)说公输盘不说(高兴)清说之(解释)见见公输盘(拜见)胡不见我于王(引见)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来(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可是)

(2)阅读第1段,回答问题。

①本段只两句话,各叙述了什么内容?

点拨:首句叙述墨子赴楚的原因,第2句叙述墨子赴楚的过程。

②本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点拨:用语简洁而含义丰富。

尤其第2句,仅用4个动词“闻”“起”“行”“至”组成的3个短句就将“十日十夜”的长途跋涉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给人留下了十分广阔的联想空间,笔力实为不凡。

③联系全文思考,本段为什么略写?

点拨:文章各部分的详略应税主题的需要而定。本文是表现墨子怎样以自己大智大勇的精神止楚攻来的。所以不能过多地渲染楚国的准备情况和墨子赴楚的详细经过,否则不仅会使行文显得雍肿,而且容易冲淡主题。

4.课堂小结。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与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了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野心。文章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鲜明,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是《墨子》的代表作。希望同学们课下阅读《墨子非攻》全篇,全面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