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富亭小学:韩爱红

在听了朱国荣老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我觉得这是一节可学、好学的优秀课例。整节课没有复杂的课件,也没有热热闹闹的操作活动。但整堂课数学味道很浓,知识点扎实的贯穿始终。教师对整堂课的结构设计严谨,环环相扣。一节大容量的课却在轻松的氛围中展现,教师深入的挖掘教材,机智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让我有试一试的冲动。

11月13日那天我自己终于有了机会,现在我把上课的一些感受具体来说说。

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得特别好。

一、直入主题,放手自主探究。

这节课没有任何的情境设计,开门见山的把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把学生出现的几种答案进行展示。教师由于深入的挖掘教材,所以能自如的把握教材。对于几种解法进行逐一分析,可以说是胸有成竹。当学生被平行四边形面积到底等于底乘邻边而难倒时,教师及时出现平行四边形框架演示变成长方形的过程,并让学生感悟得出平行四边形与拉出的长方形面积不相等,可见教师是早有预设的。整个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一直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在思想碰撞中解决问题,教师有引导但不包办。

二、一题多用,渗透辩证思想。

在练习中,教师出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能求出4×3=12(平方厘米)似乎已经完成了这道题的使命。但是老师却让学生画心目中的平行四边形,并在这里通过出现形状不同,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它们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水到渠成,学生很快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到此,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问:“倒过来怎么说?你认为这样说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出现了争论,最后得出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不一定要等高等底。在这里一道题的深入挖掘非常巧妙地把两个较难的知识点展现出来,并很自然向学生渗透了一种辩证思想。

三、练习有坡度,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练习的设计中,教师再次出现第一个平行四边形问学生“现在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生:“底和高。”强化了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重要条件,教师再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最后还留下思考题“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吗?”这道题留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也为后面学习梯形的面积打下一个很好的伏笔。

对于这节课,我也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在学生认为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时, 应

及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沿高剪开,就能拼成长方形?”并可通过课件的演示或学生操作让学生明白图形转化的关键,为后续知识做了铺垫。突破以往的教学思路,为以后的图形转化起了一个导航的作用。如果稍加充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解题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课堂中呈现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我觉得这节课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到位,值得大家学习与借鉴。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已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的基础上教学。我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

一、渗透“转化”思想,引导探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够为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方法迁移。“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我在教学本节课时采用了“转化”的思想,先通过数方格求面积发现数方格对于大面积的平行四边形来说太麻烦,然后根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大胆猜

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与谁有关,该怎样计算,接着引出你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接着,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二、重视操作试验,发展能力

本节课教学我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让学习数方格,让学生剪拼,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去主动探求知识,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我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的关系,高与宽的关系,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高,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把自己操作——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这样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没有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方法上,我尊重学生的想法,结果学生采用几种剪拼方法将平行四边

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面积。

三、注重优化练习,拓展思维

练习设计的优化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练结合,既有坡度又注重变式。

第一题告诉学生底和高,直接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规范格式,检验学生是否达到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题出示含有多余条件的图形题,强调底和高必须对应,学习上更上一个层次。第三题考察学生灵活运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第四题认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现不要学生计算,引导学生撕开它们的面积相等吗?并说明理由,让学生明确两个平行四边形共底,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它们的高也相等。本课练习能促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新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从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力图体现新课程标注的理念和要求。先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经验,解决几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入手引出研究内容,通过大量的时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多层次练习,巩固新知。本节课的教学我基本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挖掘教材,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展开教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一节经典老课,关于这节课的上法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优秀案例也不少。像一般的思路经历数方格、简拼、概括、总结公式,也非大多数老师所采用。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反复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力求打破传统方法,把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始我首先出示四个平面图形,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求出它们其中的面积。细看这四个题目你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这里面就包含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有数格子、拼组,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当然学生很快就想到了这种方法,这也是我为新课打下的一个伏笔。但我已欣喜的看到这种转化的思想在学生脑海中早已存在了,这对于后面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固定,这几个题目即唤起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后面老师的教学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

2.课堂中大胆放手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不得不承认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探索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这一中心环节,我完全放手把研究的内容交给学生后让学生发挥小组的力量找到正确的研究方法,事实证明只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够探索出解决的思路,甚至会有意外的惊喜。虽说我采用了放手的方式,但在学生操作时老师也不能只当观众,这个环节也是老师深入小组,质疑问难的有利时机,

适时的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引导指正。发现问题以便为学生交流做好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大部分小组都用了简拼转化的方法,有个别小组想出了折的方法,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对于学生的这一创新方法,着实让我佩服,这一成功环节让我引发了一些思考,那就是今后再上这类探究类型课时,老师该放手时就放手,相信学生因为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3.把基本的活动经验和基本的数学方法,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

新课标提出了“四基”概念,不仅要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重视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得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这主要体现在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这一中心环节,老师整个放手,让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简拼甚至有的学生想到了折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计算,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转化的思想,在本节课中初步体会转化的思想尤为重要,因为他是后面学习研究其他图形面积的一个基础思想。从学生操作来看效果很好,对于这种思想学生基本都能把握和利用,再通过观察比较,找联系,借助字母符号,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二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三一、课前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掌握,对学习后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运用转化的思想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上网查阅了不同的课例,基本分为两种:第一种(即教材的安排):1、创设情境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方格、割补法)2、从中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练习总结第二种:1、结合情境先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验证猜想,得出结论3、巩固练习如果是第一种的话,上起来应该很轻松,水到渠成,但是对于提前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孩子来说似乎缺少了学习的兴趣,对于其他孩子而言思考也不够深度。而且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没有提前学过的孩子会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形的一样,也是长宽(即底边邻边),而如果选用第一种教学方式的话,课堂上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方法。而如果我选用第二种教学方式的话,在孩子猜想的过程中会把所有的想法说出来,然后逐一验证,最后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最主要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对的为什么是对的,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激发起了那些未教先知的孩子的积极性。但是这样上课的话没有第一种方式轻松,会有许多的预设,但是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孩子动脑筋思考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才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课堂,这才是最重要的,最终确定思路。二、教学尝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断)导入新课。1、出示长方形框架师:这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你会求它的面积吗?2、教师拉动框架变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师: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边长邻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并板书找底边邻边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板书他的思考过程师:我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的,他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平行四边形拉成了长方形。师:他们俩谁说的对呢?3、教师继续把平行四边形框架越拉越扁,使学生慢慢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师: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在拉动的过程中,面积变小了生:在拉动的过程中,底边和邻边都没有变,但是面积变小了生:周长也没有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三师:那么面积是不是变小了,我们结合图形研究一下,看看其中的秘密在哪里?生说一说师: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虽然底边等于长,邻边等于宽,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能不能用底边邻边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生:不能师:刚才这个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仍然要把掌声送给他,因为他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来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在转化的过程中面积发生了变化。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猜想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猜想之后一定要有验证。师: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该怎样求呢?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师:这个猜想对吗?还有待验证生动手验证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我在这节课中,以数学知识教学为载体,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第一次运用转化思想方法推导得出的。因此,本节课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明白什么是转化,深刻理解转化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转化思想,本节课不再是渗透的朦朦胧胧,而是把这种学习方法明朗化,让转化本领成为学生思维的主角,并当作学习的一个重点让学生掌握。2、以探索解决问题为主线,运用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这节课,采用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小心求证的教学思路,我有意识地把经历猜想与验证蕴涵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获得两个合理的猜想后,教师不做否定,而是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检验,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思维顿悟自己发现错误的原因,这不但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而且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不足之处:在对第二种猜想进行验证的时候,有的孩子受第一种验证方法(拉的方法)的影响,不知道该怎样去验证,还有的孩子对于验证这种好像不太理解,因为平时学生获取知识基本上都是水到渠成型的,而对于先猜想再验证的学习方法接触的少,所以学生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如果让他们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他们都会,但是换一种说法让他们去验证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说明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多渗透

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