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少年王冕的教学设计

24少年王冕(第一课时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4个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理清课文层次。 4、感受雨后美景。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查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背景

1、师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板课):少年王冕

2、师生相互补充介绍王冕、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王冕: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幼年给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著有《竹斋集》。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划了各类士人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本文选自古典小说,语言风格较现在有些不同,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困难吗?2、师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3、出示生字、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自由再读课文,思考:我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6、交流,疏通。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王冕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故事?

2、交流:

三个时间段:“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到了十七八岁” 可见文中写了王冕哪几个年龄段?

3、根据时间顺序进行分段,引导概括大意。

一(1)王冕幼年由于父亲早亡,家境贫寒。

二(2~4)王冕体谅母亲的艰难,辍学给人家放牛。

三(5~6)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奋发图强,刻苦学画,终有所成。

四(7)十七八岁时,王冕每日作画读诗,从此家境转机,不愁衣食。

4、练习用段意串连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中,我了解了哪些信息?

2、交流:

3、齐读课文。

五、品读第五段中美丽的景色

1、王冕学画终有所成,是什么让他想到画荷花的呢?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2、(1)指名学生将这一段话读一遍,问:你们喜欢这段话吗?为什么?小组讨论。

(2)生交流:(大致从颜色、词语、顺序等方面感受景物的美,启发学生写文章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3)让我们闭眼想象,谁能用优美的朗读将大家带到这美的境界里。

3、雨后的景色实在美丽!夏季,植物正值旺盛的生长期,色彩斑斓,生机无限,加上阳光的映照和雨水的冲洗,越发多彩多姿!让我们再来读读大自然这本书。

4、小结过渡:真的,好美的自然之景,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如此美丽的景色?

5、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王冕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观察、热爱学习的孩子。雨后的美景就象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王冕也想到了古人所说的 ,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感动了王冕,他多么想把这些荷花画下来,可惜 ,自信又好学的王冕随后转念又想 ,因此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画荷花。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生词。

3、朗读课文。

4、背诵第五自然段。

少年王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通过品读感悟重点词句,学习王冕的学习精神和美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冕》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文中描绘的雨后的景色实在美丽!还记得吗?“一阵大雨过后??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文中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动人的情感。今天让我们走近少年王冕,去感受他的优秀品质。

2、说到王冕,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名人传》中的一句话。

出示: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生读。

3、为什么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呢?让我们聚焦于王冕的少年时期。少年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作者抓住了王冕哪些年龄段的生活来写的? (七岁 十岁 十三四岁 十七八岁)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作者按时间顺序选取了少年王冕的几个生活片断,告诉我们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十岁的王冕是个怎样的孩子?抓住关键的词句圈圈画画,写写体会。

(一)出示第二节

1、王冕的话

(1) 交流:(我从王冕的话中我感受到了王冕是一个善解人意,体贴母亲的人。

因为??)

(2) (如果学生说不到位)教师点拨:王冕真的不想在学堂里继续读书了吗?

(3)过渡A :是呀,王冕在十岁时就懂得体谅母亲的难处了,母亲对他说了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母亲的话。

(我从王冕的话中感受到王冕是一个不但孝敬母亲而且喜欢读书的人。)过渡B:是呀,王冕年纪虽小却多么懂事,母亲对他说了什么呢?让我们来读读母亲的话。

2、母亲的话(读)

(1)从母亲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抓住关键词来说说。

(2)交流:(从“年成不好”体会到家庭的贫困;从“实在”体会到母亲的无可奈何。)

(3)指导朗读:一位母亲独自拉扯儿子长大,日子有多么苦,没有人能想像得出,她只能用她柔弱的肩膀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A 你能读好母亲的话吗?自己练练。

B 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你读出了母亲的这份无奈!

你的朗读中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歉疚!

C 齐读。

3、你们听懂了王冕母亲的话,作为儿子的王冕岂能不懂呢?听着母亲的这番话,王冕会想些什么呢?交流

4、所以王冕说?..引读——(王冕的话)王冕为了不让母亲为难,还故意装得那么轻松,这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孝顺懂事的孩子呀!谁来读好这段话?

5、过渡:第2小节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王冕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第2至4小节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了?继续交流。

(二)第4小节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1、学生谈(王冕很孝敬母亲,因为??)

2、腌鱼腊肉对家庭贫困的王冕来说是—— ( 美味佳肴 山珍海味)

3、王冕拿到这些,他是怎么想的? (就是要孝敬母亲;这是多么好的美食啊,我应该孝敬母亲)

4、师引读: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5、这段中除了王冕的孝顺,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勤奋好学)

6、是呀,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瞧,他看得多认真呀!他从《三字经》读到《百家姓》,从《诗经》读到《论语》,从书中他知道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明白了百事孝为先。

小结:十岁的王冕真的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让我们齐声赞美王冕,引读第四节。

三、学习五六自然段。

1、过渡: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2、出示:自由读第五六自然段。你此时看到了怎样的王冕?用刚才读课文,写批注的方法走近十三四岁的少年王冕。

3、学生自学。

4、交流:

(一)句段一: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生说

(2)师评:是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冕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学会,他的自信让我们佩服,你能读好它吗?试读——指读——齐读。

(二)句段二: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

(1)生说

(2)师评:从起初画得不好到后来大有长进,王冕用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月,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取得成功的呢?

出示:起初画得不好,可王冕不 ________________,他每天来到池塘边刻苦练习。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 ___________ ,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A、先写写,然后指名说。

B、师小结:观察细致,使王冕对荷花的颜色,形态了如指掌;对荷花的喜爱,使王冕赋予了荷花生机和活力;不懈的努力,提高了王冕表现荷花的能力。

C、荷花的美让我们陶醉,王冕的勤奋值得我们学习,谁能读好这段话?试读——指读——齐读。

四、过渡:王冕画的画越来越好,他完全可以在家陪伴母亲,让母亲放心了。引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

少年的王冕,他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热爱生活,正因为如此,王冕长大后成了一位成就很高的诗人,为后世留下了300多首好诗,尤其以画梅著称: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他研究过兵法,也研究过剑术,还练习过篆刻。他真的是一个全才,让我们告诉所有人: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

六、作业:

王冕是《儒林外史》之第一人,打开《儒林外史》,你会更真切地认识到一位儒林楷模,学者榜样。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儒林外史》这一本书。

板书:

少年王冕

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

 

第二篇:24 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第一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胡玲 审核人:艾启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2、《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书中刻画了各类人士的精神面貌,对利欲熏心、虚伪丑恶者加以讽刺,暴露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作了深刻的批判和讽刺。对于士林中的贤者及与功名富贵无缘的市井小民,则予以赞颂和尊重。语言纯净精炼,富于表现力,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杰作。

3、王冕(1287一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浙江)人。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而成为诗人、画家。他的诗画皆负盛名,尤善画梅。作诗不拘常法,语言质朴自然,寄意深远。著有《竹斋诗集》。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记忆课后生字、生词并描红。

2、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并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耽误 晶莹 贴补 高手 孝敬 明媚 牵挂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合作学习:(再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每个时间段里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2、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反思收获:

学完后,我的疑惑是:

24.《少年王冕》第一课时教案

主备人:胡玲 审核人:艾启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牢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认识了武艺高强、沉着应变的好汉林冲。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有名人物——少年王冕。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1、听写生字。检查读词语。

2、展示读自己找到的相关资料。

三、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部分。。

四、课堂展示

展示一:展示生字词学习效果。教师口述几组词、句,学生听遍后分别写出对应的字词。选六位同学上台展示。

展示二:展示朗读。分别选择朗读水平差异较大的两名学生,选择某个自然段朗读。

展示三: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示导学案“合作学习”这部分成果。最后将其概括为这篇故事的中心内容。

五、总结提升

王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合作探究。

2、交流,点拨。

六、作业布置

挑选课后练习三中你喜欢的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24.少年王冕

十岁 放牛读书

十三四岁 立志学画

十七八岁 终于成才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导学案

主备人:胡玲 审核人:艾启勇

班级 小组 姓名 时间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的精神。

3、学习刻画人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读第3、4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冕很孝敬母亲?(在文中圈

画出来)

3、王冕为什么要学画画呢?从学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他画得荷花怎么样?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三、合作探究

1、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文题是《少年王冕》,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到他的母亲?

四、反思收获

1、学了课文,我的收获是

2、我的疑惑是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

主备人:胡玲 审核人:艾启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听写词语。

二、自主学习内容展示。

检查点拨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的内容。

三、合作学习:

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合作探究“。

四、展示交流:

1、各项问题分别选代表展示汇报,其他学生倾听、点拨、纠正。

2、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点拨、纠正。

五、拓展提升:

1、我还知道很多关于勤奋的成语?

2、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3、合作探究。

4、交流,点拨。

七、作业设计:

针对学情设计几道作业。

板书设计:

少年王冕

放牛 孝顺母亲 画荷花 勤奋好学 结局 终于成才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