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高中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晋江二中 袁建民

摘 要: 高中英语模块学业评价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对教学形成积极的反馈作用。本文从学业评价的策略、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英语模块学业评价的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 键 词: 高中英语 模块 学业评价 反思

20xx年9月高中英语新课程正式在广东等四个省份使用,20xx年秋季开始,我省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它既是一场教育教学的重大改革,更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性发展的社会变革,它标志着中国的封闭式教育逐渐向国际化开放式教育的转化。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学科和模块三个层次构,其中模块是科目的基本单位,它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模块教学将使课程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适应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旧的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英语课程评价改革已势在必行,而构建适应新课程内容的新型英语学业评价体系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学业评价方案初探

1、英语模块评价的设计思路。评价理念的落后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传统的评价过多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重结果,重成绩,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学习过程变得僵化,学生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和伤害。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高中英语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自主性学习理论”等多种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同时紧扣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来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英语的学科性质定位为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必须同时关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5个方面。

在评价学生的某个模块学习的结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综合考虑英语模块评价的设计思路:

(1)英语模块的学业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2)提倡以等级形式表示最后的评定结果。先评分再转化为相应的等级。(3)过程性评价主要以描述性语言来报告评价结果,也可采取语言描述和等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要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过程性评价以自评为主,兼顾他评、小组评和教师评,在评价内容上除了日常教学活动以外,还应该有平时的测验、自我优秀作品展示等。(4)终结性考试仍以口试加纸笔考试为主要手段,注重考试对学生英语学习所起的导向性作用,试题要加强语境设计, 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及主观性试题的比重, 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和表达空间, 并倡导新的评分标准; 同时注意题型必须为学生所熟悉, 在旧有题型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容, 同时希望经过探索, 逐步开发出新的考试题型。(5)模块学分认定不能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的内容简单

相加,而应分别加以报告,然后再确定是否给予学分。

2、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维度与方法。 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维度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法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模块学分认定三个方面。“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终结性评价来予以实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在过程性评价中来实施,最终以模块学分认定来对模块学业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以及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综合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从评价方式来看,有描述性评价、百分制和等级制;从评价目的来看,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形成性评价伴随着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实践证明,正确运用形成性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考查,观察和学生的交流等方式,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通过评价能不断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成为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以便于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评价时则要重视评价对象即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应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评价的改进和激励的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应针对评价对象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增强了对自己能力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而自觉地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可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以及决策技能。

三、高中英语新课程模块终结性测试的思考与完善

新课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并不等于不重视终结性评价。作为高中英语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一起,共同承担着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终结性评价是基于模块的封闭型测验,一般是在每个模块修完后进行的闭卷考试,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英语的模块终结性测试是在高中新课程的框架下,学生学完一个模块的课程内容之后,由学校自行组织实施的学业水平考试。它是检查学生在该课程模块的学习活动结果,以判断和衡量学生在该模块课程学习中所达到的水平为主要目的,是学生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依据之一。对英语模块终结性测试的把握,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1、不能把模块测试等同于选拔性考试。高中英语新课程模块终结性测试属于标准参照考试,是学生完成相应模块学习之后的水平性测试,这个水平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通过正常的学习活动就能够达成的。同时要“淡化分数,提倡等级评分”,避免过分强调模块测试的结果,将其用作比较学生优劣的标准,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衡量学生的相对水平。

2、突出运用语言知识,加强试题的语境设计。高中英语新课程模块终结性测试的主要任务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测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因此,如何在终结性测试中突出运用语言知识做实际事情的能力,把握住真实性和交际性原则,加强试题的语境设计,使试题贴近生活,应该成为学校组织英语模块测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比如,对于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应取消,并降低语法测试的难度;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开放性试题的比例。

3、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对人的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根本目标的。在模块终结性评价中,一方面,我们固然要通过考试方式和内容的变革,尝试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考查,但不能只求形式而忽视语言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在终结性测试之外落实过程性评价的各种措施,终结性测试的结果必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鼓励学生的日常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过程性评价在最后评价报告中所占的比重。在模块终结性测试过程中,开放性试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观性、模糊性,一般没有确定的条件、方法与答

案。

四、高中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的反思

英语模块学业成绩评价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改变了理论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变革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当然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困惑:

1、学业评价的实用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结合问题。新课标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对人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新的评价机制将彻底取代过去高考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武断做法,充分了体现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我们不仅要把考试作为检测的手段和结果,而且把它作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诸种能力的一个新的学习过程,二者之间如何有效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模块终结性测试与模块终结性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为便于操作,可对模块终结性测试的结果采取“先卷面评分,再转换为等级”的方式进行呈现。如模块测试原始分满分为150分,参照大学英语八级考试划分为四个级别,150-120分为A,119-105分为B,104-80分为C,80分以下为D,表明测试不合格,必须进行补考。

3、在对待模块终结性测试结果的问题上,如何理解模块测试结果所蕴含的信息、充分利用模块测试结果方面,我们还缺乏系统的认识。评定等级显然不是我们组织模块终结性测试的唯一作用,除了给学生提示是否需要补考或重修、判断自己的等级水平的功能之外,模块终结性测试能否给教师、学生、家长、学校提供更多的信息?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模块测试结果所包含的价值?在模块学完之后进行,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的自觉性还不够。

此外,虽然新课标的评价机制淡化了语法和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但是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和工具性学科,教给学生清晰的语法概念,把好学生的语音关,采用各种方式扩大学生的单词量和词组量仍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如何才能客观与真实性问题,过程性评价的可行、可信、有效性问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问题,模块测验题的等值问题及如何利用过程性评价来体现学生学业进步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

主要参考书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赵淑红·形成性评价及其在校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1,(5)

[4]张玉秀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4,(10)

[5]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课程 教材 教法·2004,(10)

[6]陈仕清·从开放式英语作文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4,

[7]钟启泉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6

 

第二篇:学业报告

涟水县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质量分析报告

涟水县教育局教研室

二〇##年六月五日             

质量监测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管理措施,是提高教学评价与指导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改变以选拔性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评价教学质量倾向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部门转变管理职能、提高决策水平的迫切需要。为全面了解我县中小学教学情况,监控教学质量,诊断教学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涟水县教研室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于20##年5月24日,对全县中小学语文、数学两门学科进行为期一天的质量监测。其中城区抽取了五年级和七年级,农村抽取了四年级和八年级。全县78所学校126个班级  共6437名学生参与了质量监测,现将此次质量监测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的组织工作回顾

(一) 整体设计,全面规划。根据20##年度全县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提高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县教研室认真学习省市有关文件,特别是“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五项严规”的文件精神,多方听取意见,经多层面的研讨,制定并下发《涟水县20##年小学初中学业质量常规监测组织实施方案》,从监测的内容和形式、方式和流程、时间和对象、结果分析和反馈等方面作了周密的规划。五月份,根据工作进度,就命题、监考、阅卷工作分别出台详细的方案,为科学规范地做好质量监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全面培训,提高认识。在局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县教研室为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 20##年3月3日,教研室中层领导南下盱眙,认真听取了盱眙教研室董正清主任质量监测的经验介绍。

2. 20##年3月17日,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商量制定了“涟水县20##年小学初中学业质量常规监测组织实施方案”,从测试时间,测试班级的选定,测试的监考,试卷的保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3、20##年5月20日,在教育局七楼会议室召开“涟水县初中教师三项技能大比武活动总结表彰暨质量监测动员大会”。全县中小学校长(助理)参加会议,鲁局长、朱书记、李局长分别作重要讲话,对质量监测工作作具体部署,对考风考纪作特别强调。

4、20##年5月21日,按照局领导的指示,教研室紧急召开中小学分管主任会议,商定命题方案,确定监测年级和学科。商定方案报局长室批准后,直接奔赴市外命题地点。试卷由外市骨干教师封闭命制。20##年5月22日,按照原定方案,携命好的试卷赶到淮安市区,在绝对封闭的状况下,邀请市区骨干教师,对试卷进行校对和完善。

5、20##年5月23日,教研室对质量监测工作又进行了商讨,对细节又进行了梳理。

6、20##年5月24日,在红日中学报告厅和教育局七楼会议室分别召开学考务人员会议,对参加质量监测的所有考务人员进行了培训。

7、20##年5月29日,在红日中学、向阳小学、教育局七楼会议室分别召开中小学阅卷人员培训会,组织了阅卷工作。

8、20##年5月30~31日,县教研室对所有阅卷、登分、统计工作进行了审核,并对各校、科、班的成绩进行分类统计,做好质量分析。

周密的工作部署,精心的细节设计,使本次学业质量监测工作圆满完成。

(三)立足分析,分层推进。质量监测重在对学校和我县教学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重在测试后对学校和地区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因此,学业质量监测后,我们做到:

1.成绩统计。我们统计了全县(包括各学校)优生率、及格率、各学科平均分。

2.不公布成绩汇总单,不排名,对成绩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3.做好质量监测结果反馈工作。首先将质量监测的有关结果数据向局领导反馈。着重分析抽测的结果与教学、教研活动的关系,为下一阶段制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策略提供数据源;其次是向校长(助理)反馈。着重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使校长能全面看待本校的监测结果,并落实改进措施;最后向各学科教师反馈。重点是具体的质量分析,着重典型的实例剖析,使教师明确改进教学的方向和方法,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4.根据质量监测成绩进行有针对性的视导。一是对薄弱学科进行诊断性视导;二是对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式视导;三是对质量较好的学校进行提炼式视导。本项工作将于下学期全面展开。

(四)着眼改进,全面反思。本次质量监测是为建立常态机制积累经验。以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着眼于改进,多方听取意见,进行全面反思。

1、义务教育阶段各科都可以运用不同方式进行质量监测。质量监测应该涉及各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基于学科特点,测试方式也不仅限于纸笔性,而应采取多种方式。

2、质量监测的组织安排可以进一步完善。在质量监测的安排上可以进一步细化,巡视人员和监考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可以更加科学。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结果反思

(一)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大计,质量为本。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良心工程,更是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县委县政府教育立县战略的指引下,涟水教育得以蓬勃发展,高考成绩高位走强,中小学质量逐步提升。从质量监测结果的数据看,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总体较好,学生学习习惯和学历水平基本达标。但我们也不无忧虑地发现质量发展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表现为小学和初中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均衡、校际发展不均衡、班级之间发展不均衡。以语数校平总分为例:

近年来我县城区学校特别是初中校,学校规模成倍递增,无限制的扩大招生的结果之一就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和质量发展不均衡。城区学校生源膨胀,班级生数过多,师资不配套,直接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农村学校生源严重不足,目前许多学校举步维艰、资源闲置,老师工作热情不高,质量下降已成必然。我们建议适当控制城区学校的招生规模,严格限定各校招生人数,把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二) 以课堂模式研究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占据了学校教育教学90%以上的时空,是教师专业素养展示和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最基本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课堂的质量就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质量监测的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走在课堂改革前列的学校,质量普遍较高,课改意识不强的学校,质量相对较差。建议各校继续落实涟教发【2011】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有效课堂的意见》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前提,以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研究与实践有效课堂为抓手,扎实推进我县教育的整体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引领,提高学校办学品位

教育科研是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的真相和本质,摸索和总结教育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研究活动。它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研究。教育科研的主阵地在课堂,缺少教育科研引领的课堂教学是盲目的;离开了课堂教学的教育科研是肤浅的。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因此以教育科研引领课堂教学,使课堂效益最大化,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就学校和一线教师而言,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达成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深入研究,才能用科学理念指导教学,只有深入研究,才能用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教学,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摆脱高耗低效的困境,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我县大部分学校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同时得到了回报,教育教学质量在较高层次水平上发展。但也有不少学校相对重视不够, 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极不正常,有其“形”而无其“实”。 集体备课 “定内容”变成大家分分工,“定时间”变成一起聊聊天,“定中心发言人”变成一人备课大家分享,“定地点”变成休享场所,有集体活动无集体备课,有集体活动无集体研究,有集体活动无深度会谈,这样的备课能提高课堂效益吗?教研活动缺少“研”字,不知道什么要“研究”——为了学校发展,不知道“研究” 什么——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知道什么人“研究”——学校全体教师,教研活动变成学学文章,无目的、无方向、无效果。课题研究在我县还没有普及,广大的农村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较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靠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靠科研,以科研带动教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中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有助于良好的教科研意识。

(四)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本,增添学校办学活力

师德修养就是教师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的按照教师道德要求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以达到合理完善的教师道德境界的一种行为。师德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感悟,自主地进行自我认知、思想认同和行为选择,努力进行道德人格的调整和品行的构建,以实现人格的改进和道德提升的动态过程。“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为师者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有高尚的师德休养,才能有良好的师风;有良好的师风才能有良好的学风。

目前存在的师德问题是“懒”和“贪”。懒表现在教师疏于本质工作,对教师工作缺乏热情,消极怠工,把教师工作当做谋生的工具,没有求知欲和进取心,对业务马马虎虎,教学方式僵硬教条,不关心教育发展的形势,不重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固步自封;更有甚者,把教学效果差归罪于学生和家长,借口“恨铁不成钢”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尊重学生家长,带家长成为家常便饭,带家长不是为了帮助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存在问题,而是质问家庭教养差,使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大大降低甚至伤失,无法达到真正的家校沟通、家校结合共同教育目的。“贪”表现在有的教师在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安心教学工作,却热衷于在学生身上“淘金”,课外辅导班红红火火,课堂教学松松散散。“懒”和“贪”甚至波及到极个别的学校领导,工作无思路,无方法,以生源差为借口不思进取,不能很好地运用奖励性绩效工资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人为制造矛盾而挫伤教师工作热情。

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师德修养主要是三方面内容,一是道德素质修养,作为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公民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等基本道德素质我,并要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养成热爱教育、关心学生、不断钻研学术的教师道德;二是德育智慧修养,“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风貌给学生树立下面的、积极的榜样,使学生能够心悦诚服接受教师的教导,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风尚的朝气青年;三是人际关系修养,教师要学会沟通,沟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教师与同事、学生及家长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够清淅地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对症下药,而良好的互动也可以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在教育方面得以事半功倍。

三、学科质量分析

中学语文

(一)、试卷分析

本次质量监测语文学科抽测了城区七年级和农村八年级,试卷保持了“积累与应用”、“阅读”、“写作”三个版块的结构框架,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7、8年级学段语文教与学的有关要求。总体设计公平、科学、合理,难度适中,效度良好。

体现基础性。本次监测试题总体来说难度适中,题目的层次设置科学合理,对于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语文素养有着很好的甄别功能。

具有导向性。该试卷紧紧依据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又秉承了中考的宗旨和原则,重视语文积累、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方向的评价,坚持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考生有创见地表达等,这样的试卷,对语文教学一定会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表现科学性。一份优秀的语文试卷不仅要符合语文的特点,同时考查也必须是科学的。本次质量监测试卷的选文符合生活的逻辑,试题的编制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的表述科学严密,试题的顺序安排科学有序。

(二)、质量分析

取得成绩。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我县7、8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培养良好,95%以上的学生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学生语文基础和学力基本达标。从试卷数据分析来看,城区七年级平均分78.84%,优秀率32.53%,合格率89.87%,农村八年级平均分60.6%,优秀率19.7%,合格率81.66%.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学校质量意识较强,教学常规检查比较扎实;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培训很有实效,教师素质和学生学力基本达标。

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教学有所偏差。许多学校只停留在要求简单机械背诵层面,深入理解和运用层面较少触及。表现在生字词和古诗默写中学生记住,但写错别字严重。

2.阅读教学有待加强。八年级考了一篇课外现代文阅读《为爱挺直》,考查了学生体验赏析、提取信息、作出评价的能力,从答题情况看,失分较为严重。表现在:能力缺失、思路不明、表达混乱、不会审题等,学生的阅读能力急待提升。

3.写作教学效益不高。这次质量监测七年级考了“外貌”描写、八年级“景物”描写,两个小作文旨在考查学生最基本的写作表达能力。但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暴露出我们写作教学的缺陷和不足。

原因阐述:

1.教学环境制约了语文教学的长足发展。由于语文学科是长线学科,如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学习明显见成效需要较长的周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很难有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良好心态,存在形形式式急功近利的做法,直接制约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外阅读没有得到各学校的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都明确要求初中生每学年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事实上我们现在初中很少有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极其贫乏。学生阅读量小,知识视野狭窄,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缺乏深刻的有自己见解的思想认识,不适应当前的中考命题趋向,更不利于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和长远发展。我们在多次会议强调各校建立形式多样的班级图书角,营造一个读书氛围,目前,农村学校有近二分之一已经有所行动。

3.缺乏积极的教改意识,科学教学思想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学生想听的,很多不是老师所讲的;而学生要说的,老师又无暇去倾听。讲什么、怎样讲,基本上是老师说了算,学生几乎成了一块橡皮泥,任由老师去塑造。长此以往,学生变乖了,听话了,但我们又不得不痛心地发现,他们也越来越呆了,越来越不听话了。 

(三)、思考和建议

(1)坚持课堂教学改革不动摇。贯彻一个基本思想:以学生为本。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面向全体,关注个别。评价时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以学论教,重视实效。

(2)要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教学。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都出自课外,课外名著的推荐阅读已经成为传统的题型。这一切,传递这样一个潜在信息:“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从教材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从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多阅读,读经典作品,读时文;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功底,增强学生的积淀。充分利用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时文、美文,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关注写作教学,提升学生作文能力。作文教学的计划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作文训练的内容要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作文训练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应重写作、精批改、活讲评;在各个年级的作文训练中,尤其要鼓励学生写实感,抒真情,保护学生的创作个性,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力避无中心作文或与话题无关的作文出现;作文教学要把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写作技巧并重。

中学数学

一.七、八年级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数学试题的主要特点:

命题依据是《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年淮安市数学考试说明》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从数学内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

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中考题型,其中选择题24分,填空题24分,解答题52分,卷面总分100分,测试时间为45分钟。

试卷难度分布结构:试卷中兼有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系数为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系数为之间的为中等题,难度系数为以下的题为难题。三种试题所占分数之比约为

七年级数学试题中“数与代数部分”占57分,“空间与图形”部分点43分。而且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占43分、第八章幂的运算占16分、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占18分、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试题占23分,各部分所占分值符合本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课时比例,比较合理。

八年级数学试题中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占58分,第八章分式部分占23分,第九章反比例函数部分占19分,分值安排基本合理。

试卷的考查全面,知识点覆盖率高。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注重考查了数学思想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试题情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试卷的布局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体现了层次性和发展性,试题力图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试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开学以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

试题重视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考查。例如七年级试卷中的第8题:

“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A点落在四边形BCDE内时,则始终不变的关系是                         

A            B     

C             D  

解决本题的策略很多,(1)可以用整体思想;(2)对题中的有关条件特殊化(即特值思想);(3)可以用测量的方法等。

二.试题答题结果情况分析

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够

七年级、八年级的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都在70%以上,其中两个年级试题无需动笔演算的有近30分的内容。只要了解基本概念,就能得到这30分。只要一到两个基本步骤就能得到的基本计算题近40分,但有好多农村中学的学生的分数远远低于70分,这说明学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都不过关。

2、部分学生数学能力差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出,有好多方面反映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不好。如审题不认真、解题步骤不完整、计算结果不化简、解题格式不正确、解题中只写结果不写过程,丢符号,丢单位,丢题目、推理不严密、作图随手等。

3、部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差

如七年级试卷第18题分解因式(1),有不少考生的解题过程是解:原式

4、部分学生考试能力差

有的学生不会考试,没有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反映在心理素质差,拿到试卷后紧张的时间长,等到平静下来差不多考试结束了;有的学生没有合理安排好答题次序,先做难题,难题没做好,容易题又没时间去做;有的学生先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后来来不及写到卷面上;有的学生卷面涂改现象严重,字迹看不清楚;有的学生审题不清就开始动笔;有的学生考完试才发现有丢题现象;有的学生做好试题后不认真复查等等。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1、认真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淮安市中考考试说明

请各初中校认真组织数学老师加强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淮安市中考考试说明》的研究,把握好数学教学方向,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要的条件。各位老师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好教材。

2、加强集体备课

“五严”要求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要想高效,那必须备好每一节课。发挥群体优势,搞好集体备课,将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每个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充实,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进行第二次备课,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3、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每次数学考试,试题都不难,基础知识所占的分值全在70%以上,由于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灵活,对数学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存在差距,就会出现严重的失分现象。因此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一定要务实,夯实基础,对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要加强训练,力争让学生达到会做题不失分的境界。要将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转化归纳、分类讨论、整体值、特殊化、方程思想等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领悟、理解和加强应用。

4、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化能力

有不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很好,但是因书面表达差而失分。这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每一节课每一种题型老师都要仔细书写解题步骤,并对解题过程中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让学生板演,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及时纠正,并让学生再进行变式训练,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平时可有意让学生阅读一些关考试和评分标准的资料,让学生掌握解题过程的要点和得分步骤。数学能力体现在三个字“想”“说”“写”,实际就是如何思考,如何语言描述,如何书面表达。教学效果如何,从目前的评价方式来看,最终还是看书面表达。

5、建议探索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要向45分钟要质量。好的课堂模式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每个同学都有兴趣学习数学,每个同学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取得不同的发展。建议每个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加强研究,认真分析学情,打造适合本校学情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的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注重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同时,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经历“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

6、加强交流,缩小差距

从本次测试情况来看,同样的学校,同样的学生,班级之间、校与校之间分数差异较大。成绩不理想的老师和学校要认真分析原因,加强交流,学习先进做法,提高成绩,缩小差距。

小学语文

一、相关指标与数据

此次测试城区10所小学五年级10各个班级564名学生,试卷分值100分,总均分87.53分;以60分为合格,合格率为99.47%;以90分为优秀,优秀率为69.59%。农村学校测试30个乡镇中心小学30个班级809名学生,试卷分值100分,总均分89.53分;以60分为合格,合格率为96.66%;以90分为优秀,优秀率为69.59%。

二、初步结论与归因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平均成绩反映学生学业水平集中程度,87.53与89.53的总评成绩,说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率,课堂教学注重全体学生成长与进步,避免了学业水平两极分化的现象发生。严格坚持单元过关,注重查漏补缺,突出提优促中补差,充分体现了“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质量指标和要求。

2.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双基教学与训练。此次测试重基础,重学力,依标扣本,突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测查。测试的三项指标充分说明我县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十分注重初读,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习作与口语交际教学突出说真话,抒真情,凸显了自由与快乐表达。

3.小学语文教学能关注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测试卷面看,学生书写工整,行款整齐,卷面整洁,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字迹美观,说明全县小学写字教学已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阅读题中对问题答案的表述,以及小作文,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说明教师已将语言文字的规范训练贯穿于小语教学整个过程之中。

4.第一次出现农村学校三项指标均高于城区学校的喜人势头(二套试卷难度基本相似)。一方面说明近几年我县城乡均衡教育初见成效,另一方面说明近几年我县小语教研中心下移到乡镇中心小学,覆盖到村完小教师,提高教研活动的收益面的效果比较明显。近几年我们先后在保滩、大东、高沟、唐集、岔庙等中心小学举行有关阅读与习作大型联片专题教研活动,对整体提升全县小语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5.城区学校要进一步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科学、到位的训练。农村和城区试卷的前三题均为:一、看拼音写汉字;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三、辨字组词,且均为教材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我们对城区和农村试卷随机抽查6个班级,对三题得得分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说明城区小学在学生阅读与习作实践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善于发现和指导语知中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及时进行扎实的练习和训练,以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

小学数学

一. 基本情况

本次监测抽测了四年级和五年级数学,涉及到30个乡镇小学,31个教学班,10个城区学校,18个教学班。总体情况较好,四数平均分82.95分,优秀率 37.55 %,及格率  94.4%,五数平均分 83.27 分,优秀率 50 %,及格率 89.18 %。

二 .命题情况

     本次命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一方面注重双基的考查,即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另一方面本次试卷力求覆盖本学期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次紧扣教材又不局限教材,注重数学和生活的联系,难度适中,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题型力求丰富,题型主要设置了计算(含口算、脱式计算、简算,解方程、文字题),填空、判断、解决问题(含操作题、应用题等类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试卷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试卷成绩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较高。尤其是计算题的平均得分率达到了95%,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率达到了90%。因为,在填空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所占分值达到填空题总分的80%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大多数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地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呈现出方法和策略的多样化。原因在于现实的应用题教学能找准学生真实的起点,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探究,获得真实的体验,个性得到一定的张扬。

3.学习习惯良好。
    试卷90%字迹清晰、书写规范。说明大多数的学生日常学习习惯好,学习态度认真仔细。可以说,这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证。但是并不能排除个别学校、个别班级的学生,书写潦草、卷面混乱。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际之中。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关注了学生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发展”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学习习惯等综合素质的拓展和提升。这些是我们工作的成绩,我们也因此感到高兴和欣慰。

四. 存在问题

1.学生的思维受定势的影响比较严重。

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或变化的题目解答则不太理想,正确率较低。比如:四年级试题第六大题第4小题,此题不是书上原题,只是稍有变化,学生正答率较低。

2.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从答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判断题、选择题及应用题的得分率较低。尤其是选择题的平均得分率仅有75%,其次是判断题和应用题的平均得分率接近80%,都分别低于平均得分率。由此可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3.一些学生综合运用概念的能力不强,错误较多。如个别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学生做的效果都不太好。

4.解决实际问题部分依然存在审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数量关系不清楚的老问题。如 五年级的实践操作题等 。

五. 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根据这次监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全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计算技能的训练,切实使学生计算技能全部达到课标的要求,尤其要加强口算技能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所在。基本口算的训练要进一步加强,注重四则混合运算题的审题、计算方法的单项训练,尤其是简便计算试题的特征要使所有学生掌握,坚持不懈的抓好计算过关工作。

2.要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时,一定要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和方法。把握概念的要点。要加强概念教学的研究,重视概念综合运用的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3.要加强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应用题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的能力培养。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通过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训练学生思维发散性、灵活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意适当加强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和练习,既要夯实“双基”,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从多角度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5 .加强补差工作,适当补充拓宽知识点的深化题。

6.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和指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审题、仔细做题、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