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论文评选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反思论文评选

论文题目: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案设计

知识点编码:

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

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00 广州市东圃中学 杨 莲 1

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学案设计

的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东圃中学 杨 莲

内容摘要:针对我校生源情况,通过对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学案,实施教学与调查反馈发现,我校学生适合先学和重点掌握“加减法”, 在遇到便于运用“加减法”的方程组,也能优先选择“加减法” 进行解题。

关键词: 学案设计 实施 反馈 思考

设计背景:笔者第二轮使用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一次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单元教学设计学案。在参加了林少杰老师“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组的培训和学习后,笔者在思考:怎样的编排和实施教学才最适合我们东圃中学的学生?

问题来源:我们东圃中学初一生源状况是,及格率低,低分率高,学生的四则运算不熟练甚至不过关;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通常不注意观察未知数系数的特点,绝大多数学生尽管感到“代入法”在将某些方程变形时很麻烦,还是习惯选择“代入法”,却偏偏因为在代数运算、等价变形方面较弱,导致在代入计算中频频出错。

设计目的:1、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更有利于我校学生学习的学案。

2、探讨问题:面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通常选择“代入法”的原因,是因为“代入法”比“加减法”更便于学生使用,还是因为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给学生“代入法”?

可行性:1、以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理念指导;2、林少杰老师介绍过:天河中学的做法与课本的编排不同,先加减法,整章结束后没有代入法的教学,而是在测验时给出代入法的例题让学生仿照解题,结果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做出来。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无师自通!3、笔者有体会:学生通常习惯优先选择第一种学会的方法。

学案设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内容处理说明

2

一、教材(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内容的编排以及教参的课时建议(共约6

课时)

第1课时:引言、导图、问题1、问题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习题

第2、3、4课时:解决问题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

第5、6课时: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前一节课代入法解过的练

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方程中未知数x的系数相同,通过尝试相减,发现可以实现消元,再让学生通过将“所求得的解”与“代入法所求得的解比较,来”确认新的解法。

二、本备课组对以上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共约6课时)

一方面,考虑到我东圃中学的生源在代数运算、等价变形方面普遍弱,在

解方程组之前安排一节与概念有关的训练作为热身;第二,先学和重点学“加减法”;第三、我们学生能无师自通的极少,因此不敢不介绍也不能不专项练习“代入法”。

第1课时:用简单的实例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解的概念、习题,(采取低起点引入的办法,删去问题1、问题2不讲,因为这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讲是个较高的门槛,会占用过多的课时而没有实效,开始都避开。)

第2课时: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第3课时:学习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4课时:学习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第5课时:学习正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引导学生比较方法。

第6课时:综合运用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辅导、批改。

实施与反馈:

1、年级按整合重组后设计的学案进行实施教学。

2、在第2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求出了一个未知数时,提出:“还需要求另

一个未知数,怎么办呢?”大部分学生急急于表现了:“代入! 求另一个未知数。”

(在第1课时,把某数对“代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检验是否它的解)。

3、学生在练习以及检测中的表现:(1)易错点为:代入计算;把二元一次

3

方程变形,用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2)遇到便于运用“加减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优先选择“加减法”。

4、整章结束后,在年级12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表明,认为自己习惯采用代入法的有33.1%,认为自己习惯采用加减法的有38.7%,认为自己习惯根据系数特点选择方法的有28.2% 。

结论:1、“加减法”在解题中出错率低,特别是对于等价变形会出现分数系数的方程组;2、掌握了“加减法”, 在求第二个未知数时,常常很自然使用了“代入法”,即便不行,经过教师稍稍加以点拨就可以;“代入法”的确可以在循环训练中得到加强。3、如果学生先学“加减法”,自然会习惯优先选择“加减法”解题。

再学习:学习林少杰老师20xx年在天河区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综述,以及林少杰老师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学案设计仍然可以进一步整合。

再设计的思考:如果让我再设计本章的学案,我会这样调整。(1)第1课时,在用简单的实例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后,直接学习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可以大胆删去“给出某数对验证是否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题目,改为“在学习完代入消元法后,介绍解的概念并略提如何检验”,因为事实上,当学生掌握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后,借助前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如何检验”的问题可以在运用中解决,不必单独花费课时。(2)更注意习题难度呈现的梯度。未知数的系数简单化,由简单整数→较大整数→简单真分数;由两方程直接相加(或相减)可消元→一个方程扩大倍数后加减消元→两个方程都

(3)使得课本中基本的习题能在课内完成。(4)保证课内扩大倍数后加减消元。

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参考:

1、林少杰老师的《数学教学内容的非线性结构》;

2、刘永东老师的网络《天河区20xx年“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课题综述》。 4

 

第二篇:一堂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

一堂初中数学课教学反思

李丽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

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慧的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教材问题:现有两根木条 a和b,a长10cm,b长3cm,如果再找一根木条c,用这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板,那么对木条c的长度有什么要求?同时教材还有一个探究:用三根长度分别为14cm,9cm,6cm的木条分别试试,其中哪根木条跟a和b一起钉成三角形木框?

通过教学时的观察,学生做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有一部分学生列出的不等式10+3>x和10-3<x。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列出这样的不等式的同学,自然是直接运用了数量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列出不等式x<10+3和x>10-3的同学思维要多一步,根据不等式的对称性由不等式10+3>x和10-3<x转化而来。或是把"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转化为"三角形的一边应小于另外两边之和,且大于另外两边之差。"更简单一些说,三角形的第三边不能太长,最长也要小于已知两边的和,不能太短,最短也要大于已知两边之差。这些同学思维较灵活。

3.有一部分同学列出了x+3>10,10+3>x,x+10>3中的两个或三个。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他们列不等式的依据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如果给与指导,他们就会加以筛选,只列出前两个。根据经验,在三条线段中只要看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也可以列出一些不等式。它们是10-3<x,3-10<x,x-10<3,10-x<3,x-3<10,3-x<10。学生很少有这样做的,如何筛选也比较困难。

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思维品质的不同,其解题的方法也不相同。下面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暴露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暴露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要经常把自己置于困境中,然后再现从中走出来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通过多维的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在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思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着重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使他们在分析中学会思考,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对比等中求得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后学得缜密。

二、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思维。

系统性、逻辑性是数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学本身的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是很紧密的,各部分知识都不是孤 立的,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按照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思维活动 ,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学应从较好的知识结构出 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 与新知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抓住逻辑推理的新起点。这样就自然地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科学 地联系起来。新的知识一经建立,便会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建成新的知识系统。

三、激发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感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唤起学生数学思维情趣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调控,让学生在"心求通而未通"、"口欲书而不能"的"愤徘"状态之中,这种"道弗牵、强弗抑、开弗达"的思维激发,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欲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启动、开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赞可夫有可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那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就是我们一直永恒不变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