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教案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朱晓

邮政编码361101

电子邮箱zhulaoshixm@sina.com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对象:高一年学生

2、学科:美术

3、课时: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网上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内涵。

(2)网上收集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理解山水画的创作原则。

(3)网上观看视频,学习山水画的创作技法。

二、教学课题

遵循美术的教学规律,以欣赏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入手,引导学生从中国哲学思想中感悟山水画的创作原则,课堂教学以认识作者的思想境界为解读山水画意境的立足点;建立“赏析——探究——理解——实践”的课堂教学主线,让学生通过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进行对比,进一步探寻中国山水画造型、造境的审美特点。

三、教材分析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是人美版高中美术“绘画”模块的第2课内容。是在学习《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中国画》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之后,具体学习中国山水画课题;也为后续学习《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内容垫下基础,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本课学习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内涵。中国山水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风景画,虽然都是画山、画水,但山水画是抒情的。对山水画的理解,要认识到作者的思想境界。看画不能只看表面,而要看到画中表达的情感。要善于通过作品去理解画家的心境,逐步做到学会从自然风景或画中去体会山川的美好及无穷变化,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从表现技巧来讲,笔墨就是表达作者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反映在画面上就是格调高雅或低俗。内容好坏容易明白,而格调如何,就不是容易一下看穿的。因此,本课应引导学生正确赏析山水画的构图、笔墨、造型、意境及创作理念,提高鉴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以期达到整体素养的提高。

1、教学目标:

(1)感悟中国哲学思想,理解画家的创作心境。

(2)赏析山水画的构图、笔墨、造型、意境及创作理念;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3)学会从自然风景中体会山川的美好和抒发个人情感。

2、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

(2)学习山水画技法

3、教学难点

借助笔墨技巧,创造山水画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

根据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强的特点,发挥互联网条件下收集资料的便捷和教学中的学科资源应用与研究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拟定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交流研讨,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题学习的兴趣。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教法:

(1)讲授法。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教师运用讲授法介绍画家研究画理画论和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帮助学生了解、感受、认识中国山水画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分析法。通过作品分析,引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获取欣赏思路的有效教学活动。

(3)示范法。山水画是通过笔墨传达画家的情感,技巧性较强;教师采用示范法讲解范画教学,能直观演示笔墨关系及画面处理方法。

2、学法:

(1)比较法。将两种不同类别的画种放在一起比较,能清晰快速找到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在工具应用、构图造型、色彩表现等方面有着根本区别,学生通过比较能较快鉴别山水画与风景画的不同特征。

(2)探究法。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法对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自主探索研习,有利于学生对山水画意境的理解。

(3)尝试法。通过对山水技法的练习,了解基本造型方法。山水画有多种表现技巧,笔墨变化丰富,色彩运用各有特色。让学生动手学习基本技巧,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优秀传统山水画的表现力。

五、教学过程

1、自主学习,搜索资料

课前要求学生围绕本课学习内容,通过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收集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山水画知识,整理学习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百度链接】

中华五千年:/

美术空间:/

中华美术网:/

中国美术网:/

2、问题导入,欣赏评述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让我们先来欣赏几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从中体味画家的创作心路。

PPT展示:

作品一:北宋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以雄劲的笔法描写了北方高峻的大山,山间的积雪和重林掩映的建筑,使人观之如身临其境。画家终日游居山林,喜欢华山一带的景色,常在山中就坐,对景研究画山的方法,认为“以其师人,不如师造化”,以大自然为师,因此能够画出如此传神之作。

作品二:元代倪瓒所画《六君子图》是一幅典型的以画抒情的作品。作品画了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以表达自己做人的志趣,画面萧疏的气氛、寥落的用笔都体现了画家内心的情感,无语地传达了画家的心声。画家黄公望在题画诗中进一步揭示出本画的主题:“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将画家见景生情、借景生情、以景寓情的心思表达得含蓄隽永,也将中国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诠释得十分清楚了。

【百度链接】

《雪景寒林图》/JS/zhgypzx/g/2009-02-18/2115521328.html

《六君子图》.cn/shuhua/2011-06/13/content_4262126.htm

(让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搜索到的相关画理资料展开讨论,生生、师生交流互动。)“古画画意不画形”、“树石不取似,意到便已”、“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师评述:在古人看来,把大自然融入笔墨之中,这是山水画所表达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而把自然界的物象和人融合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情与景的交融。这就是历代中国画家所追求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审美原则。

3、画种比较,探究画理

教师提出问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课文,同桌讨论比较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区别。)

PPT展示:

(1)工具材料的不同。西画多用平头笔,如油画笔、水彩笔、水粉笔等,调和颜料作画,画出的作品一般都叫“风景画”。而用毛笔和水墨颜料,画在宣纸和绢上的中国风景画,都叫“山水画”。

(2)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不同。西画画风景要支起画架子,大都以焦点透视的方法对照景物如实描绘,包括光影、体积等。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荫道》。中国画则讲究“搜尽奇峰打抄稿”,把要画的东西目识心记,古人称为“腹稿”。在构图时,可以散点透视的方法,一段段记录不同景色,形成独幅或长卷,可以从山前记到山后,可将不同季节的景色描绘在同一画卷之中,表现起来能够收放自如,随心所欲。常以三种构图(高远法、平远法、深远法)创设画面。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代倪瓒所画《六君子图》,唐寅《山路松声图》。

【百度链接】

《林荫道》/design/346390.htm

《溪山行旅图》/art/shzp/84401.html

《六君子图》.cn/shuhua/2011-06/13/content_4262126.htm

《山路松声图》/z/q167503243.htm。

(3)山水画对笔墨意境的追求。国画的表现方法是通过笔墨来“造境”。西画多表物,国画多抒情。表物主要是客观地反映现实,抒情是主观地表情达意。

(学生以“画当为山水传神”为话题,围绕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特点展开讨论,发表个人观点。)

师述评:古代画家追求“外师造化”即以大自然为师,潜心观察事物变化以及其中人物的神情动态;“中得新源”即将画家心之所感,意之所得融会于画中。又强调“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是说画家作画,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就是头脑中已酝酿成熟了,才能达到如此传神境界。

4、示范方法,艺术实践

(1)教师通过实物展台示范画山水画的步骤。从作画的起稿、勾线、皴擦、点染、上色等表现技法,以及笔墨变化,空间创设,意境传达等画面的处理方式逐一讲解演示。教师着重介绍画山水画从临摹入手的方法、步骤,以及写生与创作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艺术实践。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临画步骤图进行山水画技法的练习。按临画步骤实际操作,掌握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体验山水画意境的创设过程。体会画家将时代精神融于笔墨之中,表达情感的创作方法。

5、归纳总结,课后拓展

PPT展示:

(1)总而言之。师述评: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受古代哲学影响,画家多精于研究画理画论,传承流派。以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为创作理念,运用散点透视法追求诗情画意和笔墨韵味,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形成中国山水画独有的造型、造境的审美特点,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内涵。

(2)课堂延伸。①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幅山水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赏析文章,谈谈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②网上观看山水画技法教学视频。

/v?ct=301989888&rn=20&pn=0&db=0&s=25&word=山水画技法

六、教学反思

1、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本课努力使教学成为引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获取欣赏思路的有效活动。教师抓住高中学生思维敏捷、自学能力强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百度搜索引擎收集学习资源的强大功能,课前提供与课题学习相关的百度链接网站供学生有针对性的上网收集学习资源,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化于学科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由此,帮助学生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内涵的理解,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各类型中国山水画不同的风格和面貌进行初步的探讨,引发学习兴趣。从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来对待本课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对传统艺术了解的热情和愿望,这是顺利进行本课学习的根本保证。

2、本课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中国山水画创作理念和学习山水画技法两个方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亲自分析、探究画理、体验教材阐述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网上接触优秀作品及作品鉴赏,积累经验,提高理解能力和赏析能力。在技法学习方面,教师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进行对比,找出中西绘画的区别。从而明确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在工具材料、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笔墨意境的追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西方风景画不同,是以生活中真山真水为原型,经画家内心,借助笔墨技巧,艺术地创造出来的,不能只经认真地写生完成学习全过程,必须掌握独特的造型方法,融合自身感受方能完成。经由教师课前安排学生网上观看山水画技法视频结合教师课堂示范讲解,引导学生多分析研究,逐渐达到比较准确地应用笔墨技巧的程度,使得顺利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3、中国山水画以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为创作理念,凸显山水画的抒情性。教师需要明确的告诉学生看画不要只看表面,而要看到画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善于通过作品去理解画家的心境,逐步做到学会从自然风景或画中去体会山川的美好及无穷的变化,丰富自身的感受能力,是本课教学应该遵循的教学规律。教师通过精选山水画中的经典作品,将山水画的创作原则介绍给学生,为学生指引理解山水画家创作思路、正确赏析山水画的门径。教师的范画改变过去用局部山、石、树等为基本技法的作法,采用完整的构图,使得原本单调的练习变得丰富而有美感,同时还有一种空间关系,并详尽介绍了山水画从临摹入手的方法、步骤,以及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学生的自身艺术实践有利于学习笔墨功夫,促使学生明白笔墨可以表达作者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反映在画面上就是格调的高雅或低俗。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赏析山水画的构图、笔墨、造型、造境及创作理念,提高鉴赏水平和表现水平,也就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深厚丰满的山水画文化内涵有深刻的认识与掌握是有困然的。正确的教学导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兴趣学习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愿望。

 

第二篇: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1、复习。

2、引入: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观看国画大师张登堂的作画视频

思考:

(1)、大师使用什么工具材料作画?

(2)、大师是否根据写生对象去摹写?

(3)、你觉得大师此刻的作画心情如何?

3、新课

(1)、出示题目: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

(2)出示学习目标,请各小组的组长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分享。

(3)、教师导语: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自隋唐以来,名家辈出,画风多变,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精雅小品,名作遍于画史。高中阶段研习山水画,目的是要提高同学们的基本美术素养,不求全面的把握,重在了解、感受、认识中国山水画,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这节课,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国山水画哪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第二:通过分析作品,获得欣赏思路,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内涵的理解;第三:比较中西绘画的不同方法。

(一)、经典作品赏析:

出示《雪景寒林图》

读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1) 画中有什么景物?观后有什么感觉?

(2) 从画中的高山、峻岭、积雪、重林、建筑,猜猜画家当时作画的心境?

(3)、范宽为什么能画出如此传神之作?

(4)、出示《雪景寒林图》作品分析 ,教师简介画家背景。

范宽(约950—1027)又名中正,字仲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常住终南、太华山中,深入体验山水风神画骨,他认为“师于人”不如“师诸物”,“师诸物”不如“师诸心”。即摹仿古人,不如反映现实;反映现实不如表现个人的情思。此画为绢本水墨。古人称范宽“得山之骨”,天下人称宽“善与山传神”。是说范宽能将山水内在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反映到画面中,再去感动别人,产生共鸣,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5)、教师小结

赏析《六君子图》倪瓒 (元),这是一幅典型的以画抒情的作品。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读画,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1) 作品中主要画了什么树?这些树有什么涵意?

(2)、画中主要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

(3)、画家用“六君子”去命名他的作品有什么意义?

(4)、出示《六君子图》作品分析

(5)、谈一谈:

(6)、教师阐述:

画家本来出身在富裕的家庭,战乱废了他的平静的生活,从此隐居不出,一生与笔墨为伴。借画抒情,从画面构图布局上,萧疏的气氛,寥落的用笔,都体现了画家的情感,无语地传达了画家的心声。画家黄公望在题画诗中进一步揭示出本画的主题:“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将画家见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心思表达得含蓄隽永,也将中国画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特点诠释得十分清楚。通过赏析了这两幅典型的山水画,同学们:你们说,我们中国画在审美上,表现上,是不是很特别?你能感受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吗?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发表见解,得出:

(1)、画法不同,工具材料不同;

(2)、山水画在构图上用散点透视,西方风景画用焦点透视;

(3)、山水画以水墨为主,讲究意境和笔墨技巧;

(4)、山水画重在写意,喜欢“搜尽奇峰打草稿”在构图上讲究景物呼应、留白,布局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5)、西画大多次重在写实,包括光影、空间、体积的处理。

归纳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原则:

(1)、造型传神、气韵生动;

(2)、以水墨为主;

(3)、构图上用散点透视;

(4)、讲究意境和笔墨技巧;

(5)、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4、学生自我评价:

(1)、我学到了什么?

(2)、我知道了什么?

(3)、我了解了什么?

5、作品欣赏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课堂学习气氛较好,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讨论探究,各抒已见;特别对古代中国画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感兴趣,同时对中国山水画的诗情画意表示理解,认识了中国山水画与别不同的绘画形式。基本学会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

存在问题: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笔墨志趣的联系认识夫浅,对中国山水画如何用色用墨接触比较少,影响山水画的鉴赏,对如何创作山水画更是没有什么认识。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回答。一少部分学生缺乏兴趣。

改进方法:

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参观中国画展览,写写感想,或多观看中国山水画家的作画视频,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提高鉴赏能力。老师也可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一些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联系个人感想,借实景画一些意笔山水,让学生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