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篇一、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卖木雕的少年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卖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不便携带,只好放弃。非洲少年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他等在宾馆门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教学后,我觉得有些可以反思一下。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词句的积累是最常见的。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的词语。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很多词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语言材枓。我有意地引导学生把它们从文中找出来,积累下来。

适当开发资源也是一种积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了解中非之间的友谊,除了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外,我还提前在板报上提出了中非友谊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课堂上我让学生用积累的词语讲一讲非洲大瀑布给自已留下的印象,中非人民有过怎样的交往。都是在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

注重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学习方法,也可以说是我在这课的教学中的又一个成功做法。渗透解词方法,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学中我重视了词语教学,注意渗透解词方法。比如教学“构词新奇”一词,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爱不释手”,让学生懂得通过语素分析,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课文相关的资料,丰富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突尼亚大瀑布,中国曾经在20世纪60、70年代援助过非洲,给非洲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课前我在黑板报上登了这些资料,起到了帮助,有的学生在课外也搜到了一些,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情感。例如在体会“我”的遗憾时,能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会我遗憾的句子。在品读句子的同时,抓住“构思新奇、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等词语,体会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欢却不能带走的心情。为少年真诚地赠送木雕作好铺垫。

教给发散思维方法,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那个少年当时在想什么。他可能在想:我爸爸、妈妈说过,那条铁路是中国人帮我们修的,那个电站也是中国人帮我们建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最好朋友。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本文的教学难点是通过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这样的句子,通过补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内心,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更好地刻画少年的品质。在感情朗读对话的基础上,学生的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再让他们写几句夸夸这位黑人

少年,让读写紧密结合起来。

但是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教师总是在缺憾中进步。这节课的最大缺憾有两点:在学生找不齐与“遗憾”相关的句子时,我没能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准确找到句子。在学生有一部分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时,我显得无计可施了。

篇二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卖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不便携带,只好放弃。非洲少年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他等在宾馆门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教学后,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词句的积累是最常见的。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的词语。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很多词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语言材枓。我有意地引导学生把它们从文中找出来,积累下来。

(二)、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情感。例如在体会“我”的遗憾时,能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能体会我遗憾的句子。在品读句子的同时,抓住“构思新奇、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等词语,体会木雕的精美,“我”很喜欢却不能带走的心情。为少年真诚地赠送木雕作好铺垫。

(三)、教给发散思维方法,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那个少年当时在想什么。他可能在想:我爸爸、妈妈说过,那条铁路是中国人帮我们修的,那个电站也是中国人帮我们建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最好朋友。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本文的教学难点是通过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这样的句子,通过补白想象,揣摩少年的内心,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更好地刻画少年的品质。在感情朗读对话的基础上,学生的内心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再让他们写几句夸夸这位黑人少年,让读写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篇: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环市西路小学 陈莉 执教 龙津小学 许秀瑛 评析

1.谈话导入,巧学生字。

师:喜欢旅游吗?说到非洲你会想到什么???让我们一起学习《卖木雕的少年》。

师:(板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习生字“卖”,区别“卖”和“买”。“卖”字在课文中有一个相近意思的字:售。学写“售”。在字帖上临摹“卖”“售”。

师:(出示生字词)请同学来读生字词,读对的全班跟读两遍,读错的马上举手纠正。

师: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评:在第一课时的导入,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下,老师从谈话入手,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聊到了课文中的内容。更巧妙的是,老师抓住了题目中,课文的生字进行学习,不仅学了“卖”字和“售”字的写法,还区分了“卖”和“买”,还把“卖”和“售”这组近义词找出来了。这样的教学比较灵活。

2.妙用板书,理解梗概。

师:课文中有谁?(少年、“我”)卖木雕的少年和“我”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默读课文。(老师根据学生所说,随即板书:介绍 挑选 放弃 赠送)请学生说说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卖 少年

木雕的 介绍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卖木雕的少年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挑选

买 “我”放弃

赠送

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不少,而三年级的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不高,在平常的教学就更需要老师循序渐进地从课文的关键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而陈老师能根据这个年段的特点,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介绍”“挑选”“放弃”“赠送”,从而根据这些互相有联系的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借助板书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既有效也容易在平常教学中常运用。妙!

3.小组合作,攻破难点。

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内默读第三、四自然段,再交流:①非洲木雕名不虚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用波浪线划。②非洲木雕名不虚传,从这些句子中的哪些关键词看出来?用三角符号划。③读读这些句子,读中感受木雕的名不虚传。

师:请学生说句子、词语。老师对“各式各样”很感兴趣,你想想有哪些木雕?(请生扮演木雕)理解“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师:为了奖励你们,你们愿意看看木雕吗?(示图)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挑选木雕吗?点图出示句子,读。

师:(出示两句话)给出课文中的五个四字词语进行填空。(出示四幅图)用上一两个四字词语说一句话。

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学到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中,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不少很好的四字词语,如“游人如织”“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各式各样”等,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扎实地理解并懂得运用这些词语呢?陈老师在教学中想了不少法子,把学文和词句训练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运用了朗读句子,进行四字词语填空,用上一两个四字词语说一句话,这种教学手段,能循序地进行词句训练,达到使学生灵活运用词语的效果。

总评:陈老师这课教学容量适当,环节清晰,训练点落实。但是,在教学中,朗读时间还可以再响应增长。既然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可多放时间进行交流,特别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环节,可在给时间让每个学生通过同桌的形式进行交

流。同时,在理解的层次上还可以再明显一点,在运用前再深入理解,会使运用起来更准确一点。应该说,陈老师这节课体现了一个词句训练点为研究重点的特点,探讨了如何把学文和词句训练有机训练;随文识字和先学识字哪种更适合中年级教学这两个困惑,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