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三个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在欣赏图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并感受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古诗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墨竹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题在画上的诗,(板书课题:墨梅图题诗)。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首绝美的诗篇。

3、齐读课题。

(1)交流有关作者资料。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随机补充: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元末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他的别号很多,有煮石山农、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梅翁等。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他所画家的《墨梅图》,神韵秀逸,令后人叹赏不已,对明清画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课题质疑。设计提问: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

4、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古诗:要求声音洪亮,字音读准。

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进行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随机解决生字“乾坤(qián kūn)”的字音。

三、赏画品诗,感悟诗意。

1、赏画。组织学生观察王冕笔下的梅花,并回答问题: 图中梅花有什么特点?

(1)认真观察画面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补充;图中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颖;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花朵只用淡墨轻染,仅花蕊加重笔墨,显得清新俏丽。整个画面虽无艳丽的的“好颜色”,但看上去,梅花的“清气”似从纸中透出。

2、品诗:

理解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

(2)小组讨论学习。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生理解: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4)设计提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花树上,朵朵花都是淡淡的墨痕。)

(5)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直接描写墨梅。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6)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等,采用各种形式的读。)

理解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难道梅花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现在我们来学习: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句。

(2)小组讨论学习。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生理解: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3)设计提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4)交流有关资料,明确题诗目的。设计提问:你知道王冕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曾下东吴,入淮楚。至正七年左右,北游大都,后见天下将乱,遂归。

(5)你从“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虽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四、回归课题,情感升华。

1、设计提问: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品质与气节)

2、小结: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五、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

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六、作业:搜集有关借物喻人的古诗。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2

多媒体课件简介

课件背景选择江浙一带水乡美景,这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人当年创作情境,当介绍诗作背景时“诗人王冕”及“墨梅”伴随舒缓的筝乐缓缓映入眼帘,学习诗作时诗作出现于画面;初步感知检查反馈时重点字闪烁并出现读音;学习诗句时为避免干扰学生,画面只保留江南水乡的背景及所学的诗句,诗句依次出现,学习探讨重点词时重点词语变为红色,当单击重点词时旁边出现其解释;挖掘深意,体会情感时画面再次出现“诗人王冕”及“墨梅”;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时“墨梅”及舒缓的筝乐再度响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叫《梅花》,你们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 梅 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2、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

你们知道这首《墨梅图题诗》是谁写的吗?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墨梅图题诗》。(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墨梅”,这里的“墨梅”是什么意思?

(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 指名读。

(2) 点击重点词语:洗砚池、淡墨痕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

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3) 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 师归纳,生质疑:

师: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出示课件)

生:(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板书。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

生:淡墨痕

师: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

(5) 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三四句)

(1) 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 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清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乾坤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 师: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墨梅还有什么特点?

生:(清香的气味)板书。

师: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

生:(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3) 指导朗读古诗

3、挖掘深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梅花要么白色,要么红色,为什么王冕却要将梅花用淡墨表现并描写出来?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首题画诗,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卓尔不群的高洁志趣和情怀。)

(3)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4)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四)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同学们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赏画-配乐有感情朗读古诗。(课件出示)

3、集体背诵古诗。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

墨梅图题诗

元 王冕

淡淡的色彩

清香的气味

卓尔不群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以自学为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诗画,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交流梅花的相关资料,活用诗句。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课前搜集梅花的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观梅(从学生的感观入手,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欣赏图画后,对梅有初步的认识,并引出诗人王冕,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诗人的资料。)

二、赏梅(从赏梅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欣赏水墨画的知识,并对王冕的墨梅图进行观察,产生自己的独特印象。)

三、品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并提出困惑,从而解决问题,重点抓住诗歌的后两句,理解梅花象征的精神,品味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1、朗读。(个别读——学生点评——师范读)

2、回顾古诗学法。

3、用学过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并提出困惑。

(学生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

4、学生质疑,全班交流。(启发式教学)

5、回顾王冕的生活背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在作画之时,早已看破名利,永绝仕途,浪迹天涯,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就像超凡脱俗的梅花一样,不向世俗献媚,淡泊名利,坚守自己的情操,而他的梅花图与诗也正体现于此。)

6、指导朗读。(自读古诗——个别读——齐读)

四、赞梅:(交流课前搜集的梅的资料,并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运用诗句)

1、小组交流关于梅花的资料(建议学生如果有搜集到关于梅的名句,也可以推荐给大家积累。)

2、小组派1—2代表上台汇报。(教师相机张贴关于梅的名句,让学生积累)

3、古诗今用:(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选择诗句填空,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引导选择其他诗句进行模仿,说几句话。)

①他们虽然早已过了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年纪,但是他们对羽毛球的这份热爱,如严冬瑞雪中静静绽放独自盛开飘香的腊梅。古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相信今天他们对羽毛球的坚持不懈,来日必将会迎来明天我们的“为有暗香来”!

②“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勇者不会向往春天,只会在苦难与摧残里不断追求,只会在艰苦的环境里慢慢积淀自己的力量。只有不断磨砺自己,经历“严寒”后,方能散发出阵阵“香气”。

五、总结: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至今仍有许多文人墨客争效仿。我们除了学着欣赏这些诗画外,在平时的习作中,也可以学着引用一些恰当的诗句。

六、作业:(学生自已布置,让学生自由发挥,允许学生存在个别差异)

 

第二篇: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

墨梅图题诗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