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

(3年级,上册)

尤镇中心小学

艾则孜·热西提

1

单元目录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社区 10课时

1、 我爱我的家

2、 我们的学校

3、 我生活的社区

第二单元 我在学习中长大 8

1、 我学会了

2、 向“谁”学

3、 做学习的主人

4、 大家都在学

第三单元 我和规则交朋友 6

1、 规则在哪里

2、 规则有什么用

3、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第四单元 我的角色与责任 6

1、 我是谁

2、 我的责任

3、 我能做好

2 课时 课时 课时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年级有学生56人,男30,女26,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活泼快乐。加上本人已任教了这个班一学年。对全班每位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对本册内容的学习不会有困难。

3

第一单元 家庭、学校、社区

1、我爱我的家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交往的品德”规定: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内容标准”中“交往与沟通”规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上述规定,是本节教学内容安排的课程标准依据。

学情分析:1、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爱,很多被忽略了,为了让学生体会理解父母的爱心本节课我采用叙述式、启发式、归纳、举例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4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5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

我们的学校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学情分析: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

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7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教学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8

(三)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

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

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我给学校写历史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

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2)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3)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

怎样的。

(五)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

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

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

生之间共同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

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

《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我生活的社区》是义教新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一个主题内容。要让学生明白公用设施都是国有财物或集体财物,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方便、改善、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的一部分,爱护公用设施是社会公德,每个公民都要爱护公用设施。

学情分析:社区对于我们农村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就让学生先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观察本社区里有些什么设施,新增添了哪些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使用情况。亲身感受一下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且写好调查报告,在上课的时候分小组进行汇报。重视对学生进行社区生活观察的指导,让学生先做好计划,要求学生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对社区的定义不要给学生解释得太复杂,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的太清楚。所以我只让学生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可,重点在于感受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10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调查访问的方法,会运用考察的方法进行社会研究。

教学准备:

收集社区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

二 、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你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

11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3、比一比: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六、小结

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电脑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再展开谈话,引入话题。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

我学会了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本课《我学会了》是要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承接二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做许多事,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在教材呈现方式上,力求达到让文本与学生对话,因此教材留出了一些空白,尽量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可以拓展的空间。注意体现综合课程特点,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以逐步形成学生看问题的整体视野。

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13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 顾。)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干,昨天,我就看见李明同学会做栩栩如生的燕子,丽丽同学做了很漂亮的书签,还有没有同学比她们更厉害的?

(二)学文明理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a)电脑出示课文P26-27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表演一下买文具。)

b)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接得最快最好?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电脑逐一出示课文P28-29的插图,学生介绍: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14

(三)教学延伸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等)

(四)深化导行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教学目标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

向谁学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注意了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注意了这一内容的体现,《向谁学》安排了一些辨析图,让学生根据图意进行道德判断,并进一步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产生盲目模仿、尝试、探究的心理,常常不顾后果盲目模仿,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是三年级教育中应当强调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学到很多东西;

2.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3.懂得在学习中谈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

懂得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培养学生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a)让学生在3分钟内用纸做一件手工艺品。

b)提问:你们刚才所做的手工艺品是向“谁”学的?

板书课题:向“谁”学

(二)学文明理:

1.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课外你都学到了些什么?都是向谁学的?

2.同学们都在课外学到了很多知识,除了向他人学以外,还有很多途径让我们学到知识。

3.电脑出示课文插图(P30-P31),学生说说他们从什么途径去学习?

16

4.教师小结。

5.齐声朗读课文P31方框的内容。

(三)教学延伸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学做纸鹤。

a)告诉学生歌中的小女孩为了救一只鹤而牺牲的事我们也要学小女孩那样有爱心,今天大家齐手学做纸鹤。

b)分小组,每人叠一只纸鹤,看看谁的纸鹤做得好。

c)请做得好的同学教教其他同学,大家也可以相互学习,再叠一只纸鹤看看有什么进步。

d)各组找出组内叠得最好的一只纸鹤进行比赛。并请做得好的介绍他们是怎样互相学习,取得进步。

2.我也参加讨论

a)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仿照图片,分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向“谁”学会了什么?

b)班内共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我们主要的学习途径。 c)齐声朗读P32方框的内容。

(四)深化导行

1. 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板书: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学到很多东西)

(六)布置作业

在课后,全班同学应多做学习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学会更多的东西。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7

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做学习的主人》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学习本课,让学生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知道学习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对待学习往往不够主动,以为学习是帮父母学,帮老师学。父母,老师叫学什么就学什么,叫学多少就学多少,依赖性强,大多自我控制能力差,怕困难,贪玩好耍。所以要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知道学习要自觉,只有自觉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本课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懂得克服困难的一些好办法,学会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面对挫折,要勇敢,坚强,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

2、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战胜自己,克制自己的个性品质。

3、知道效率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观念,懂得学习做事要讲效率。

4、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专心致志的学习,工作,做一个讲究效率的人。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困难,正确面对困难。

教学难点:找出解决困难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方矢地进行教学。

18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画人物,引出课题。

1、讲述: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认识几个好朋友,老师有几个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谁来告诉老师,你们的好朋友是谁?

2、出示动画: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呢?(生答:想。)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认识他,看看他是谁?

3、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讨交流,明确做学习主人的含义。

1、认识冬冬。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谁?,(生答:冬冬。)看看他现在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生答:好像不高兴,有烦恼。

师答:的确,冬冬最近有一些烦恼,那么,他的烦恼是什么呢?

2、帮冬冬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翻开书看着数学应用题,冬冬犯了难,题中有的字不认识,对起来很吃力。更不知道怎么列式了。平时,都是爸爸看着他做作业,有不会的,爸爸准会告诉他,可是,今天,爸爸,妈妈迟迟没回来,唉,真烦人。他想,干脆还是等爸爸回来再做吧。冬冬的问题出在哪儿?

(2)、分析问题。

①题中有不认识的字,读起来很吃力。

②不知道怎么列式?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冬冬呢?

(3)解决问题。

①题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去问同学和其他人。读起来很吃力,可以多读几遍。

②不知道怎么列式,可以多读几遍题,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的变数多了,它的意思也就理解了,自然也就会列式了。

(4)同学们,你们在学习中,是否也遇到了类似于冬冬的情况?你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5)、生答。略。

19

(6)、小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烦恼时,不要着急,只要动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

三、具体分析理解做学习的主人的含义。

1、引出小丽。

同学们,大家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她是谁呢?

a) 生答:小丽。

b) 提问:同学们,大家看看小丽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c) 生答:高兴,欢快,手舞足蹈。

师答:是的,小丽遇到了高兴事了。那么,她遇到的高兴事是什么呢?

d) 出示内容:

小丽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平时写作业没有两个小时写不完,星期六,妈妈答应带她去动物园,条件是必须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还不能出错误。虽然这天作业比平时多一些,小丽只用了40分钟就写完了,真不知是怎么回事。

e) 帮助小丽分析原因。

f) 找出规律。

(1)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

(2)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g)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要抓

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

四、合理安排时间。

1、认识小军。

同学们,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他是谁呢?

生答:是小军。

师答:对。我们就来认识小军。

2、观察图画。

师问:大家看看小军正在干什么?

生答:小军正急匆匆的从玩具店里出来。手里拿着他买的文具。 师答:他这样匆忙是想干什么呢?

生答:他想干六件事。

3、活动安排。略。

4、展示自己的活动安排。

20

五、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要抓紧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作时间的主人。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

大家都在学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在前三课学生总结两年小学学习的 收获、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努力去学、会安排利用时间去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大人的学习情况,感受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社会。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一个大概念,不仅有学校的各项学习,还包括家庭、社会里的 各种学习活动。这样,由于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 便于教师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学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2、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学习就会落伍。

3、在观察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中受到鼓舞。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当今社会,不论男女老少,都不断地学习,接受新鲜事物。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大人们“学而不厌”、“学习不止”的精神。 通过学习,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

教学准备:

a)教学课件。

b)要求学生做好调查,家里的人近两年来新学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现在又在学什么?

22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检查调查结果。 (学生都说出家里人近两年新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教师以一个学生小明家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2、电脑出示课本40~41页的八幅图,每幅图都有旁白说明

3、 小组讨论: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

4、 引出课题:大家都在学

5、 师说:小明爷爷是一位种田能手,很多事情都干,是村里有名的能人。现在,爷爷遇到了新问题。电脑出示书中42页的三幅图。

6、教师小结:通过过去是劳动能手,今天却遇到了新问题,说明了社会进步真快呀!天天都有新变化。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我们要和他们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3

规则在哪里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

《规则在哪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这一主题的第一课,这一课是一个开放性的主题,教材内容只以几幅图片和几句简单文字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创生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多种资源充分激活我们的课堂。这个主题包含了《学校生活有规则》、《规则是怎么来的》以及《我要守规则》这三个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照片,同时配以文字说明,列举学生“跳绳”“下棋”的事例,引导他们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找规则,从而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定粗浅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师儿童品德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过许多规则,如班级制度、小学生守则、交通规则、国家法律等,他们觉得这些有明文规定的规则是应该遵守的。然而,对于那些没有明文规定的习俗习惯,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履行规则,许多学生对规则的认识还比较狭窄和肤浅,易受他人的影响,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学生能通过具体情境说出遵守规则的益处和不遵守规则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思路却比较窄,只限于交通规则及有关法律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4

教学难点:感受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动一动,了解规则

1.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吹气球”的游戏吧。(请六位同学分成两组按不一样的时间吹气球,其他同学当裁判,评判胜负)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游戏为什么没完成好(学生讨论原因后,①引出游戏规则;②阐述规则的概念强调规则的重要性)

3.明确规则,再做游戏

学生说规则后,让同学们再按一定的规则做游戏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为切入点,有意设置游戏不按规则做,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讨论和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游戏无规则无法完成,从中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形成规则的初步感知,为寻找身边的规则作铺垫。)

活动二:查一查,感悟规则

过渡:没有规则,我们连一个小小的游戏都无法进行,看来规则真的很重要。刚才咱们通过游戏,知道了只有按一定规则活动我们的游戏才能很好地进行,可见规则在我们的游戏中,那么规则还在哪儿呢?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一起来找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46—47页,找找规则都在哪里?

1.学生看图寻找规则,学生自由看图后,教师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应的规则内容。(例如:用完东西放回原处;按时到校上课;红灯停,绿灯行??)(学生说哪个相机讲明如果不按规则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并重点提取“红灯停,绿灯行”补充资料展开。)

2.过渡:除了这些规则,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则,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在小组中交流。

(用课件出示)

(1)认真倾听小组同学调查结果,可以相互补充。

25

(2)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

(3)组长整理资料,汇报时内容尽量不重复。

3.汇报、展示交流结果。

过渡:生活处处有规则,那么与我们小学生紧密联系的规则有哪些呢?(《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

小结:同学们有一颗明亮的眼睛,发现了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规则在家庭生活中,规则在学校生活中,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真是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板书: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生活处处有规则)

(设计意图:“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调查,作为一种学生主动了解、接触社会的直接手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活动三:说一说,遵守规则

过渡:刚才通过游戏和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规则,现在我们要考考你们,有信心吗?请同学们判断正误,并说原因(出示课件让学生辨析,针对平时学生出操时上下楼梯的情况,送学生一首儿歌)

《文明上下楼》

同学们,要注意,上下楼梯不拥挤。

排好队,按秩序,规则要求记心里。

上下楼,靠右走,通道顺畅又安全。

会礼让,不拥挤,文明礼貌我做起。

(设计意图:以学校生活作为课程资源,用图片的形式充分挖掘隐藏在校园中的规则,对比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孩子。)

活动四:找一找,深化规则

过渡:你们想让更多的人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想让他们和我们一起遵守规则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将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和本节课所了解到的规则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待整理后汇报展示)

26

(设计意图:整理有关规则的资料,汇成表格,做到有“则”可循,同时也把规则的重要性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活动五:试一试,实践规则

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交流了许多规则,那么下课时又有些什么规则呢?比比看,谁做得好。

(设计意图:课堂上时时有规则,处处是教育,我利用下课时的这一资源给学生一个从现在做起的实践空间。)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7

规则有什么用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展示班级、学校、生活中各种各样遵守规则的情境,如上课时聚精会神地听讲、值日生按时搞好卫生、楼内慢步右行、进校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过马路时应看好信号灯等,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懂得遵守规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在观察、分析、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学情分析:在学校里,学生都会自觉地排队领饭、排队搭乘校车,如果有人不守秩序就会受到他人的谴责;但这些学生上公共汽车、或者在商店买商品时却会受周围人的影响,会不自觉排队,忘记守秩序,不讲规则。如,上、下楼梯,当有老师带领下学生能做到安静、有序靠右行,但当放学个别学生会淡忘这些规则,如若有人问起,学生也会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但是又觉得是小事无须挂齿。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

3.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规则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熟悉本校的规则,并能对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认识、评议。引导学生把遵守规则从外在强制性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需要。

教学准备:

a)教学课件b)搜集有关规则作用的典型正面反面事例

c)课堂游戏所需的三个小球

2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a)介绍一位新朋友扬扬,并和他一起唱《文明用语》这首儿歌。 b)这首歌告诉我们对待客人要怎么样呢?(有礼貌)对客人有礼也是规则,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规则有什么用?

c)同学们,我们知道,交通有规则,待人接物有规则;游戏有游戏的规则,比赛有比赛的规则,规则无处不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定这么多规则干什么?真烦人,玩要被管,吃要被管,买东西也要被管,一点自由也没有!”我们的新朋友扬扬现在心里头也正这么想呢!

(二)活动一(没有规则行不行)

a)引导学生看图,说说没有规则行不行?

b)小结:古人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可见规则由来已久,我们的工作、生活是离不开规则的,没有规则,这世界就乱套啦!

(三)活动二(给规则分分类)

a)规则多种多样,指导同学们看图,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

b)看图,参与讨论学校有哪些规则,完成表格,评讲。

(四)活动三(规则有什么用)

a)看图说说规则的作用,重点指导观察图的对比,体会遵守规则的好处。

b)现场采访:

指名分角色读50页小同学的话,按要求进行现场的讨论采访,完成51页表格

c)各抒己见

提要求,让学生积极发言,向学校提意见。

小结:老师会把你们的意见收集起来向学校反映,学校也会把合理的建议作为参考,完善我们的校园规则,你们说好吗?

(五)游戏“击鼓传球”

a)先说游戏规则,再开始游戏。

b)在游戏过程中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适时点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规则的作用。

c)游戏结束,出示小扬扬语录2:以前我讨厌规则,现在我觉得规则是帮助我们的好朋友!

29

(六)小结延伸

a)讲故事《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教育学生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b)结合学校的一次防火演练加以举证自觉遵守规则的可贵。 总评: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从生活入手,选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事例,组织学生各种活动、游戏,让学生亲自实践,感受规则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生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是《品德与社会》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中的课题,教学课时为一课时。

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感受规则无处不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规则与生活的关系,形成规则意识;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制定规则,学会解决集体活动中出现的矛盾,从而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学情分析:小生三年级的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学校里“遵守纪律”的层次上,对“规则”的理解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于“生活处处有规则”、“自觉以各种规则来约束行为”、“制定相应规则来约束大家的行为”等问题,则更是认识甚浅。此时的儿童自制力较弱、意识随意性强,极易形成不良的思想行为习惯。因此,应着重引导儿童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儿童充分认识到,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别人的利益;不能只图自己一时的快乐,还要考虑到做事的后果,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

教学目标

1.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来共同遵守。

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教学重点:让学生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从中知道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懂得假如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学难点:明白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搜集有关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导入,体验规则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你们想看吗?

2.师:(分发给每组两张)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孩子们,你们只有1分钟时间传看,赶快看吧!

31

3.师:孩子们,时间到。每个组请一个代表说说传看盒子的情况。(代表纷纷说出本组的情况。)

4.(组织探究)为什么有的组能在规定时间看到这份礼物,而有的组却吵吵闹闹,很多人还没有看到呢?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就会发现都观看到的小组,必定遵循了一定的规则。争吵、告状的组事前没有经过商量,没按规则办事。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在玩耍中自然而然地体验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为确保事情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这种真实的体验,远比教师反复的说教,有效得多。)

活动二:感知规则——出示课件:会说话的故事书

1.提问:看了这个故事,你们能帮他们制定规则吗?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这时,你想到什么方法?板书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2.学生讨论制定

3.出示课件(会说话的故事书,后部分)

3.结合教材上的事例,让学生总结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思考以下问题(课件):

(1)为什么要定规则?(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矛盾,需要定规则。)

(2)在规则中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易于操作等。)

(3)规则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大多数人的同意。)

活动三:学文明理

1.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定规则

2.出示教材插图(或两根跳绳、两个毽子),想:同学们怎样制定规则?制定了什么规则?

4.小结(课件):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检查都要遵守。

活动四:制定规则

1.提出:什么是“我理想的班集体”?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果。

2.根据刚才的讨论,找找班里哪些地方还不够理想。(让学生从改进自己班集体的角度查找班里的问题)

32

3.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定个班级公约。

(1)学生自由提出班级公约。

(2)共同讨论提出的公约符合不符合班里的实际。

(3)选取符合班里实际,大多数人拥护的,作为班中的公约。

(4)把公约抄写好,贴在墙报上,说一说自己是否能做到。

4.教师小结:

活动五:深化导行

1.出示一些学生不遵守规则的幻灯片和图片,提问:为什么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是什么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图中几个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3.想一想生活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当别人没有按规则做,影响到你,你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因违反规则而影响别人的情况?

5.教师小结

活动六:教学延伸

1.看图片:违规造成的恶果。

2.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乐,还有考虑到做事的后果,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有关。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3

我是谁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教材注意体现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并都是注意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认识,同时适当地进行行为引导。注意道德教育的激励作用和榜样作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学情分析: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

教学目标:

1.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出承担的责任。

3. 体验承担某项任务,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

4.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在集体的任务。

教学重点:

体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34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1、教师以自己为例问学生:“我是谁?”

学生回答后,出示教师自己在不同场合的照片,如商店里、家里、旅游景区里,让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场合下,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2、设置场景,让学生说说“我是谁?”

在学校里、在商场里、在家里、在公共汽车上。

3、身边的人是谁?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二、认识不同的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

引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场合担当不同的角色。

1、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好的老师?

2、小组讨论:怎样做才是一名好学生?

3、小组表演。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担当不同的角色,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这些不同的角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表演、讨论。

学生上台抽取题目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进行表演:

(1)秋游动物公园。

(2)到图书馆借阅图书。

(3)乘车去清晖园。

(4)去超市购物。

(5)去剧院看电影。

(6)奶奶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

4、师生合演

表演的场景是文具店里,教师是售货员,学生是顾客。 表演后,学生评价。

5、角色互换

(1)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对待学习上的后进生、顽皮生、家庭困难生等。

(2)假如你是家长,谈谈你对孩子的希望是什么?如果孩子顽皮,学习退步,你会怎样做呢?

35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能干,评价很到位!在生活中由于场景不同,参照对象不同,我们所承担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店我们是一个小顾客,在车上我们是一个小乘客??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参照对象,我们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当好生活中各种不同的角色。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6

我的责任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教材在编写中,始终把儿童当作主角。探究学习无处不在。如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探究如何珍惜时间,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探究规则有什么用,自己给自己定规则;让学生通过调查体验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并讨论如何当好自己的角色。

学情分析:我们应当承认儿童所在的生活世界是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成人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在我们以往的课程中所采用的内容也可能也来自于"生活",但是往往由于这种"生活"不是儿童所感受到、所观察到的生活,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它们构成不了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 而是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不同的责任。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

教学准备: 搜集学生的有关情况。

3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导看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二、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三、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四、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 38

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9

我能做好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我能做好》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比较两个小学生做家务时的态度,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家尽到做子女的责任。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以通过学生课前填写的调查表来展示学生对待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的态度,并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去还可以通过比赛激励学生力争今后做得更好。 教学目标:

1.知道对于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

2.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受着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3.热心于集体和公益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热心于集体和公益活动,并从中感到快乐。

教学难点: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感受着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知道自己承担的事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 教学准备: 搜集学生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家务事怎样做

1、结合教材中的两个小同学“当家”的情况,议议谁能做得好,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比他们做得更好,做给爸爸妈妈看。

3、结合学生的情况,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学校的事怎样做

(一)做做游戏想一想

1、游戏:五个人绑腿游戏

2、做完讨论

40

(1)5个人怎样才能顺利到达终点取得胜利。

(2)如果一个同学不好好走行不行?

(3)如果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不想往同一个方向走行不行?

(4)在集体生活中,做集体的事,大家该怎么做?

(二)说说我们班

1、我们班开展过哪些活动?取得了哪些荣誉?

2、回忆当时的情况。看看每位同学在活动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荣誉是怎样取得的?

三、家庭周围的事怎样对待

1、出示图,我们的小虎队在干什么?

2、通过第71的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四、全课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今后你要怎么做?

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