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师:陈雪慧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教学重难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法:讲授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并做好观察记录。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2. 揭示课题:(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

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在轻音乐中 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 进行活动:给同学们布置任务:找一找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用过

的东西,玩过的玩具等,回忆或向家长询问当时拍照或买这些东西时的情景。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实物,讲述父母家人抚养、教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讲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其中给予的希望。

活动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父母关爱下长大的经历。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了解她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教法:讲授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事例挂图

教学过程

1. 课前小调查:向父母亲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请他们讲一

讲辛勤养育自己的故事,向他们了解教育自己的事例和看到自己进步使得感受。

2. 故事分析: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出示三组

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3. 班级故事会: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实物,讲述父母家人抚养、

教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讲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其中给予的希望。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让同学们理解父母培养教育自己的不易。

教学重难点:学会了解、思考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培养教育。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思考、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明理导行: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

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2. 课堂活动:保护生鸡蛋—让每个同学早晨从家里出来时,带上一

只生鸡蛋,精心呵护一天,要求做到让鸡蛋完好无损。为了保证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呵护的不易。活动前,可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如何保护。活动期间,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如果碰破了,记录下原因。把自己呵护鸡蛋的过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同学中进行交流。并由此思考家人养育自己的不易,与家人形成一种情感共鸣。

3. 总结延伸: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

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多角度理解体谅父母对自己的严厉

教法:探讨法

学法:预习,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提问导入: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

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讨论: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1)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2)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2. 新课教学:了解父母辛劳(一)父母赚钱不容易(1)为了家庭,

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指名回答,同桌互说。(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教师随机评价。演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

教法:讨论法

学法: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一)我们可以怎样做(1)爸爸妈妈为

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父母(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3)小组代表发言,归纳并板书:(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二)我们是怎样做的: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

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2. 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

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反馈学生自我评价。表彰激励。夸夸我们班孝敬父母的好队员。1)讲述孝敬父母的事迹。2)发“孝敬”章。总结谈话,课后延伸: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

教学重难点: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法:探讨法

学法:集中探讨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课前活动:活动一,假如我来做父母—以教科书第八页情景为例,

让学生演一演:如果孩子努力学着做了一件事,作为父母会是怎

样的心情,会对孩子说什么?如果孩子晚上迟迟没回家,父母会是怎样的心情,在孩子回来后会说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类似事例进行分析,如为了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孩子吃,故意说自己不爱吃;孩子做错了事父母生气。通过转换角色表演,理解父母的心。活动二,我和爸爸妈妈谈心—在办理设置一个悄悄话信箱,让学生通过悄悄话信箱,提出自己对爸爸妈妈某些行为的困惑和不理解,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话。围绕同学们的困惑与烦恼,大家先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为什么父母会这样做?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让父母了解自己心情的好办法,并回家试着做一做。开个小小谈心会,请家长代表到班里来,学生以实话实说的方式与家长交流。看看我们是怎么想的,爸爸妈妈们又是怎么想的。

2. 教学总结:本课的教育意图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

更多地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感受父母教育自己的不易,并知道家长的爱是多方面的,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素质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学生反映出的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困惑和烦恼,重在鼓励学生采取自己的方式,主动与家长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来自社会的爱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来自社会的爱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调查采访的内容及要

求。

(1)调查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2)采访2~3位学校工作人员,听听他们自己介绍平时的工作情况。

(3)重点跟踪1名工作人员,看看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学生自由组成调查小组,开展调查采访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活动指导。

(1)教给学生调查的方法:第一步,各组拟订出调查提纲,确定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具体内容(如担任的职务、年龄、工作时间、工作职责等);第二步,认真做好调查记录。

(2)授予学生采访的技巧:第一,最好是选定学校较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如教师、校长、伙食团的师傅等)进行采访。第二,采访前准备好将要提出的问题(如“您每天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每天工作多长时间?”“工作中最愉快的事情和最烦心的事情是什么?”等)。

第三,采访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尊敬师长,并认真做好记录。

(3)各组将调查采访的记录进行整理,做好全班交流汇报的准备。注意:各组要选择最有特色的汇报形式(如用作文的形式写一篇简单的采访稿;用图画的形式画出受到的启发和感受;用小报的形式综合反映调查情况;还可以用唱歌的形式倾吐自己的心声等。)

2. 新课教学:(课件出示学校里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图片。)教师通过

设问:“小朋友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将学生引入对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注,从而产生对有关事情的回忆。紧接着,教师又追加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学校生活吗?为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紧扣学生的回答,有感情地小结:“是啊,学校生活是美好的,在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教学设施,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孩子都得到了无数人的爱。在爱的怀抱里,我们幸福成长着。”以此自然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交流汇报。教师谈话:“我们在学校里得到了哪些人的爱呢?上节

课,大家分组开展了调查采访活动。下面,就请各组分别汇报一下调查采访的情况。”

(1)各组商议如何上台汇报,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学生分别上台汇报调查采访的情况。加深学生对教师辛勤工作与无私奉献精神的认识。

(3)教师启发学生深入交流:“除了有默默工作的园丁,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倾注了无私的爱。在我们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情、朋友谊,不也是一份宝贵的友爱吗?现在,大家还可以想想有哪些发生在你和

同学间的难忘的故事。”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其更全面地去体会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爱,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

(4)学生谈谈听各组汇报后的感想。重点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为我们辛苦工作的教师?同学之间应怎样相处?”

4. 延伸扩展。

(1)教师小结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在学校得到了无数的爱。现在,让我们走出校门,去看看社会和国家,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又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课件出示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大家看,这些标志你见到过吗?知道它们的作用吗?课后,请大家认真观察、搜集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下节课上进行交流。”这番谈话,将学生自然带进了社会这个大环境,同时也给学生提出了课外学习的要求,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来自社会的爱

教学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懂得怎样尊敬他们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权益的关心和爱护。

教法:讲授法

学法:预习,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观察了解(课外):学生自由观察、搜集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

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同时,可以用照片、图画的形式将标志牌、警示语记录下来。搜集一些社会各界对我们儿童关心、爱护的事例。

2. 总结体验:谈话引入。教师谈话:“课前,大家观察、搜集了一些

社会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还了解了一些有关的具体事例。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爱的世界,一起去感受来自社会、国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爱。”自由交流。(1)学生自己展示搜集的标志牌、警示语的照片、图画、文字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课件补充几个有代表性的警示牌:如,此处学校、车辆慢行;校内严禁吸烟;公共汽车上的“请给老弱病残幼让座”的标语;网吧、游戏厅、歌厅里“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等警示语。)同时,启发学生想想:“这些警示语、标志牌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呢?”使学生形象地感知全社会对自己的爱。(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标语、警示牌,你还知道、听说了哪些社会各界对我们儿童关心、爱护的事例?”结合学生讲述,教师也可以补充自己了解到的事例,从而强化学生对来自社会的爱的认识。(3)(课件出示国家制订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引出:“小朋友们,社会中有无

数关心、爱护我们少年儿童的人和事。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我们每个儿童的利益,还通过法律的形式制订了许多特殊保护条款。看到这些法律条文,你想到些什么呢?”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懂得这也是国家对我们的爱。

3. 激情总结。学生汇报本课学习的体会,教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总

结全课内容,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爱,从而深化本课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来自社会的爱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 教学重难点:了解国家制定的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

教法:讨论法

学法:全班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我心中的教师—在前面调查的基础上,每个同学根据

自己调查的感觉,画画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各组将调查采访的记录进行整理,并以“我心中的老师”为题,采用多种形式在全班交流汇报。各组要注意选择最有特色的汇报形式,如用表演的形式,将老师的实际表演出来;用图画的形式画出受到的启发和感

受;用小报的形式综合反映调查情况;还可以用唱歌的形式倾吐自己的心声。还可以将被调查的老师请到班上,召开一个小型联欢会,以表达对老师培育自己所付出辛苦的感谢之情。

2. 观察了解活动:学生自由观察、搜集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

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了解它们的作用。同时,可以用照片、图画的形式将标志牌、警示语记录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按照不同的主题,了解本地区有关社会各界关心爱护儿童的实力和规定。有条件的,也可以从网上查找,并进行管理。

3. 学习法律法规: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社会保护儿童的法律和相应

的具体事例,以进一步认识社会对自己的爱护。教师也可以参照资料库中有关保护儿童的法律内容等,搜集现实生活中有关儿童的法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总是尽最大限度地关心和爱护他们的成长,总是有很多人在用一颗爱心保护着他们。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不一样的你我他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教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问题导入: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中

的你我他该如何相处?友好相帮呢?

2. 画自画像:

①课前活动

(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地特征。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生活体验等。

(2)、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

(3)、学生悄悄的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老师。

②活动中:

(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

(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

(3)、用笔写出名字。

(4)、谜底揭晓

③活动后:

讨论:(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

(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

(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思考:(1)、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

(2)、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和完全不一样?

小结:教师展示手中的小物品,总结说,花有别样红,人有形形色色, 物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也有闪光点,在一起学习应互相帮助。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不一样的你我他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教学重难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教法:讨论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我们一起享用

一、导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有福大家共享才快乐。今天老师分给每一组同学一个橘子。

二、活动开始:

发橘子,橘子上写了某一个同学的名字,老师观察这些得了橘子的同学的反应。

如果有同学把橘子分给其他同学吃了:

(1)、老师就请这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分给其他同学吃?

(2)、问一问吃了橘子的同学的感受?

2. 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一、导入:我们同学都喜欢动手做实验,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好吗?

二、请同学们看图

(1)、图上画有一个圆,请你想象图画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画儿画完。

(2)、学生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

你的画与别人的画一样吗?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思考:“大家同时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4)、学生说一说

(5)、小结:人有千千万万,每个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即使有时看起来有一点相同,那时也只是有点相似。

三、我们继续来做个实验、我们分得丰富一样吗?

(1)、请同学将一批东西拿出来进行分类。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 如:按用途分

钢笔 方形

毛笔 圆形

笔 圆珠笔 形状 正方形

签字笔 梯形

铅笔 椭圆形

(2)、思考:为什么同学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讨论:在实际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说来大家听一听。

五、小结:

同学们,我们心中应有他人,在我们孩子的世界里,大家都是同龄人,都处在同一个位置,因此,大家在一起相处就要听一听别人的一件和想法,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进步。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不一样的你我他

教学目标: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重难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教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我们共同来作画

一、导入:画画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情趣,锻炼我们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我们这一节课一起来作画。

二、绘画活动

(1)、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在花瓣和花叶涂上色彩。

(2)、画出一束色彩斑斓的花,进行评展。

三、同学们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给花儿涂上什么颜色。

四、想象说话

假如:大家都只喜欢一种色彩,画出的花束会怎样?

五、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花儿?

小结:因为不同,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假如世界上只有一种色彩,世界会美丽吗?因此,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发现了美丽。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了差异,差异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美。请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去观察。

2.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一、引入: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各有特点,在班上的活动中表现突出,才使我们班上的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填树叶地活动

老师出示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老师请每位同学在发给的一片纸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优点,进行贴树叶的游戏。

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听得同学要求认真,做文明观众。

二、思考:为什么光秃秃的大树变得如此茂盛?

三、同学们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小结: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言行,为集体争光,才将大树装扮得如此美丽。正是由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才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并由此加深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理解。

五、夸夸我们班上的好孩子

同学们自由说说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以表彰。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法:引导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

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2. 了解人的情绪: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3. 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

相互包容和理解。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法:教导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他为什么生气?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

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2. 体验别人的感受:结合教科书第30页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这

个女同学为什么哭?”“弄脏女同学衣服的男同学心情会怎样?”可以让同情女生和同情男生的同学代表,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如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因说话不注意,引起当事人不高兴;当别人责怪自己或生气时,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想一想,这时希望对方怎么做。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寻找同学身上的闪光点:(1)问题情景:让学生自愿上台,现场

表演教科书第31页上的内容。(2)情感体验:采访情景表演中A、

B、C同学的感受。(3)讨论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评价A同学和B同学看待C同学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AB两同学哪位同学的朋友多,在集体中更快乐,为什么?(4)实际行动:让学生寻找班里同学的闪光点。如果有同学没被夸奖,教师可以建议全班学生共同为他们寻找优点。(5)活动结束:播放音乐,如《歌声与微笑》,教师可在黑板上用活泼的字体写上:“拥有一个快乐的集体”。

2. 教学注意点: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个年

龄段的儿童还不能做到全面的看待自己和他人。因此,在和儿童的交流中要求儿童从自己的生活中初步体验到与人相处时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的心情和想法。在“寻找班里同学闪光点”活动中,学生可能只关注所谓的“优生”,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所谓“差生”的优点时也可能出现形式主义,所以教师要注意发自内心的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教学重难点: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教法:讨论法

学法:议论,分享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

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1)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分享的快乐)(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分小组讨论: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2. 教学总结:教材第32页,呈现的是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结语:你有一个快乐,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课前活动: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

分享的快乐。

(1)“分苹果”活动。(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①课件出示33页的图片。②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33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2. 分组讨论: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放学时下雨了,小刚没有带雨具,你怎样做?

(1).把雨伞借给他。

(2).让他留在学校,自己到他家拿雨伞给他。

(3).两人共用一伞,送他回家,然后自己回家。

3. 出示“分苹果”动画。出示旁白“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

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出示我们班的“分享日”图中“五星角”里的话文本,从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法:讲授法

学法:预习,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布置学

生把收集到的邮票分类贴好。把相片、报纸或书的图片分类贴好,并附说明。让学生分小组用旧的橡皮泥、牙签做建筑物模型。小

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是怎样学习的?

(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己贴好的集邮或图片内容讲给同学听。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2. 故事配音朗诵: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①听故事。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②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③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

根据图画内容,想象盲人的想法和做法,添加解说词。

各组排练和演习后,推选出解说员、朗读者、僧人和盲人等。 配音朗诵,表演故事。

出示36页故事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教学反思

第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初步感受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教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看小品导入新课(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教育意义

的小品段落让学生欣赏),提问:“你在看小品时心情如何,你知道是谁的工作让你如此开心快乐的吗?”旨在让学生从看电视获得快乐而感受到有许多电视工作者在为我们提供服务。从而揭示主题,在我们生活的的大千世界里,有许多人在默默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说一说谁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

2. 分组活动:初步了解劳动者之间的依赖关系

(1)回顾上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内容,写自己生活需要的人,使学生从自己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小组探讨:他们(各种劳动者)之间需不需要别人的服务?需

要什么服务?说一说生活中没有他们会是个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缺一不可)?

教学反思

第二十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学目标:初步体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答问,议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汇报调查情况,拓展生活经验。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

看看在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过,他们的服务给自己的一天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同学们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可以将调查结果展现出来供大家借鉴学习,调查报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的、图画的、或者是表演。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查阅到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张小报,分组派代表向大家做介绍,在同学当中开展讨论,他们的工作到

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类,使学生对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从而初步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中是相互依赖的,为下面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2. 了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

(1)看电视片(选择环保人员、乃至失火场面、交通堵塞的路口、98的大洪水等场景)或讲故事,反向思考,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体验人们这时的心情,他们此时最需要谁?失火如果没有消防队员;交通堵塞如果没有交警;在滔滔洪水中如果没有武警官兵,人们会怎么样?

(2)小组讨论: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体会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劳动者?

(3)结合前一节课,学生就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看一天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特别是自己接受过那些服务,自己有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事?并思考自己是别人需要的人吗?自己在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反思

第二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学目标:能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的调查结

果和观察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预习,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写写生活中所需的人,比比谁写得多。

(1)借用书P40中图,看看这些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2)小组合作,用一张纸写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写得多(一定时间内),在全班展示,是学生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后面的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2. 模拟表演

(1)选择小伙伴即兴表演,互换角色谈感受。

(2)全班自由组织同学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的表演,是学生从中一会劳动的艰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向同学们通报情况。

(3)总结延伸。请学生表演并谈自己表演的体会。使学生从中自己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主人翁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教学反思

第二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阿姨叔叔辛苦了

教学目标: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教学重难点:让同学们懂的体会劳动者的苦与乐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预习,讨论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

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2. 调查采访: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

小组,并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并写好调查报告(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如文字报告、画画、图片、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门房或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局、医院等。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第二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阿姨叔叔辛苦了

教学目标: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让同学们学会尊重劳动者

教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用照片记录,也可以画画,可

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分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2. 交流谈感想,谈谈自己的理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怎样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倡导同学之间彼此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这些默默无闻的人能做些什么呢?”

3. 小采访:结合教科书内容,学生可自愿结成小组,选择从事某一

种职业的人,进行采访。调查采访前,教师引导学生设计问题:“你们想去采访哪个职业的人?为什么?”“你们采访的主题是什么?”“准备问叔叔阿姨哪些问题?”开展调查活动,可采用文字、

录音、照片等形式,手机和记录采访内容。各小组整理访谈记录等。分小组交流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第二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阿姨叔叔辛苦了

教学目标: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教学重难点:体会叔叔阿姨的辛劳,学会尊重劳动者

教法:讲授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社区的一天:参考教科书内容,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组织学生

开展一次“社区生活的一天”为主体的模拟活动。学生自愿结成小组,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和学生一起,模拟顾客或某种服务人员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愿望结合成组,共同商量和决定本组在社区开什么商店,或者从事什么职业,选择某一社会角色为大家服务,如美发店、餐馆、文具店、商店、菜市场、电台工作人员、维修人员等。为体现社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可以提示同学之间要交流和协商,以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

2. 模拟场景,展开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提示,

使学生有一个短暂回味和思考的余地。如:教师可以根据三个时间段:早晨、上午或中午、下班或下学后,把握时机,采访学生正模拟经历的事情。交流体验,教师让学生总结和思考如下问题:今天你做过什么工作?除工作外,你还去过哪里?为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想了解什么?

教学反思

第二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教学重难点: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法:谈话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

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 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3. 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教学反思

第二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法:讨论法

学法:预习,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

了吗?

2. 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

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 理解——学会谢谢)

3. 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

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的问题要跟阿姨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

们又有什么想说的?

教学反思

第二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重难点: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教法:操作法

学法:亲身体会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

会谢谢吗?

(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 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

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学生回答)

3.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

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学生起读一遍。

4. 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

识的人表示感谢。

教学反思

第二十八课时

教学内容: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学会认识平面图

教法:示范法

学法:认识平面图

课前准备:平面图

教学过程

1. 猜谜语:

有山不风石和崖,

有地不见土和沙,

江河湖海不通船,

外出旅行全靠它

谜底:地图

2. 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学生交流

活动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 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3. 初识平面图

(1)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4. 再识平面图

(1)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2)学生互相“考一考”

(3)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教学反思

第二十九课时

教学内容: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学习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

教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平面图

课前准备:平面图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 (课前师将制作的卡片秘密发给几位学生)

(1)师假设要去某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们认识的“谁”来帮忙呢?

(2)生拿着卡片走出来大声说“我——(某平面图的的名称)来帮忙,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并导入下一个活动:(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 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1)课件显示放大的动物园平面图(并配有二个小朋友的对话)

(2)学生分小组设计

(3)生汇报

(4)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3. 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

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教学反思

第三十课时

教学内容: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教学重难点: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教法:演示法

学法:观看平面图

课前准备:平面图

教学过程

1. 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2. 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

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10-12分钟)

3. 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回到教室,3分钟)

4. 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5. 各小组展示介绍

6. 延伸: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教学反思

第三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自己画平面图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讨论,观察

课前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1. 让我来考考你

(1)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2. “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1)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2)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3. 延伸活动: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作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三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学会辨认方向

教法:讲解法

学法:亲自观察

课前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1. 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2. 交流、汇报

(1)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3. 认识“路线图”

(1)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

4. 延伸: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教学反思

第三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教学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教法:范例法

学法:绘画法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评一评:依据上节课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2. “探路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3. “看图寻路”活动汇报

(1) 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教学反思

第三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教法:操作法

学法:看图解答

课前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1. 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2. 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3. 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十五课时

教学内容: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教法:三位一体教学法

学法: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1. 说一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起

点与终点是哪里?

2. 介绍、讲述自己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

历更好)。

3. 交流与展示

(1)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

(2)介绍与展示记录表

(3)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4. 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己与小伙

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5. “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大胆想像,自己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学生设计。

(2)展示作品。

(3)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6. 延伸活动: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

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教学反思

第三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马路不是游戏场

教学目标: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教法:综合教学法

学法:讨论,答问

课前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让学生体会要遵守交通

规则)

2. 交通安全知识“小小擂台赛”(每个小组出一组题考其他组同学,

比比哪组答对最多)

3. 走近交通秩序情况实录:学生介绍展示记录表(依据P74表格记

录),老师放拍摄的交通秩序情景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4. 展示“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并评出最佳创意的公益广告,最有

意义的公益广告:①请3-4组上台展示②评选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5. “红领巾”安全特别小队在行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红领巾”交通安全宣传行动。

(2)交流、汇报。

(3)各小组开始按商量的方式准备(A.可以办一期交通安全小报张贴到社区;B.发传单,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小常识;C.表演节目《交通安全十不准》;??)。此活动可延伸一个月,让学生按活动计划去实践,活动完毕,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小组。

6. 瞭望台——汽车的眼睛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