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百尺一中 王淑萍

今年我带九年级语文,新课标的施行对老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尽管在每次培训中,我都能认真参加,刻苦钻研,对语文这门课程的性质;语文的读、说、听、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实践性学习等方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统,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自我发展观。我的观点是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方面内容。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如何快速积累?我是这样做的:

1、首先要精心备课,以“一览众山小”的气度走入课堂。教师要拥有驾驭课堂的本领,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深谙在心。每上一篇新课,我都会先认真吃透教材,独立地研读课文,把自己探究的全过程摘要地记录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看教参,读资料,将自己的见解同别人的见解比较,理性地决定取舍,内化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在课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学生对话,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上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只有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学生上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

量。同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的课堂闪射着学

生的灵性。教育就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

棵树。的确,教育从本质上讲,不是传输,不是给与,而是一种师生

间的平等交往和心灵对话。但是,这种对话有着极其复杂的存在方式,

或有形,或无声,或外显,或内隐,随时随地藏匿在师生的交往活动

之中。我在课堂上总是尽量微笑着面对学生,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

姿态站在讲台上,不断称赞学生的点滴。

2、其次是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

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扩大课

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

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对

面批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

3、再次是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

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

同时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天摘抄一个精美语段,每周一篇周记,每周

一篇美文摘抄、评点 。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

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

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 “冰冻三尺,非一

日之寒”!通过实践,效果是明显的。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时间不等人,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

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经常接触中考题型。如果等到中考前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3、课文复习考点化。课文复习有逻辑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

综上所述,九年级语文教学和复习,应着眼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试教学。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

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有本质的不同。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这些是母语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篇:九年级一班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一班语文教学反思

我好久没有教语文了,今年学校分配我带九一班语文,实在惶恐,在惶恐之余就是思考如何上课和上好课的问题,因我接手就是九年级,对于学生的基础除上次成绩外就一无所知了。为了很快适应教学,我走访了许多学生和其他代课教师,总体对班级学生有了初步了解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较低,现将教学中的现象做一下反思,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至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差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行,可以先放一放,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认真学,分数也好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部分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无所谓的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3、投机取巧有些学生,他们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初中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希望寄托于做题,见题就做,企图能

够“碰”上考试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4、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当然一班还有十几个相当有抱负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行动成了他们班语文学习的希望之光。

试图解决的办法:1、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指定两个学习小组组长,首先对学习小组组长进行工作方法培训,然后信任他们,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跟着学,从分发挥“兵带兵”的作用。2、组织语文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激励学生先张口,逐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为每位学生创造展示的机遇,从而激励他们学习语文。3、找学生谈心。从最不愿学习语文的学生入手,我想只要改变一人,就会改变一群。4、同重视转差一样重视培优。我认为,差生需要关怀,优等生同样需要老师的关怀,因他们每次考试都处在同学的关注中,他们的心理压力不但来自班级、学校,更大来自他们自己,让优生不败也是学科教学需要的,因他时其他学生努力的方向。

取得的成效:通过本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可以说明:1、学生在对待考试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卷面书写进步了,做题细心了,个别学生作文从一个字不写进步到写几百字的文章。2、据学生说(因我本学期才带该班),我们班各科成绩从来未取得过今年这样的好成绩,打破了优秀率为0的历史。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多,假期里都表达了积极复习的内心期望,相信在学生的努力下,学生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学到他们想要掌握的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