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歌词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平日生活的侧面,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深情和孝顺之心。歌曲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向你讲述一个故事似的,通过八度大跳、切分节奏、旋律的起伏体现出在宁静在夜晚,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以及生动地描绘了妈妈入睡时孩子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此曲给人柔美的感觉,从中让学生体会对妈妈的爱。

二、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2、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3、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4、通过“育龙”教育平台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四、教学难点:1、3 — 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2、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我先将多媒体课件关于母子的一些图片,展现在学生

面前,用一幅温馨、甜蜜的画面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并配上悠美的背景音乐,使学生立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向学生发问:“当你看这首图片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学生答:“妈妈。”“能向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讲一讲她是如何爱你的。”

师:“如果让你送一份礼物给妈妈,你最想送什么?”

师:“同学们的礼物都很有新意,我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望你们也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你们的妈妈,好吗?想知道老师的礼物是什么吗?”这时出示课题《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学唱歌曲:

(1)讲关于歌曲的小故事。

师: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首歌曲,题目是《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大家听出来这个小故事中谁感到了幸福?又是谁给妈妈送去的幸福?

师:同学们,当你们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妈妈对你们的牵挂和惦记。妈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爱与艰辛。在凛冽的寒风中是妈妈温暖的手引领着我们不断的前行;在漆黑的夜里又是妈妈唱着优美的摇篮曲陪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我们平时听到的都是妈妈唱给孩子的摇篮曲,很少听过孩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我们能不能也为妈妈唱上一首动听的摇篮曲呢?让我们怀着对妈妈的一片热爱之情和孝顺之心一起来学习这首《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好吗?

(2)放录音,用mu模唱

思考:歌曲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应该用什么情绪、声音和速度演唱?(用深情、轻柔的情绪,轻柔,柔美、圆润的声音,适当的呼吸,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师:带上感情即使没有歌词唱起来也会让妈妈感动的。不过加上歌词效果会更好。

(3)分段学唱

第一段:老师教唱,注意听好前奏。

要求:唱到四分休止符、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唱准低音“5”、切分音,比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2”时值唱足。

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

注意:重点练唱第一段歌词。解决第一段的重点后,可以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来唱一唱。

第二段:随老师的琴轻声演唱歌曲。

3、处理歌曲

思考:你们觉得唱得怎么样?有没有觉得什么地方唱的不好?谁能帮助他?

演唱要求:

a:心中一定要有故事的画面。

b:演唱时必须是作为第一主人翁投人角色。深情的表演,眼前仿佛妈妈就伏在桌子上睡觉,你在唱摇篮曲。速度在本歌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速度适当表演才会更为入情。

c:声音的轻柔是表演本歌在音色上的重要特征,只有轻柔的声

音才能表现宁静的气氛与情景。师:舒展的节奏,起伏的旋律,朴实的歌词,把孩子热爱妈妈的心情充分的表达了出来,唱出了夜晚的宁静及对妈妈的爱。

4、完整演唱:(看课本插图)

师:唱的真好,我想妈妈听到你们这样的歌声,一定会被感动的。

5、编创:又为学生安排了即兴创编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组合自己的“小家庭”,并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小情景剧,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能巩固歌曲的演唱,

六、小结:每个妈妈都清楚的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但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牢牢记住自己妈妈的生日。虽然我们的妈妈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但他们对孩子的爱却是一样的。我相信每一同学也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妈妈,可能有的时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其实让他们感受到幸福的方式有很多,除了用歌声,生活当中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交流的眼神,一句体贴的话语,都足以表达我们对妈妈深切的爱,可以把我们和妈妈的心拉得更紧!

师: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却是无止境的,回家给妈妈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相信她一定会很感动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

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结束教学。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唱起来》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说起唱歌都常来》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甜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不用拍子的节奏、强弱规律的变化,以及旋律变化。在歌曲中感受苗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拍子的节奏变化,边唱边拍3拍子和2拍子。 教学过程:

1.导入:

——介绍苗族,同学们看一看课本上这些苗族小朋友的服饰,说一说这些服饰有什么特点?苗族姑娘戴的这些首饰都是银制品,而她们的服装也都是手工制作的。苗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当到了重大节日,苗族同胞们就会穿着盛装聚集在一起,用美妙的歌声,欢快的舞蹈来庆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苗族民歌。

2.新课学习:

——这是一首混拍子的歌曲,请同学听一听感受一下,是那两种拍子? ——再听一遍,画出那一部分是2拍子,那一部分是3拍子?

——练习拍一拍2拍子和3拍子。

——听着歌曲,边听边拍变换拍子拍一拍。

——请同学们,看着歌词请边拍子变念歌词,自由练习

——分组练习后,全班边拍拍子边念歌词。

——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词。

——分组练习将歌曲唱熟唱好。

——全班拍着拍子演唱歌曲。

3.拓展:

——民歌可以传递友情、交流感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苗族民歌也正是表达了这样的感情,你能编一段歌词,并唱一唱吗? ——小组创编。

——分组表演。

——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演唱《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目标:感受歌曲的欢快、流畅的旋律。感受布依族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了解和发现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速度较快,能跟着歌曲伴奏速度准确、轻快、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苗族的民歌,老师布置了同学们收集关于布依族的民俗、民歌的知识,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分享吧!

——师生交流关于布依族的知识。

2、新课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布依族的民歌,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演唱速度。 ——复听,将歌曲中的衬词画出来。

——师范读歌词,请学生在心里默念。

——你们能像绕口令那样把歌曲唱的轻快、流畅吗?

——分组练习。大家一起念一念,速度逐渐加快。

——听老师唱一唱歌曲,速度较慢,同学们小声学唱。

——生轻声学唱,速度加快。

——分组练习讲歌曲唱准唱好。

——民歌能让人知晓事理、学习做人与做事。在学习这首歌曲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是啊,歌曲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事情,不管你曾经多么熟练但是如果你太久不做就会做得不熟练甚至忘记。

3、拓展:

想一想、唱一唱:

——这首歌曲给了我们启迪。请你试着创编一段歌词,并把你明白的道理告诉大家。

——分组创编。

——分组表演,师生互评。

——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听赏《唱天遥》、《千年万代不断歌》

教学目标:1、听过听赏、表演的艺术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民歌旋律、节奏、节拍、歌词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歌的感情。2、了解天琴和相关文化的知识,感受民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们广西壮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壮族特有的民间乐器天琴。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一种乐器叫天琴吗?这种来自我们广西壮族特有的古老的民间乐器,非常有特色,请大家看课本第六页。仔细看一看天琴的样子,演奏姿势,以及课本上的介绍。

——师详细介绍天琴,以及我们来自龙州的天琴乐队。

——大家一起来模仿天琴的演奏姿势。

2、新课学习: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天琴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守天琴弹唱《唱天谣》。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用语言什么演唱的吗?那么谁能来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的天琴的音色、你的感觉。

——天琴的声音不是特别嘹亮,主要在中音区。 天琴,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偏语称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我们再来听一遍《唱天谣》进一步感受天琴的音色特点和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

——全班孩子一起来模仿天琴的演奏。

——再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千年万代不断歌》,边听边想听这段旋律你会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广西美丽的山水、壮族的对歌的场面)

——这首歌曲熟悉吗?能不能哼唱其中的旋律?

——介绍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曾在民歌节以及各大晚会中改变并演唱,这代表着我们广西壮乡,也让全国以及以及世界认识了我们广西。

——跟着录音机再唱一唱歌曲。

3、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拉木号子》

教学目标:感受演唱劳动号子的力度,感受民歌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们热爱歌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渐弱记号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一起来拔河感受“一二加油”的口号,并请联系“一领众合”请问这样的号子起什么样的作用?需要众人力量的劳动,劳动号子能起到统一力量,振奋人心的作用,你能列举一下你听过那些歌曲是有劳动号子的特点的吗? ——<川江船夫号子>、<金沙江号子>、《打夯号子》、《见滩号子》、《打麦歌》

2、新课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曲《拉木号子》,单看题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是在进行什么劳动的时候唱的?

——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速度、力度(较快、坚定有力的)

——再听一遍最后出现的这个记号叫什么记号,能听出来这个地方有什么不同吗?(渐弱记号)

——用同样的速度、力度读一读歌词。

——师范唱,学生跟着唱一唱。

——观察力度记号出现的地方,出现这些记号时应该怎么唱?

——分组练习。

——那一句觉得自己唱得不好的,举手老师与同学帮解决。

——讲歌曲唱准、唱好。

——师范唱没有没有力度和渐弱记号的,你觉得怎样好听,怎么唱更能起到统一力度的作用,为什么?

——将有力度记号标记的地方唱好。

——师领唱,学生在衬词部分齐唱,感受一领众合。

——请一位学生来领唱。

——观察课本中的图片。那些劳动适合使用劳动号子。

4、小结、下课

第二单元《爱心满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国歌》

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国歌和讲述国歌的来历,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三连音”力度记号,并知道这些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中国人都会唱国歌,班上有哪位同学知道《国歌》的来历吗?

根据学生的了解介绍,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xx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国歌》。

二、新课内容

1.欣赏齐唱的国歌

——请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找出不熟悉的节奏

2.学习音乐知识

——认识三连音:出示三连音的节奏卡,师示范。讲解“三连音”节奏型的特点

——三连音:把一个音符的时值平均分成三等份。

——生跟着师念三连音的节奏(结合书中的节奏练习)

——讲解渐强渐弱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3.集体朗读歌词

4.随琴声轻声试唱歌词

5.跟着伴奏唱

3.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童年的小摇车》

教学目标:听赏《童年的小摇车》感受孩子与妈妈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激发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深情的歌曲,请同学们静静的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

2.欣赏童声独唱唱《童年的小摇车》。

——你从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对妈妈深情的爱。)

3.再欣赏:《童年的小摇车》,要细细地品味。

——要求:从曲调的起伏中和歌词的比喻中体验这种深情的爱。

——回忆一些你小的时候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4.师生讨论歌曲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

——曲调起伏大,以表示出孩子在叙述中不平静的心情。

——为什么“我”童年最难忘的就是小摇车。

——从妈妈爱我们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说说妈妈无私的品格。

5.聆听《童年的小摇车》,从认真聆听的神态中要表达出对妈妈们深深的敬意。课后采访你的妈妈,听听他们的叙述。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妈妈表示关心。

6.边听音乐边做摇童车的动作

7.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我爱米兰》

教学目的:学习深情、富有表情的歌唱,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歌曲中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9月10日是什么节?( 答:教师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一首尊师重教的歌曲《我爱米兰》。

3.新课学习:

——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个歌曲中唱了什么?把老师比喻成了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把老师比喻成米兰而不是其他开得更鲜艳美丽的花朵呢?(用米兰的品质来比喻老师,因为老师就像米兰一样平凡而伟大)

——再听一遍歌曲

——这首歌曲《我爱米兰》原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通俗歌曲,后来改编成童声合唱的。它用借喻的手法赞颂了老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精神,曲调流畅感人、情真意切。歌曲用主副歌形式写成,主歌是旋律相似的两个乐句,以较平稳的音调赞颂了老师窗前的米兰花默默向人间播洒花香,用青春装点祖国的高尚品质。副歌部分从“啊,米兰”处开始,逐渐推向高潮。曲调逐渐上行,层层推进,又逐渐回落,歌词的写作笔锋一转,使人恍然大悟,原来是借米兰来赞颂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无限敬爱和衷心的感激之情,听来感人肺腑。 ——学习歌词、按节奏读一读歌词。

——师范唱,生小声跟唱

——跟琴哼唱。

——听录音范唱。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前半段唱得较为轻巧活泼,后半段如“啊,米兰”、“我爱,老师”等处要唱得较连贯、激动,充满感情,力度应随旋律的起伏而变化。

4.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爱米兰》这首歌,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请大家课后练好歌曲,在9月10日这天全体起立,向你们的任课老师深情地唱起《我爱米兰》,观察你们的老师收到这份新颖而有意义的礼物时,脸上会出现何种表情。

5. 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那是我的小伙伴》

教学目标: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学习并熟练演唱歌曲,能自然流畅地演唱歌曲。并能将歌曲中的休止符唱准,并标记上换气记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身边都有好朋友吗?能不能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好朋友之间能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彼此帮助。我们大家都应该珍惜这些真挚的友谊。

3.新课学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表现朋友间真挚友谊的歌曲《那是我们的小伙伴》,请同学们听录音机范唱并说一说歌曲中唱了些什么?

——讨论一下歌曲的内容。歌曲中的小伙伴给了彼此什么帮助?

——有感情地朗读一下歌曲歌词。

——复听歌曲,生在心里默唱。

——师弹琴范唱,生轻声演唱。

——跟着录音机轻声唱,你认为在哪个乐句需要换气?请你在适当的地方标上换气记号。

——分组讨论。

——跟着琴唱一唱,按照标记的换气记号来唱一唱。

——那一句你认为难唱?请画出来,大家一起练习。

——分组练习唱歌谱。

——唱歌谱,师纠正。

——将歌曲、歌谱唱熟唱准。

——这首歌曲是唱给谁听的?你们认为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最合适? ——我们一起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来演唱吧!

4.拓展:

——和你班里的好朋友一起创编歌词,并演唱。

——分组讨论,创编表演。

——师生互评。

5.小结、下课。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互相走进》一声部

教学目标:通过演唱教育学生从小关爱他人,理解“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道理。并能自然、和谐地演唱两个声部。

教学重难点:准确演唱两个声部,并能将两个声部和谐演唱。

教学过程:

1.二声部发声练习

2.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4/3拍,让我们跟着这段愉快的旋律再次感受4/3拍。(划拍子)——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好!我们再复习一下4/3拍的强弱规律。

——刚才同学们感受的那段旋律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歌曲《互相走近》打开书本16页

3.新课学习:

——听录音范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讨论歌曲内容。歌曲速度稍快,演唱的情绪也是轻快、活泼的。 ——听老师范唱,生在心中默唱。

——刚才老师唱的是一声部,你们都清楚歌曲的演唱顺序了吗?那请你们跟着老师轻声唱一唱。

——将歌曲唱熟,唱准。

——请你仔细听听这首好听的歌曲由那些音符组成?

——学习歌谱

——随老师的琴声学唱谱,注意音准和节奏

——跟琴轻声唱

——唱一声部歌谱

——跟录音齐唱歌曲。

4.小结、下课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互相走进》二声部

教学目标:能准确完整演唱歌曲二声部,并能将二声部声音统一、声音和谐。 教学重难点:两个声部统一、和谐地演唱。

1.复习歌曲

——全班齐唱《互相走近》一声部

2.二声部的发声练习

3.导入

——《互相走近》是一首好听的二声部歌曲,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低声部。

4.学习新课

——仔细听录音范唱,听出低声部的同学可以跟着轻声的哼唱

——师范唱,弄清楚低声部的演唱顺序。

——同学们跟着老师轻声学唱歌曲二声部。

——老师弹唱低声部歌谱

——生跟着琴轻声唱歌谱(师纠正变化音的音准)

——生唱高声部师唱低声部

——师唱高声部生唱低声部

——生分声部合唱

5.小结、下课

第三单元《竹韵飘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竹乡娃娃爱竹林》

教学目标:聆听竹乐,感受竹歌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喜爱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感受歌曲节奏、装饰音的音乐美,并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通过装饰音及变化音掌握歌曲的民歌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节奏、句式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搌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锋与蝶``````

——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乐中,播放竹海,竹林录

象)

——今天,我们走进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喜欢竹子吗?

——同学知道吗?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享有“竹子王国”的美誉。

——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竹子的资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2.学习歌曲

——欣赏歌曲《竹娃娃爱竹林》

(1)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

(2)理解歌词内容

(3)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 ×× × × | × ×× × × |

竹 叶儿 长 哟 ,竹 叶儿 青 罗

× × × × × | × × × × × |

竹 叶 儿 长 哟 ,竹叶儿 青 罗

(2)引导学生熟悉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采用集体、小组、个别、齐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3.情绪指导

——歌曲中哪一乐句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你认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好听呢?请你来唱一唱

——我们跟这位同学一起唱唱他喜欢的乐句。

——全班齐唱。

4.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侗寨狂欢夜》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乐曲,认识加键芦笙,并能听出这个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能准确听出芦笙的音色。

1.导入:

——介绍侗族,并与学生一起看课本上加键芦笙的介绍。同时播放《侗寨狂欢夜》作为背景音乐。

——介绍芦笙的构造、发声原理以及这是咱们广西研制的乐器等,把芦笙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观察。

——欣赏19xx年侗族芦笙手覃国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芦笙曲《侗寨狂欢夜》片段。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抒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2.新课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好听的芦笙曲《侗寨狂欢夜》

欣赏歌曲:

——初听音乐:导学生体验乐曲优美的情绪,感受两个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 师:请同学们静静的聆听,边听边想这首乐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根据不同的感受请你为旋律分段。

——再听音乐: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哼唱A、B两段不同的旋律,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

——师:我们一起来把A段的旋律哼唱一遍,请你大胆的描述一下音乐中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 师:跟着录音哼唱B段,也说一说B段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复听音乐:让学生尝试用身体随着音乐的韵律做动作。

——师: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做动作,可以是一位帅气的芦笙手,也可试试当一个能歌善舞的侗族人!

3.小结

4.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弥渡山歌》《云之南》

教学目标:欣赏《弥渡山歌》《云之南》与竹子有关的两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竹乐,体验不同竹乐曲的情绪、节奏、感受竹韵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能分辨竹笛、竹二胡、竹相、葫芦丝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

——复习全班齐唱《竹乡娃娃爱竹林》

2.新课导入:

——介绍弥渡这个地名。

师:弥渡地处云南高原西部的大理州东南部的一个县城。它有很多美名,“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山歌之乡”。聪明的弥渡人发明了许多用竹子做的乐器如:竹笛、竹相、竹二胡等,我们把它们称为竹乐。竹乐里的乐器音色各不相同,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合奏,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竹乐合奏《弥渡山歌》吧!

3.新课学习:

——初听音乐:引导学生体验乐曲优美的情绪,感受两个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师:请同学们静静的聆听,边听边想这首乐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你能听出乐曲中用了那些乐曲演奏的吗?

——介绍,竹笛、竹相、竹二胡。让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这些乐曲的外型特点。重点介绍已失传的古乐器,竹相。

——再听音乐:分乐器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竹乐器的音色。

——竹笛——嘹亮明快,竹相——低缓深沉,竹二胡——纤细委婉。 ——复听音乐:边听音乐边作画。

4.欣赏《云之南》

——接下来再请你们听另外一首使用竹乐器与电子乐器共同演奏的乐曲《云之南》

——给学生介绍云南,初步了解云南这块土地上蕴含着的丰富的音乐舞蹈文化,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谈论自己对云南的了解。

——初听音乐:介绍同名专辑以及作者等。

——介绍乐曲中使用的两种乐器:葫芦丝、巴乌。

——再听音乐: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哼唱旋律,并且即兴起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创编舞蹈动作,并表演。

5.小结、下课

第4单元《原野的回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红蜻蜓》二声部合唱

教学目标:能将一、二声部和谐自然演唱。

教学重难点:将两个声部唱好、唱熟,并将两个声部和谐演唱。

教学过程:

一、二声部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

全班齐唱《红蜻蜓》一声部

三、歌曲情绪指导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4.把力度记号处单独抽出来唱,师指导

四、二声部练习

1.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各自自学曲调(坚持用指挥图式)。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4)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6)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2.全班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声部和谐。

五、小结

六、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牧场上的家》、《美丽的村庄》

教学目标:听过欣赏两首国外的合唱歌曲,感受合唱声部的和谐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创作背景。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并能简单哼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听音乐,并说一说你们有什么感觉?

——这段好听的音乐叫乡村音乐。谁知道它起源于哪个国家?

——对!乡村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乡村音乐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自己美丽的家乡和甜蜜的爱情等等……

——揭题: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美国民歌,名字叫《牧场上的家》。是一首?拍的歌曲。翻开书本27页。谁知道3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对比)谁来打打3拍子?(个别生)好!其他的同学我们也一起来感受3拍子的魅力吧!边打拍子边读“强弱弱”(师生划拍)

2.新课:

——美国小朋友非常好客,想邀请大家一起去他的牧场做客,同学们想去吗? ——复听歌曲:牧场上还有小男孩的3个好朋友,一个是水牛,还有另外两个是?(小鹿和羚羊)

——他们是这样介绍自己朋友的:还有快乐的……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位好朋友吧!让我们打着拍子一起到辽阔 美丽的牧场上走一走吧,读歌词。

——在牧场上哪些景色给你带来最美的感觉?我们再来听一听。

——我和你的感觉一样。是啊!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动物们在这么美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快乐呀)

——和大自然一起唱唱,请同学们跟着我的琴用La音哼唱这段好听的旋律(纠正:旋律的流畅、连惯)

——跟着录音机完整哼唱。

——在这美丽的牧场上你都看见了什么?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躺在草地上看着蔚蓝的天空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同学们一定很想生活在那儿吧?

——如果你的家就在这个牧场上,你会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对这片美丽牧场的热爱呢?

——刚才我们走进美国朋友的家领略了他们美丽的家园,感受了他们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在座的同学为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应该做些什么呢?

——小结:同学们的建议和想法都不错,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来建设我们的家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拥有如此美丽的家园。

3.欣赏:《美丽的村庄》

——刚才我们欣赏美国牧场的美丽风光,接着我们继续来欣赏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

——学生自己学唱歌词,自己体会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这首歌曲和前一首歌曲,速度和旋律有什么不一样?

——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你能自学课本上的2拍子的指挥图示吗? ——边划拍子并与录音机演唱歌曲。

4.小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了解牧童的生活。

2.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学重难点:

《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能完整演唱2个声部,并自然和谐的演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里?你眼中的大草原是什么样的?

——对,有一位小牧童说要带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草原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你们想去吗?

2.歌曲教学

——播放《牧童之歌》,听仔细,这个美丽的草原在什么地方? (天山 ) ——介绍天山天山是一座著名的雪山,它蜿蜒起伏,重峦叠嶂,气势磅礴,仪态万千,那似水晶的雪岭冰崖,晶莹剔透。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它处于海拔1910米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近距离的观察天池水,真的是清澈透底,从不同的角度和远近看,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绿、有的蓝。天山的雪融化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抚育了草原上的牧民。草原一望无际,牛儿、羊儿在快乐的奔跑着。(在《牧童之歌》伴奏乐中,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课件)

——听范唱 小牧童的生活环境是多么令人向往呀,他的放牧生活更是悠闲自得,让我们跟随着小牧童一起去感受他们幸福的放牧生活吧。仔细听,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朗读歌词 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附点地方单独训练,可以加上手势。

——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小牧童怎样的心情?

——小牧童用歌声来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学习歌曲的旋律。

——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 (琴伴奏慢)

——解决附点的演唱 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跟老师来唱一唱这两句!(跟唱)

——现在我们再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思考:你感觉跟刚才有什么不同?(琴伴奏稍快)

——带有附点的乐句你认为要怎么唱?

——练习附点乐句。

——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小牧童放牧时高兴的心情,让我们再次尽情地唱一唱这首歌吧!(放伴奏录音演唱)

——刚才我们用了中速来演唱这首歌曲,给人欢快活泼的感觉,不知道用慢速来演唱效果怎么样?我们来试试!(放悠闲版的伴奏)

——用慢速也很舒服,感觉悠闲自在。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速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唱得也不错,我从同学们的声音里、表情里都能感受到,小牧童快乐、高兴的心情。

——这节课你觉得快乐吗?在快乐地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附点;知道了牧童是怎样放牧的;明白了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速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学会了《牧童之歌》这首歌曲……)

3.小结、下课

第六单元《音乐与童话》

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音乐的通话的真、善、美。

2、能准确演唱弱起小节和认识D.S.反复记号。

3、通过听赏培养音乐想象力,把握音乐情绪演唱歌曲,熟悉旋律主

题。

教学重难点:1、能准确演唱弱起小节和认识D.S.反复记号。

2、能听辨乐曲的演奏形式和音乐主题。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

教学课时: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愉快的梦》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好美呀,美得老师早上都不想醒过来!你们想不想知道我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一起来听听吧。”

二、感受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大家已经来到了神奇的梦境中了,你们现在就是梦境中的小矮人,在这么美的地方,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呀?那么你们愿意用歌声来表达一下自己愉快的心情吗?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真好听,它的名字叫《愉快的梦》。

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生:(3/8拍子)

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3/4拍子,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三代表每小节内有三拍,四代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

生:6/8拍子

(2)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告诉我***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生:(六代表每小节内有六拍,八代表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强弱弱,次强弱弱,给人一种摇荡的感觉)跟着老师一起拍着手听音乐感受一下它优美的旋律。

三、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用LU音跟我一起哼唱旋律(指导换气记号的唱法)

2、按节奏读歌词

3、跟录音默唱

4、跟琴轻声唱

5、全班带动作跟录音唱

四、下课

第二课时 《愉快的梦》二声部

一、二声部发声练习

3--︱4--︱5--︱6--‖

1--︱2--︱3--︱4--‖

二、复习唱《愉快的梦》一声部

三、二声部练习

1、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各自自学曲调(坚持用指挥图式)。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各声部自学成果反馈,教师适时指导、纠正。

(4)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为了打好二声部的基础,可以是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呣”,这样交换一、二次,既能使该声部唱得很流畅熟练,又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6)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2、全班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音准、声部和谐。

五、小结

六、下课

第三课时 听赏《水草舞》

一、导入:

师:有谁听过关于大海的故事,并能给大家讲一讲呢?今天侯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鱼美人》。(讲故事??背景音乐《水草舞》) 师:后来这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被前苏联著名的舞蹈家彼安古谢夫和他的中国学生们集体编导成了一部经典舞剧《鱼美人》,有没有同学注意到刚才那优美的背景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生:优美??

师:刚才那首还听的乐曲就师芭蕾舞剧《鱼美人》中的插曲《水草舞》。

二、学习新课

初听:介绍乐曲《水草舞》的背景,是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一场中的一段独舞。音乐灵活地吸收了民间音调,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海水中水草的清秀和柔美。

复听:听一听乐曲哪些部分是相同的?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给乐曲分段(A+B+A)

再听:当你听到音乐变化时,请你用手势或身体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下课

第四课时 听赏《四小天鹅舞曲》

一、律动导入

播放《圣桑-天鹅》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模仿的是谁的动作啊?

生:天鹅

二、学习新课

初听:师:“是呀是天鹅。我们用动作来模仿天鹅,作曲家却用音乐来表现天鹅,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是什么样的天鹅?它们在干什么?”知道这首乐曲吗?谁创作的,叫什么?恩,这就是俄国著名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 《四小天鹅舞曲》是《天鹅湖》其中的一个故事,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和女伴被魔鬼施法,变成了天鹅,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王子得知消息,要帮助和解救她们,小天鹅们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小天鹅是怎样跳舞的?你学到了哪个动作呀?” 教师示范并教学生做两个不同的动作 “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就让我们和小天鹅们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乐)

复听:“听了几遍音乐,你们熟悉了吗?谁会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用“啦”来唱唱《四小天鹅舞曲》的主题音乐。老师请你们来听听我们唱的这段主题音乐在整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这首《四小天鹅舞曲》是一首管弦乐曲,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是管乐器?哪些是弦乐器呢?” (介绍管弦乐器) 再听:跟着音乐跳简单的芭蕾舞动作。

三、小结

四、下课

五、秀美江南《茉莉花》

课 型:听赏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对比欣赏,感受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从而更加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2、了解《茉莉花》音乐及其相关文化,了解二胡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律动、歌唱、乐器等方式,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与喜爱。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茉莉花和茉莉花音乐的美,并了解其相关文化。

2、学生能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表达对茉莉花的感悟和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老师教音乐,还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古国有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她虽貌若天仙,但也残酷无情。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的人,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的,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了她的刀下。 这天,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原来,有个鞑靼(dada)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非要娶到她,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朵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帮起了她的忙,说如果在天亮之前图兰朵能猜到他的名字的话,他就情愿像没有猜中的人一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们的祈祷乐响起了(交响乐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动了这位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了,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二 、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你们听过这首曲子吗?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举手回答。)

——早在一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了,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连贯成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这民族歌曲啊,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

——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好吗?(播放二胡《茉莉花》)

——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的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被这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啊?

(再放一遍)

3.原版《茉莉花》

——同学们,还有一首原版《茉莉花》你们听过吗?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

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怎么样?

(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有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一起来看看(播放四幅图片)

——简介:茉莉花位复辨小白花,清香四溢,小巧玲珑,素洁高雅。该花原产印度 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自明代起,扬州首次引进少批种植。)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屏幕出现两首歌的第一句旋律)

——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了,可以说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了。

(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童声合唱)

5.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不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其它用途吗?(泡茶 入药 制成工艺品等)

6.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 品茶 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啊,高兴时必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7.欣赏《茉莉花》(竖笛合奏)

——除了大人们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形式表现《茉莉花》外,我相信同学们也会不甘示弱吧,你们打算用什么来演绎《茉莉花》?

(听竖笛合奏《茉莉花》。 )

三、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是呀,老师也想说一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将这首佳作永远地创唱下去。

——同学们,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也来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好不好?

全体同学跟着一起合唱!(起立)

五、秀美江南《采茶舞曲》

课 型:听赏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

2、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到杭州玩过?谁见过茶山,见过茶农的劳动场面吗?好!今天我们一块来感受茶山的美和茶农的忙碌吧。

二、听赏歌曲。

——播放歌曲《采茶舞曲》

——从歌词提示中,大家想象一下该是一幅怎么的图景?(概况性的解说) ——歌曲旋律性强不强?所唱的内容是什么?

——劳作过程中为抒发情感,减轻劳动强度,劳动者最直接的一种表露方式就是唱山歌。采茶相对来说体力消耗较轻。所以歌唱起来旋律性较强,多以赞美家乡及歌颂生活为主。而且各产茶地都会流传自己的茶歌,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我们书本中《采茶舞曲》就是赞美西湖景美、人美、茶香的一首好歌。

——我们刚才所提到的茶歌具有地域性,这首《采茶舞曲》是如何体现的? ——是用哪一带方言演唱?与我国何种戏曲种类唱腔相似?

——歌词内容分几部分?分别为什么?

——这首《采茶舞曲》根据越剧现代戏《雨前曲》改编的,是用江浙一带的方言演唱,揉进了越剧唱腔,流畅而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我们知道了方言对歌曲风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用福建的方言来替代它,这首茶歌的风格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歌曲风格是否因着方言演唱而改变呢?

——好,那我们还是用原汁原味的江浙一带的方言来演唱本曲。

A、西湖景美、人秀、茶香、

B、旋律性强、 赞美生活。

C、用方言演唱,戏曲唱腔,音调富于浓郁江南特点。

D、江浙一带方言。

E、歌曲内容分两部分,前四句歌词旨赞美江南秀美,茶乡新气象。后六句表现采茶姑娘的劳动景象。学生试用福州、闽南方言演唱《采茶舞曲》前半部分。 F、是导出民歌的起源及茶歌的内容。

三、小结。

——茶是中华民族最为崇尚的传统饮料,也可谓是“国饮”。今天,我们不仅了解了丰富中国茶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国民歌中茶的魅力,正如我们的标题所说“茶香阵阵,歌不停”我们应感激茶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甜美香浓。

秀美江南《杨柳青》

课 型:唱歌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4、通过学习歌曲《杨柳青》,感受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创编歌词,由感受歌曲的立意转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2、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

1、初听歌曲

——歌曲与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方言、速度、情绪)

——今天老师很高兴给大家来上音乐课,为了表示我的开心,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特别与众不同的歌曲,请你仔细听,并且想一想,歌曲与我们平时所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用曲阜的方言演唱)

2、介绍济宁方言及江苏地域方言特点:

——“济宁方言”就是平翘舌不分,说话语音重。“吴侬软语”

——其实这首由方言演唱的歌曲是一首江苏民歌。古代人们把江南一带都称为“吴”,而苏州话呢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吴侬软语”。所以,他们的方言特点就是软软的,很为温柔的。那你会说苏州话吗?

3、再听歌曲

——你能听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词。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再来听听这首歌曲,这一遍请大家仔细找找,这个苏州方言演唱的歌曲,你能听懂歌曲中的哪些歌词

4、引出并学唱最后一句“杨柳叶子”。

——要求:“软”、各歌词之间的时值长短

5、揭题《杨柳青》,介绍曲牌形式

——既然有杨柳叶子,那这个应该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到了,杨柳发芽都变的绿绿的了。歌曲既跟杨柳有关,又和春天有关,所以这个歌曲的题目就叫做《杨柳青》。这个既是这首歌曲的名字,同时又是具有江苏特色的一种曲牌形式,类似我们听到歌曲的这样的曲牌形式的歌曲有很多,他们都可以统称为“杨柳青”,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只是其中一首。

二、教学歌曲

1、听全曲

——歌词有什么特点(实词与衬词)

——有没发现歌曲中有很多没有实际意思的歌词,这样的歌词,我们把它称为“衬词”。同时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把歌曲分为几部分?(2部分)

2、思考。

——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衬词?

——音乐这样能使歌曲更加活泼轻快,更加能体现江苏民歌的特点,方言演唱的衬词让我们一听就知道这个是江苏民歌。

(一) 第一部分

1、听第一乐句

——歌曲中方言的唱腔咬字与我们平时的普通话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生在听中找——试练——总结)

2、学唱第一乐句

——跟唱法,师生接龙

3、听第二乐句,找方言咬字

4、学唱第二乐句

5、完整演唱第一二乐句。

(二) 第二部分

——要想歌曲变的更加有江苏味,除了方言和我们动听的歌唱之外,还有最能体现苏州味的什么?(衬词)

1、听衬词部分

——歌曲的衬词部分又有什么特点?(每句结尾的衬词都不一样)

2、听师范唱歌谱

——歌谱中又有什么特点?(每乐句结尾都是“11 1)

4、完整演唱歌谱

——“杨柳叶子”在衬词里出现了几次,每次都一样吗?为什么这样处理?

——虽然这段是衬词,但是我们在歌词里还是会发现一些实际意思的名词,(杨柳叶子)大家自己找找,“杨柳叶子”在衬词里出现了几次,每次都一样吗?为什么这样处理?

(第二次比第一次音更加高,更加强调自己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教唱衬词

(三)完整学唱歌曲

1、完整听歌曲,轻轻跟唱

2、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3、情感处理

4、出示双响筒

——听第一段歌词,思考:如何用双响筒与拍手分别为歌曲伴奏?

——我们说江苏话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吴侬软语”,其实江苏民歌除了用方言用衬词,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乐器来作为伴奏。

5、完整出示两段歌谱

第一段演唱歌词,第二段用拍手为歌曲伴奏

三、歌词创编

——江苏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么一首美妙动听的杨柳青,那你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地方方言也来歌颂一下自己的家乡

1、生试练,全体学唱

2、出示歌片,学生集体用方言朗诵

3、用石浦方言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小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