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商不变的性质,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内容上,在语言叙述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来推理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了学习的正迁移。

2、经历由“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得出规律”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学习中,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经历学习探究的全过程。我创设了探索场景,让学生首先猜测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同样的性质。接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设计了折纸涂色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具体真切的感受,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分数大小相等的算理。最后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得出了正确结论。

3、提供更多认识材料,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推导分数的基本性质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推进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在推导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占有资料,这样推导出的结论就更具有可靠性。教材只提供了三个分数,如果让学生自己例举些这样的例子又难以通过直观手段来验证,所以我将78页第7题作为补充认识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学生通过涂色,填写分数,观察比较再次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也使得结论的得来更科学。

 

第二篇:我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和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和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值的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因为分数与整数不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相等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再结合分数的意义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分数和整除存在着内在联系,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利用整除中商不变定理来说明。

【教学过程】:

片段:故事引入,生动活泼,揭示课题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学生上台表演,台下学生根据演员手中的大饼的大小已知三只猴子分得一样多。)

师:大家注意三只小猴手中饼的大小(即老师自制的教具)??? 生齐答:一样大!

师:很好大家都会抢答了!回答正确!(生齐笑)

(由演员将自己所得的分数写在黑板上)

师提问:为什么三只小猴所得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一样,而它们所代表的饼的大小是一样的?好,等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会明白了。

组织讨论:(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

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 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 3/4=6/8=9/12。 引入新课:黑板上两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首先,让我们回顾前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里通过举例,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如:3/4=3÷4=(3×3)÷(4×3)=9÷12=9/12

??????

(该教学活动生动地将学生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通过故事将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劲头吊了起来。为后来的教学活动创设了一个极好的气氛。该故事采自参考书《课课练》。又联系到了以前的知识内容,使知识实现了串联) 反思:

教材中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从比较3/4、6/8、9/12的大小引入,我将其改为“猴王分饼”,分给猴1一块1/4,猴2要两块2/8,猴3要三块3/12,使分剩的饼分别成为3/4、6/8、9/12;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规律,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此后教师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学生进行大胆的回答,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进行探索,通过操作发现规律。课从最开始的生动故事开始,继而通过以前的知识“商不变定理”来验证。然后教师再及时的指引,让学生开始对刚才的学习进行反思,因为通过联系以前知识学生其实已经找到答案了,并了解了规律,其实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联系发现了这一性质后,教师又一次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并通过反例进行验证说明这些词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性质的理解,让学生一次一次在有意思的活动和联系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通过操作进行验证。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进行抽象、概括,掌握知识,并且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获得独特的学习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