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说课稿

东观一学区东观小学 柴宇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通过记叙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寻访药材,与弟子庞宪住破庙、吃干粮、在月光下记录药材,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药材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品析赏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纲目》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吃苦的可敬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采用自创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对句子进行的品析赏读。 难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为为民造福的可敬精神。

四、说教法

我在教学中倡导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由于第一课时已经解决了背景问题和分段写段意等问题。一次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便直接利用课文中“苦”的线索,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来体现“不怕吃苦”的精神,并通过读让学生学会通过文字分析挖掘其中信息。以五个步骤来完成教学,每个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并不断舌头教学重难点,以求学生在读中突破难点。

五、说学法

有学生自由读解决“苦”与“不怕吃苦”的问题。通过读由“苦”衬托出“不怕吃苦”只为“万民得福”。通过表演李时珍让学生明白李时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让学生领悟到“夜宿古寺”只是李时珍修本草中的一件小事。正因为如此,他的事业才获得了成功。同时又是对课文中的难点“修好本草,万民得福”这句话的深化理解!

六、说教学过程

《李时珍夜宿古寺》贯穿一个“苦”字,体现“不怕吃苦”四个字,我围绕文中的“苦”和“不怕吃苦”展开教学。我先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到词,从句到段,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并将教学过程中分了五个步骤并采用了:

1、火眼金睛——找文中所有的苦。

2、妙笔生花——画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3、我型我秀——演出文中人物动作和神态。

4、抑扬顿挫——读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5、如饥似渴——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

这样五个环节的设计,可以打破传统的半讲半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方法,激发和鼓励学生去找、去画、去演、去说、去问,实现一种新型的、自主的、开放的语文学习方式。并在学习中获得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一)火眼金睛——找出文中所有的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全文贯穿一个“苦”字,这个“苦”字就是本篇课文的核心,抓住它可使全文变得透彻,使一篇原本篇幅较长,内容较分散的课文有了向心力,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完成火眼金睛的任务,学生开始认真读课文,用红笔记号找出文中的“苦”,在火眼金睛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这样一些句子:

l“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2“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3“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找到后相机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苦?你是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里引导学生是通过找关键词来学习的。通过“灰尘”、“青苔”、“断垣残壁”、“蜘蛛网”、等词让学生用“破败”一词来形容古寺并概括出“住之苦”(板书)。通过“饥餐渴饮”“啃干粮”来体会吃饭的困苦,概括并板书“食之苦”。通过“晓行夜宿”来描绘路途的艰辛,概括出“行之苦”。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让学生“自由找”,“自己读”,“自觉读”,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妙笔生花—一画出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乍一看是个苦字,但字里行间却跳跃出“不怕吃苦”四个字,但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四个字,还需从全文的内容入手,从关键句入手,为此我让学生以勾画文中不怕吃苦的句子入手,来理解文中蕴含的“不怕吃苦”的精神。让学生开展了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画出不怕吃苦的句子!

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我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四人小组分为ABCD号。A同学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B同学在全班交流时谈自己小组的见解,CD同学作勾画员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妙笔生花的过程中预设学生会画到了这个句子:

1“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是过夜,比往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各小组在与李时珍的对话中,理解了“长年累月”、“奔波”“万民得福”、“为什么吃苦也值得”,并能想象对比家中的条件与这里的条件比。想象家中那白发苍苍的父母以及妻儿盼他回来的场景。可是他为了万民得福只能舍小家而顾大家,通过层层剖析感受李时珍是个的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人。板书:万民得福。 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给予,在交流学习互相吸取。体现了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三)我型我秀--演出文中人物动作和神态。

《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均编写的十分巧妙,语言精练动作干练、神态能直至人物内心。为此我专门设计了让学生我型我秀的内容让学生表演人物的动作、神态,再自创人物的对话。让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内心,模仿人物动作,将“端详”,“若有所悟”等描写神态的词尽情地表现出来,将自创的对话淋漓尽致地说出来、将文中人物的动作充分地演示出来。

这一场面的创设,学生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李时珍的敬业精神,从而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李时珍的高大形象,使指导学生下一阶段有感情的朗读便可水到渠成。

李时珍夜宿古寺

2014.12

《李时珍夜宿古寺》

说课稿

东观小学

2014.12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第二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干甘于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李时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装着百姓,为编《本草纲目》不辞辛苦??)

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时珍去感受他的高贵品质。

二、学习课文第2、3、4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3、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时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师相应板书:破败)“破”就是-------,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

△“到处是灰尘”

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还“败”在哪儿?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败”在哪里?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2)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就”再读得坚定些。

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4、学生交流:

(1)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察访药材)

(2)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5、让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

三、学习课文第5——13小节

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把有关语句在书上划出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交流: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师补充: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在编写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蒌,带着徒弟,翻山越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经快15年了!可是李时珍却说-------

(生再读:“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

(4)指读并相应点评: ①住破庙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时珍并没有放在心上 ②李时珍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读出来了

4、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让我们感佩!

5、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1)自由轻声读第12小节,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与“鹅肠草”的时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风成为 板书:严谨)

(3)补充: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还长期吃生姜为的是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为了证实曼佗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罗花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

听到这儿,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4)这一切的研究与揣摩,这一切的危险与担心,写在纸上就变成14个字。(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指导朗读。

6、整体感知“苦”与“值得”

(1)如果说我们先前感受到的是李时珍为了编好《本草纲目》在生活中吃苦受罪,现在我们感受到什么?

(2)怪不得李时珍说“比在家里苦多了!”原来这养的晓行夜宿是夜以继日后的晓行夜宿,这样的饥餐渴饮是冒着生命进行研究后的饥餐渴饮,然而面对这一切,李时珍依然淡淡地说(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了解《本草纲目》(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7、引读:“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寺内,李时珍??

四 总结全文

李时珍,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

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

他长年累月地( )

长年累月地( )

长年累月地( )

长年累月地( )

长年累月地( )

??

就让我们记住这位( )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也让我们记住他所编写的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复述。

2、搜集有关中药或中成药的知识,了解它们的药效。

附: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师徒谈话 以苦为乐(或:造福万民)

月下记载 严谨踏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