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第二篇:高中政治的教案

第一单元: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说出主、客观事物的内容、定义;

2、列举出主、客观事物的一些代表;

3、辨别主、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探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三、情感目标:

1、认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观点;

2、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所有活动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二、关于客观存在重要性的证明,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现实意义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以内)

1、对上节课作业进行反馈,(上节课课后作业时,让学生针对某些活动不顾实际的做法进行调查)

2、列举有关的实例,如“大跃进”、“超英赶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并提出问题,“上面的这些事例与你们调查的结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口头禅“不现实”的含义是什么,具体的体现方式又是什么?

4、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总结,引出本课内容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

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用时10—12分钟)

(1)提问“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说出主观与客观的定义?”;

(2)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一步举出相关事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分清主、客观事物,如“经验主义、本本主义”;

(3)针对书本上的黑体部分联系同学们的调查与问题的回答进行总体梳理。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识记四个关键词“根本出发点、起码要求、前提、根本立足点”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用时27—30分钟)

(1)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认识到了主、客观关系后,我们接着讲述实际存在这一问题,立足客观就是要我们认清自己所处在的现实环境,那谁可以告诉我,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追问一个问题“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些什么样的区别?”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当代青年不了解国情的后果。

(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工作、学生和生活。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具体在哪些方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做吧!(在黑板上画下面的表格)

高中政治的教案

解国情的必要性联系同学们所做的表格与问题的回答进行总体梳理。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其意义,识记三个关键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的必要性” 以及三个关键词“首要问题、基础、立足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用时40—43分钟)

(1)复习提问: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什么上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根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做?

(2)同学们现在都在学习文言文,现在老师手上我这里有一些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代表观点的文言文句子,谁可以帮老师进行一下分类,看看它属于那个学派?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心外无物”、“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存在即被感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气者,理之依也”、“物是观念的集合”。

(3)根据上面的分类,提问“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恩格斯语录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4)提问“那既然将区别整理出来了,那他们的根本分歧点又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总结:正是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便形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使哲学被划分为两大

高中政治的教案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要真正承认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那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哲学的基本派别:人类世代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都证明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同的,它们的根本观点正确,但也有缺陷,主要缺陷在哪里呢? 古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等同起来。这些对物质概念的解释,往往经受不住检验,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对以前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因为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类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辩证的不仅对自然界的观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而且对社会场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从学习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我国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但不意昧着我们在世界观上赞同有神论,更不是鼓励人们去信教。作为青年学生应做到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封建迷信不仅是唯心主义,而且麻痹人的思想,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反动,因此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第二,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第三,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第四,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应坚持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彻底地反思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认识、长处和短处。因为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有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处理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为青年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现状,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纠正缺点,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识记四个关键点“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他们之间的区别与分歧点在什么地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坚持唯物主义的应从哪些方面努力”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的具体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2、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4: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立足点在于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四、作业:书44页,分析题、说明题

板书设计:

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客观: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 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主观:人们的思想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3、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从具体工作来看):承认工作对象的客观性,从它自身的状况、属性与规律出发真正认识它,改造它,把工作做好

(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从党的工作大局来看):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制定正确的路线

主观与客观相分离制定错误的路线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

(3)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一般的哲学道理来看):

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主观和客观相背离,主观与客观相脱节

4、一切从实际出发包含着多方面的要求

二、了解国情 立足国情

1、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意义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搞清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搞清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路线、 方针、政策

(2)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3、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1)青年学生应该学习历史,多接触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力了解民情,了解国情

高中政治的教案

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2)青年学生了 解国情、立足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情的重要意义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

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派别 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派别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

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历史的观察既唯物又辩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地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

4、青年学生应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