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茉莉教学反思

《淡淡的茉莉》教学反思

常宁市双蹲小学 吴凌芳

词以境界为上。课,同样有境界。有的课堂让人联想起“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有的课堂流淌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舒适;有的课堂如行云流水;有的课堂刚热情奔放,激情高昂。在看到《淡淡的茉莉》这个题目时,让人感觉一股芳香之气扑面而来。读完课文后,我被作者那清新优美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被一个个无声无痕细节感动着。父母之间温柔、细腻的感情,如一股涓涓细流,在心中涌动;如一缕淡淡花香,驻足心房。我当时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间茉莉般的真爱呢?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刻意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平实、自然的境界,营造“看似平淡无奇,实刚幽香缕缕”的温馨课堂。

一、音乐创设情境,畅谈“茉莉”,引出“爱如茉莉”。

音乐与文学,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让人有灵性,使人精神愉悦。因此,上课一开始,我用动画歌曲《茉莉花》引入新课:“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顿时,整个课堂弥漫着茉莉淡淡的花香。学生眼见、耳听茉莉之美,心中充满了对茉莉花的喜爱。我趁机说:“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淡淡的茉莉》一文,谁能结合上节课的学习以及我们的生活经验向大家介绍茉莉花?”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起来:“我见过茉莉花,茉莉花像雪一样白。“”我闻过茉莉花的香味,虽没有桂花芳香扑鼻,但它散发出来的缕缕幽香,让人很舒服。”我再由“茉莉”引出“爱如茉莉”:“生活中

1

有一种爱,就像茉莉花一们平淡无奇,却散发出缕缕幽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课,去感受父母之间如茉莉般的爱。”由于巧用了音乐创设情境,新颖别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又让学生明白了课文主要是写父母之间像茉莉一样的爱。

二、自读课文,感受“爱如茉莉”。

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应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引入新课后,我让学生自由课文。在学生读书前,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还花了不少时间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一)关注细节。所有的爱都是通过生活中一个个的细节来表现的,所以我们要去发现充满爱的细节。如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神情。(二)感受语言。每一个细节都是通过语言来描述的,读书时,要从字、词、句中去感受如茉莉般的爱。把这样的词句圈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觉。

这样,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长期这样训练就可以真正学到语文,并且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精品、细读,品味“爱如茉莉”。

本课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的许多细节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因此,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交流,交流时,紧紧围绕细节处展开品读,将读与理解课文融为一体,以读悟情。对关键字词进行咀嚼品味,对重点句段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品字”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读文”中品味真爱如茉莉。

如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学生先交流自己从“叮嘱、紧握、坐”这些细节中体会到的真切感人的爱后,我抓住时机,声情并茂地说;“这是多么

2

温馨、感人呀!连初升的阳光也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接着课件出示句子: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一生站起来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声音又轻又柔,生怕惊醒了这对熟睡的夫妻,生怕破坏了这宁静的画面。接着我提醒学生:这里的“探”字用得特别好。你能用“探”字来描写别的景物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来到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春天到了,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冬天来了,梅花探出枝头”;“爬山虎悄悄地探进我们的教室”。通过举例,了解了“探”的特点:悄悄地、让人毫无察觉;体会了“探”字的妙用:一个探字有了人的感情。当我提议把“探”换成“照、射”时,学生极力反对:“不行。照、射说明阳光强烈,容易惊醒爸爸妈妈。”此时,学生既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又被这温馨宁静的画面、文中主人公之间真切的爱、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所深深吸引和感动着,都用心地品读第6自然段,个个读得有滋有味,课堂处处散发袅袅不去的清香。

四、伴随茉莉花香,创作诗歌,陶冶情操。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优秀的表达,必是思想锤炼的结果。当学生即兴创作的小诗在课堂上静静流淌时,那一刻,我的心也被滋润了,即使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孩子,也在创作中吐露了心声:“爱是爸爸严厉的目光”“爱是妈妈甜甜的微笑”“爱是同学共用的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总结,渗透思想教育:我们在爱的花芳中渐渐长大,我们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就让我们伴随着茉莉花的缕缕幽香,把爱献给他人,让爱

3

的阳光洒满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课件以一朵美丽洁白的茉莉花为背景,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既陶冶了情操,又净化了心灵,感情得到升华。

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不足的是,学生交流时,有点担心学生体会不到位,扶得太多,其实担心是多余的,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已经读懂。

4

 

第二篇:《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王增光

高柳镇朱良小学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4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并在师范附小执教了《爱如茉莉》一课。讲完本课后,我认真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学生表现等情况进行了反思,以便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互相关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设计本课教案时,我抓住“爱”这个字眼,让学生在感受词语温度中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对茉莉的了解,揭示课题。然后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体的了解。通过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中的母女对话,通过品读女儿咽下去的话来感受女儿的心理,孩子们很多都指出这句反问句的意思是:“这不是爱!”并观察茉莉花图片,感受茉莉花的特点,从而理解“平淡无奇”。 在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较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课文6-18段,在细节当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在感受“爱”这个环节中,我侧重于让学生充分地读6-16节,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是课标一再提出的要求,我鼓励学生真实地谈谈自己为何而感动。并且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有闪光点的回答进行点拨、渲染和深化。我想,语文的课堂应从“一言堂”

变为“众言堂”。我们不应机械化地拉着学生围绕我们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设计跑,而应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自由读、分角色朗读、齐读、配乐诵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爱的细节与真谛。

当然,课堂教学永远存在遗憾,感觉不足的是在对“掏”“钻”等动作的领会上还没有到位。再就是在时间上感觉稍仓促,本文内容较多,文中还有许多爱的细节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