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 2 教学反思 苏教版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7、8岁,他们注意力不易持久,如果单纯让学生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最后一个“数一数”环节要是安排学生室外活动,时间又是否允许?基于以上考虑,在课前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以课前调查,课中交流,课中探究,课后实践这条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一、课内外结合,活动中积累

这节课是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些教学目标光靠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本课最多只能解决一个方法指导的问题。大量的积累和感悟还要由学生自己在课外解决。当我问:你们还在哪见过数?孩子们思维活跃,大胆举手,个个争着说。正是由于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数的活动,才有了课上学生争先恐后的表现。学生在收集和汇报中充分体验到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小组分工,活动中体验

小组合作是课标中所提出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这节课我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抓,组员一起猜,一起数,记录员填表。在“猜一猜”活动中采用了五个层次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在活动时,孩子们进行得比较有序。

三、重视估算,活动中指导

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说,这节课上我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每次学生汇报完所收集的数据后,我都引导他们小结:这是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除此我还注重了估算策略的渗透。如让学生猜年龄、根据一把糖的粒数估一估一把蚕豆、花生米有多少粒

等这些环节,既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增强了数感,更让猜对的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

一、时间没把握好。

由于这节活动课平行班都上过了,没有进行试教。教学前心里没什么数,还以为会来不及,实际却留了好几分钟时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更有弹性。像这种活动课,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准备几个巩固训练题,以解燃眉之急。

二、教学机智还欠缺。

如:在课件播放四个小朋友用100以内的数说话后,我提出:你听到了哪几个数?由于只听了一遍,要让一年级的学生准确无误地说出四个数的确有难度。当时,我应该让学生从教材中再去读一遍,就能解决了。再如:在猜老师的年龄这个环节,我应该在我的提示下让学生猜出确切的年龄。这样既可巩固了数的概念,又能更大地激发他们猜数的积极性。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4教学片段与反思 苏教版

我们认识的数

教学片段与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所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来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初步建立数感。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片段谈一谈: 片段一:

展现教学场景图:我班有42名同学;我国有56个民族;我家养了75只兔子;我们楼里住了24户人家。让学生读一读场景图中的4句话。

师:这几句话都用到了数,如果没有这些数,你觉得怎样?

生:就不太完整。

生:有了这些数,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了。

师:你也能用我们认识的数来说一句话吗?

生:我家养了50只兔子。

生:我家的电视机能收2个频道。

生:我们家里有6个人。

反思一: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体会数的意义和数在交流的作用。但我对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就简单的收场,只是单纯地教教材,学生对数的感受是不深的。以至于学生用认识的数说一句话,未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来体会数、表示数和交流数。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片段二:

要求学生读教材中的4句话。

师:这4句话中用到了哪些数?

生:42, 24 , 75, 56。

师:我们不用这些数,再来读一读好吗?

生:按要求读。

师:你觉得怎么样?

生:说得很不清楚。

生:没说清楚,不完整。

师:生活中的许多事都可以用数来表示。小朋友你也能用数来说一句吗?

生:我家有15亩水田。

生:我家养了55只鸭子。

生:我家有30棵椰子树。

反思二:

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都有所不同,他们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课堂上展示、交流,需要我们老师的激发、引导和点拨。改进后的教学中两次不同要求的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特别是第二次的读,学生享受到了数的作用,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