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意识?从哪些方面反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考虑。

例如,解决应用题“工人师傅加工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56个,8天加工完,如果要提前1天加工完,平均每天要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个?

一、反思有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我问学生题目中所有的已知条件及未知条件都了解了吗?解题时条件用足了吗?题目所要求的问题解决了吗?还有没有需要增加说明和剔除的部分等。学生只看到“提前1天加工完”, 错解为56×(8-1)=392个为生产总量,而忽视了条件中的“原计划每天加工56个,8天加工完,”得出生产总量为56×8=448个。

反思:这种错误,主要原因是忽视条件的挖掘与使用

二、反思解题思路是不是正确

例如有的学生此题列式为:56×8=448个。448÷7=64个

反思: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只知道原计划加工多少个?如果要提前1天加工完,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没有理解多加工多少个?不能够周密地考虑问题,使解题过程偏离方向,造成误解。

三、反思解题方法有没有优化

很多学生的解法是“56×8÷(8-7)-56。这时,我启发学生反思: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出另一种思路:原计划要8天加工完,现在提前1天,只用7天加工完,可不可以认为是原计划一天的任务平均分到七天完成,学生得出56÷(8-1)=8个。

反思:学生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去反思,可以开拓思路、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强化了优化意识,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第二篇: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安徽省凤阳县西泉镇中心小学 汪焕连

【内容提要】数学学习的实质是问题的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主要就是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反思意识关键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在解决问题的操作中要反思,在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后也要反思。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反思习惯,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字】反思检验反思反思意识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中都有一栏教学反思,这是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是为了更进一步而做的思考。不仅教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反思都是必要的。反思就是指对过去的经历的再认识,这种认识会使知识在头脑中从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转化成一个成熟的,有一定理性知识的思路。数学学习反思就是学生对所经历的数学认识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更为突出地体现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反思,养成习惯,不仅可以获取许多的宝贵学习经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和创造性。聪明同学能够“举一反三”,就是他们能从对一种知识的理解中找到很多表象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是很重要的。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问题的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主要就是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反思意识关键在解决问题中培养。

一、解决问题的操作中反思

知识作为认识的结论,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知识的反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从问题的递进,展开探究和交互

学习,从而反思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和形成过程,达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问题的解决。学生只有面对问题的解决,才会有思维,才能有调控。一般而言,每一个小问题都是对某个数学知识的完善和补充,或者是对某些思考策略的揭示,组成结构性的“问题链”。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全面了解问题的整体,再将问题分解为前后具有逻辑关系的几个问题,步步递进,反思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学生学习内容的主线。在学习中,将信学习内容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孕伏于一系列的环节中,引发知识冲突,为反思调控创造契机。

例如学习三角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操作,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又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拼一个平行四边形,寻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此时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设计,学生主动的反思,提出问题:“我们能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吗?”“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吗”这样,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演变组成前后递进的“问题链”。紧接着让学生按照问题的线索,展开层层探究,学生自然地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教师没有过多讲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锻炼了思维。

二、解决问题后交流的反思

对于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数学思考方式做出不同的解答,交流中他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种情况经常遇到。这时很多教师都会用都对都表扬的方式一带而过,然后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这样做便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反思数学思考过程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批判优化意识的培养。

例如:“工厂运来一批布,如果全部做上衣,可做6件,如果全部做裤子,可做12条,如果全部做套装,可做几套?”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找到了许多方法,每一位学生都来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1)生1:我假设这批布有12米,再根据“这批布的总米数÷每套服装用布米数=套数

”列出算式:12 ÷(12÷6+12÷12)=4(套)。我认为这种解法的优点是好理解,不足之处是这批布的数量具体化有时不好确定,计算也稍微繁一点。

(2)生2:我通过观察发现:1件上衣的用料等于2条裤子的用料,用12÷6=2,我便从6件上衣料中拿出2件上衣换成2条裤子,这样就可以得出这批布共可做4套套装,解法是6-4=2(件),2×(12÷6)=4(套)。我觉得这种解法的优点是比较巧妙,不足之处是不容易确定拿出几件上衣换裤子。

(3)生3:我是仿造“工程应用题”的做法,把这批布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在1/6+1/12表示每套服装用布量占这批布总量的几分之几。根据“这批布的总数量÷每套服装用布数量占这批布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套数”列出算式:1÷(1/6+1/12)=4(套)。我认为这种解法的优点是好理解。

在学生详细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后,教师还姚及时引导学生对照别人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这种解法我为什么没想到”,“自己只须再深入想一想就可以想到这种解法”、“这些创新解法与有什么相联系”等。通过反思,使学生既学到了一些解法,又对创新思维作了检查、批判、锻炼了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检验反思)

考试的时候,在计算父母失分多,常常归结为:不细心、不踏实。其实,很多情况下问题出在计算方法、能力、技巧等父母。因此,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最后结果进行检验反思很重要。如刚学简便计算900÷40时,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尝试写出:900÷40=(900÷10)÷(40÷10)=90÷4=22??2,这样的结果对不对呢?学生通过检验,发现22×40+2的结果不能还原到900。学生自己找原因,猜测:余数若是20就对了?师追问:余数究竟是不是20呢?能说说理由吗?简便的过程能这样写吗?刚开始教学时,我同大多数老师一样,很不在意检验,总以为一步步有理有据的解答,结果怎么会错呢?检验如同虚设。心理上重视了检验以后,才知道学生通过检验,会自己理清计算中的很多问题。

总之,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

一。教师重视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处理反思,使学生乐思、巧思、善思,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反思习惯,提过学生反思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资料:《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新课程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