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铁匠教案

 

第二篇:《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森林中的铁匠》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森林中的铁匠》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的代表作。整个乐曲分为四段,分别是:夜晚、清晨、小溪、早晨的祷告、终曲。学生欣赏的是第四段:早晨的祷告;这一段是G大调,4拍,这段乐曲在教堂的钟声和管风琴的映衬下,采用波尔卡舞曲体裁、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铁匠打铁时快乐的形象。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的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方面:学生在音乐方面接触的很少,除了在电视上观看一些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外,只有在音乐课堂上才能真正接触到音乐,比如学唱、律动、演奏等活动中,学生表现有些羞涩,不够大方。

另一方面: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比较好动,培养他们聆听的习惯也是教学中比较关键的问题。

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用生动的教学形式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能主动的去聆听并大胆的去表现。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乐曲,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并让学

生能感受到乐曲欢快的情绪。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反复聆听、感受、表现,让学生充分感受

铁匠劳动时的快乐心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告诉学生劳动是光荣的,

我们应该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学生喜欢的聆听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模唱及伴奏活动中来。

四、 教学方法

律动教学法、谈话教学法 、听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

五、 教学用具

打击乐器 多媒体课件

六、 教学过程

(一) 律动。

歌曲《劳动最光荣》,随着音乐做动作。

教师:我们都知道劳动最光荣了,下面我们听一听铁匠老爷爷是怎么劳动的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 (设计思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随着《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律动,这是他们最喜欢的表现方式。 )

(二) 欣赏(初听、复听)

1、第一遍欣赏。

师:老爷爷在辛苦的在工作着,让我们一起仔细来听一听,老爷爷工作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设计思路:初听,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听,培养他们具有聆听的习惯。 )

2、第二遍欣赏。

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时,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请你选择一个颜色来表现吧!

(设计思路:如果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描述,但是他们能够真切感受的到音乐的情绪,并用儿童的方式,用他们喜欢的颜色表现也恰恰是他们最擅长的。)

3、 第三遍欣赏。

听一听,想一想,这段欢快的旋律出现了几次?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的习惯。)

(三)模唱旋律

1、用“啦”模唱旋律。(老师弹旋律,学生模唱。)

2、用“当”模唱旋律。(学生随着乐曲模唱旋律。)

(设计思路:通过听旋律、模唱旋律,逐步培养学生记忆旋律的能力,增强他们的音准概念。)

(四)用打击乐器伴奏。

三角铁

沙锤

x x x x

部分学生演奏,没有参加演奏的同学可以用“当”唱旋律。

(设计思路:由于我校的打击乐器有限,不能照顾到全部,只能指名上台演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一部分学生演奏其他学生可能会觉得没事做,会有小动作,于是在部分学生伴奏的同时,让没有伴奏的同学用“当”模唱旋律)

(五)想一想,除了打击乐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伴奏?

(设计思路:针对低年级同学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一问题,在用打击乐器伴奏后,让学生发挥他们聪明的大脑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伴奏?对于爱表现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很乐意的告诉大家各种演奏的方法,比如:用手指轻敲桌子来伴奏就像老师弹琴一样;用拍手的动作伴奏;用跺脚的声音来代替伴奏;用自己手中的笔敲铅笔盒来伴奏等)

(六)拓展教学

教师:看来大家都是热爱劳动的孩子,就让我们实际行动起来吧!想一想你打算要参加什么劳动?想一想,说一说吧! 学生:

(设计思路:通过这一环节,进行情感教育,学生想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七)总结。

(八)随着《森林中的铁匠》音乐动起来,结束本课。

七、板书

课件展示

七、 教学反思

《森林中的铁匠》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的代表作。整个乐曲分为四段,分别是:夜晚、清晨、小溪、早晨的祷告、终曲。学生欣赏的是第四段:早晨的祷告;这一段是G大调,4拍,这段乐曲在教堂的钟声和管风琴的映衬下,采用波尔卡舞曲体裁、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铁匠的打铁声和铁匠打铁时快乐的形象。经过教学设计,课件的制作,我完整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 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音乐课上,要想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堂课感兴趣了,他们才会去认真聆听、演唱、表现。从律动到欣赏音乐,我始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为了解他们是比较好动的群体,所以引导他们做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如:律动《劳动最光荣》、聆听乐曲后分别用“啦”“当”模唱旋律、 用打击乐器伴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伴奏等,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去聆听、

去表现了,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欣赏。

二、 逐步引导学生熟悉旋律、最后达到模唱旋律。

在教学中,教师的设问也是非常关键的。从初听、复听及表现,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循序渐进的熟悉了乐曲,学生在不轻易中就对乐曲有了印象,因此,在模唱中就不会有难度了。

三、 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在为歌曲伴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