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反思,现实的回归——从《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的先锋性

人性的反思,现实的回归

——从《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的先锋性

文○刘康宁

【摘要】:余华的《许三观买血记》刊出后就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许多人都说过于简单了、无味了等等。人们判断一个作家作品的好坏,好象是在用语言华美与否、形式奇特与否、声音复杂与否作标准的。于是,就有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创作的转型之作,因而也认为在该作品中不具有先锋性。但是,通过分析先锋小说的性质和特点,我认为在该作仍然具有先锋性。

【关键词】:余华、先锋性、人性反思

米兰.昆德拉在《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一文中说:“发现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惟一存在的理由。”一部小说,若不发现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分析的关于存在的重大主题,早在中世纪的欧洲小说中就已被表现和揭示。一部一部的小说,以小说特有的方式和逻辑,发现了存在的不同方面。

在塞万提斯时代,小说探讨了什么是冒险;在塞缪尔.理查森时代,小说开始审视发生于内心的东西展示情感的隐私;在巴尔扎克时代,小说发现了人如何扎根于历史之中;在福楼拜那里,小说探索了直至当时还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在托尔斯泰那里,小说探索了非理性到底如何起作用。马塞尔*普鲁斯特无法抓住的过去的瞬间;詹目斯.乔伊斯探索的是无法抓住的现在的瞬间;托马斯.曼的小说,则探索了神话的作用,他深信,并且以实践证明——那来自遥远(时间和空间的)深处的神话,无时无刻不在遥控着生活中的我们的一举一动。

余华早期的作品是令人兴奋的。语言与世界,叙述与信仰的分离与背叛,使得他那时期的作品有着深刻而神奇的魅力。他不动声色的叙述,铺垫,转移,嫁接,使得传统的叙事文本显得苍白而又渺小。在此之前,血腥与暴力只是呈现在一系列真假冤奇的故事中,暴力与血腥只是作为一种点缀,而丝毫不与其本身密

切关联。余华打破了这一点,他神出鬼没地不故事的本体与载体本末倒置。这种独树一帜的写法是具有开创性的,是理智而又卓有成效的。这一点也恰好符合了小说的精神——发现性和不可替代性。那些非技巧的巧合,非框假的结构,为余华的精神世界和所传载的精神勾勒出十分巧妙的典型。

余华远不是一个能够提供休闲阅读的作家,他从初入文坛那天起,便对客观主义、传统现实主义进行了彻底颠覆。他曾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他的先锋小说也曾经被看作是当代中国最生动地体现了“世纪末精神”的作品。因此,我们觉得他应该继续朝着这条路走下去,将先锋文学进行到底。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取而代之的是以19xx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为开端的突然转型。而他的真正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品,如《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也都是转型以后创作的。如果将它们与他八十年代(前期)的充满死亡、私欲、冷漠、暴力、人性恶的作品相比较的话,不难看出这中间的变化相当显著。人们更接受的是后期的余华。因为他开始反思人性,回归现实。尤其在人物形象上成功的塑造了《活着》中的福贵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两个典型人物。这无疑是给余华笔下的人物增添了“氧气”。 下面就从先锋小说的性质和特点入手,谈谈他的《许三观卖血记》的先锋性。

我们知道,文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先锋的本质也是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凡是具有创新精神、前卫意识、超前风格的文学,都可以称为“先锋文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先锋文学。广义的先锋文学总是以形式上的革命带动内容上的革命,即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狭义的“先锋小说”则是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探索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创作潮流。余华是其中的主要作家之一。关于先锋小说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反叛性、先导性、流动性和悲剧性。

首先,先锋的反叛性主要体现在它对一切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可以说我们的传统是要有人情味的,是充满着浓浓温情的,而余华的先锋文学一直是零度叙述和低感情介入,如早期的《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等,后来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中,作者也没有把情感直接投入人物身上,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讲述他们的悲惨遭遇和荒谬处境,但这样的姿态并不能完全掩饰作者强烈的情感,对这些人物的处理方式诚如余华自己所言:“我以为一个作家要保持两种

激情,一个是冷酷,你必须把人物放在某一个位置,虽然你于心不忍。有时候我很难受,但作品要求我这样做。另一个是作家要对人物充满了感情,你要爱你笔下所有的人,特别是主人公,你必须深深地爱着他,这样的作家才能写出激动人心的作品。”我想余华是想在这里说明他的冷酷背后还包含着情感,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深入剖析便可能了解作家所说的“激动人心”了。所以用这个段话也就能解释《现实一种》等作品中的冷酷和《许三观卖血记》等转型后作品中的温情了。

其次,先锋的先导性主要体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革命价值观念和创新文化精神。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养育了十几年的儿子不是自己的,而是妻子和曾经的恋人何小勇的孩子,也就是说许三观就这样做了十几年的王八,戴了十几年的绿帽子,他也曾对此咆哮过,他不肯为别人的儿子去承担医药费,面对自然灾害他带着全家去吃面条却只给一乐5角钱让他去吃一块烤红薯,他曾报复性地去“强奸”了自己曾爱慕过的女人林芬芳,但这一切又被温情取代了,他为了一乐闯的祸去卖了血,把委屈的一乐背回了家,为全家人演绎了精彩绝伦的精神宴席,这都是一种价值观上的突破。

再次,先锋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不断探索的活力和不断替代的过程。其实,我认为考察一名作家的先锋性应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看其作品中是否体现了作家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否对人类命运和生存存在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是否在抛弃经典规范的同时,为读者奉献好的作品,是否有一种独有的审视事物的方式,从这方面来看,余华创作的先锋探索没有停息。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对许三观的卖血给予了深深地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生命之爱的伤痛和无奈,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体恤情怀和人道主义基质的作家。在小说的形式上,他开始远离形式操作,力求运用一种最简捷的手法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用对话作为叙事方式,对话不仅让人物发声、活了起来,同时还具有叙述情节、交待人物经历等众多的艺术功能,,比如对人民公社、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讲述。余华用这种言说的方式表达重的含义,用最简单的手法写出最丰富的作品,这对小说的写作是一种探索,具有着“先锋”的意义。

最后,先锋的悲剧性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牺牲精神。从《现实一种》到《许三观卖血记》,余华牺牲了从前的那种零度叙述,转向了为大众所接受的温情讲述,从而开创了余华文学创作的另一片天空。

所以,综合上述,我认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也具有“先锋”的一些特点。

【参考文献】:

张柠.长篇小说叙事中的声音问题——兼谈《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风格.[J].当代作家评论.19xx年第2期

洪治纲.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J].当代作家评论.20xx年第6期

黄艳芬 .《许三观卖血记》:先锋漫游后的真正民间回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年第1期

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8

 

第二篇: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一)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同样是一个普通人“活着”的故事,相对于《活着》而言,这篇小说留下了更大的叙述空间,它着重表现人物的人性内涵,而不仅仅是命运对人物的压迫。

《许三观卖血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仍然承续了《活着》的基本主题——生命的受难本质。所不同的是,《活着》里的福贵面对一次次无情的死亡打击仍然要顽强地活下来;而《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面对一次次生活的难关用鲜血开始了漫长的救赎。对许三观来说,他对付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卖血”,但每一次卖血在余华笔下却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内涵。血在中国人的生存观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血与生命几乎处于等同地位,本质上,血是“生命之源”,但许三观恰恰以对“生命”的出卖完成了对于生命的拯救和尊重。

许三观共有十二次卖血经历,除了开始和结尾的两次外,在剩余的十次卖血过程中,有七次是为了一乐,一次是为了二乐,一次是为了私情,一次是为了全家,其卖血的结果,也都基本上达到了许三观的预期效果。他的血越卖越淡,但他的生命力却越来越强盛,他的血是为家庭、为子女、为妻子而卖的,他的生命自然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延续。小说的关键在于,许三观先后用七次卖血来拯救一乐,但一乐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妻子与别人的私生子。

在中国这个非常传统的国家里,妻子的背叛使丈夫丧失了男人做人的尊严,在道德观念的驱使下,许三观决心用自己的鲜血供养“别人的儿子”,显然需要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承受内心的巨大煎熬。许三观的卖血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业行为,他的血也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商品的血”,卖血与施爱的过程超越了父与子的伦理范畴。在这种伦理冲突中,许三观仍选择了为一乐卖血,足以体现了伦理温情的力量。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二)

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通常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成了英雄。——王安忆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xx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全书以主人公许三观卖血的经历为主线,年轻时,许三观出于好奇,同时证明自己有把好筋骨而第一次卖血,第一次拿到了三十五元钱,在胜利饭店吃了人生中第一盘爆炒猪肝,喝了第一口温过的黄酒。接下来,他因为大儿子一乐打伤了他人没钱支付医疗费而卖血;又出于对出轨对象林芬芳的内疚而卖血;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全家人能去胜利饭店吃碗面而卖血;儿子们下乡插队,许三观卖血给一乐补身体、增开销,又卖血给二乐的生产队队长置办酒菜;最后一次,也是最漫长、最艰辛的一次,一乐病重,为了凑钱治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卖到上海??在许三观的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的认为,卖血就可以解决灾难。所以,当他六十岁得知自己已经老到没人再要他血的时候,他的精神崩溃了,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站在大街上失声痛哭,“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难怎么办??”

主人公许三观活得简单而直接,在他固有的道德准则中,卖血并不意味着痛苦和磨难,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许三观卖血记》用冷静朴素、极具控制力的寥寥数笔,勾勒了一个有着顽强坚韧的生命力、面对苦难从容执着的人生态度,以及有着不同常人的伦理情感

和生存思维这三个独特维度的许三观。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小说中,作者让许三观平凡的人生用对话、重复的叙述模式来呈现,以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使“客观的叙述”、“单纯的对话”、“简单的重复”达到“心动”的效果。

故事情节看似荒诞可笑,跳跃性极强,但其实作者用不经意的笔墨表现了苦难重压下民间赖以生存的幽默和乐观主义。比如过生日时,许三观用嘴帮家人每人炒了一道菜,让大家用耳朵听着吃,到最后屋里的口水声响成一片。(Inspirational quotes )小说与现实的距离被拉到最为接近的方位,挣扎在生活底层的人民表现出独立面对苦难的本色。作者在书中尝试用类喜剧的方式去解释痛苦、消解痛苦,于是选择用重复来制造这样一种效果,在重复的过程中人的机械化得以彰显,从而引发一种近似于自嘲的、笑着流泪的效果,读者透过重复的苦难看到生命里难得的温情也露出了悲凉的底色。

许三观是卑微的,只是“想吃一盘炒猪肝,我想喝二两黄酒,我想卖了血以后就去吃炒猪肝,就去喝黄酒??”他以小人物简单而实在的性格面对生活的艰辛磨难,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看似不经意的回环往复中勾起读者带着泪的笑。许三观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幸福不断付出,并且为了家人可以不惜拿自己生命冒陷,他是平凡的人,但绝不是平庸的人;他是卑微的人,但绝不是怯懦的人。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三)

2月4日读忘玩余华的《许三观血记》。是晚上大概7点多的时候读的,因为那是电视里放的是新闻联播。说实话,一点都不觉得累,完全被他吸引了,便一口气读到了凌晨两点多,想到明天还有事做,只能作罢!意柔未尽,今早早早起床一口气把剩下的全读完了。

感觉不到这是小说,活脱脱的就是叙诉一个现实生活的家庭!许三观就是人民大众中的普通一员,他从小无父无母,孤苦零丁的长大,偶然间的一次卖血,让他与卖血结下了不解之缘。家里的一次次危机,都是通过他去度过的,足见他的责任与担当!虽然他也犯过错,把别的女人干了后还愚蠢的送一大堆东西过去!但也说明了他是个有情有意的男人!一个合格的丈夫!一个优秀的人父!

许玉兰作为许三观的内人,因有几分姿色令许多男人垂涎,只因一次意外,就让许三观做了乌龟,这还是从孩子身上的特征看出来的,真是世事弄人!她的形象是一个辣妇,一个疯疯颠颠,敢说敢做的女人。

三个儿子中,大儿子一乐的描写最多,因为他的是另一个男人和自己的母亲的孩子,因此偶尔会受到父亲的不平等对待,相信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文中很明显的看到,许父对他是最好的。二乐三乐的描写就少了,适合时出场就行了。

文章的结尾很有戏剧性,但又在意料之中,是许三观在胜利饭店吃猪肝和黄酒,又回到了他卖血后的情形,只是这次的气氛显得悲凉——想卖血都没人要了!最后想说的是,不知

道这部小说能不能被拍成电影或电视之类的,心中充满期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