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蜡烛》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蜡烛》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版)

教学分析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西蒙诺夫的这篇战地通讯是在无情的黑夜给充满爱的人们点起的一盏温暖的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它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人民在战争年代里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战斗情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文章感人至深。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教学中可以抓住“蜡烛”这一条线索,结合环境背景,让学生在感受南斯拉夫老妇人的形象的同时,也领略烛光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常用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感人至深的片段。

(2)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把握记叙的要素,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1.重点

(1)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揣摩老妇人丰富的内心活动。

(2)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难点

(1)体会不分国界的真情。

(2)把握“蜡烛”的特殊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显示阴暗背景下燃烧着的留泪的蜡烛,同时播放充满悲凉氛围的音乐,师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二战”的炮声已经离我们远去,唯有那高尚圣洁的情感能常驻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今天就让这燃烧的蜡烛带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去目睹战场上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简介作者、文体及背景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xx年开始写作。19xx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xx年加入共 产 党。其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获斯大林奖金。19xx年至19xx年发表的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xx年度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板书体裁)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19xx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三)整体感知及字词教学

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注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多媒体显示“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常用词语及其易读错的字音。

4.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找一找,读一读,并说一说你感动的原因。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人物赏析

赏读: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五)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朗读第28段,揣摩这里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朗读第29段的末句,揣摩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说明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朗读第43段,揣摩: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体现,这种感情达到母子情深的境界,显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至高无上的感情。

4.你是怎么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六)拓展延伸:配乐朗读《世纪挽歌》

(七)结束语

“二战”的枪炮声早已成为历史的回音,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仍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让我们默默祈祷:和平永驻!

(八)作业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即41段),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不少于一百字。

板书

精心选材 炮火连天 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 掩埋吃力

视若亲人 沉痛哀悼

点燃婚烛,真情祭悼

动作描写 表达敬意与哀痛

教学反思

1.亮点

(1)教学设计由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揣摩语句→质疑研讨,思路清晰。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为本课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效果好。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努力做到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3)注重朗读,努力挖掘语文味;同时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与对话中,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

2.不足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文本也比较长,要想在一节课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进行一些大胆取舍,而本课还有面面俱到之嫌。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 蜡烛 练习

第三课《蜡烛》自读理解卷 班级姓名得分 合肥第三十中学 程立新 自读目标: 一.时间顺序。

二.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 试卷内容:

一.整体把握 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形象概括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蜡烛练习

①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②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 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③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④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⑤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画横线部分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的一项是( ) A.抬 肃穆 珍爱 B.举 严肃 珍爱 C.抬 严肃 可爱 D.抬 肃穆 可爱

2.“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

1

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这一句与下文的 相呼应。

3.“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一句中,“惟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文段⑤中的“火焰”有着丰富的内涵,请写出它的象征意义。

5.文段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请从第①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动词 ;请从第②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形容词 。

三.拓展阅读

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____________的痛苦诉说,也表

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

3、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第三课《蜡烛》自读理解卷答案:

一.1.(1)太阳落山后(2)掩埋(3)感动2.环境渲染,在炮火中掩埋烈士3.四,细节,沉痛哀悼4.动作、神态5.末尾两段。6.如反复写到老妇人年老体弱;2次写到老妇人对蜡烛的珍爱;写老妇人几乎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掩埋烈士。等等。二. 1.A。2.“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或“它将永远燃着”或“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3.不能删去,因为“惟一”强调了“珍爱”的独一无二,如果删去,则无法 2

表现蜡烛的珍贵性。4.“火焰”象征着人类抵抗侵略的无畏勇气,象征着人民对战士的深沉的爱。5.动词:跪、蹲。形容词:肃立、庄严。三. 1、失去了三个儿子 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述 2、“身体瘦弱而多病” 需要“送进疯人院” 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3、因为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不堪巨大的打击,她已经疯了;而两个天真的小姑娘却尚未意识到这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4、这句环境描写,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