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社材料

校园文学社材料

凌海市建业乡中心小学

“三味书屋”文学社组织情况表

社长:曹迎春

社员:赵涵丽

杨卓尔

郑琪琪

赵芷慧

顾彩玉

周佳

呼美丽

刘媛媛

副社长:任勇张媛媛 澎湃 于申阳 林小肖 李艳红 高振 韩国 范小林

文学社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可以享受快乐阅读的家园,这是一个可以尽显才情的 天地,这是一个孕育文化人生的舞台,让稚嫩文学之笔勾勒出宏伟的蓝图,让《三味书屋》文学社伴你走过小学的这段美好岁月。

文学社指导思想:

以“与好书为伴,与文明同行”

为指导,带领全校开展“创书香校园,做文明学生”一系列读书活动,为打造学校特色文化而努力。

文学社口号:

孩子们的:

读书之洲 心灵之园

文学社工作目标:

1、 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

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

2、 文学社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

秀作品,能够在各级刊物发表。

“三味书屋”文学社指导教师简介 指导教师:曹迎春

教师简介:曹迎春,女,36岁,

本科学历,毕业于辽宁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99年参加工作,从事学校的 英语教学工作。自文学社成立以来,兼任社长职务。

 

第二篇:来自校园文学社的启示

  许多中学生害怕写作文,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什么呢?这恐怕与作文板滞乏味的模式和僵化的命题不无关系。但与此同时一些校园文学社却办得风风火火,学生也乐此不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坚持让学生组织文学社——青鸟文学社,并且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校园文学社网站,让学生自由投稿参与编辑。在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中,一些校园小作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出了一篇篇的佳作。他们的创作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小小说、小评论、采访报道等,内容涉及人生、世态、历史、文学、人文等,语言顺畅,富有文采,内容清新活泼,文章富于生气,并且有较强的思想性。这些小作者的成功,在于他们突破了有限的课堂作文的空间概念,涉入了广阔无垠的自由创作领域,而校园文学社正是引导他们走向这个领域的使者。   校园文学社的成功对于我们语文教师反思封闭滞后的作文教学观念,突破定势思维,探讨语文素质教育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首先,中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因为学校、班级没有形成相应的写作氛围,学生缺乏写作意识,甚至有不少学生根本就不喜欢写作。再加上僵硬的作文教学,使他们甚至视写作为精神负担。因此我认为,传统作文课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规定学生学会写什么样文章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其实什么样的文体还不是最关键的,让他们人人都关心写文章,都爱写文章,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依托校园文学社,组织学生自由创作,既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客观上又起了激励的作用。当然,校园文学社应该以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空间为目的,倘若校园文学社完全由老师把持,将校园文学刊物变成几篇课堂作文拼凑而成的拼盘,那么校园文学社也就失去它真正该拥有的意义了。   作文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作为课程它有严格规定的教学内容,带有较强的规范性,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筑起写作知识的基本框架。但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训练方式虽然维系着所有学生共同的学习需求,但它板滞的程式不可能兼顾、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命题的重复、无机、随意则令学生处在一种混沌和模糊的状况之中。而校园文学社自由的文学创作却与之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即自由的文学创作呈现出的是一种自我体验的表达和本性的呼唤。正是因为摆脱了作文课的羁绊,这种自由的校园文学创作才表现出了没有束缚的轻松与和谐。也正是因为没了作文课命题的限制、材料的束缚、主题的定位,

所以校园文学社刊上的文章表现出来的文思是灵动而畅达的。他们所展现的是学生们在生活中的深省、顿悟、感慨、欢笑,即使只是一段青春的愁思,也足以让人感受到他们是用心在写,用激情在写,用欢笑和泪水在写。他们的文章常给人一种走出桎梏束缚的世界之后方才感受到的愉悦雅致,清纯活泼。   如何充分发挥这种自由创作的作用和影响呢?最好的方式便是创办校园文学社,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由校园文学社来带动班级、学校形成一个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以充分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发掘写作潜能。   其次,我发现在校园文学社刊上发表的文章之所以写得比较成功并且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于这些文章反映的是真实的生活感受。这种真实生活感受在学生的笔端,它可以是小诗、散文、议论文,也可以是一篇小小说,总之,学生们可以自由地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反映生活,抒写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正是在这种自由创作气氛的感染带动下,表现出了丰富的知觉和情感,将生活中的具体感受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了出来,简而言之便是“我手写我心”。   假如说作文课是静止的、局部地表现人生,那么校园文学社的自由文学创作便是引导学生动态的、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世态。《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没有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生活、体验生命,而是以老旧的命题叫学生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是很难的。所以“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应该是主导方向。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曾亲身参与的经历或深有感受的体验,逐步引导他们走进广阔、博大、深邃的社会空间,去感受整个社会有力的脉动。一个学生如果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受,当他感到自己有话要说,意识到将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是一种需要时,写作文便不再是一件令人害怕的难事了。并且作文课堂上所谓的什么主题问题、选材问题、结构问题、语言问题等等,都会因为学生的这种感受,这种意识,而在实际写作中迎刃而解。   由此反观作文教学,我们平时煞费苦心地设计一大套什么记叙、说明、议论、扩写、缩写、改写等花样来进行专门的课堂写作训练的方法,往往让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让他们为了完成专项练习而绞尽脑汁,甚至逼得学生胡扯瞎编,一见到《我的母亲》这样的题目便非要在作文中让母亲轻则生病,重则丧生,否则难以见其深意。假如学生是在兴趣地引导下,用自己手中的笔将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表达出来,那么喜欢写了,写多了,也

便自然达到了培养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目的。至于什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体裁形式上的问题简直一拨就通,不在话下。   由校园文学社的学生自由创作对比传统课堂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启示可能还会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试验性地在任教班级组织学生创办“青鸟文学社”以及考察各地中学生文学社之后的一点体会。希望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能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知觉和情感因素,努力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作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