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小狮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小狮子》课后反思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新颖,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课文主要讲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一只勤奋练功,另一只却十分懒惰,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这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从而告诉我们的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一直什么事都靠父母这一道理。

本课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这几个地方是可取的:

1、角色见面

刚入学的儿童对世界充满新鲜感、好奇心,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我就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创设了生动的、形象的认知环境进行教学,让学生一进入课堂眼睛就亮起来,嘴巴情不自禁动起来。所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这样安排:

师:在遥远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威猛的狮子妈妈,她呀,生了两个孩子,他们就是——(出示狮子图及课题:两只小狮子)

师:愿意跟它们打个招呼吗?

生:愿意。

师:那你怎么来跟他们打招呼。

生1:小狮子,早上好。

生2:小狮子,你好!

??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他们打个招呼。

(生一起打招呼)

这一环节打招呼的设计,让小朋友在这一声声亲切的招呼声中,拉近了狮子和小朋友的距离,课堂教学真的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小朋友更想早些结识这些活泼可爱的新朋友——小狮子,激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2、角色对话

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与小狮子打招呼中识字,从生活中识字,问问学生哪些生字你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这都是学生观察生活的结果,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是没有办法教学。当然,这与我平时的教学也很有关系,如果平时教学中没有加以渗透,可能学生也不会主动地从生活中识字。这对学生真正地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接受

民族文化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3、角色演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教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渲染情境,引导想象,特别是多媒体画面与表演的结合,创设了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造。所以我在理解“滚、扑、撕、咬”的时候,又是这样设计的:

师:勤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那这些功夫你会练吗?自己练练看,你可以用手势来表示。

(生自由练习)

师:谁想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练的?

指名让学生上台做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练一次,老师说什么,你就练什么。好吗?

生:好。

师:滚——(生做动作)扑——撕——咬——(学生依次做动作)

这样,通过让学生用手势做动作,用表演来理解、感悟。这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童趣为本,自始至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与愉悦中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课文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好多学生还不能体会文本的内涵,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另外,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还太少,我只让学生看着懒狮子的图,读读狮子说的话,猜猜这时他在想什么?没有更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平台。如请孩子劝劝懒狮子,其实就是一个挺好的训练点。

总之,课堂是不断生成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愿我今后的课堂能取其长,补其短,能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两只小狮子 课后反思

《两只小狮子》课后反思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在本节课的设计时,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要片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如:在讲到懒狮子说:“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勤狮子的表现,抓住“苦头”一词让学生想象:它不想吃哪些苦头呢?

注重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给孩子一个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如请孩子想想懒狮子今后应该怎样,听了妈妈的话懒狮子会怎样做?再如写话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两只小狮子后来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大胆想像续编故事。这些都是挺好的训练点,进行说写训练,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写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