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第一练 从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

1.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思想流派时整理的示意图,这一思想流派是(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观点的是( )

A.孔子 B.荀子 C.韩非 D.老子

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4.“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5.墨家被形象地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但这个学派也强调君主专政,下列最能体现墨家主张君权至上,绝对服从思想的是( )

A.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6.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7.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万物皆备于我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8.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9.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D.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10.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

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的“仁政”思想

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11.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

想严重

12. “令侍中儒者皮弁缙绅,射牛行事。??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禽及白雉诸特,颇以加祠??皆至泰山而然后去。”《史记》中关于汉武帝封禅的这段记载反映了( )

A.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完全实现 B.儒学偏离了“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

C.儒学始终保持着正统思想的地位 D.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形成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1

第二练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2.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3.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4.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海瑞治家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 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

5.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6.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7.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8.(2013·安徽江南十校摸底联考)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的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并能在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9.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10.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由此可判断( )

A.这是王夫之抨击“孤秦”的主要依据 B.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C.王夫之认为秦灭六国并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D.这是王夫之对两千年文化遗产的批判

11.中国古代某著名思想家曾说:“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该思想家是( )

A.韩非 B.朱熹 C.李贽 D.黄宗羲

12.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

2

第三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20xx年7月30日—10月7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右图是其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纸张厚薄均匀。以上介绍和图片说明东汉时( )

A.造纸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2.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 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 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

3.中国古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成就都取得重大突破是在( )

A.战国时期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4.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6. (2012·东北师大附中摸底)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7.据记载,唐朝后期,有人拿着白居易的诗印本在街上叫卖。这表明当时( )

A.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B.雕版印刷促进了文化传播

C.诗歌成为世俗文学形式 D.诗歌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

8.“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

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赋这种文学形式没有诞生

9.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10.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制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11. 右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右图所提供的各阶段信息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中西方世俗政权的专制均强化导致①

B.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和军事需要导致②

C.东方的专制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导致③

D.西方的启蒙运动与东方的专制导致④

12.四大发明是外国对灿烂的中华文明的高度肯定,按照余秋雨的理论,中国古代发明应该包括“历法和中医”。那么,关于四大发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出现在105年 B.火药的发明不是炼丹家的贡献,就是中药文明的总结

C.其中,出现最早,经历时间最长的成熟发明是指南针

D.东学西渐,掀起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发现”运动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3

第四练 “顺乎世界之潮流”

1.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3.19世纪80年代,有人撰文介绍某外国著作,称“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不合时宜者渐渐消灭,其合宜者得以永存。”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该外国著作是《物种起源》 B.该外国著作的作者是赫胥黎

C.该文着力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 D.维新派找到了自己的理论武器

4.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有( ) ①洋务运动 ②维新变法 ③中华民国的成立 ④义和团运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

A.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 C.劳动群众 D.洋务派

6.下图所示为19xx年驻日大使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7.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

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8.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

A.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B.君主立宪,实行资产阶级改革

C.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

10.19xx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 B.启蒙了国民觉悟

C.反对民主革命 D.主张救亡图存

11. 19xx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B.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C.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A.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B.维新派 顽固派 革命派

C.保皇派 革命派 维新派

D.洋务派 革命派 保皇派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4

第五练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3.“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文字应出自( )

A.《敬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文学革命论》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5.历史学家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6.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7.“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这段话反映的应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变法大兴民权 B.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君主专制

C.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呼吁国民思想解放 D.无产阶级政党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8.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9.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0.“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1.19xx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中国共 产 党的影响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5

第六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什么主张中( )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大政策

2.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其目的是( )

A.推动农工运动的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 B.实现“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而后授其田”

C.达成“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 D.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财源”

4.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5.19xx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6.19xx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君主立宪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7.19xx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 )

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8.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9.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10.目录是书籍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研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一书的目录(下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该著作 ①发表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后 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③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 ④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殖民地革命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1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xx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xx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 产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6

第七练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1.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

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2.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他们主张的共同点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 B.忽视道德的追求 C.强调人类的理性 D.认为人生而平等

3.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4.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 )

A.崇尚精神追求 B.坚守法治原则 C.重视民主信念 D.倡导人类平等

5.哲学家罗素认为:“16世纪在文学艺术上是一个琳琅满目的时代,但在科学上则是一个不毛的时代!”他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 A.文艺复兴在科学成就上毫无建树 B.文艺复兴承认宗教神权思想存在

C.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文艺领域 D.文艺复兴没有崇尚思想的科学化

6.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大约到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B.文艺复兴运动扩张到欧洲其他国家

C.意大利天主教会的极力压制 D.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大功告成

7.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8.荷兰裔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房龙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曾说:“莎士比亚是这样一个‘蒸汽挖掘机手’,他所挖掘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大地。”对此段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莎士比亚为“蒸汽时代”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 B.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巨匠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D.莎士比亚的作品顺应了市民社会成长的潮流

9.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0.在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内展出了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位画家曾宣称“画一个苹果和画一位圣母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些画与传统绘画的本质区别在于( )

A.不再是以宗教人物作为题材 B.体现生命的真实而非神秘

C.反映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D.借以对黑暗社会进行批判

11.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12.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寒假作业

7

第一练 从百家争鸣到汉代儒学

1. B 2.B 3.B 4.A 5.B 6.B 7.C 8.C 9.A 10.C 11.B 12.B

第二练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A 2.B 3.D 4.D 5.B 6.C 7.B 8.D 9.C 10.A 11.C 12.D

第三练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1.A 2.D 3.C 4.A 5.B 6.C 7.B 8.C 9.C 10.B 11.B 12.A

第四练 “顺乎世界之潮流”

1.B 2.A 3.A 4.A 5.A 6.A 7.B 8.B 10.B 11.B 12.B

1.D 2.D

1.A 2.A

1.D 2.C 3.C 4.B 3.D 4.C 3.D 4.A 5.C 6.C 5.A 6.D 5.C 6.A 第五连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C 8.D 9.C 10.C 11.C 12.B 第六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7.C 8.D 9.B 10.C 11.C 12.D 第七练 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 7.B 8.B 9.A 10.C 11.D 12.C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