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018案例陀螺事件引发的思考

018-陀螺事件

小B眼睛哭红了,小A说话很急,看来又出现了矛盾了。

小A很生气:“课间好多人在小C的铅笔盒上玩陀螺(两个陀螺比赛),不知怎么小C的铅笔盒掉地了,大家都说是我弄的,我说不是,他们非说是??于是吵起来了。” 小B:“又不是我说的,他就说我说的??就吵起来了!”

矛盾太平常了,几乎天天出现!

“争出结果了吗?”

“没有??”两个孩子都摇头。

??

班会上,我问大家:“这样的争论能解决问题吗?本来玩得很开心,最后闹得不欢而散。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都觉得太计较这是谁弄的了,事实上这样争也不会有结果。“如果这时有一个人,在陀螺掉地上的时候,马上捡起来说,没事咱们赶快玩吧,最后会是什么样?” “还是很开心。”

“看来与别人发生冲突如何解决冲突是非常重要的。以后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 后来孩子们总结出了这样几条:

冲突方A: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再争执了可以冷处理,大度一些赶快捡起来。 冲突方B:已经是这样了,不要再计较,捡起来抓紧时间再玩。

其他人:不要随着一起瞒怨,敢快平息,同学之间要友善宽容。

当然最后也没有忘记告诉孩子们:

要学会承担责任!如果是你不小心碰掉了,勇敢地承认,并向对方道歉,其实大家都是原谅的!

(中关村四小、李小琪)

一、选择与判断

1、学生的问题多,但我常常只针对出问题的孩子,没有组织讨论“其他人如果面对同伴的冲突” (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说不清)

2、感觉这是在培养全体学生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说不清)

3、问题是与学生也讨论了,可很难落实(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说不清)

4、我感觉就得来硬的,你越这样学生会越放肆;(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说不清)

二、我的新想法:

 

第二篇: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不可怕,教育智慧有妙招

——浅谈如何处理班级偶发事件

通钢一中 王平林

所谓偶发事件是指学生中出现的突发的,意料不到的事件。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常常会因某一触发点而引发出种种矛盾或酿成较大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的好坏,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检验,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标准之一。

一.“偶发”分类型,处理需对症下药

1.教学外部环境失常

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如:班主任正在开班会,室外一辆汽呼啸奔驰而过,或者是学校附近一家酒店开业,突然鞭炮齐鸣,这些都是教学外部环境的失常,影响班主任班会的顺利开展。

2. 教学内部环境失常

教学内部环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部环境对班主任上课的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正在使用的录音机发生故障,或者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 ”飞进教室,“叽叽喳噎”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会分散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3. 学生行为失当

(1)分心型

在班会课上,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干班主任讲的时间过

长;学生听得倦怠,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起同学哄堂大笑。

(2)出风头型

一个班几十学生,难免有几个爱出头的。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他们或在班主任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

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对教师的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这样产生的偶发事件就属干恶作剧型。例如上课时,学生顶撞老师,导致中途停课;损坏公物等。

(4)纠纷型

班级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大多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学生之间的矛盾激化。

(5)特殊型

特殊性的偶发事件:如伤害人身,但不严重,还没有触犯刑律;学生课间的打架殴斗;离家出走;严重违反社会秩序和纪律等。早恋引起的不良事件;财物失窃;小偷小摸;厌学辍学;学生离家出走;自杀;身体疾病;意外受伤;天灾人祸等紧急事件。

4.教师行为失误

教师失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班会上班活动课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者实际操作错误等等引起的,这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骚动,引发偶发事件。

二.“偶发“有缘故,处理要寻源头

1. 学生的因素:身体疾病、性格异常、心理失衡、感情障碍、人际冲突、不良道德行为等等。

2. 外在环境因素:情境诱惑、坏人教唆、天灾等等。

三.“偶发”虽唐突,处理需循原则

1.有效性原则——迅速果断,及时高效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要讲求时机和效益,既抓紧时间,又不偏离课堂教学目的,不中断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应力求做到:一要尽力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把偶发事件消灭在始发状态,不使其蔓延;二要尽力限制、减少、消除偶发事件的消极影响,尽可能不影响全班,不影响教学;三要点到为止,见好就收,只要阻止、平息偶发事件即可,不要陷入无休止的纠缠与随意发挥;四是尽力运用教学机智,化被动为主动,把处理偶发事件转化为教育学生的一个时机,以取得最佳效果。

2.公平性原则——实事求是,公平民主

处理偶发事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公平民主。“公平” 要求教师以事实为依据,秉公办事,不能偏袒干部和优生, 也不能歧视“差生”,不抱成见和偏见。“民主”,一方面表现在当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注意师生人格平等,不为维护自身“权威” 而以势压人,以力制人;另一方面表现在寻求事件的处理办法时,不搞主观武断,要征求学生干部和其

他有关学生的意见,相信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到见解。

3. 启发性原则——化弊为利,长善救失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教师要变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有些偶发事件,表面上看干扰了课堂教学、破坏了课堂纪律、影响了教学进程、打断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其中往往包含着一些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和挖掘,并加以利用,化消极为积极,变不利为有利,把它当成一种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予以重视,把处理偶发事件变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生情趣、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变成推动教学向纵横延伸拓展的一个新契机。这样做,既处理好了偶发事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4. 爱心性原则——满怀爱心.防止激化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差生身上,差生的自尊心强,自卑心理也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因此,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积极的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情绪的对立,扩大事态的发展。

5.教育性原则 —— 正面教育,把握对象

4.5.1 教育当事人

通过对偶发事件的调查处理,重在教育当事者本人.要使其认识出现过失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对本人、集体乃至他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促进其今后不再出现类似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素质。

4.5.2 教育班集体

有些偶发事件在集体中产生负面影响,集体舆论对是非曲直可能有不正确的导向,这时教师除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外,还需要采取适当形式,把问题放在班集体中进行讨论,使班集体其他同学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端正班风。

4.5.3 教育家长

有些偶发事件与家庭有关,这时就应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说服教育。“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从偶发事件中受到教育,思想上得到提高,才能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5.“偶发”虽偶然,处理需艺术

5.1 趁热加工法

课堂偶发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有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刚接一个新班时让学生作自我介绍,当轮到一名女同学时,她却一言不发,而这位班主任并不认为这是对自己尊严的挑战而动怒,而是诙谐地微笑着说:“你不想说一定有什么原因,不会是对我有意见吧?”那名女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排除了“故意与老师作对”这个原因,班主任亲切地诱导:“同学和老师都希望对你有所了解,也许你还没有想好,那就等你想好了再说吧。”耐心的等待使那个学生终于开口了。这位班主任掌握了该女生因害羞想马上坐下的心理,运用教育机智巧妙地解决了这一偶发事件,既没有“不开口就坐下”地走过场,也没有“师生冲突”的情况出现。

5.2 暂时悬挂法

即对偶发事件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刚要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班主任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

课?那位选择了后者,他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课,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

5.3 以静制动法

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一位班主任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上一阵骚动,但是他竭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我们班上的“黑板报”画刊头、题花,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阵应和之后稳定了情绪,教师开始讲课,下课铃响时,教师惋惜地合上书本,轻声说:“时间不够 ”敏感的学生听出教师的“话外之话”、“弦外之音”,懂得了课堂上出乱子会影响大家的学习。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出乱子。

5.4 幽默调侃法

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查处拖延时间,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已摆脱窘境。一位班主任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晕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

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捡起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氛围。当然运用幽默自嘲的语言必须注意分寸,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会降低教师的威信。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难题和难堪常常可以在机敏地幽默中迎刃而解。

5.5 因势利导法

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把由课前发生的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如果不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就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如甲乙两班在学校组织的球赛中,由于甲班班主任指导有方,甲班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实力很强的乙班,乙班心中不服,差点对甲班同学大打出手。第二天这位班主任要给给乙班上课时发现气氛异常。学生明显带着敌对情绪,他迅速判断出一定和球赛有关,就一改往常进教室的态度,突然严肃起来,然后诚恳地对大家说:“请允许我占用一分钟,就昨天的球赛讲三句话,第一句,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第二句,胜者有弱点,负者有长处;第三句,比赛是暂时的,友谊是长存的。”学生听后都鼓起掌来。

5.6 虚心宽容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

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一位班主任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这位教师没有马上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我们的班主任》一篇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学生们都对老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6.“偶发事件处理”研究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理论研究的建议

笔者所读的文献中,大多是课堂的偶发事件及其处理艺术,关于班级偶发事件的文献不够多,文献中所举的班级偶发事件的事例不够典型,没有把班主任管理中最棘手的事件罗列出来让读者研究学习。笔者认为,“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方面的研究应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向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的方向发展。对班级偶发事件的研究应从最更根本的源头展开,具体找出偶发事件的原因,指出班主任应对偶发事件所努力的方向。

因此,笔者认为偶发事件处理艺术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引发偶发事件的原因有哪些?具体概括分析引发偶发事件的因素。偶发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原因,分析原因,把握问题的实质,

这是处理偶发事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

(2)、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如何结合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状况处理偶发事件。

(3)、处理偶发事件有什么意义?应罗列最具典型性的偶发事件并指出处理这些偶发事件的意义和方法。目的是在回顾与总结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研究的基础上,为准班主任或在任班主任对如何处理好偶发事件提供进一步深入系统的借鉴。

(4)、班级偶发事件一般发生在班级,但是促发偶发事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班主任要高度注意与负责,学校领导应该制定哪些班级管理制度防止偶发事件的发生?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学校与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

(5)、偶发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教育机智来应对班级管理中的偶发事件?应展开研究教师在平时如何积累,怎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应对偶发事件。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经验,全面了解偶发事件的特点,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具备敬业爱生、沉着冷静、深思慎处、机敏幽默、通情达理等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认真探索,总结结经验教训,寻求规律,才能因势利导,机智巧妙地处理好偶发事件,使之统一于正常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从而达到教育学生、解决问题、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