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历史论文

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封建社会形成、壮大到鼎盛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血与泪的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许多科技、文化、艺术成就在封建社会时期都位于世界前列。但在1840年后,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中国也走上了落后的道路。可是,近代的中国到底是为何而走向衰落呢?

一、经济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经济体系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使商业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中国近代社会虽然也有规模较大的官营工商业,但它主要是为满足统治阶级消费无度享乐的需要,并为其聚敛钱财服务的。再加上中国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在近代中国后期,国民党建立了资产阶级所代表的政府,虽使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最终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之下,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落后。这些都是由于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造成的[2]。

二、政治

纵观我国近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和三种形式。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前,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则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五四运动之后,便是新民主制义制度。近代中国前期随着鸦片战争,外国列强入侵,利用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主权进行干涉,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这种主权侵略是建立在之前“君权神授”和人民无缘参与政治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基础上的。其结果是造成我国主权部分丧失官僚特权、人治与腐败,人民安危不仅受到威胁,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被扼杀。在第二阶段,孙中山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只是效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乡村等地也并不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能使制度深入人心,且在后期使中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也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3]。前两阶段中,由于政治制度缺乏创新体制,因此无法应对新时代来临的挑战而最终走向衰落。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 产 党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带领工人阶级等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但还是没有阻止近代中国走向衰落的步伐[4]。

三、思想文化

可以说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一次文化的觉醒,也是一次艰难曲折的历程,此段时期的文化变革也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国在进入近代社

会之后,随着国门的洞开,外国的文化业大量涌进,这是近代文化发展的滥觞时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的第一回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初步尝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救亡图存拓荒播种的时期,发动这场思想运动的仁人志士们已经触及到了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问题但都未能找到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把近代文化发展推向一个崭新阶段,文化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总体上看中国近代文化发展是趋于上升的,但在当时文化发展并没有达到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发展水平主要是如下原因造成。这一阶段既有资本主义文化,又有封建主义文化;既有殖民主义文化,又有爱国主义文化;既有西方近代文化,又有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新文化,又有旧文化;各种文化既有互相矛盾冲突, 也有互相制约、影响,甚至互相结合或融会,使此阶段的文化具有了复杂性,虽有各种思想竟相迸发,但也没有形成一种主流思想;另一方面,新文化传播具有区域性。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新文化运动,细数其中几次文化变革都主要发生在了东南沿海和沿江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社会风气也日渐开放。然而,在广大内地、农村,经济基础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仍然是受封建经济的支配。相应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文化是推动经济的巨大动力,而经济也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由于封建地主经济成分的强大,并占据主体地位,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十分微弱,造成了近代新文化缺乏坚实牢固的经济基础。新文化主力军为资产阶级,传统士大夫中的一些开明之士一定程度上能够认同西学,学习西学。但实际上,他们一直在新与旧之间徘徊,造成了文化传播具有了一定的阶级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我国文化的一次重要觉醒,有少数学者对中国近代悲惨的命运进行了文化方面的反思,如吴虞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张,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复杂的社会形势,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很快转变了方向,对封建文化的抨击并没有深入下去,影响也不深远,所以在中国近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弊端尤其是封建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人们头脑中由于长期专制统治造成的奴性思想还很浓厚,唯上、从上意识还很强烈,权利意识、民主观念还很淡薄,文化上的落后也影响了中国当时在政治、经济上的发展[5]。

文化方面的落后还体现在科学思想上。人们思维方式上的弊端难以改变,使得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的现象依然存在,普通百姓的科学意识还很淡薄,迷信思想依然浓厚,这些也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

四、外交

近代中国的落后不是一方面造成,外交方面也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19世纪40到50年代,是中国外交开始发展的时期,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由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因此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

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望厦条约》签订过程中,美国特使顾盛正是以进京为要挟,换取了清廷对包括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内的大量利权的让步。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斤斤计较认为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体现出了当是落后的外交思想。19世纪60到80年代,此时期的清朝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彻底打破了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因此必须重新认识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称为“洋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变化。《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衙门管理一切对外事务。19世纪中期以来,清政府主要依靠传统的驭夷之术处理中外关系,主要外交策略是以夷臸夷和均势外交,即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但是以夷制夷和均势外交必须以利益为诱饵,是以丧失国家利益为代价的,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者而已,结果只能是一次次的丧权辱国。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期间,大清帝国败在“东夷小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在19xx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使清廷彻底放弃了对抗外强的决心,只是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勉强维持。而伴随国际法的传入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反抗外强的手段和方式有所改变,即由以暴力驱逐外人、全面排拒西方变为以国际法为依据的文明的理性的方式。如19xx年收回路权和抵制美货活动,开启了中国收复主权、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进程。19xx年,孙中山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的总统,其表现出的对外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文明、理性的对外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之后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在随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在外交方面,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后期的段祺瑞政府,他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比前政府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总体来看,近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虽有发展,但是是落后的;虽有成就,但是是短暂的。外交思想的落后,使得外国列强在签订条约时有机可乘,对我国主权、经济、政治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6]。

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中国的近代社会是充满外部侵略和内部压迫的一段时期,一个政权因经济危机、文化专制、政治腐败等等原因走向灭亡,政权更换却依然不能很好的吸取之前的教训,寻找到适合中国的制度,中国社会自然不会有进步。然而,你没有进步不代表世界不会进步。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强大,中国却还停留在原先的阶段之中,并无力追赶,近代的中国便逐渐落后了。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它的存在是中华名族文明史的灾难,然而,它毕竟曾经存在过,我们无法淡忘。社会发展到今天,除了对过去的历史要了解,我们更应该从历史中学

到教训,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要认准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发展团结,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国家而不断奋斗,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E.A.罗斯.《病痛时代: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年, 85-103页

[2]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54-60页

[3] 王晓秋.《改良与革命:晚清民初史事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24-28 页

[4] 陈铁健、李新、萧超然.《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923-1926国民革命的兴起》.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年,523-526页

[5] 欧阳哲生.《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81-86页

[6] 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xx年,42-46页

 

第二篇:谈历史论文的写作

谈历史论文的写作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梧桐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明史研究专家,这是他给该校历史系本科生做报告的讲话稿 ,我转发给同学们以帮助大家掌握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蓝色字体是我添加的。

为何写论文?

作为历史系,我们在四年中需要学习史学的基本理论,中国通史的基本脉络、世界通史的基本脉络,作为民族大学,还必须掌握我国民族历史的基本概况。有所学,就必须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史学研究,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便是锻炼我们进行史学研究能力的手段。

论文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选题

要明确选什么样的题目,我们就必须先明确对史学论文的评价标准,一般说来是从如下三个方面评价的:

一是学术价值,即此论文在学术上能解决什么问题。

二是科学性与否,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

三是社会价值,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现实意义,即本篇论文能给我们当下以什么借鉴。

在论文撰写中,我们务求达到社会价值与学术家价值的统一,但这对于本科生的学年论文要完全达到以上标准要求是高了些,但是必须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本科生论文的选题中还需注意几点:

一是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二是必须考虑主观条件是否具备,即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篇论文。

三是客观条件是否具备,你能否看到论文所需的材料。比如你要撰写的论文材料在国内根本没有,只在国外某个图书馆里才能见到,那这样的选题明显是不现实的。同时也要看自己是否有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论文。

对于选题的入手,历史学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理论上所有过往的事情都是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论文的选题可小可大,小的可以考证某个地名的历史沿革与某个具体历史事件的史实,大的可以探讨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脉络。我认为大家撰写本科论文务必考虑从小处入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有位严中平研究员,他曾说过,不管是从科研的正常步骤还是从个人的学术成长来说,都应该先个别,后一般;先局部,后整体;先断代,后通史;先分析,后综合;先具体,后抽象;要先搞清局部的具体的史实,之后在进行抽象的总结。

对于确定选题的具体情况,有三种,一是可以选着一个题目,围绕题目寻找材料,整个撰写论文过程中都不更改论题。二是先定一个大方向,将资料收集齐全,看过一遍后,定下一个选题。三是搜集好材料后,先就自己想法撰写论文,在论文完稿后,再给论文定下一个题目。三者皆是可以的。

我给同学们的选题有些属于一个大方向,尤其是题目后面带括号的,还有“三农”政策的那几个题目,大家也可以根据资料的收集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去写,比如“三农”只其中的农业、农村、农民,或者是写三者的焦点问题即“土地问题”,具体题目大家可以另外定。

二、资料的收集与鉴别

说到这,就要谈到资料的收集与鉴别了。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资料可大致分为三种:文献材料、文物材料、考古材料。

(一)利用前人研究成果

收集资料的第一步应是翻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前人就你这个问题的研究中,引用的文献都已经标注出来了,这就是一份很方便的参考文献检索表,你大致翻阅前人研究成果后,该看什么文献,也能大致清楚了。在翻阅前人研究成果之外,还要注意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检索目录,查找索引,以便于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论文。

前人研究成果是指后人研究历史的相关的著作、论文。

(二)资料收集的原则

在资料的收集中,我们应遵守以下的原则:

一是“竭泽而渔”,与此有关的材料我们都应该弄到手,并翻阅一遍,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但至少要能避免大的遗漏。

二是尽量使用第一手材料,什么是第一手材料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鉴别原则:当时人记当时事,当地人记当地事,当事人记亲历事,符合以上之一标准的便可视作第一手材料。

比如研究唐史的必须要看《资治通鉴》,但是研究秦汉的就应该去翻的是《史记》、《汉书》,因为《资治通鉴》也是依据这些材料所写的。当事人记亲历事时也要考虑一个记事人主观思想的问题,因为他在记载亲历事件的历史时,极有可能更改或删掉于自己不利或无法证明自己观点的史实,比如梁启超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历史学大家,但是他的《戊戌政变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就有许多的错漏,许多都是出于梁启超本人的需要,而更改了对于事实的记载。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学会与其他的材料相对比照而判断。

(三)如何辩伪和考订资料

在收集齐全资料后,要对资料进行辨伪和考订,如何考订呢?

在此介绍几个方法:

内校法,即通过对比材料本身,看资料本身的前后是否矛盾。

外校法,通过与其他文献对比来校正史料。民国学者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参考本国其他民族语言或者国外文献的记载。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当时王国维所处的年代,又许多西方的新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传入,这些都可以用来比照中国历史的事实。

史源法,寻找材料记载的源头,避免中间流传过程的讹误。顾诚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叫《李岩质疑》。李岩在郭沫若那篇文章,就是那个延安整风文件之一的那篇1中有个知识分子李岩,他认为李岩是个重要人物,对农民起义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顾诚先生通过对李岩材料的详细考证,证明了李岩是个乌有先生。

(四)对待资料的态度

对待原始文献与材料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定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绝对不可以为了论证自己观点虚构篡改材料,甚至虚构材料。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直火得不行,但它其中是有很多问题的,黄仁宇有一先入为主的观念,即只有地中海才能有资本主义萌芽,故为了服务于这个观点,他在材料 郭沫若文为《甲申三百年祭》,其中关于李自成农民军败亡和李岩在其中的命运有大段论述,其文虽短,影响却超越历史学本身,成为了近现代文化史上的“甲申现象”,经历长久学术争论,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背景,近年曾有甲申三百年祭研讨论文集《甲申三百年祭 风雨六十年》,郭沫若纪念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合编出版,值得参考,各大图书网站皆有售。 1

的选择上便有许多问题。比如在材料的引用上,它所引的《神宗实录》上的某些内容其实与原文是不符的,有些地方还有断章取义之嫌。

(五)阅读资料与引用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中,要随时对有用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进行笔录和摘要,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记笔记,可以做卡片,也有些学者认为卡片太小了,也可专用一张纸来誊写。在抄写的时候,一定要标注材料的作者,出处,版本,来源于哪本书的哪一页,因为你在做文章注释的时候,是要标明出版社和页数的,如果笔记的时候没做好,你要引用的时候,又得回去翻,是十分麻烦的。

四 论文的写作

下面谈到论文的具体写作,先说如何拟题。

题目:题目应直接标明研究内容,比如《牛耕的起源》这样的题目就让读者十分明白,研究的是牛耕,而且是牛耕的起源。题目也可以表现出坐着的倾向性比如,郭沫若先生有过一篇《替曹操翻案》,曹操这个人物不管是在京剧中还是小说中,都是奸臣的形象,郭沫若此文标题就表明了他的倾向性,他是要为曹操说好话,翻案的。

引言:有些地方也叫绪言、前言,引言的撰写务必点出你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前人已经有什么成果,重要的是要能吸引读者,让读者翻的时候,看到你的引言,就感觉到:“哦,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清楚,此文值得看看。”这样的引言才是成功的,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内容:在正文的撰写中,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分析问题,将你要考证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清晰,而后阐述。

对于不方便采用这类方法的,也可以采用按问题归类叙述的方法来写。有一次,一个在安徽凤阳的明史研究论坛邀请我过去,问陈先生,方不方便写作一篇朱元璋与明代文化方面的论文。我在此文中是按照问题的分类来的,要分析朱元璋与明代文化的关系,首先得谈的肯定是经济问题,在文中我先论述的是朱元璋与明初的经济发展与恢复,明代的文化与明代的经济发展是有重要的关系的。之后我论述的是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对明代文化的影响,最后谈到了朱元璋在位时期他的文化政策,即他在科举、文化、教育上制定的具体政策,对明代文化产生了饿怎样的影响。2 陈梧桐,《朱元璋与明代文化》,《燕赵文化》20xx年第2期,见于中国社会科学网:/news/304565.htm。原文与陈梧桐先生所述具体内容2

最后的部分是结语与余论,在结语中需要对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总结,不过本科论文篇幅较短,观点表述不应十分散乱复杂,有时并不需要结语,但像硕士、博士论文,这样篇幅的,往往就需要一个结语来提炼核心观点。

余论中,往往提及与论文研究课题有关,不是本文有义务涉及或有讨论的,但却对于读者理解论文研究课题有帮助的文章,有必要的要点名。当然结语与余论部分,并不是必需的,如果你想要的话,可以加上。

资料注明的方法:注释的方法,有页下注、夹住、文末注,夹注一般只有报刊采用,学术论文所引大多内容较长,如果夹住的内容及前后括号横跨几行正文,就显得不太规范,文末注在阅读的时候并不利于读者,翻到有注释的地方,往往要翻到后文再看,很不方便。现在采用页下注是比较多的,在页下注中,我们必须注意格式的统一, 比如:

《明史》卷二十九,《刑法志》XX页。

《明史·刑法志》,XX页。

这两个注释方法在全文一定只能取其一,不然是严重的违反规范的,大家可能在看论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前后注释不一,这很明显的是用了他人的材料,连注释一起弄过来的时候,改都没有改,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上面那两个在页脚下面文字就是注释,页下注。

五 论文的文字表达

宋代学者吴缜[注七]提到史学著作的评价有三个标准,一曰事实,二曰褒贬,三曰文采。

[注七]:吴缜,字廷珍,四川成都人,北宋史学家,生卒年不详。曾知蜀州(今崇庆县)。著有《新唐书纠谬》、《五代史纂谬》。其《新唐书纠谬》20卷,对《新唐书》指证错误多达400余条,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详见百度百科,吴缜词条。

章学诚认为“史所载者,事也,必籍文而传,故良史某不攻文。”这句话说的是历史都必须用文字表现出来,所以好的历史学家都必须在文学素养下下些功夫。 有所差异,但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陈梧桐先生在此文中行文十分严密,论述结构明晰,条理性强,可供作为论文思路的范例。

韩愈又说“宏其中,而肆其外”,即史学论著内容要深刻,外在的文采也要能吸引人。

文字表达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达到很高的水准,但是我们至少要做到表达准确、简介、不罗嗦,刘知几就说“文约而事多”,文章既要简洁而又要事情表述清晰。这点说来简单,其实做到要功夫。我看许多学界人所作的论文,根本就没有重点,通篇看了几遍,都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都有着啰嗦的毛病。所以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务必求清爽。

六 提纲、初稿与定稿

在论文撰写之前,要写一个大略的提纲,这之前要做一项工作,即把获得的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比,这样能更便于我们看出事情发展的规律,也便于我们思考文章脉络。

关于初稿,司马迁有一句“宁失于繁,勿失于略”[注八],宁可有繁多、啰嗦的缺点,而不可以有缺漏。在初稿中,资料可多一些,论证可详细一些,这样对于日后论文的修改是大有裨益的。最后我们要达到的标准是观点要鲜明,资料要可考,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生动。

最后,到了定稿这一阶段,我们要做一下几个工作:

1.核对全文所引用的资料,包括资料是否有错漏和资料的页数。

2.要检查论证过程与结论之间关系是否紧密,逻辑是否成立。

3.检查文章篇章结构是否合理,读来层次感觉是否清晰。

4.文字的表述是否简明通畅。

5.要统一全稿正文和注释的格式,前后文名词必须统一,比如前文你使用了社会价值,后文又用了现实意义,那么二者必须取其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