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理性之光【岳麓版】(教案1)

榆次第一中学校  教学设计首页

【背景知识】

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启蒙运动的到来不是偶然的。

(1) 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14、15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以后的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以及海外贸易的扩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后封建精神枷锁的初步解除,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 17、18世纪 ,西欧资本主义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资产阶级力量也随之壮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最大特征是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拥有政治上的权力。然而,此时的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依然处在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封建桎梏不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也使资产阶级有钱无权。在翻天覆地的行动采取之前,一般都会有舆论先行。资产阶级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通过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封建斗争,从理论上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必要性,构建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17、18世纪,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一方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样,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观事物之风随之盛行起来。

【概念阐释】

 (1) 启蒙运动

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内容: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

(2) 理性主义

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导入新课】

        1778年2月,84岁高龄的伏尔泰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死后重返阔别28年的巴黎,当时巴黎全城轰动,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这位勇敢的斗士,巴黎剧院首演他新写的悲剧《伊兰纳》,演员们在台上抬出了他的大理石半身像,并为他举行了加桂冠仪式。5月30日,伏尔泰病逝。临终前,神父要他承认基督的神主,他愤然拒绝。反动教会不准把他葬在巴黎,他的遗体不得不运到香槟省,安放在一个小礼堂内。1791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伏尔泰的骨灰运回巴黎,在法国伟人公墓隆重安葬。在他的柩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同学们,你知道伏尔泰为什么在法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吗?请你说出他的一两条名言。

【讲授新课】

(一)概念讲解

启蒙与启蒙运动

启蒙(enlighten)  明亮、照耀      

17—18世纪的欧洲兴起的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运动。(就是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的运动)

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解放运动

理性主义

所谓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这里涉及了一个思考什么(人的权利)、怎样思考(科学的方法)的问题。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们把理性主义变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帜,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凡是违背理性的,都应予以打倒。

(二)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三)出示材料,理解先哲思想

1、孟德斯鸠

材料一:孟德斯鸠之《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字,含有法、法则、法律、规律等多种含义。

他认为,法的精神就是人类理性的体现,一般表现为和平、博爱、自由、公平、平等等人类之自然理性。凝结各个国家特殊国情的法律是人类在特殊场合的理性的表现。

通过这则材料理解孟德斯鸠法的具体内涵和表现

材料二:“在原始时代,人一生出来就都真正是平等的, …社会让人们失掉了平等,只有通过法律才能恢复平等。”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论法的精神》

据材料回答孟德斯鸠法律的作用?法律保障人的平等、自由等人权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主张在君主国家里,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笔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  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要由君主批准,而立法机关也要干预一些行政方面的问题——如财政问题和军队问题。

——《世界史、近代史编》

通过这则材料理解孟德斯鸠认为为了避免专权就应该分权,体现他三权分立的学说;并体会在国家政体形式上主张君主立宪制。

2、伏尔泰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骑马的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当你睡觉到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不会在半夜三更……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 …… ;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当你被人控告,或写了闯祸的文章,只能依照法律来裁判……”。”

——伏尔泰

材料反映伏尔泰提出哪些主张?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自由平等以法律为保障

材料二:天主教是“最可怜、最荒谬和最残酷的”东西,是“迷信的恶魔和狂信的九头蛇”,是“最卑鄙的混蛋作出的各种最卑劣的欺骗”,它将教皇说成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根据材料思考:伏尔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何进步?

攻击矛头直指封建社会最崇高的神权与教会特权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还不能公开否定宗教神学,不少作品还借用宗教为题材,而伏尔泰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他尖锐的批判是在更高的水平和更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材料三: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他的思想代表了启蒙时代的精神。

他是当时欧洲启蒙运动之领袖与泰斗。

3、卢梭:

材料一:“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赋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根据材料说明卢梭与伏尔泰有什么共同主张?主张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

材料二:卢梭设想人们彼此都以平等身份共同签定契约…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社会契约论》

根据材料谈谈卢梭在国家的组成和国家的主权方面提出什么观点?

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4、康德(1724-1804)

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康德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1745年毕业后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从1755开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1770年才晋升为教授。

    康德终身未娶,一日一餐,过着单调而刻板的生活,一生没有离开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极有规律。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静的表面生活与他的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着革命思想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1781年开始,他发表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其仙逝时,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恸中。人们连续十六天天天自发前往瞻仰这位不足一米六的巨人、伟大哲学家的遗容。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材料: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784年)

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康德崇拜卢梭,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国家应该代表公民公意。  ——人民版必修三

观点:指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换句话说,人应当把人当人看。人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视他人为便利自己的工具。
意义: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

【课堂探究】(1)总结四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从他们的共性谈谈启蒙运动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内涵的表现?

阐释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 ;

   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构想)的高度。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总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启蒙运动是对人文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导致启蒙运动发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又是什么呢?

文艺复兴:成长中的资产阶级

启蒙运动:成熟中的资产阶级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日益尖锐。

2、推动因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三)课堂探究 启蒙运动的背景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你了解过启蒙思想在哪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成立政府。

?                                             ——摘自《独立宣言》1776

材料二: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材料三: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材料四: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 、居住 、财产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总结:

1、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比文艺复兴更具有政治革命性质;

阐释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 ;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

3、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也推动了亚洲的中国、日本等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史的现实感悟】

20##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提到,转型期的中国应该吸收一些法国信念——“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中国继续思考,而这些信念,就是法国启蒙时期的理想和法兰西信念,它们将为中国走向民主和人权带来启迪”。

思考欧洲的启蒙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建设现代民主法制社会。

【课堂总结】

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请你比较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思路提示:

 

第二篇: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杨修之死》教案1 新人教版

《第18课 杨修之死1》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以前积累的知识,借助工具书认读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和文言文字词,疏通文意,能流利灵活地复述课文。

2.培养速读能力,提高自身语言素养。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插叙的作用。

4.分析人物的性格。

5.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结构。体验插叙的作用。

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学设想: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1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由“桃园结义”导入,东汉过后,中历史上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男之间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领域产生竞争,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同学样,你们知道哪些三国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说说。

整体感知

初读主,整体感知

1.“读一读写一写”读三篇这。

2.练习三译成汉语。学生如果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学生讨论或者教师解答。 1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把握情节,思考:

1.杨修犯曹操之忌的一有哪些?

2.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作用?

设计以下板书:

日常生活:阔门事件(忌之)、一盒酥事件(恶之)、杀近侍事件(愈恶之)。

政治活动:吴质事件(愈恶之)、使植杀门吏而出(大怒)、

教曹植作答教(有杀修之心)。

学生回答:本文所定的6件事,全是在鸡肋事件之前,为不按时间顺序来写了,用了插叙,避免了平铺直叙,文章有起伏,。文似看出喜不平,插叙的应用使杨修的死因更为明晰,也使文章跌宕起伏多姿。

3、学生复述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小故事,来复述。

教师请了陈丽君与张世鹏两个同学来复述。他们都复述得不错。

四、自由讨论:

1.你认为杨修的死因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

2.人物形象提练。

杨修:恃才放旷,才华横溢,太过于卖弄。太大意。

曹操:阴险狡诈,心胸狭窄,妒嫉贤能,虚伪凶残。

五拓展迁移。

1.自由创作:与杨修对话。300个字左右。

2.整理《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以及歇后语。

教学反思: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但许多学生对三国的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让学生讲三国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这个办法是很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

学生的讨论很积极,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他们的见解与看法都有独到之处。这很好。

拓展部分学生的自由创作,不少学生写的非常的棒,特别是黄少锋同学,有非常敏锐的见解,文笔也很好。不少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

3

相关推荐